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壽園推出冬至「雲祭掃」「雲祈福」服務

2021-01-08 大眾生活報

-- 特殊時期共寄追思

 

2020年註定是一個特殊的年份,炎黃子孫勠力同心抗擊疫情,向全世界展現出了代代傳承的家國情懷。時值歲末冬至,這一節氣也是傳統的祭祀節日,既體現了慎終追遠、固本思源的美德,又表達出終有歸宿、諸事圓滿的祝願。

 

福壽園推出冬至「雲祭掃」「雲祈福」服務

為鞏固疫情防控成果,響應政府倡導的創新祭掃方式,滿足民眾無法到現場祭掃祈福的需求,福壽園國際集團在清明推出「福壽雲」雲祭掃、雲共祭的基礎上,今年冬至進一步在「福壽雲」平臺(yunjisao.fsygroup.com)推出「雲祭掃」、「雲祈福」服務。集團旗下上海福壽雲生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運用網際網路科技手段,為民眾提供點亮長明燈、懸掛黃絲帶、臨帖祈福以及撰寫回憶錄等服務,從而弘揚傳統文化,寄託美好祝願,傳遞生命正能量。

 

「雲祭掃」、「雲祈福」服務通過網際網路技術整合資源,令服務響應時間飛速提升,跨越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將祭祀祭掃場景及服務「雲端化」。民眾無需舟車奔波,以網際網路為渠道就可以寄託追思、傳達孝道、感悟真情。「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打開手機或電腦,就可以祈福和祭掃,讓親人的思念在特別的日子不空白,隔疫不隔愛。」

 

雲祈福寄託美好祝願

同時,「雲祭掃」、「雲祈福」服務通過將傳統的祭祀方式進行優化改良,避免了人多擁擠、扎堆祭掃帶來的一系列社會治理問題。現場環境整潔、空氣清新,公共環境、公共衛生、公共安全煥然一新。人們可以通過提交代為祭掃要求、轉發祈福小程序、網上自助辦理業務等,讓祭掃和祈福活動實時實地呈現,更好地表達思念、緬懷、瞻仰等美好情感。

 

福壽園國際集團旗下上海福壽雲生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用科技關愛生命」為核心,旨在通過網際網路+科技,承載記憶與情感,成為生命文化理念的傳遞者,為大健康產業塑型、傳統親情孝道文化推廣、養老生命關懷教育及家族代際傳承升級賦能,注入新活力。公司以打造智能、高效、環保、溫暖的服務體系為目標,以健康關懷為基礎,持續建立和夯實家族文化與價值觀,搭建家族辦公室體系,保障每一個家庭的安康、快樂、幸福和興盛。

 

「親情總是不舍,敬意從來不息。」「雲祭掃」、「雲祈福」作為網際網路時代雲紀念的創新服務,將通過福壽雲系統的嶄新形式為傳統祭掃活動注入新的內涵,呈現不一樣的面貌。

 

