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粗心母親把嬰兒和車匙鎖車內一小時,巡警破窗救助

2021-01-08 羊城派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彭紀寧 通訊員 譚耀廣 趙國富 李勇

30日,記者從江門蓬江警方獲悉,近日,江門蓬江公安接市民報警稱轄區發生了一宗嬰兒被困小車的案件,蓬江巡警五中隊警員接報後,火速趕到現場處置救出被困小孩。

12月26日15點30分,江門蓬江巡警五中隊民警接警後來到了蓬江區上城摩卡小區路段,發現被困車內的嬰兒大約1歲,坐在小車後排大哭大叫,一女子站在車旁哭。警員經簡單詢問得知站在車旁哭的女子是嬰兒媽媽。原來她下車後,粗心大意將嬰兒及車鑰匙留在車內,車門自動上鎖。民警徵得車主和家屬的同意後,利用警用盾牌上的兩個破窗器破拆駕駛室車窗開了車鎖,將嬰兒抱出來。

成功把被困嬰兒救出

經了解,原來當天該粗心媽媽帶著嬰兒一起去剪髮,但下車後就把嬰兒和車鑰匙忘在了車裡,而卻完全忘記了。等她剪完頭髮一個小時回來後,發現嬰兒在車裡大哭大叫,也跟著在車旁哭泣。市民知道後就幫忙報警求助。幸好,嬰兒只是受了驚嚇,身體並沒大礙。

蓬江警方提醒:近年來全國發生過多次因小孩遺留車內而發生不幸事故,希望家長開車帶孩子出門時,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孩子,不要將嬰幼兒獨自留在車內,以免發生意外。

