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野| 《龍貓》與宮崎駿的社會主義情結

2021-01-15 網易

  摘 要

  在《龍貓》之前的80年代中期,宮崎駿創作了兩部很有影響力的作品《風之谷》和《天空之城》,這兩部作品是非常典型的主張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歌頌勞動與公有制的社會主義傾向文藝。至於在《龍貓》之後,宮崎駿在90年代初蘇東劇變大背景下創作出來的《紅豬》,更是把隱喻變成了近乎明示,強調不管時代潮流怎麼轉向,自己也將堅守紅色理想。因此,在這兩者之間創作出的《龍貓》,又把故事發生的時間設定在反安保運動高潮的1960年,有著社會主義傾向的政治隱喻才是理所當然的,反倒是今天一些人中流行的去政治化的解讀才難以說通。

  【本文為作者鹿野向察網的獨家投稿】

  2018年12月14日,有一部已經面世30年的動畫電影在中國內地上映了,截止12月18日,上映5天,累計票房已經過億。這就是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作品《龍貓》。

  一部30年前的老電影,在今天重新上映仍然能夠取得不俗的成績,這無疑堪稱奇蹟。但是筆者發現,這幾天來對於這部電影乃至整個宮崎駿創作的解讀有很多不準確之處,因此也想談談個人的看法。

  一

  首先需要指出的一點是,宮崎駿在電影當中普遍採用象徵、隱喻等手法,表述的意象並不是那麼一目了然。加上他本人迫於國內「政治正確」的壓力,很少承認自己電影的政治含義。因此,的確很容易進行去政治化的解讀。

  以龍貓為例,這部電影的主要內容是,為了方便妻子草壁靖子養病,草壁達郎決定帶著兩個女兒草壁五月和草壁梅搬到草壁靖子所在療養院附近的鄉下。小姐妹倆很快發現看似平凡無奇的鄉下有很多神奇的事物,如森林的主人龍貓和笑口常開的貓巴士。一天,妹妹草壁梅和姐姐草壁五月吵了架之後,便獨自出走去找自己生病住院的媽媽,途中卻迷了路。姐姐在四處尋找無果的情況下,只好求助於龍貓。善良而溫和的龍貓喚來貓巴士,載著姐姐找到了迷路的妹妹,乘著龍貓電車,妹妹把親手摘的玉米送給了媽媽,希望她早日康復。

  因此,今天很多人認為,這部電影完全與政治無關,僅僅是在寫溫馨的田園生活與家庭親情。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這部電影當中特殊的時間設定:

  

【確鑿的隱喻則是宮崎駿在這部電影裡唯一一次對真實時間的表露——1960年6月23日。而那天正是日本反《日美安全保障條約》運動進入高潮的日子,全國有620萬人走上街頭遊行。在這部始終陽光明媚的影像中,那是唯一一個暴雨傾盆的日子,也隱喻了當時緊張的政治環境。遲到了三十年,但這隻《龍貓》終於還是來了_娛樂頻道_鳳凰網http://ent.ifeng.com/a/20180912/43100565_0.shtml】

  如果要是聯繫到宮崎駿個人的生平,我們就更會發現這個時間的不平凡。因為宮崎駿本人開始是不大參與政治的,讓他真正定型於社會主義和左翼傾向的事件就是在1960年的反安保條約鬥爭:

  

【1960年的時候,安保鬥爭帶動了社會風潮,許多學生都參加反對《安保條約》的示威運動。宮崎駿原本抱著保守的心態作為旁觀者.但後來看到刊登出受傷師生的照片.他才下定決心加入示威運動,不過當時學生運動已漸漸進入尾聲。此時的宮崎駿也在思想上開始傾向社會主義,在蘇聯解體時,他的思想受到很大衝擊,但是對勞動者和革命的肯定立場一直沒變,將戰後民主主義、反戰主義作為自己終生的政治立場。呂鋒編,動畫大師宮崎駿,遼寧美術出版社,2016.06,第19頁】

