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杭州對必勝客、肯德基、星巴克等餐廳來了一個垃圾分類突擊大檢查。
跟餐廳比起來,便利店售賣的多為包裝產品,大多數會被直接帶走,按理說,產生的垃圾更少、垃圾分類應該更好做。
不過,現在便利店都售賣便當、早餐等即食食物,也提供少量的堂食空間,這樣一來,也就產生了一些廚房垃圾,需要與其他垃圾進行分離。
那麼,這些知名便利店的垃圾分類做得怎麼樣呢?
7月11日,蕭山區城管局也對全國知名連鎖便利店進行了垃圾分類檢查。蕭山區城管局城廂、北幹中隊執法人員,先後檢查了十足(拱秀路店)、羅森(潘水店)、全家(旺角城店)三家便利店。
第一站:十足(拱秀路店)
上午9時13分,執法人員來到杭州十足便利店有限公司拱秀路店。這家便利店在店門口、店內各有一隻灰色垃圾桶。在兩隻桶裡,可以明顯看到粽子葉、塑膠袋、食物包料等,存在明顯混裝。
執法人員告訴記者,6月初,美麗蕭山建設辦公室(垃圾分類辦)已經對十足便利連鎖企業在蕭的30家門店進行了垃圾分類知識講座。
一個月過去了,這家店仍然沒有將垃圾分類做到位。
針對這一情況,執法人員再次向店員說明了執行標準,並開出了《責令改正通知書》和《接受調查處理通知書》。
第二站:羅森(潘水店)
9時40分,執法人員來到羅森便利店。一進門的右手邊,放著一個標有「垃圾入口」的垃圾箱,執法人員打開後發現,桶裡有塑料包裝、紙片等生活垃圾,垃圾混裝。
收銀臺附近,還有一大一小兩隻灰色垃圾桶。這兩隻桶主要是店員使用,也存在明顯的垃圾混裝。
執法隊員對該店未按要求設置生活垃圾收集容器的情況進行拍照取證,並開出《責令改正通知書》和《接受調查處理通知書》,要求店家前往轄區中隊接受進一步處理。
第三站:全家(旺角城店)
10時24分,到達最後一站:全家便利店旺角城店。這個時候,已經有不少顧客前來購買便當、沙拉等,並在店內就餐。
在就餐區的一個垃圾桶裡,香蕉皮、麵條、肉末、餐盒紙墊、塑膠袋、塑料盒等雜亂地堆積。
執法人員現場開出《責令改正通知書》和《接受調查處理通知書》,同時開展指導工作,讓店員當場學習垃圾收集容器設置要求以及分類知識。
執法人員說,前不久檢查全家市心南路店時,發現店內只有一隻藍色垃圾桶,沒有按照要求設置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已對進行了立案。根據《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相關規定,將面臨責令整改、處200元至1000元罰款的處罰。
從檢查結果來看,雖然便利店產生的垃圾不多,但垃圾分類並沒有因此而做得更好。
說到底,能不能做好垃圾分類,還是意識問題。當我們明白,為什麼要進行垃圾分類,也許就能做得更好一些。
垃圾分類的根本目的,是減量化,地球上每一個人都不是旁觀者。你隨手的垃圾分類,是為自己生活的城市更清潔,更美麗,更是為子孫後代有更好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