特別的日子 隔疫不隔愛

編輯:甘甘

相關焦點

  • 福壽雲「雲祈福」服務:科技網絡讓冬至倍增溫暖
    邁入網際網路時代,網絡對全社會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大,也讓祭掃和祈福儀式的形式發生了改變。2020年冬至,福壽園國際集團旗下上海福壽雲生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清明推出「福壽雲」雲祭掃、雲共祭的基礎上,進一步通過福壽雲平臺(yunjisao.fsygroup.com)推出「雲祭掃」、「雲祈福」服務。
  • 上海迎首個冬至祭掃高峰日,各公墓每天6個時段預約接待
    各區嚴格落實體溫檢測、隨申碼查詢等防控措施上海市民政局介紹,各區高度重視冬至祭掃保障工作,浦東、寶山、閔行、嘉定、金山、松江、青浦、奉賢、崇明9個區認真貫徹落實全市冬至工作聯席會議精神,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工作方案,區分管負責人在高峰日帶班值守,並對轄區部分祭掃場所進行督導檢查。
  • 冬至祭掃迎來最高峰,沒有短駁車該如何掃墓
    為確保疫情防控和祭掃安全,本市採取高峰日預約限流祭掃措施。由於各公墓冬至預約祭掃每天分多個時間段接待,因此總體人流平穩有序,墓區無擁堵、無聚集、無焚燒,祭掃秩序良好。為滿足不會網絡預約的老年人祭掃需求,本市公墓落實市民政局此前發布的「一帶四」規則,即一人登記預約可攜帶四人祭掃。同時,對沒有他人幫助進行網絡預約的老年人,提供電話預約服務。
  • 「福壽雲」:一周數萬人次雲祭掃
    文/圖 晏宜亮  「無論何時何地, 只要打開手機或電腦,就可以一鍵進墓園祭掃,雲上來表達思念。」3月12日,福壽園國際集團宣布,即日起集團旗下分布於全國30餘座城市的公墓單位及殯儀服務機構將推出「福壽雲」雲祭掃服務。
  • 雲祭掃、代客祭掃等祭掃新方式受歡迎
    今年清明期間,受疫情影響,上海倡導市民儘量不現場祭掃,同時推出「集體祭掃」「網絡祭掃」「代客祭掃」三項便民服務。對確有原因需要落葬、祭掃的市民,實行「預約落葬」「預約祭掃」。 當日,上海各墓園均按照提前預約情況,對現場祭掃進行嚴格了限流。而各墓園推出的網絡祭掃和代客祭掃服務,都受到了廣大市民的歡迎,成為人們當下祭奠先人的新選擇。
  • 線下祭掃線上直播 重慶首場清明「雲」共祭今日舉行
    4月2日上午,在重慶西郊福壽園人文紀念公園內,「清明『雲』共祭」儀式溫情舉行。這是一場無人員聚集的集體紀念活動,也是重慶市首場通過線下舉辦,線上直播的清明共祭儀式。在此形勢下,民政部及各地民政主管部門相繼出臺了關於殯葬單位疫情防控及清明祭掃工作的相關指導意見和規定,鼓勵和倡導採用網絡祭掃等新方式。重慶西郊福壽園的此次儀式安排了敬獻花環、誦讀祭文、杯燭相送、填寫祈福卡等環節,現場莊嚴肅穆,群眾用手機或電腦,通過「福壽雲」雲祭掃平臺就能夠在線觀看,身臨其境地感受儀式全程,同時,「福壽雲」平臺還支持家屬分享、彈幕追思、網上祭掃等多種功能。
  • 據說雲祭掃、代祭掃都有了…
    成了很多人最關心的話題昨天,上海福壽園發布公告為避免人員聚集將繼續暫停接待還提提倡「雲掃墓」和「代客祭掃」坊記就特意去了解了下今年清明怎麼過?上海福壽園今年清明推出了代客祭掃服務,4個價位的套餐,從35元到399元,祭掃日期、供品、供花乃至工作人員的著裝,均可預約定製。據工作人員介紹,3月9日功能上線至今,至今已經接到了100多個訂單。
  • 上海這家墓園平均每天代客祭掃300次,非常時期緬懷先人提倡「雲...
    2020年4月2日,在上海福壽園人文紀念公園舉行的清明「雲共祭」儀式向新冠肺炎疫情中犧牲和殉職的英雄致敬,向罹難的同胞致以緬懷,並為雲共祭首創祭文。 儀式首次以無人員聚集、線下舉辦、線上參與的形式舉辦,並將在4月4日上午9時進行「雲共祭」視頻首播。
  • 上海移動推出「雲祭掃」平臺「雲MAS」祭掃預約 率先應用於奉賢...
    新民晚報訊(記者 葉薇)3月26日,上海各經營性公墓(骨灰堂)提供清明期間預約服務。由於疫情尚未結束,今年清明期間倡導市民不前往現場祭掃,對個別確需現場祭掃的市民,實行限流、分時、定量預約祭掃。為配合上海清明祭掃和疫情防控工作,上海移動推出「雲祭掃」平臺、「雲MAS」祭掃預約、遠程視頻監控等多項信息化手段,營造安全、環保的祭掃環境。
  • 2020年冬至祭掃攻略請收好~
    為做好疫情防控並儘量滿足市民祭掃(落葬)需求,今年冬至祭掃將採取以下措施:延長周期錯峰祭掃各公墓將加強服務保障,將祭掃周期由往年的10天左右擴展至20天,引導市民提前祭掃、錯峰出行,避免冬至期間集中前往祭掃場所。
  • 清明雲端寄哀思②丨 網友:支持清明「雲祭掃」 不在形式在於心
