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說順產生娃好,但其實還是有不少弊端的,孕媽們可別忽視了

2020-08-18 西紅柿媽媽

文|西紅柿媽媽

一大早,朋友發來喜訊:我寶平安降臨,7.8斤,母子平安,感謝大家的關心。

下班後,我第一時間去醫院看望朋友,朋友滿臉的憔悴,原來她剛剛經歷了最痛苦的順轉剖。朋友說:「生娃之前,你們都跟我說順產好,我拼了命都要堅持順產,沒想到兩天兩夜就是順不下來,這還是挨了一刀,苦不堪言,早知道真應該直接剖了算了。」


能順產就最好,但這個生孩子也是要分情況的,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順產,順產不止是疼,還有很多弊端!

其實,順產除了疼,這些弊端也不容忽視:

產前陣痛不堪回首

有過順產經歷的寶媽們提起產前的陣痛,都不禁皺起了眉頭,順產到底有多痛呢?

我們如果把疼痛分為10級,最低級的疼痛就如被蚊子叮咬一般,幾乎無感。而順產時的陣痛變為10級痛,有人形容「就像是碎了20根骨頭」一樣。

寶媽婷婷:「剛開始我還嫌棄隔壁床疼得聲音太大,輪到自己時我才知道什麼叫形象全無,我只能抓緊床單,仿佛膀胱都要爆掉了!」

寶媽樂樂:「陣痛感比痛經要痛100倍,只感覺渾身冷汗直冒,我感覺腰部似乎要被大錘子狠狠地一點一點碾碎了一般。」


如果要數順產的最大缺點,那麼就是常人難以忍受的陣痛感了。

突發情況較多

順產可分為第一、第二及第三產程。

第一產程的突發情況主要表現在由於宮縮乏力導致胎兒下降困難,這個風險點在於容易導致胎兒出現宮內窘迫;

第二產程中,最常見的突發情況是胎兒出現肩難產或者羊水吸入過多而導致的肺部感染。

第三產程中,最常見的突發情況是胎盤娩出困難,而出現大出血症狀,危及寶媽的生命安全。

相反,剖腹產較能安全地保證母嬰的平安,因此建議寶媽們如果出現了剖腹產指徵,一定不要強求順產。


盆底肌傷害較大

其實在10個月的漫長懷孕過程中,隨著準媽媽的腹部壓力不斷增大,對準媽媽的盆底肌造成較長時間的拉長,會對準媽媽的盆底肌造成一定的損害。

而順產過程中,胎兒是通過寶媽的產道生產的,為了正常完成分娩,盆底肌會進一步拉伸,對準媽媽盆底肌傷害也就更大了。

而剖腹產是通過腹部切口完成胎兒降臨的過程,並沒有對寶媽的盆底肌造成進一步的傷害。


產傷較重

如果遇到胎兒過大,分娩乏力等情況,為了保證母嬰的安全,助產士可能會根據寶媽的情況進行側切等,有些突發情況一旦沒有及時側切,還有可能造成產道裂傷。

這就給順產的寶媽們產後恢復帶來了困難,傷口如果恢復不佳,容易出現局部血腫甚至感染,因此順產的產傷程度要比剖腹產更大。


其他意外情況

如果胎兒有臍帶繞頸的情況是不適合順產的,如果寶媽堅持順產,有可能出現臍帶打結或者脫垂的現象,將危及胎寶寶的生命安全哦!

