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醫|微訊】熱烈祝賀我院盧文琪主管護師榮獲「上海市先進工作...

2020-12-16 澎湃新聞

【市中醫|微訊】熱烈祝賀我院盧文琪主管護師榮獲「上海市先進工作者」稱號!

2020-12-03 1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加關注

微信號:szy_tcm

★ 熱烈祝賀 ★

12月2日下午,2020年上海市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和上海市模範集體表彰大會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各區等多個分會場隆重舉行。

上海市中醫醫院盧文琪主管護師榮獲「上海市先進工作者」稱號!

小護士也有大能量,守護生命他們不可或缺

——上海市中醫醫院盧文琪同志先進事跡

盧文琪是我院重症監護室的一名普通的護士,至今已在基層護理的工作崗位上默默耕耘了近20個年頭,「嗓門大,技術好,態度好!」是很多病人對她的評價。南丁格爾說:「護理人員卻用真誠的愛去撫平病人心靈的創傷,用火一樣的熱情去點燃患者戰勝疾病的勇氣。」這是她多年工作的信條與信念。

一、優質護理就是不斷更新的「硬體」加堅守初心的「軟體」

盧文琪作為操作小組組長,她不斷鑽研新的護理技能,為配合醫院開展中醫特色護理,接連幾個通宵編寫流程。積極將在外院進修時獲取的知識及時與操作小組成員分享、討論,把流程拍成視頻,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技術項目應用於臨床。

盧文琪一直是個充滿愛心的人,她把自己對生命深深的熱愛,融入到護理工作的每一個細節之中。曾經病房裡有位90高齡老人,生活無法自理。因為病情反覆,已是病區的「老住客」。作為陪客的兒子也已70多歲,盧文琪深感父子不易,主動攬下了為病人擦身洗頭,洗腳、剪指甲等工作,雖然最後病人還是離世了,但病人家屬仍非常感激她,竟要下跪感謝她,被她一把拉住。病人家屬拉著她的手說:姑娘,家裡人都做不到像你這樣,你真的比親人還親!

盧文琪既是科室的骨幹也是ICU帶教老師,她會耐心地將自己多年積累的經驗傳授給年輕護士,近幾年來她帶教總數近150人,另外帶教見習生約300人,實習生約110人。她不僅教會學生臨床技能,更以身作則地傳遞著優質護理的理念。

二、從2003年初夏至2020年寒冬,時光輪轉但初心不變

盧文琪作為「80後」的姑娘,卻是一名「抗疫老兵」。早在非典時期,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她就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了發熱門診的抗疫工作。而今疫情再起,1月24日除夕夜,盧文琪臨危受命,來不及安撫年長的母親和年幼的兒子,便收拾好行囊隨上海市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出徵武漢,進駐武漢金銀潭醫院,在最危險、最緊張的疫情前線奮戰直到最後勝利那一刻。

護理部主任說:「選盧文琪做隊長我絕對放心,因為她既能照顧好病患,又能在關鍵時刻保護好隊員。」她有著豐富的ICU重症護理經驗,在一線的防疫工作中,和團隊的護理同仁們一起快速梳理護理流程,落實防控措施,確保護理工作有條不紊進行。

三、哪有天生的「女漢子」,不過是為了要守護的人拼盡全力罷了

常人在ICU待上20-30分鐘便會感到胸悶不適,可同盧文琪一樣的護士們時常要接觸患者長達8個小時。盧文琪是一位具有樂觀主義精神的姑娘,穿戴兩層防護服及口罩,雖已無法暢快呼吸,但為了與患者溝通也必須要大聲說話,她笑著說:「沒事,我嗓門大!」有時一晚上要換20多瓶氧氣管,她身軀瘦弱,但即使是拉著六十斤重的氧氣罐也是健步如飛。

那個兒子口中臭美的、愛漂亮的媽媽,卻在疫情期間剪短頭髮、臉上都是壓痕,可她說:「希望病患們能夠看到脫下防護面罩後我臉上的微笑。」正是這份對工作的熱情和樂觀深深鼓舞著飽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及後續赴鄂參加抗疫的醫護同仁們。

盧文琪所在的北3危重病區成功完成了首例體外膜肺氧合(ECMO)操作,ECMO的護理觀察對於早期發現及預防併發症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需要專職護理組。她在緊急準備會上主動挑起ECMO護理的重擔,並連夜接受培訓,在前線快速成長為護理團隊的中堅力量。除了耐心、竭力地護理好每位病患外,她深知病人們的恐懼與不安,經常主動給予心理安慰與支持,因此她在前線收穫了多封患者手書的感謝信。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市中醫|微訊】熱烈祝賀我院盧文琪主管護師榮獲「上海市先進工作者」稱號!》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