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鄭州人的記憶裡,「西郊」是鄭州工業文明的搖籃。還曾記得那一條在高德地圖上放大到1:100才能出現的道路名字——崗坡路,對於高速發展的鄭州而言它可能只是條毫不起眼的小路,而對於老一輩的中原區人來說,關於這條路以及這條路上的鄭煤機老廠總有著幾分特殊的情結。
作為擁有強大工業遺產基因的鄭煤機老廠區,積極把握城市有機更新的發展機遇,對現存老廠房賦予新的容貌、新的創意、新的未來。為歷史文脈留存、城市更新改造、區域面貌提升提供全新的發展路徑,讓鄭州留駐更多時代的記憶——芝麻街1958雙創園,由此應運而生。
芝麻街(ZMJ ),由鄭煤機拼音首字母「ZMJ」演繹而來,寓意「芝麻開花節節高」。既有趣又好記。同鄭州國棉廠、二砂等一樣,位於鄭州西區的鄭煤機舊廠區,也是很多鄭州人的回憶。在其華山路105號的入口處,一個特製的木牌上寫著芝麻街·公園裡,文藝範兒十足。在牌子的左邊,則是一座2007年鄭煤機集團研發的當時國內首套2米架寬的超大採高液壓支架,工業風撲面而來。
文藝範兒和工業風匯合於此,讓園區顯得別具一格。在雙創園內,當時鄭煤機留下的老廠房經過精心設計和改裝,歷史感厚重的紅磚牆、流線形屋簷,讓高大的廠房建築成為別具一格的辦公樓,屋內則高大明亮,十分舒適。道路的兩邊,法桐林立,配上精心搭配的機械裝飾,讓入園企業真正享受到花園式辦公的場景。據悉,園區的綠化率超過40%,老廠區1400多棵大法桐全部保留,真正稱得上「公園裡」。
隨著新廠區投用,舊廠區經過幾年的「蟄伏」後,被規劃為芝麻街1958雙創園,以科創為主,兼文創特色鄭煤機舊廠區位於中原路華山路西北方向,佔地650畝,廠區改造項目中,有23.53萬平方米的歷史遺蹟廠房,工業產業特色鮮明,有很好的改造基礎。前期規劃時,該園區以歷史工業遺存為文化基礎,以建設「零距離創新產業生活圈」+24小時產業價值創造圈」為目標,重點打造設計、軟體信息以及文化時尚等產業,以及多個文化主題體驗空間,逐步實現科創產業的高度集聚,打造國內科技創新新地標。
不少專家和普通市民認為,老舊廠房改造後,能轉變成為集觀光、展覽、演藝、眾創辦公為一體的複合文化空間,既能避免拆舊建新的高成本投入,又能減少對自然資源的高強度開發,還能與城市定位相匹配,從而拓展城市文化空間,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城市更新。
芝麻街雙創園整體分為四個區域:產業園區、文化景區、商業街區、城市社區,總投資50億元,將用3~5年的時間全部建成投用。目前,體育中心已經投用,羽毛球館已經開放。這裡還建成一座煤礦機械相關的工業博物館、24小時營業城市書房等。
更為吸引人的是,目前園區內保留有1.8公裡左右的老鐵路專用線,未來將針對鐵路進行改造,建設一個環形鐵路公園,確保四季有景、三季有花,打造一個四區融合、跨界共生的生態鏈園區。園區還將布局餐飲中心、秀場、便利店等配套商業,共計8000平方米,分布於建築四周的沿街面,為入駐企業和周邊居民提供服務。
56年前,這裡誕生了我國第一臺液壓支架。56年後,遺存的歷史基因中那段熱血沸騰的鏗鏘歲月和歷史積澱以一種不同的方式呈現在我們面前。
歡迎喜歡的朋友留下你們的印記,關注叮噹,帶你遊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