來源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李程

審籤 | 樊美玲

實習生 | 趙翊辰

相關焦點

  • 合肥粗心媽媽把倆娃鎖車內兩小時
    1月1日,也是元旦假期第一天,當晚19點左右,合肥濱湖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有一輛車停在路邊,車內有兩個小孩被鎖在了車裡,目前身體狀況不明。而趙女士正是這兩個孩子的母親,由於她的粗心,把孩子們反鎖在車內。接警後,濱湖派出所民警彭蓬趕忙來到現場,報警的是城泊道路停車收費人員,當時她看到車子裡有兩個小孩,孩子年齡都很小,車主半天也不回來,情急之下就報了警。
  • 一歲娃被鎖車內,母親堅持等備用鑰匙,民警怒吼強行砸窗救人
    一歲娃被鎖車內,母親堅持等備用鑰匙,民警怒吼強行砸窗救人 2020-06-29 0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一歲娃被鎖車內滿臉通紅,孩子媽竟不許破窗!民警急了
    ……6月24日上午10時許,曹縣公安局梁堤頭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梁堤頭鎮夏莊街頭一嬰兒被困車內。民警迅速到達現場,原來一位年輕媽媽將1歲大的孩子留在車內去買東西。買完東西回來發現鑰匙鎖在車內。車門自動上鎖。她一直用手拍車窗喊車內的孩子,引來圍觀群眾的注意。群眾建議砸窗救人,卻遭到了孩子母親的拒絕。熱心群眾這才撥通了110報警。由於天氣炎熱,車內的孩子哭鬧不止、滿臉通紅,民警決定砸窗救人。
  • 多地發生兒童被鎖車內甚至窒息死亡事故...身為家長,這些事你必須...
    一歲娃被鎖車內,母親堅持「再等等」   民警一聲怒吼……   近日,   山東菏澤街頭同樣出現危急一幕   6月24日上午10時許,曹縣公安局梁堤頭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梁堤頭鎮夏莊街頭一嬰兒被困車內。
  • 長沙一粗心媽媽將1歲孩子鎖在車內,銀行保安緊急砸車窗救人
    今日,長沙氣溫最高達 35 ℃,一名母親不慎將一歲多的幼童鎖在了車內。萬幸的是,附近一家銀行的保安在巡邏時聽到哭聲,砸破車窗將孩子救了出來。從被鎖車內到砸窗救人,孩子被困車內 51 分鐘,已熱得全身溼透。
  • 幼兒被困車內哇哇大哭,其母三次拒絕破窗,網友:命和錢哪個重要
    很多女子在成為媽媽以後,母愛使得她們變得越來越強大,關於孩子的事情無論多難,似乎母親都能扛過去。無論什麼事情都會以孩子的安危為主。而下面這位女子似乎和一般的媽媽不太一樣,當她的孩子被困車內,她卻連續三次拒絕民警破窗的提議,孩子被車窗內半個多小時,渾身衣服都被汗水打溼。具體怎麼回事一起往下看。
  • 當車鑰匙誤鎖在車內 是否應該拿磚頭砸玻璃?
    你試過車鑰匙被反鎖在車內嗎?且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如何解決?會發生這些事都是非常典型的「大馬哈」現象。然而這種悲催的現象卻發生在小編身上,當車鑰匙被鎖上的那一剎那,小編一臉懵逼了,第一時間就想如何解決,今天就來訴說小編遇到這悲催的事情,是如何應對?一起隨編者感受這狗血的劇情。
  • 鑰匙和一歲娃同鎖車內!
    約1歲半的孩子竟被反鎖在車內……6月10日上午8時17分,定安縣消防救援大隊119指揮中心接到警情稱:定安一小區門口停車場小轎車反鎖,車內有一小孩被困。車子未啟動,車內無新鮮空氣補充,加之小孩已在車內10多分鐘,情況十分危急。指揮員與車主協商後利用破碎器對副駕駛位玻璃進行破拆,營救駕駛室後排座被困小孩。據了解,小孩母親把小孩固定在後排座,想著也就一會兒,於是將小孩和車鑰匙留在車內,等返回駕駛室時,發現車門被反鎖,無法正常打開,出於擔心時間長了,小孩在車內出危險,於是報警求助消防隊員。
  • 大熱天,幾個月的寶寶被困車內,粗心老爸急瘋了
    我們知道夏天車內溫度會很高,但是具體會有多高的溫度,估計很多人都會低估了。有數據顯示,如果把車長時間的停在哪怕40攝氏度的太陽底下,車內的溫度最高可以達到60攝氏度。因為很多車顏色甚至內飾都是黑色的,黑色容易吸收熱量,加上車內的封閉環境,可以導致車內的溫度大幅升高。
  • 大熱天,孩子被反鎖車內!媽媽卻要回家拿備用鑰匙……結果……
