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杭州市委十二屆十一次全體(擴大)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制定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這意味著,杭州繪就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發展的宏偉藍圖,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的「十四五時間」。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江勇在會上強調,要忠實踐行「八八戰略」,緊緊圍繞「數智杭州•宜居天堂」的發展導向,持續推進「幹好一一六、當好排頭兵」,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奮力展現「重要窗口」的「頭雁風採」。
2020,杭州這樣走過
過去的一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複雜變化特別是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杭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統籌推進「戰疫情、促發展」,「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
周江勇從8個方面回顧了過去一年市委常委會的主要工作: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加強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今年,杭州還獲得含金量十足的榮譽:成為全國唯一連續14年入選的「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十四五」及2035年
我們應該怎麼看杭州?
「十四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
站在新的歷史坐標點,準確把握杭州發展新的階段性特徵至關重要,直接影響「十四五」及2035年的城市發展導向和目標定位。
對此,周江勇深入分析了杭州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所面臨的發展環境,提出要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實現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
胸懷大局看杭州,保持思想的敏銳性。
當今世界國家之間的競爭既體現在綜合實力的整體較量,也顯現於中心城市的單個角逐。周江勇說,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入加速演變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進入加快實現期,世界格局深刻調整、發展格局深化演進。我們必須把杭州放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宏大思想體系和整體戰略安排中來思考,放在世界、亞洲、全國和浙江發展大框架中來謀劃,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治自覺,把握「變與不變」的辯證統一。
我們必須堅決扛起使命擔當,持續推進「八八戰略」在杭州的具體實踐,在浙江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中發揮「頭雁」作用,爭取各項事業發展繼續走在前列,為全面展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提供最鮮活的現實明證。
跳出杭州看杭州,把握內在的規律性。
杭州歷史上就善於開展對標補短爭先,上世紀50年代曾夢想打造「東方日內瓦」,新世紀初曾以杜拜為學習榜樣。周江勇指出,找準參照系、深入分析優勢和短板,是謀劃發展、推進工作重要方法。現在的杭州已經躋身世界經濟體量前50強城市,必須在更高能級、更多領域、更大範圍全面動態開展對標比較。放眼全球全國城市,杭州既有持續打造的數字動力引擎、接力構建的創新創業生態、世代傳承的人間天堂美景、歷史積澱的深厚文化底蘊等四個方面明顯優勢,也有城市創新能級不高、綜合承載能力不足、開放程度不相匹配、風險防控不夠紮實等突出短板。
我們必須遵循特大城市發展和治理的規律,把握好優勢與短板的辯證法,瞄準標杆、盯牢差距,發揮優勢、補齊短板,充分釋放發展的潛能,增強城市的整體發展水平和持久競爭力。
面向未來看杭州,體現發展的時代性。
站在高水平全面小康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轉換接續的重要關口,回顧過去20年的歷史進程,杭州之所以持續較快躍升,關鍵在於我們抓住歷史機遇,通過一系列重大舉措,實現了乘勢而上、特色發展、全面崛起。周江勇表示,面向未來五年乃至較長一個時期,杭州正處在「亞運會、大都市、現代化」的重要窗口期,這是新一輪長周期發展的關鍵起步期,機遇更具有戰略性、可塑性,挑戰更具有複雜性、全局性。挑戰前所未有,應對好了,機遇也就前所未有。
——辦好亞運會是最重要的歷史機遇。2022年亞運會,我們要向世界呈現一個什麼樣的杭州?能不能回答好這一時代之問,不僅事關杭州「十四五」發展,事關這座城市綜合能級和國際競爭力的整體提升,而且對於全面真實立體展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具有重要意義。這將成為杭州發展史的一座裡程碑,也是廣大幹部群眾肩負的重大歷史使命。
——建設大都市是最鮮明的時代特徵。未來5到10年,我國將有上億人口進入城市生活,杭州人口量級將邁上新臺階。今後一個時期城市的空間布局、產業配套、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社會治理,都要按照大都市的思維和標準來謀劃,充分展示杭州海納百川的胸襟、有容乃大的能力,讓更多的人在這裡擁有施展才華的舞臺、人生出彩的機會。
