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24日訊(通訊員 林麗芳 文/圖)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20年)》有關心理健康促進行動方面的要求,加強防治知識宣傳,加大重點人群幹預力度。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中學、高等院校所有學生的必修課。各醫療衛生機構加大心理健康科普宣傳力度,普遍提升公眾對心理健康的認識,減少偏見與歧視,充分發揮專家隊伍的作用,深入學校、企業、社區、機關等,開展心理健康相關公益講座。泉州第七中學攜手泉州神和醫院聯合開展高三學生及家長心理輔導專題講座——積極心理暗示與家庭教育。
講座一:學生場——積極心理暗示在生活學習中的應用
泉州第七中學校領導為了讓高三學生增強自信心,以更好的心態迎接市統考,同時以積極的心態迎戰即將面臨的高考,於9月20日晚,特別邀請泉州神和醫院院長、心理科主任陳元堂醫師,在校體育館為近千名高三學生開展「積極心理暗示在生活學習中的應用」主題講座。為學生講解如何應用積極心理暗示調整自己的心態,練就「任風雨來襲我自巋然不動」的本領。
陳元堂醫師運用生動的語言、結合多樣的心理諮詢案例、有趣心理小遊戲等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分別從「什麼是自我暗示」、「自我暗示的五個步驟」、「心理暗示目標的設定」、三個部分展開了理論講解,陳元堂醫師向同學們詳細講解了積極的心理暗示在生活和學習中的應用方法,並借用身邊真實的事例引導同學們思考心理暗示的作用。最後通過「自我放鬆體驗」現場體驗的環節,學生親身體驗到自我暗示所帶來的力量。陳元堂醫師說到:「積極暗示能強化自己的內心,增強自信,消除疑慮;消極暗示會降低人的信心,徒增憂心」,陳元堂醫師鼓勵同學們要經常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從而讓自己擁有一個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學習和生活。
通過此次講座,陳元堂醫師通過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在增強學生自信心的同時,教授學生如何運用積極心理暗示,讓同學們受益匪淺。
講座二:家長場——積極心理暗示在親子關係中的應用
近日14歲初中生跳樓事件,給無數家長敲響警鐘!為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有機結合,提升家長家庭教育的能力,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成長,9月21日晚,泉州神和醫院院長、心理科主任陳元堂醫師應邀在泉州第七中學校體育館,開展「積極心理暗示在親子關係中的應用」主題講座,吸引到近千名高三學生的家長。
陳元堂醫師在講座的開始現身說法,首先從家長的角度出發,肯定了高三家長的不容易,也讚揚了家長們的學習心態。
隨後,陳元堂醫師通過故事的引入,介紹了積極心理暗示的重要性及其作用,並且用心理學的實驗研究講解了積極心理暗示的科學性。同時,親子關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心理問題的產生源於不良的親子關係,掌握積極心理暗示,學習利用積極心理暗示來改善親子關係,能夠有助於孩子的心靈成長。
陳元堂醫師分別從「怎樣和孩子溝通」、「積極傾聽孩子的心聲」兩個方面展開專業的講解,讓家長們認識到以積極的心理暗示,能為孩子帶來對事物的積極認識和體驗。最後,陳元堂醫師結合一個個溝通案例,讓家長們學習如何在現實溝通中使用積極心理暗示,
近一個小時的講座,家長們認真聆聽與學習,積極參與到互動中,並在會後與陳元堂醫師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通過此次家庭教育講座,讓家長們學習識別自身不良的溝通方法,提高家長們對親子關係溝通的重視程度,讓家長深刻了解到積極的心理暗示的作用,陳元堂在講座結束時表示:「通過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能夠為孩子營造快樂、和諧、健康的家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