    粗心媽媽大中午不小心將兒子反鎖在車內7月24日中午,一名女子開車來到廣西民族醫院就診。但女子下車後才想起,一起前來的兒子和汽車鑰匙還在車上,而此時車門已是反鎖狀態,沒有車鑰匙根本打不開。山東曹縣2020年6月24日上午10時,山東曹縣公安局梁堤頭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梁堤頭鎮夏莊街頭,一位母親因購物將嬰兒留在車中,隨後發現車鑰匙遺留在車內,而車門卻自動反鎖致使嬰兒被困
  • 1歲娃獨鎖車內 機智哥鐵絲釣匙
    大洋網訊 近日,番禺區鍾村街某小區管理處接到一通表揚電話,一件暖心事由此揭開:2018年11月5日下午,在該小區內,一位1歲多的男童拿著車鑰匙,將自己獨自鎖在車中,情況危急,獨自帶娃的年輕媽媽急得團團轉,不知所措。
  • 4歲男童被鎖車內身亡鄰居被刑拘!另一位媽媽的做法讓人無語……
    6月25日,又一起兒童被鎖車內死亡的悲劇事件發生……湖南平江縣輔警饒某因疏忽,將鄰居家4歲男童反鎖自己車內數小時,致孩子身亡。經查,此前男童父母因生意忙委託饒某妻託管孩子。目前,饒某被刑事拘留,該案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 2歲女童將自己反鎖在車內 消防員邊放動畫片邊破窗營救
    近日,渝北區復地花嶼城住宅小區車庫內一名2歲女童被困在車內,消防員一邊讓物業隔著車窗放動畫片,一邊快速破窗,僅用2分鐘,女童被安全救出。12月14日16時許,渝北區復地花嶼城住宅小區車庫內,一名女童將自己反鎖在車內,家長聽到孩子的哭聲心急如焚,立即報警求助。
  • 孩子被困車內,媽媽心疼車窗,眾人下手,砸
    每年一到夏天,總是會出現孩子或寵物被鎖車內而引起的緊急情況。但是隨著教育普及,人們對這類安全事件的重視。類似情況已經減少很多。但是無獨有偶,這不,又一起嬰兒被困車內的事發生了。據悉,該事件發生在山東某地。一名年輕的媽媽帶著1歲的孩子出門買東西。到了目的地,怕抱著孩子不方便拿東西。
  • 孩子被鎖在車內怎麼自救?這篇文章建議每位家長都收藏
    6月25日,洛陽一名兩歲半的男童被遺忘在車內8個多小時,被發現時已經死亡,全身發紫,身上有抓痕和水泡。6月10日,山東省曹縣一名1歲大的嬰兒被困在車內,孩子的母親則一直在車外拍車窗喊車內的孩子,這一奇怪的舉動引起了周邊群眾的注意。原來,該女子先前將1歲大的孩子留在車內,她獨自下車去買東西,回來後發現車鑰匙鎖在車內,車門自動上鎖。
  • 兒童被反鎖車內如何引導自救?2歲寶寶車內成功自救獲贊!
    近日,上海虹橋龍柏所民警接報警,一2歲女童被粗心父母獨自留在車內,孩子自行拿到車鑰匙後完成「自鎖」。當時,女童已滿頭大汗,民警發現女童握著備用鑰匙。於是民警在比畫同時,大聲喊叫「按下去、按下去!」首先,告訴孩子,如果被鎖車內,要按喇叭、拍打車窗、拿起車內顏色鮮豔的物體揮動向車外的人求助。
  • 兩歲寶被獨自鎖車內 帶孩子開車出門要當心(圖)
    幸虧,附近的交警及時出手,成功破窗,救出了小寶寶。  車子自動上了鎖,寶寶被鎖在車裡  前天下午,天氣不錯,鄭女士和她的小姐妹一起帶著小孩到動物園玩。下午4點左右,她們打算回家,返回停車場準備開車時,發生了意外。  鄭女士打開寶馬mini的車門,把包順手往副駕駛座上一放,然後把寶寶抱到右後座的位置坐好,幫她系好了安全帶,關上了車門。
  • 粗心母親將孩子反鎖車內,交警幫忙看護,反來一句話傷了交警的心
    不管是什麼時候,人總會犯一些比較低級的錯誤,一時間的粗心大意總會導致一些不太好的後果!12月12日,在四川的江油就發生了這樣一件讓人無語的事情,一位粗心的母親,把自己的兩個孩子鎖在了車內,車子玻璃關得死死的,兩個孩子在車裡哭鬧外面根本就發現不了!
  • 真相俠實測解惑:鎖車後能否從車內開門
    鎖車之後喇叭方面,22款車型中僅有大眾寶來在鎖車之後不能按響喇叭,其它均可以。這個結果與網測的46款車型中的結論一樣,大部分德系車型在鎖車後不能從車內按響喇叭。因此在鎖車後是否還能從車內將車門打開這個問題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點擊下面連結查看相關文章:
  • 年僅4歲男童被鎖車內身亡!另一位媽媽的做法讓人無語
    ◆ 2018年6月27日下午,在湖南湘潭一小區,一名小男孩被發現死在自家車內,車窗玻璃上滿是手指印。死者爺爺稱,當時孫子跟著父母外出,回來時在車上睡覺。他們以為孫子還跟著父母,等家人發現異常,孩子已經在車內死亡。◆ 2015年4月,上海一名女童因鎖在車裡時間過長,導致窒息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