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樂壇早年稱當紅歌手為紅歌星。怎樣才能成為紅歌星,就是必須有極流行熱門歌曲,所謂Top Hit的,就是紅歌星!熱門歌越多,歌星便越紅。
現在,紅歌星的定義,似乎要改一改了。因為很多很紅的歌星,都沒有什麼熱門歌,新唱片出來,主打歌到處播,傳媒極力催谷宣傳,但往往幾星期不到就已經聲渺音沉,再也聽不見。這類曇花一現的歌,算不算流行過?真難說。
沒有熱門歌的歌星,卻見報率奇高。電視上天天是他們的身影。以在傳媒曝光率來看,的確是紅人。可是沒有紅作品的紅人,這在早年的香港樂壇是前所未有的!只有如今這個時代才會有這樣的人出現。
比如從前,一首走紅的歌,人人傳誦,有口皆歌。就是張國榮的《Monica》紅的日子,哪位少男少女不是分分秒秒在吟哦著,「誰能代替他地位?」
在內地也是同樣的情況。李春波的《小芳》在全國流行的時候,少男們心中口裡,有理無理,人人「小芳」一番,而少女也人人自己覺得,我正是他那個「小芳」。
但時間一晃而過,可如今我們再沒有《Monica》,再沒有《小芳》了!再也沒有人人都可傳唱的經典了。這樣的狀況不只是香港和內地沒有流行曲,世界樂壇也沒有!你往回看,有哪首歐美歌你會唱會哼唱?
所以很奇怪,當紅的歌手依然不少,我們能記住天天在網上能看到的歌手也不少。 可是他們都沒有走紅作品。用黃霑的話說:我們對他們的肚臍眼居然比對其作品更熟悉!
這是樂壇的悲哀,也是衰敗的象徵。也難怪當年的beyond毅然決然遠走他國尋找真正的樂壇,也難怪黃家駒會說:香港沒有樂壇,只有娛樂圈。
這樣的不甘和無奈,我想用beyond的那首《俾面派對》來詮釋最為合適。因為這首歌是黃家駒公開批評香港娛樂圈的浮華作風,表示對香港娛樂圈的現狀不滿,諷刺娛樂圈光怪陸離的現象。
《俾面派對》當時在樂壇引起轟動,可以說一般人都不敢唱這首歌,畢竟誰敢輕易直言不諱的反抗那些能夠輕易決定你今後輝煌還是落魄的大佬呢。雖然如此,但是這首歌當年還是獲得了十大中文金曲的第一首金曲,在beyond91生命接觸演唱會也被作為開場曲來點燃現場。
黃家駒曾說:做人有時候真的好奇怪,有些人能夠裝出笑臉,明明不是很熟,見面時卻互相擁抱扮親熱,為什麼?我不願意做木偶,對人強顏歡笑,音樂人只需好做好音樂!現在的流行樂壇價值觀嚴重扭曲,因為歌手往往要出席不同的社交應酬,拍電影,出席遊戲節目等等,一切與音樂無關的工作及活動可說是毫無意義。
這一切的一切與黃家駒心裡堅持音樂的初中大相逕庭,所以才有了歌裡所唱:
穿起一身金衣裝
取消今天的工作
擠身繽紛的色彩
來讓我去告訴你
派對永無真意義
不管相識不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