從這個角度來說,剖腹產更能保證胎寶寶的順利平安出生。

其實,生產時為了保證母嬰的平安,應根據醫生的建議來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才是最安全的。寶媽們可不要一味地迷信順產,一旦出現這些指徵,應該果斷剖腹產。


​①母體因素

一般因素:高齡產婦,胎位不正等。

危及因素:主要指孕媽媽患有嚴重的妊娠併發症或者合併症,如妊娠合併心臟病,先兆子宮破裂,生殖道腫瘤等。

②胎兒因素

一般因素:如多胎妊娠,巨大兒,胎位不正,胎兒呼吸窘迫等。

危及胎兒安全的情況:生產過程中血氧含量降低,胎心異常,子宮畸形,宮頸異常,生殖器皰疹,胎盤早剝,巨大兒等。

姐妹們,你們是順產生娃的嗎?不妨來一起下吐槽你們的順產經歷哦!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

相關焦點

  • 孕媽順產好處多多,但背後的4大弊端也著實讓人心煩,準媽應知曉
    熬過了40周,準媽媽們終於要迎來了自己的大寶貝,不過在此之前,很多孕媽都會糾結,到底是選順產,還是剖腹產呢?在順產時,寶寶經過擠壓,液體都會被排出去,剖腹產的寶寶因為沒有這一步驟,肺部體液就會殘留得過多,從而出現呼吸問題,所以順產的娃肺部更優秀哦~順產的分娩方式確實好處多多,但其實背後也有弊端,很讓人心煩,準媽媽們應該知曉。
  • 順產比剖腹產恢復更快,可3個弊端卻容易被忽視,孕媽要引起注意
    順產比剖腹產恢復更快,可3個弊端卻容易被忽視,孕媽要引起注意順產是最自然的分娩方式,雖說需要經歷十級陣痛,但因可避免剖腹產留下的後遺症,不少孕婦都願意痛在前面,自然分娩出孩子。但是,順產並不代表沒有任何弊端,而且比起剖腹產而言,產婦們更容易忽略順產的弊端,導致在生產時沒有做好心理準備。第一個壞處是容易撕裂或者側切。曾經孕婦表示,在側切面前,宮縮十級的痛只能算是小巫見大巫,因此不管是撕裂還是側切,都不能再打麻藥,在縫合時的疼痛可想而知。
  • 在順產時打「無痛針」真的會有傷害嗎?大夫說了實情,孕媽別忽視
    十月懷孕,一朝生娃,每一個孕婦經歷的這個過程都相當於在鬼門關走了個來回。但隨著醫用科學技術的進步,醫學領域出現了無痛針,可以極大減少生產時的疼痛感,但孕媽出於對新生技術的疑惑,害怕無痛分娩針會給身體和寶寶帶來危害,所以還是寧可忍受巨痛,也不願接受注射無痛針。
  • 孕媽順產生娃如此「絲滑」,5點助產小知識,準媽媽們學起來
    順產的寶寶抵抗力更高,更聰明,即使剖腹產很方便普及,即便很多人為了身材等原因還是選擇剖腹產。但是還是有許多媽媽堅持順產,而對於順產來說,生產時間短,少遭罪,幾乎是每個選擇順產的的媽媽所期盼的。影響產婦生產時間的因素1)孕媽的年齡28歲之前,一般都屬於年輕的產婦,身體、耐受力都比年齡大一些的女性要好,產程中比較有力量,勁折騰,也就是說身體素質相對較好,產後恢復也會比年齡大的女性快
  • 「上午生娃」好還是「下午生娃」好?兩者區別明顯,孕媽提前了解
    執筆:嬉武編輯:嬉武定稿:楠楠孕媽在經歷了孕期的各種辛苦和不容易後,終於盼到了分娩的時刻,想著自己即將就能和寶寶相見,孕媽的情緒難免比較興奮,但在這個過程中也不免會被一個問題所困擾,自己是上午生娃還是下午生娃呢?
  • 孕媽剖腹生三胎,宮內粘連一塌糊塗,剖腹產的弊端多胎立現