    暖服務:多種雲祭掃服務已推出 雲上表達思念 今年4月4日是清明節,只剩不到20天的時間了,而根據鍾南山最新表示,疫情或在6月結束,這就意味著,不少地方的人們要在疫情防控中度過今年的清明節根據民政部辦公廳發布的關於做好2020年清明節祭掃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充分利用殯葬服務在線平臺,積極開發推廣網上祭掃等在線服務項目,開通殯葬服務機構移動客戶端、微信公眾號等服務渠道,提供更加便民的殯葬服務,鼓勵通過網絡祭掃、網上時空信箱、小規模家庭追思等方式,降低實地祭掃人數及祭掃活動聚集感染風險。
  • 合肥:冬至現場祭掃每戶一般不超過5人
    冬至即將到來,全市各陵園將迎來安葬骨灰、祭祀接待的高峰。合肥市民政局工作人員提醒廣大市民,儘量選擇網上祭祀、代客祭掃等方式。全市各殯葬單位將實行現場祭祀人員總數限制,分批放行,祭掃人員必須佩戴口罩,接受體溫檢測、安康碼核驗。
  • 「雲祭掃」平臺、「雲MAS」祭掃預約 上海移動以信息化手段助力...
    3月26日8點起,上海各經營性公墓(骨灰堂)提供清明期間預約服務。由於疫情尚未結束,今年清明期間,倡導市民不前往現場祭掃,對個別確需現場祭掃的市民,實行限流、分時、定量預約祭掃。
  • 關注清明·掃墓|「雲上」寄哀思!重慶多家陵園推出「代掃墓」定製...
    今年清明節似乎也與往常有了新變化,多地已明確暫停清明現場祭掃活動。記者調查了解到,重慶部分陵園已經推出代掃墓服務,一個周末就有20多單業務。除此之外,還有公司推出網絡「雲祭掃」服務,也讓不能去現場的人們有了寄託哀思的地方,在「雲上」的追思堂,依然可以上香、點燭、獻花,費用2元到百元不等。
  • 浙江多地開通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雲祭掃」服務
    圖為溪口臺僑聯誼會提供「代祭掃」服務。 卓建青 攝(抗擊新冠肺炎)浙江多地開通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雲祭掃」服務中新網寧波4月1日電(記者 林波)將幾束鮮花輕輕放置在墓碑前,隨後鞠躬致意……4月1日一早,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僑聯主席王丁盛早早地來到寧波同泰嘉陵墓園祭掃「寧波幫」代表趙安中,代替其不能到場的親屬表達哀思。
  • 別愁,各地「雲祭掃」指南來了!
    江門市已開通網上祭掃平臺,殯葬服務機構在清明節將為群眾提供免費、簡約鮮花代祭服務,有條件的殯葬服務機構還將由工作人員組織,舉行集中公益代祭、掛黃絲帶等活動。佛山不少墓園推出了免費代獻鮮花祭掃、小程序祭掃等服務,滿足群眾的緬懷追思需求。
  • 冬至日上海迎祭掃高峰 遺體捐贈者石碑前堆滿鮮花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劉曉晶12月22日報導:今天是正冬至,清晨還有些細雨綿綿,上海各大墓園將迎來今年冬至祭掃的高峰極值。上海地鐵17號線沿線有澱山湖歸園、青浦靜園、至尊園、福泉山留園、福壽園,因此祭掃人群較為集中,不少人選擇「軌交+短駁車」的出行方式。記者在上海地鐵17號線上遇到前往至尊園的母女,她們表示,早在一個禮拜前就收到墓園的簡訊,告知自2019年12月1日起,上海全面推行綠色無煙祭掃。「去年帶了錫箔在集中燃放點燃燒,今年不好帶了,只帶了鮮花。」
  • 【市民雲解讀】今年冬至還能掃墓嗎?
    【市民雲解讀】今年冬至還能掃墓嗎?小編前方得來最新消息↓↓↓記者從12月7日召開的2020年上海冬至工作聯席會議上獲悉,經有關部門預測,今年冬至期間,全市54家經營性公墓(骨灰堂)將面對約205萬人次、32萬輛車次的祭掃出行量,並主要集中在12月19、20、21日三天,其中21日(冬至)為祭掃高峰極值。
  • ...宣傳防疫、推廣「雲祭掃」……清明期間,這群愛心志願者奔走陵園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周小平 文/圖/視頻測量體溫、宣傳防疫、推廣「雲祭掃」……今日(5日),天空中飄著小雨,龍居山陵園外,前來祭掃的市民在陵園工作人員以及愛心志願者引導下,排隊、測量體溫、出示預約碼,有序進場參加祭掃。
  • 祭祀先人,可上粵省事「雲祭掃」
    南方日報訊 (記者/李強 汪祥波 通訊員/葉金鑫 鄧立超)群眾祭祀先人,可上粵省事「雲祭掃」。3月22日下午,由廣東省民政廳會同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推出的粵省事微信小程序「雲祭掃」服務上線,方便群眾線上追思、網絡祭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