  因此,宮崎駿特地選定這個日子,很難說是隨性為之,恐怕更多的是一種政治性的象徵。畢竟,無論是80年代末泡沫經濟高漲的時代還是今天,大多數日本主流媒體都把60年代視作日本崛起的黃金時代,池田勇人的「十年倍增計劃」成為日本歷史書寫上的敘事主題。《龍貓》的主要內容寫表面上突飛猛進的大都市反而讓其中的勞動者疾病纏身,倒是回歸到「貧窮落後」的鄉村田園才能夠感受到幸福,這在某種程度上本身就是對於主流敘事的對抗。

  就龍貓的形象本身來看,其恐怖怪誕的外形下卻包含著天真善良的本質。雖然一些成年人並不理解,甚至根本看不到其存在,但是沒有受到過日本現實社會汙染的小孩子卻能夠從它身上得到切實的幫助。這或許也是對80年代末那股歇斯底裡的反共浪潮之下,把社會主義描述成為洪水猛獸或者烏託邦的日本主流媒體的一種對抗吧。

  

  二

  有的朋友可能會說,你這是嚴重政治化的過度解讀,很難說得通。但是如果要是不單純就事論事,而是把《龍貓》放置於在宮崎駿整個創作的鏈條當中,那麼就更可以清晰的看出筆者推測的合理性。

  在《龍貓》之前的80年代中期,宮崎駿創作了兩部很有影響力的作品《風之谷》和《天空之城》,這兩部作品是非常典型的主張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歌頌勞動與公有制的社會主義傾向文藝。它們開創的這種風格也被許多評論家稱之為「宮崎駿模式」:

  

【正如許多評論家和相關人士早已指出的那樣,宮崎動畫中往往有一種固定的模式。例如,在作畫方面,舒緩自如充溢著飛翔感的作畫,以及愛好者稱之為「(女主人公的)宮崎哭」和「宮崎飛」的作畫定式;在人物造型上,可愛且意志堅定的個性鮮明的少女主人公的塑造;舞臺設計方面,重視勞動和公有化的社會主義共同體的存在等,不勝枚舉。(日)津堅信之著,日本動畫的力量 手塚治虫與宮崎駿的歷史縱貫線,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04,第38頁】

  至於在《龍貓》之後,宮崎駿在90年代初蘇東劇變大背景下創作出來的《紅豬》,更是把隱喻變成了近乎明示,強調不管時代潮流怎麼轉向,自己也將堅守紅色理想:

  

【「二戰」後大多數日本知識分子,在反對日美安保同盟的市民運動和學生運動的時代,都有相近的思想傾向;但隨著時代的重心轉向經濟發展,「政治的季節」一去不返,很多人自動「轉向」,放棄了曾經的理想。宮崎駿曾表示即便身處「轉向」時代,自己依然會堅持理想。由此,《紅豬》塑造了獨自駕駛紅色飛機,堅守邊緣化立場的豬面人物波魯克。如前所述,意為「紅色的豬」的「波魯克·羅素」這一名字,原本來自法西斯黨徒對共產主義信仰者的咒罵。以此為影片主人公命名,而且還將他塑造為堅守自我信念與立場的一頭特立獨行的「酷豬」,宮崎駿是用自喻的方式,表明自己不屈從於世俗與時代潮流的精神取向。「紅豬」波魯克和他的紅色愛機,其實就是「紅色理想」的隱喻式的動畫表現。秦剛著,捕風者 宮崎駿動畫電影的深度,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04,第67頁】

  因此,在這兩者之間創作出的《龍貓》,又把故事發生的時間設定在反安保運動高潮的1960年,有著社會主義傾向的政治隱喻才是理所當然的,反倒是今天一些人中流行的去政治化的解讀才難以說通。當然,中國的引進者不選擇宮崎駿社會主義傾向更明顯的作品,偏偏選擇這部極為隱晦的《龍貓》,本身就是非常耐人尋味的。