    但同樣有部分孕媽是天生的痛感體質,對順產的陣痛感很恐懼,不願意選擇順產,會退而求其次的主動選擇剖腹產,可剖腹產真的就不疼不受罪了麼?答案和想像中的未必相同。孕媽剖腹生三胎,宮內粘連一塌糊塗,剖腹產的弊端立現閨蜜玲玲這是第三次進婦產科了,自從第一胎因為害怕選擇剖腹產之後,她就在這條路上一去不返。
  • 順產生娃被側切的概率有多大?寶媽們用真實經歷,幫你衡量一下
    ,而是周圍順產生娃的寶媽也免不了來一刀,也就是順產生娃的時候側切了,而且醫生表示這種情況比較常見,所以很多寶媽覺得與其糟了兩遍罪,還不如直接選擇剖腹產呢?順產生娃並不是一定會被側切的,導致側切的原因有很多,最大的原因就是寶寶的頭太大或是寶媽的產道過於狹窄,醫生為了縮短產程才採用了側切的辦法,這是為了寶媽和寶寶著想,而且和剖腹產的開刀相比側切是小的不能再小的手術了,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開刀位置以及恢復時間對身體的影響都不相同,所以並不存在橫豎都是一刀的情況。
  • 預產期將至,為何有的孕媽會提前生娃,有的孕媽則會推遲生娃?
    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按時」卸貨「的,很多孕媽即使到了預產期,也還是沒能如願卸貨,這讓很多有些孕媽有些著急。安安是一名孕媽,在離預產期還有1個月的時候,安安就休了產假。安安的閨蜜很好奇,就問安安為什麼這麼早就請了產假。安安回答說,自己的表姐就是在離預產期還有一周多的時候生的,安安怕到時候也遇見同樣的情況,所以安安就提前休了產假。
  • 「我得晚上才能生」,白天生孩子有什麼弊端?醫生一語點醒孕媽
    直到現代,有不少人為了給孩子一個好的生辰時間,人為選擇孩子的「出生時間」。尤其是現代社會剖腹產比例遠遠高於順產,人們能自主選擇的機會就更多了。調查顯示,我國剖腹產女性比例居世界榜首,高達78%。除了特殊原因不能順產,更多的還是產婦自己選擇。
  • 孕媽生娃姿勢千百種,「橫躺站跪」超乎想像漲知識,孕媽適合哪個
    文/小朵朵說育兒在傳統的生娃觀念中,生孩子都是需要躺在床上,仰臥生娃,產婦疼的滿頭大汗,助產護士會在一旁幫忙加油鼓勵,經過數小時的奮鬥,寶寶終於平安降生,但越來越多的生娃方式浮現在我們的視野中,還有很多人在水裡生娃,還有的甚至站著生娃。
  • 為什麼有些孕婦不願意選順產?過來人:雖有弊端,但比剖腹產安全
    準備順產的產婦一般生娃都會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順產另一種則是剖腹產。如果情況比較嚴重,甚至會影響到寶媽生產後的正常生活,所以有很大一部分孕媽會因此選擇剖產。如果想要順產更順利,建議孕媽們在孕期就要適當運動,同時還要控制體重。其次,在生產過程中要聽醫生的指示,不要大喊大叫白白浪費力氣。
  • 頭胎半小時二胎10分鐘,孕媽超快順產五要素,讓生娃如借「東風」
    文章系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三國演義》中有一個經典橋段,諸葛亮借東風,有了東風才能火燒曹操的戰船,才能取得勝利,其實生孩子如同借東風是一個道理,只有各種有利因素都到齊了,媽媽才能更快地生下寶寶,差一個要素,可能也會給生娃製造障礙,
  • 順產分娩只能「躺著生」?還有這麼多姿勢可選擇,利弊孕媽須知曉
    「我還以為生娃只有一種姿勢呢,原來有這麼多姿勢選擇!」貝貝感慨的說。02順產分娩只能「躺著生」?在新聞中曾有孕媽走著就把孩子「生」出來了,電視劇《知否知否影視綠肥紅瘦》中,趙麗穎飾演的明蘭也是站著生孩子的。【優點】:①利用重力,能加快孩子的分娩速度,縮短產程。②便於寶寶頭部進入骨盆,保持正確的體位分娩。
