文|冷絲
欄目|考研備考
又是一年大學開學季,各大高校考研學生又投入到緊張的考研複習中,如今「考研」已經同「高考」一樣成為公眾經常討論的熱點詞彙。
高校有研究者調研了2015到2017屆本科畢業生的讀研情況,相關數據是這樣的:在國內外讀研的比例呈現上升趨勢,分別為15.6%、15.5%、16.4%。
社會第三方機構根據考生意向進行網絡調查,發現這些高校熱度最高: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蘇州大學、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四川大學等等。
99所高校考研熱度排行榜,具體情況如下:
你如果是一個細心的人,你根據表格統計的數據觀察到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師範類院校是眾多考生的目標高校,熱度普遍很高。根據這張表格可以看出,幾乎所有名氣大的師範院校都是考研的熱門高校。
冷絲說明一下:考研熱度並非是報考人數最多,而是考生在網絡上討論的熱度高,這從一個方面說明這些高校在考生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受到了追捧。
如果排除個例,考研熱度較高的高校大多集中於發達地區,其中,華東地區高校整體上排在前列,熱度普遍較高。
毫無疑問,除了北京,華東地區軟硬體環境較好,信息和其他地方資源豐富,所以成為廣大考生考研的目標之地。經濟發達地區的高校學生在信息獲取方面佔有優勢,他們可能比其他地區的考生更方便接觸到新信息,獲得好的機會,對行業的發展變化反應更快,這就有利於他們及時地對自己的職業規划進行調整。
無論是考研的高校熱度還是「考研熱」,這都說明了一個問題:考研越來越熱,考研的難度也越來越大,我們必須充分了解和理解考研的相關問題。
不管怎麼說,考研人數的增加與就業的收益、成本、就業率和考研率等因素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在考研與就業之間的選擇。從現在一些數據上看來,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考研確實可以提高自身的學歷和專業技能,但是本科畢業後直接工作的學生,比研究生畢業的學生多了幾年的社會經驗,工作過的人都清楚,當步入社會時也許根本就用不到太多理論上的知識,相反更多用到的是一直工作積累的經驗和人脈。
而且,近年來碩士畢業生的如滾雪球一般增加,研究生畢業後的同學同樣存在找不到心儀工作的情況,普遍存在眼高手低處於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而在再三求職不得的情況下,部分碩士畢業生不得不通過降低薪金標準,以此來跟本科畢業生、專科畢業生在就業市場競爭。這也是一部分人選擇大學畢業之後直接工作的原因。
最後,冷絲提醒,考研複習是一個系統工程,一定要踏踏實實的掌握每一點,不能有「瘸腿」科目,要將短的補上,長的爭取更長。整個過程,貴在把握好節奏,精心安排好複習備考的各項事情。
就2021年考研來說,目前處於提升階段,備考的學子們在強化能力進行模擬測試的查漏補缺上下功夫,而在衝刺階段就要有的放矢、有所側重地精準複習,重點掌握知識考察的重點範圍,進而為上考場做好充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