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avis
自2015年起,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國際學校數量大幅度增長,發展勢頭迅猛。中國國際化學校數量遠超千所。
跨界資本的不斷湧入,大大加速了民辦國際化學校的興起和收購熱潮,集團化辦學也逐漸成為民辦國際化學校的大熱發展模式。隨著國際學校的穩步成長,國際學校總容量也將進一步擴大。據新學說統計,截至2019年9月底,中國國際化學校共1359所,獲得各類國際課程或管理認證的學校共計861所。
國際學校VS國際化學校
2015年新學說的第一份《國際學校發展報告》,基於當時中國地區國際學校市場的認知情況和現狀,在行業內第一次定義了國際學校,並將國際學校分為了三類:
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民辦國際化學校
公辦學校國際部(班)
截至2019年9月30日,據新學說國際學校在線四庫全書數據顯示,新學說統計全國範圍內,採用國際課程、實行雙語教育的大眾認知中的國際化學校1359所,獲得各類國際課程或管理認證的學校共計861所。
在獲得課程或管理認證的國際學校中,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共116所,民辦國際學校479所,公立學校國際部(班)266所。
註:下文中所有涉及2019年國際學校行業分析數據,均以已獲得課程或管理認證的國際學校為準。
2019年國際學校數量及分布
數據來源:新學說國際學校在線四庫全書
從2010-2018年國際學校數量和新增數量可以看出,近幾年學校數量增長保持在較高水平。2012年至2019年以來,每年全國新增加的國際學校超過40所。2016-2019年,四年全國新增獲認證國際學校共264所。2019年,全國獲得課程或管理認證的國際學校增量為40所,創近年新低,其增長率為4.87%。
由此可見,近幾年,中國科技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中國中產階級對於國際教育的聚焦。同時,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和國人國際視野不斷擴大,中國的家長和學生對留學的需求不斷增加,同時對優質K-12教育的渴望也愈發強烈。因此,中國市場中家長和學生對於國際學校和國際課程的接受度也逐漸加強,從2010年至今國際學校共增加577所,清楚地顯示出國際學校行業發展的光明前景。
但2019年,全國獲得課程或管理認證的國際學校增量僅40所也從側面體現出政府政策及相關法律法規對民辦國際教育行業的管理趨於嚴格化、規範化。
近四年獲認證國際學校分布走勢
數據來源:新學說國際學校在線四庫全書
數據來源:新學說國際學校在線四庫全書
2016-2019年,從三類獲得課程或管理認證的國際學校分布走勢圖來看,民辦學校數量大幅增長,外籍辦學數量基本平穩,而近幾年公立學校國際班數量整體增速較為緩慢,今年開辦數量首次出現小幅減少。
對於外籍人員子學校而言,獲得各類國際課程或管理認證的外籍人員子女學校較去年減少3所,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中國國際學校行業大環境下外籍生源減少,民辦或公辦學校招收外籍學生數量增加。可以看出目前中國市場外籍學校數量接近飽和,正進入下行趨勢。
近來政府政策法規的各項規範或對民辦國際化學校有所管控,其增幅較去年有所下降。
但從三類國際學校的佔比來看,民辦國際學校的強大增速以及民辦學校辦學質量的明顯提升。
民辦國際學校佔比56%,獲得各類國際認證的公辦學校佔比為31%,而獲得認證的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則減少為13%。民辦國際學校獲得認證數量持續增長,民辦學校目前市場空間和發展潛力依舊相對樂觀,從政策角度、社會角度和資金角度普遍得到認可,各方資源豐富、各行業資本投資意願強烈。目前,民辦國際化學校已然逐漸發展為國際學校的主力,未來中國民辦國際學校的隊伍會愈發強大,前景可期。
同時,以上數據亦體現出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市場已逐漸趨於飽和的現狀。
國際學校地域分布:北上廣蘇四地佔據半壁江山
數據來源:新學說國際學校在線四庫全書
數據來源:新學說國際學校在線四庫全書
註:上圖13省市已獲國際認證學校均超20所
從新學說統計數據來看,目前中國大陸地區國際學校仍然集中聚集在一線城市。2019年廣東、上海、北京、江蘇地區的國際學校數量位居前四,均超過90所。
其中,廣東位居首位,超130所;上海獲得各類國際認證的國際化學校超120所;而今年北京在政策支持下,其獲得各類國際認證的國際化學校數量近百所,反超江蘇位居全國第三,國企辦學也成為新的中堅力量。
江蘇省獲得各類國際認證的國際化學校數量超90所,逼近一線城市,位居全國第四,足見江蘇地區國際學校發展的迅猛勢頭。
此外,浙江和山東的國際學校數量分別為59和55所。隨後,四川、遼寧、湖南、河北、河南、湖北、福建等地獲得各類國際認證的國際化學校數量持續增加均超20所,可見二、三線城市國際化學校的進一步發展。
目前,據新學說在線四庫全書數據及新學說諮詢調查情況來看,江浙兩省因地理位置便利及經濟發展迅速等因素,兩地的國際學校大有向地級市甚至縣級行政區蔓延趨勢。