  三

  今天人們對於宮崎駿動畫的藝術特色有著多重的解讀,但是其實如果仔細梳理其脈絡,就不難發現其基本上還是沿襲的蘇聯與中國紅色動畫時代的社會主義風格。宮崎駿曾經在《千與千尋》的巴黎首映式上接受採訪時明確指出,自己的創作受到了被很多人視之為蘇聯紅色動畫集大成者的名作——《冰雪女王》的影響:

  

【對我產生巨大影響的片子是俄國的《冰雪女王》。我很敬佩的同時代動畫導演有俄羅斯的尤裡·諾爾斯金和加拿大的費德利克·貝克,特別是尤裡·諾爾斯金——他才是真正配擁有「藝術家」這個頭銜的人。呂鋒編,動畫大師宮崎駿,遼寧美術出版社,2016.06,第258頁】

  宮崎駿與手塚治虫在思想觀念上都是傾向於社會主義的,宮崎駿早年的漫畫創作也基本上都是模仿比自己大十多歲的手塚治虫的風格。但是,兩人又在動畫製作上有著重要的分歧。宮崎駿曾經多次批評手塚治虫犯了兩大錯誤,一個是過度強調商業化,在動畫製作當中為了降低成本粗製濫造,從而大大降低了作品的質量,第二是過度追求所謂「藝術性」,經常給作品弄成悲劇性的結尾。甚至在手塚治虫逝世的時候,宮崎駿還點名批評了他把《鐵臂阿童木》寫成悲劇性的結尾的做法:

  

【當手塚治虫去世時,宮崎駿曾經嚴厲批判過手冢作品「有意識地描繪世界終結之美」。具體地說,他批評的是電視動畫片《鐵臂阿童木》最後一集中,阿童木為拯救地球跳向太陽「自殺」的場景。(日)津堅信之著,日本動畫的力量 手塚治虫與宮崎駿的歷史縱貫線,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04,第40頁】

  從這些批評中可以看出,宮崎駿較之手塚治虫更執著於社會主義的創作方針,其批判基本上都是基於社會主義的標準:筆者以前的文章中提到過,早在馬克思《剩餘價值理論》中就指出,文藝作品應該去商品化,像彌爾頓的《失樂園》那樣,憑藉自身興趣創作出來的才是文藝傑作,受資本家僱傭的商業化創作則創造不出來好作品。後來蘇聯與中國也都是把動畫片作為一項社會事業,而非賺錢的產業進行辦理,不管是《冰雪女王》還是《大鬧天宮》,都不存在手塚治虫那種為了降低成本的偷工減料。至於反對悲劇式的結尾主張,以給予一個光明性的結局,更是典型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藝術範式。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也因此被不少人稱之為「肯定的現實主義」、「光明的現實主義」、「英雄主義」。

  當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崇尚光明,並不是說迴避社會的陰暗面,而是強調要戰勝困難與黑暗,像蘇聯最著名的紅色經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而宮崎駿的作品也是採取了同樣的路數,讓主人公戰勝了重重困難與黑暗,最終贏得了美好的結局。比如說,其早年的代表作《風之谷》就讓主人公出生在一個幾乎毀滅的陰暗社會中,也一度瀕臨死亡,但是最終還是找出了一條通往光明的道路。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宮崎駿的作品是社會主義文藝的外溢和餘韻。今天宮崎駿的作品時隔30年後仍然能夠在中國熱映,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文藝風格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四

  或許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在早年曾非常崇尚中國動畫的宮崎駿,在1984年來華訪問之後便對中國非常不滿,多次批評中國動畫界一些商業化的改革措施:

  

