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曾想,自當紅氣人主播——人工智障-AI醬出道以來,虛擬視頻主播就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在各大視頻網站上,並且人氣是呈井噴之勢增長。相比較國外,國內的虛擬直播整體還處在非常初級的階段,4月23日,快手首次在國內短視頻平臺上推出「虛擬形象直播」服務,用一個牙齒微凸,大眼圓臉的3D動畫版小和尚,僅僅在49分的時間裡搖頭晃腦,就收穫了接近65萬的點讚。
和真人直播不同,虛擬直播對人工智慧技術的要求非常高,要想實現良好的直播效果,需要專業的動態捕捉設備、面部表情操控系統工具,高額的資金,還有多位工作人員進行操控調試。如果不能保證出現的虛擬形象足夠自然,就很難讓用戶產生親近感。
快手的首次虛擬形象直播,在AI技術方面就包含人臉檢測技術、人臉關鍵點識別技術、面部表情識別技術,3D人臉重建技術,移動端推理引擎、算法技術等等。投資方花費如此巨大的財力物力,無非是想在短視頻直播的賽道上具備更多的競爭優勢:
1. 直播行業多年來保持著高速增長,但是要想保持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就必須要堅持創新。用科技賦能直播行業,可以時刻抓住年輕人的眼球。
2. 虛擬主播可以說是粉絲群體自己打造出來的主播,有利於增加平臺的吸引力,增強新鮮感和平臺忠誠度。
3. 虛擬主播具有真人主播所不具備的優點,可以解決行業的一些痛點。比如說,AI不會生病、出錯,可以24小時待崗,可以隨時隨地與觀眾互動,而且其強大的AI能力能夠分析所有彈幕,不存在真人主播因為彈幕太多處理不及時或反應不過來等問題。另外,虛擬主播不需要支付工資,也不會離職、退休或是跳槽,是真正屬於直播平臺的核心資產。
4. 可以探索出新的商業變現模式。虛擬主播的出現,尤其是對虛擬主播IP的打造,不僅能帶來大量直播打賞的收入,後續還可以帶來一系列新的商業化收入,例如可以通過虛擬主播形象進行品牌招商,相關虛擬及實體衍生品的銷售、或各類聲音作品的版權銷售以及明星經紀活動收入等等。
虛擬主播的出現,其實就是人工智慧技術與直播平臺的強強聯合,並且聯合起到了1+1>2的效果。在未來,人工智慧技術還將更多地運用於直播領域,給直播行業帶來極大的想像空間和更多可能。相信,隨著5G商用的到來,未來直播間的互動形式會更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