2019年諾德安達教育集團在北京、佛山、南通和深圳連開四所學校,楓葉教育集團亦在天津開辦新校,大型集團化辦學機構開始逐步滲透到二、三線城市。究其原因,目前一線城市土地資源緊張,辦學許可政策從嚴,市場飽和度較高,而二、三線城市對國際教育的需求逐步開始體現。
例如,山東以青島為代表的國際學校集群已遍地開花;英國墨爾文學院、威雅公學均將落地成都,四川、重慶兩地國際學校數量不斷攀升。今年,除德閎落地西安外,在國際教育在海南成立自由貿易島的背景下,海南政策紅利新形勢機遇亮眼,眾多北京品牌校逐步入駐海南。
總體看來,目前國際學校在一線城市穩紮穩打的鍛造國際教育的口碑和成果,同時二三線城市相繼成為知名國外教育品牌或集團化辦學聚焦點,民辦學發展起步較為迅速,未來二、三線城市亦將出現一定數量的辦學質量和口碑雙豐收的優質國際學校。
課程分布:Alevel市場佔有率最高
2019年國際課程在各類獲認證國際學校的分布情況:
數據來源:新學說國際學校在線四庫全書
如圖所示,目前中國或認證國際學校A-level課程的市場佔有率最高達35%,AP課程市場佔有率為34%,IB課程市場佔有率為13%。澳洲課程、加拿大課程等其他國際課程總佔比為18%。
數據來源:新學說國際學校在線四庫全書
截至2018年9月30日,據IBO官方數據顯示,獲得認證的IB學校共163所。新學說剔除了幼兒園、培訓機構及部分倒閉學校,將符合條件且仍處於正常運營狀態的129所獲IBO認證國際學校作為分析樣本。
據上圖數據顯示,獲得IBO認證的國際學校辦學主體佔比最大的是民辦學校,為48.1%。其次是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佔34.9%,佔比最小的是公辦學校為17.1%。從中可以看出,IB學校的辦學主體為民辦國際學校及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獲得劍橋大學國際考評部、培生愛德思、英國國家考試局AQA認證的國際學校辦學主體佔比最大的是民辦學校,為59.8%,其次是公辦學校為34%。
開設AP課程的獲認證國際學校辦學主體佔比最大的是民辦學校,為46.2%,共144所公立學校國際部(班)、151所民辦國際化學校開設AP課程。AP課程並非體系化課程,開設靈活度較高,公辦學校國際班可以根據自身學生和師資情況選擇在中國本土體系課程之上選擇性開設不同AP課程。
同樣,針對剛剛起步的民辦國際學校而言,AP課程開設也較為靈活,可以在不同年級選擇不同科目依據學校實際師資和學生情況開設,開設數量也無下限要求。此外,AP課程就申請美國方向有利於學生的升學出口,同時師資方面尋找到合適教師相對於IB等要容易一點,這或許是今年民辦國際學校開設AP課程大幅增加的原因。
三類主流課程認證校分布情況
2019年IB課程認證學校地域分布
數據來源:新學說國際學校在線四庫全書
截至2019年9月,中國獲得IBO認證的國際學校分布在我國的20個省市。其中,上海、廣東、北京、江蘇四地的IB學校最為集中,佔全國IB學校總量的七成以上。上海地區IB學校佔比最高,為24.8%。其次,廣東、北京、江蘇三地獲得認證的IB學校佔比分別為19.4%、15.5%以及12.4%。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雲南新增1所獲IBO認證的國際學校——昆明世青國際學校,完成了零的突破,成為我國第20個有IB國際學校的城市。同時,目前在全國開設IB課程的國際學校日益增加,可以看出全國國際學校選擇開設受認可度較高的IB國際課程的趨勢。
2019年A-level課程認證學校地域分布
數據來源:新學說國際學校在線四庫全書
截至2019年9月份,中國獲得認證的A-level課程國際學校分布在中國30個城市。其中,廣東、上海、江蘇三地開設A-level課程的獲認證國際學校數量位居全國前三,分別為45所、43所和40所,在全國佔比37.5%,遠高於其他地區的A-level學校數量。
其次,北京開設A-level課程的獲認證國際學校數量為32所,佔全國開設A-level課程國際學校總量的9.4%。山東、浙江兩地A-level學校數量均超過20所。據上圖數據統計不難看出,獲得認證的開設A-level課程的國際學校集中於沿海等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同樣廣東、上海、北京、浙江、四川等地開設A-level課程的國際學校有所增加,同時與近年來英式學校的集中入駐中國有較大相關性。
2019年AP課程認證學校地域分布
數據來源:新學說國際學校在線四庫全書
截至2019年9月份,共有29個省市的326所獲認證國際學校開設AP課程。其中,廣東省開設AP課程的獲認證國際學校最多,為52所。其次為北京、上海、江蘇、浙江依次為43所、36所、34所及25所。其中,廣東、北京、上海、浙江四個地區每地新開設AP課程的國際學校較2018年新增5至10所左右。
山東、四川、河南、重慶四地開設AP課程國際學校數量在10-20所之間,其餘省份均低於10所。中部地區,例如河南、湖北等地新增開設AP課程的獲認證校多於西部的甘肅、廣西、寧夏等地。
總體看來,目前一線城市的國際教育發展處於成熟穩定的發展狀態,以杭州、南京、四川為代表的二線城市機遇大好,各地新進駐國內外知名教育品牌推動當地國際學校行業飛速發展。
以海南為代表的三線城市因政策紅利,該地國際教育獲得各方力量的共同助力,加速發展。但目前中西部及偏遠城市的國際教育、師資水平等受經濟狀況影響發展較為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