【從1984年開始,宮崎駿就對中國動畫失望了。原來對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懷有崇敬之情的宮崎駿,在1984年同高炯勳一行人訪華,與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高層交談時發現他們對動畫本身並無興趣,對薪酬的分配卻是非常關注。高煙勳回憶道:「宮崎駿對中國的失望無以復加。我在這一點上也是如此。因為我們對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是很尊敬的,沒想到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高層卻只關心這個。一旦計件付酬,就再也拍不出中國學派的影片了。」徐飛主編,經典悅讀 第4輯,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6.04,第234頁】

  當然,宮崎駿的這種抨擊或許也有些偏頗之處。但是一個難以否認的事實是,近幾十年來中國的文藝界的確缺乏高峰性、經典性的作品。像今天動畫領域的產量雖然驚人,但是普遍粗製濫造。真正能夠擁有經久不衰的震撼力的作品,卻還是五六十年代的《小蝌蚪找媽媽》和《大鬧天宮》。這種現象恐怕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最後,就用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句名言作為結尾吧:

  

【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

  【鹿野,察網專欄作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宮崎駿動漫系列之《龍貓》:龍貓三十年,宮崎駿最好的作品
    一個深愛宮崎駿動漫的人《龍貓》是必看之經典,個人認為是宮崎駿最好的作品,小編的電腦壁紙都是龍貓。故事介紹宮崎駿創作的《龍貓》來源於他喜愛的一個童話故事《山貓與橡果》,原故事講的是一個小男孩在尋找山貓時遇到掉滿橡果的樹以及會吹笛的瀑布,於是影片中出現了夜晚時孩子們與龍貓虔誠的對著橡樹禮拜橡果樹生長的情景。
  • 電影鑑賞:日本動畫電影《龍貓》解讀,長知識了!
    摘 要:宮崎駿動漫在日本動漫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龍貓》為其中一部描述淳樸鄉村生活的電影。影片內容看似簡單,但卻包含有宮崎駿動漫的很多特色,如傳統文化印記、兒童成長情結、飛行器情結以及旅行情結等。
  • 在宮崎駿的《龍貓》裡,為何只有姐妹倆才能看到多多洛和龍貓巴士
    在宮崎駿的《龍貓》裡,為什麼只有姐妹倆才能看到大龍貓多多洛和龍貓巴士?按照導演宮崎駿的設定,在電影《龍貓》中確實只有小月和小梅姐妹倆才能看到龍貓。準確的說,在姐妹倆需要幫助的時候,她們就可以找到龍貓。1、龍貓是一種神奇的精靈,只有心靈純真的人才能看到宮崎駿在創作《龍貓》這部電影時曾表示:「在我們鄉下,有一種神奇的小精靈,他們就像我們的鄰居一樣,居住在我們的身邊嬉戲、玩耍。」
  • 宮崎駿太太創作《龍貓的誕生之地》,《龍貓》重新煥發藝術價值
    《龍貓》是國內眾多動漫愛好者的童年回憶,也是吉卜力製作的經典動畫作品之一。最近,這部多年以前在日本上映的劇場版動畫再一次煥發了其強大的生命力以及藝術魅力,由宮崎駿的太太宮崎朱美繪製以及進行文字創作,宮崎駿監修的散文書《龍貓的誕生之地》有日本的巖波書店出版發行,並在市面上發售。《龍貓》的忠實粉絲高呼又可以重新回味這部質量優秀的作品了。
