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朋友圈又有妹子表示,「抱著NS躺在床上,又將是一個熬夜還房貸的夜晚。」
沒錯,她說的就是熬夜「肝」《集合啦!動物森友會》這款遊戲,由於遊戲中狼蛛只在晚上七點到凌晨四點之間出現,所以她選擇熬夜抓狼蛛還房貸。
如果還不知道動森,仿佛被世界拋棄了一樣
3月下旬發售的《集合啦!動物森友會》幾乎承包了任天堂上半年所有的流量和關注度,但是其實大家都明白,國內擁有Switch的大部分玩家對於動森這個IP其實了解得太少了,看了這麼多直面會,看了這麼多宣傳片仍然一知半解。那麼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從頭來認識動森吧!
最初的《動森》是什麼樣子?
第一部動森在2001年4月登陸任天堂的N64,遊戲名叫做《動物之森》,是屬於任天堂第一方的遊戲IP。
那時候的遊戲畫面是這樣的(看起來還不錯的樣子):遊戲被設定為一款社交模擬遊戲,後來以其高自由度而備受玩家們的喜愛。
在遊戲中,玩家扮演一位「村民」的人類角色,居住在擬人化的動物村莊,村莊偶爾會舉辦各種活動,比如種花草、和村民們交換信件和禮物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遊戲中的時間和現實時間完全同步。遊戲中最為人稱道的自由度就是沒有任務的束縛也沒有時間的限制,你被允許不與鄰居們交朋友,也可以不種地釣魚,遊戲沒有飢餓值,也沒有血量。不需要像別的生存遊戲一樣為活下去發愁,即使什麼都不做也可以度過這一天,就像是一個桃花源吧。
遊戲中包括了天氣、季節和晝夜系統。在不同的天氣、季節下會出現不同的隨機事件(充滿了任天堂特有的神秘感),因為時間與現實同步,在特定的節日裡還會有不同的活動,比如聖誕節、萬聖節等,但萬一錯過就要等到明年才能遇上。(最早的版本可以通過調節機器時間來時空穿越。)
這一代新的《集合啦!動物森友會》都有什麼內容?給大家回顧一下動森的資訊吧!首先是畫質的進一步提升,這個不需要我說其實大家就能夠看出來了
更豐富的服裝、更多變的房子、更豐富的裝飾系統,角色還可以自行捏臉
豐富的四季變化,更自由的地形設計,你可以通過改變地形完全打造出自己喜愛的家園的樣子(新的花錢點出現了!)
你也可以和現實中的朋友們一起,在自己創造的小島中度過愉快的時光。即使是不常見面的朋友,也可以和他們在遊戲中培養感情。
《動森》為什麼能讓全球玩家如此上頭?
《動物之森》是任天堂第一方團隊投入大量精力和資源所打造的集模擬經營、自由探索、養成玩法於一身的獨特休閒遊戲,老玩家們喜歡簡稱為《動森》,目前看來「休閒遊戲」的定義顯然過於狹隘了。
3月20號發售的《集合啦!動物森友會》之所以成為該系列出圈的爆款,除了疫情隔離這個重要的原因外,首先得益於三個開創性設定:
1.首次將舞臺設置在無人島;
2.首次讓玩家可以自由地改造地形;
3.首次支持中文的續作。
其次,遊戲本身最為玩家津津樂道要數豐富的DIY項目:大到小島規劃、房間布局,小到沙發顏色、牆紙圖案,萬物皆可設計。
《守望先鋒》玩家打造了英雄同款夾克衫:
從艾澤拉斯過來的《魔獸》玩家則吶喊著「為了部落!」
日本網友不僅熱衷於服裝設計還會為心愛的動漫和遊戲打CALL。
最後,《動森》的細節表現簡直讓人佩服的五體投地。
遊戲中,小到電扇吹過時真有風、不同動物走過沙灘腳印不同、外面下雨窗戶有雨滴等等,大到「鄰居」能準確記住相處天數、遊戲與現實中天氣、時間同步的真實時間機制。
微博上有個姑娘說,一天晚上在遊戲裡看到了月亮,結果一查,今天果然是上弦月,而且有人在海邊一坐就是一天,因為每個時間段潮汐都不一樣。
甚至,遊戲還會為玩家配置輪椅這樣的道具。
所以,在如何定義《動森》系列續作時,《談資》在文章中寫道,「之前聽別人描述以為《動物森友會》是一款偷菜遊戲,但一點點看下來,其實是偷菜、賣魚、養老、房貸模擬器,蜘蛛紙牌、奇蹟暖暖、王者榮耀、創造營。」
它無法被準確定義,內容就像一個黑箱,玩成什麼樣完全取決於玩家自己。
人人都想過另一種生活
很多玩家想逃避學習、工作、生活的壓力,《動森》無疑成為最合適的「精神庇護所」。
進入遊戲,玩家或多或少把某種觀念或期待通過角色展現出來,你可以釣魚開水族館,也可以選擇農家樂,現殺活魚做小本生意:
可以帶貨賺錢養家餬口,也可以擺攤做套環買賣:
可以做一個喜歡唱,跳,rap的陽光男孩:
也可以搖身一變成為喜歡室內蹦迪的搖滾女孩:
源於《動森》設定上超高的自由度和包容性,才讓網友天馬行空的想法能逐一落地。
不過,只有當你真正開始「肝」動森才會發現:這款遊戲披著休閒養成的外衣,實際上不知不覺開啟了一場現實生活的「鏡像」之旅。
遊戲中,玩家每天獲得的開發資源有限,一邊做NPC分配的任務,一邊夜以繼日通過釣魚、種果樹、抓蟲子、炒大頭菜等方式賺取「鈴錢」(遊戲貨幣)還房貸建設小島。
然而,島與島之間互通的強社交屬性,隨著玩家相互串門、搞破壞、炫富、攀比等複雜訴求下,絕大部分玩家堅挺「肝」遊戲同時需要和同伴分享所擁有的東西達到資源最大化利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