  • 孕檢B超單上顯示這4個字,恭喜拿到順產通行證,生娃少遭不少罪
    其實造成胎位不正的原因有很多,而且越到孕後期胎兒越有可能會因為孕媽的保護不到位,或者稍微沒太注意就出現這種情況。所以,孕媽們可得更多加注意才行,這幾點很關鍵。如果去孕檢,醫生提及了,這個事寶媽可要注意了。羊水少的時候要多補充才行,而如果羊水過多也要控制好一定量。
  • 順產雖是最佳生產方式,但3大弊端也很煩人,寶媽要提前了解預防
    眾所周知,順產是分娩方式中最為普通也是最佳的生產方式,說到順產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它的好處:利於產婦後期恢復、可以增強寶寶抵抗力,最主要的一點不影響要二胎的時間,只要身體機能恢復就可以再次懷孕。相對於,傷口大、難痊癒、後遺症多的剖腹產來說,似乎順產是最適合的分娩形式。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但經歷過的人可都明白,順產可不是我們表面看的那麼簡單,這其中的弊端真是有苦難言。
  • 別再猶豫順產還是剖腹產了,順產這2個優勢,是剖腹產比不上的!
    快要分娩了,孕媽咪們是既興奮又擔心。寶寶馬上就要跟自己見面了,好開心啊!可是,很多孕媽卻在分娩方式上犯了難。是順產自己生?還是剖腹產?真的好難選擇啊!從寶寶的角度來考慮的話,順產肯定是最好的選擇了。千萬別小看順產開始到結束的這幾個小時,甚至是十幾個小時,這對於寶寶一生的健康都有很大的影響。尤其順產的寶寶這2點優勢,是剖腹產無法相比的。
  • 剖腹產生娃,產後以下事項一個也別碰,一碰月子就全廢了
    文|好孕姐說起剖腹產生娃,很多過來人都說,生的時候輕鬆,兩眼一閉,睜開眼就當媽了。但是,產後就開始「歷劫」了,因為刀口疼,以及下床走路的酸爽,都超乎想像。因此,剖腹產生娃,其實比順產生娃有更多麻煩需要注意。
  • 順產過程中,孕媽注意這幾點,生娃可能會輕鬆不少
    很多孕媽都害怕順產,尤其是頭胎的準媽媽們。動輒二十幾個小時的也確實很難熬。但是孕媽注意一些,每個產程都儘量做好的話,分娩過程也會輕鬆不少。第一產程也就是宮口開到十指的這一個階段,這個階段一般要十幾個小時,是整個分娩過程中耗時最長的,這段時間,孕媽要保存體力,雖然宮縮的時候很疼,但是孕媽注意不要大喊大叫消耗體力,在宮縮間隙,孕媽可以吃點補充能量的食物,比如巧克力。如果醫院有條件的話,孕媽可以打無痛。能夠節省很多體力。
  • 女性順產時使用「助產鉗」傷害有多大?大夫說了實話,孕媽要知道
    助產鉗通常是在孕媽生孩子順產出現困難時,大夫會用到的一種幫助孕媽順產的工具。在孕媽生孩子出現困難時,大夫就會使用助產鉗,讓助產鉗的兩側夾住孩子得到頭部,將孩子從孕媽肚中拉出來。但這樣的手術方式,都是需要大夫有很高的技術,能不使用這樣的方式最好就不使用。
  • 二胎寶媽兩次生娃都又快又輕鬆,她分享了幾點可緩順產之痛的妙招
    順產產程的長短,其實孕媽可以自己「控制」。執筆:邵菲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目前順產依舊是比較流行普遍的分娩方式,如何緩解順產時的痛苦,可能是很多孕媽都想了解的——下面幸孕姐給大家分享一位二胎媽媽,是如何緩解順產之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