  • 宮崎駿經典系列,當你看懂了《龍貓》,就看不見了龍貓
    本文原創,侵權必究今天小編帶領大家來回憶一下我們回憶中的宮崎駿的經典動漫電影吧,就是在1988年上映的超人氣動漫《龍貓》,就在2018年12月份的時候,小編得到了一個非常大的驚喜,我國數碼修復版本的《龍貓》也上映了,時隔30年,大家都還依舊記得這部動漫
  • 0基礎掌握龍貓畫法,宮崎駿面試小夥,問龍貓是肉食性動物嗎?
    龍貓是日本著名漫畫家宮崎駿在1988年創造的動漫形象。龍貓外表憨厚可愛,性格樂觀溫和,在動漫電影中,龍貓還幫助草壁姐妹找到回家的路。本期,我們就來講解一下龍貓的畫法,並且聊一聊龍貓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曾被宮崎駿拿來當面試題提問小夥,答案令人很吃驚。而關於《龍貓》隱喻的問題,不論是宮崎駿還是吉卜力工作室,都隻字不提。
  • 龍貓:宮崎駿最愛的場景,100%真實重現,網友大呼:想養龍貓了!
    導讀:龍貓:宮崎駿得意之作,經典場景、真實再現,100%還原!大家好,歡迎來到動漫迷世界~說到日本動漫大師,大家第一時間會不會想起宮崎駿呢?這位童心十足卻近乎80歲的「漫畫老頑童」,這一生都在為世界各地的動漫迷創作經典動漫。我們幾乎沒有人會沒有看過宮崎駿老師的作品,雖然產量不高,但部部都是精品!
  • 《龍貓》宮崎駿30年最愛,龍貓是童年深處的記憶?
    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今天呈現的精彩內容:這是一部基於日本漫畫家宮崎駿漫畫的動畫電影主題。雖然這部電影只是和平地講述了一個溫暖人心的、孩子們童真的故事。 整部電影中的橋梁是一個關於孩子心靈間神奇傳說....
  • 關於教養,看宮崎駿的《龍貓》就夠了
    宮崎駿的電影《龍貓》帶我們重溫那個充滿純真和美好的時光,深深的打動著觀眾的心靈,喚醒了許多塵封已久的兒時回憶。藍天、白雲、綠油油的莊稼、不知名的小花、參天的大樹、還有田間勞作的人們。唯美,清新的畫面一直是宮崎駿電影的標誌,加上舒緩的、動聽的配樂,營造出一種田園生活的愜意和美好。
  • 宮崎駿,不只有龍貓和千尋
    今天是本拆最喜歡的動畫師宮崎駿的79歲生日,這位被迪士尼譽為「動畫界黑澤明」的可愛老頭,前後7次「退休」未果,也多虧他的「食言」,我們才能看到這麼多優秀的動畫作品。宮崎駿作品推薦提起宮崎駿,最為大家的所熟悉的,應該就是在大陸上映過的兩部動畫——《龍貓》和《千與千尋》,但他的作品「出圈」的可不只這兩部。
  • 宮崎駿的經典影片一:《龍貓》
    小月是生活中成熟又有童真的姐姐,作為大人,依舊保持著童心;小梅是無憂無慮孩子,在沒有母親的陪伴下十分的渴望母愛;龍貓作為討人喜歡的存在,代表著純真與美好。宮崎駿為我們講述了自然之間萬物和諧相處的美好時刻,讓人深有感觸,不禁回憶起美好的童年往事。故事裡的兩個小女孩面對生活的苦澀,也依舊保持童真,讓小編帶你們一起去看那些美麗的風景吧!
  • 為什麼宮崎駿只給秦嵐畫龍貓?看到秦嵐的臉,網友:明白了
    為什麼宮崎駿只給秦嵐畫龍貓?看到秦嵐的臉,網友:明白了小的時候,基本上大家都看過宮崎駿老師的日本動漫,有很多網友表示,除去當時的國恨家仇,宮崎駿老師的動漫真的是良心製作。大家對宮崎駿老師都很熟悉,他的動漫《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魔女宅急便》都是我們的童年回憶,最經典的還是《龍貓》。最近網上曬出了秦嵐與宮崎駿的合照,瞬間火爆網絡。在曬出的這組合照中,宮崎駿還親手給前來畫的龍貓,但為什麼宮崎駿只給她畫了龍貓呢?看了秦嵐的臉網友瞬間明白了。
  • 酷似日本動漫大師宮崎駿的電影《龍貓》中的卡通龍貓
    龍貓學名南美洲慄鼠,因其外形酷似日本動漫大師宮崎駿的電影《龍貓》中的卡通龍貓,所以被香港人改名叫「龍貓」。銀斑龍貓(White Mosaic Chinchilla)的毛色為白色底,有明顯灰色斑紋,在臉上身上形成美麗的圖案,黑色的眼睛及灰色的耳朵。
  • 溫暖治癒的宮崎駿動漫《龍貓》,竟然是恐怖故事?
    溫暖治癒的宮崎駿動漫《龍貓》,竟然是恐怖故事?小編的印象裡的龍貓,是一對姐妹跟隨父親回到家鄉老宅,隨後的一系列勇敢探險的故事,妹妹的憨態可愛,姐姐的勇敢負責,鄉下的純樸風光,都深深的讓每一位觀眾體會了宮崎駿筆下的鄉村夏天的美好。
  • 宮崎駿經典動畫《龍貓》還有續作 在美術館限定上映
    提到宮崎駿的經典動畫電影《龍貓》,動漫迷們一定不會陌生,這部動畫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充滿奇妙幻想的童趣世界。然而說這部動畫其實是有續作的,估計真的是沒啥人知道了。近日,有網友在推特上曝料稱《龍貓》的續作在三鷹縣的森林吉卜力美術館上映,並且還公開了其中一些畫面。
  • 從3個「來源」解讀《龍貓》,說它是「死神」真是誤會了宮崎駿!
    1985年,當宮崎駿隨便用一架飛機的名字給工作室命名為「吉卜力」的時候,不知道他有沒有料到有一天,吉卜力會成為日本最著名的動漫工作室之一。 後來成為吉卜力工作室標識的「龍貓」,是工作室的第三部作品。《龍貓》之前,還有《風之谷》和《天空之城》。
  • 宮崎駿帶你暢遊純真世界 高清院線電影《龍貓》來襲
    2018年12月14日,由宮崎駿執導的經典動畫電影《龍貓》將在中國各大院線上映,日語原聲和譯製配音兩版同時上映。此次經由吉卜力工作室數碼修復與重製後,將此高清版本帶到中國。這也是宮崎駿電影作品第一次在國內上映。
  • 宮崎駿《龍貓》12.14正式上映!這個冬天,給你一場盛大的溫暖!
    宮崎駿《龍貓》12.14正式上映!這個冬天,給你一場盛大的溫暖!對於漫迷來說,本月最重磅的消息就是宮崎駿的《龍貓》即將於12月14日復映!燒腦君也是異常激動,此次復映是為了紀念《龍貓》上映30周年!經典創意,是一部動漫電影永恆主題《龍貓》是宮崎駿的代表作之一,許多漫迷都因這部電影入的動漫「坑」!《龍貓》的成功,在於宮崎駿對動漫的深刻理解,更在於他對劇情的奇幻創意,而高清版《龍貓》劇情仍延續著溫馨與奇遇兩大主題。
  • 宮崎駿的作品,龍貓其實是「死神」,貓巴士是運送靈魂的班車?
    宮崎駿的《龍貓》是電影史上的經典作品,也是他的個人招牌,連他的公司吉卜力的logo也是龍貓的側面造型。很多人都在《龍貓》裡看到了純真和美好,並且想著要是有一天自己也遇見一隻龍貓,那該多好。不過網上也流傳著一個關於《龍貓》的「死神版解讀」,說《龍貓》這部電影的原型是發生在日本的「狹山事件」。
  • 宮崎駿龍貓相信很多人沒看懂,包括你
    同時跟《龍貓》是相呼應的,觀眾們看完,第二場就是龍貓。為何稱為經典,因為宮崎駿的一貫畫風都是暖心、治癒系。龍貓是一部適合家庭觀看的動畫電影,年少時是在電視上看的,覺得是一部很可愛的動畫片。很長大後再去翻看,已經截然不同,也看到宮崎駿真正想表達的含義。這是宮崎駿經典作品之一,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