——實現現代化是最核心的奮鬥目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杭州交出了高分答卷;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上,杭州更應成為實踐範例。這就要求我們在推進現代化實踐中,必須始終堅持一切從杭州實際出發,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率先以數字變革探索有利於促進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效路徑,率先以城市大腦推進整體智治體系構建,率先以獨特文化魅力彰顯文化自信,率先以城鄉區域大統籌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率先以全域大花園建設打造美麗中國樣本,高水平繪就現代版「富春山居圖」,為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杭州貢獻。
周江勇說,「十四五」及2035年,我們必須堅持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結合、傳承接續與開拓創新相統一,緊緊圍繞「數智杭州•宜居天堂」的發展導向,持續推進「幹好一一六、當好排頭兵」,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為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獨特韻味別樣精彩世界名城打下堅實基礎。
全面爭先創優
聚力抓好「十個方面重點舉措」
新徵程要有新氣象,新使命要有新擔當。周江勇強調,圍繞「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和2035年遠景目標,要全面爭先創優,聚力抓好具有引領性、突破性的重點舉措,當前必須抓緊抓實抓好以下「十個方面重點舉措」。
1、打造數字變革策源地
在新一輪數字大潮中抓住機遇、引領潮流,努力打造「面向世界、引領未來、服務全國、帶動全省」的數字變革策源地,拿到開啟下一個「黃金二十年」的「金鑰匙」。
著力推進數字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推進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全面提升城西科創大走廊建設發展水平,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和共性技術平臺,支持浙江省四大實驗室和阿里達摩院、浙大國際科創中心等創新平臺全力攻堅,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建設世界級數字產業集群,推動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位化高質量融合發展,推進全國雲計算之城、中國區塊鏈之都和全球數字安防產業中心、國際金融科技中心建設,全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上雲用數賦智」服務中心,探索推進「新工廠計劃」,加快構建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體系,實施數位化改造「百千萬」行動,力爭明年全市規上工業數位化改造覆蓋率100%。
加快構建萬物智聯的數字社會,加大數字基建力度,推進下一代網際網路、數據中心等建設和應用,拓展數位化生活場景應用,推動數字鄉村建設,實施全民數字教育培訓,完善託底公共服務,積極消除「數字鴻溝」,加快形成共建「數字社會」、共享「數字紅利」的良好氛圍。
2、建設全球人才蓄水池
大力推進人才強市建設,實施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政策,營造「熱帶雨林」式最優人才生態。
要有「引才」的大格局,實施全球英才杭聚工程、專項人才引育工程、青年人才弄潮工程,加強杭州國際人才創業創新園、國際人力資源產業園等建設,建好用好浙江人才大廈,力爭引進一批全球頂尖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創業團隊。
要有「用才」的活機制,深入實施「揭榜掛帥」機制,建立「科研院所引才、全市統籌用才」的有效機制,組建千億級產業基金和人才扶持基金,推動「產學研用金、才政介美雲」更加高效協同聯動。
要有「留才」的優服務,成立人才集團,建設全球青年人才中心,迭代升級「杭州人才碼」,動態更新人才政策,優化「人才一件事」服務舉措,打造人才發展全要素生態鏈,努力增強人才的歸屬感。
在聚焦「高精尖缺」人才的同時,也要重視培育「金藍領」技能型人才、工匠人才,注重引進文化藝術、哲學社會科學人才,不斷做大人才基本盤,推動人才規模和質量同步提升,匯聚天下英才來杭州築夢追夢圓夢、成就精彩人生。
3、加快構建
特大城市新型空間格局
主動適應產業和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的新趨勢,按照「多中心、網絡化、組團式、生態型」的原則,加快完成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構建「一核九星、雙網融合、三江綠楔」的空間格局,全面提升城市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和綜合承載能力。
「一核」即城市核心區,「九星」即九個「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生態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區新城。「雙網融合」:打造天地一體、人機互動、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萬物智聯網和都市可達、全市快聯、多心加密、組團互通的綜合交通網。「三江綠楔」:即以錢塘江、富春江、新安江為軸線,串聯山水資源、加快生態修復,利用自然水系、山體、綠地等,在多中心、多組團、多節點之間形成綠色開敞空間和生態安全屏障。
強化城市核心區的中央活動區功能,加快城市優質資源向郊區新城拓展,引導城市核心區過度密集區塊人口向郊區新城疏散、城市新流入人口向郊區新城集聚,有效遏制城市單體規模無序蔓延、防止「攤大餅」式擴張,形成「眾星拱月」的組團式發展格局,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為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的空間。
4、打造服務構建新發展
格局的戰略樞紐
深入貫徹「一帶一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針對內外兩個扇面增強樞紐功能,努力打造國內大循環的強勁動力源、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強大連結點。
在內需體系中強化戰略支撐,充分發揮中心城市在人口規模、經濟體量、市場規模、流通體系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在供需兩端做強支撐功能,積極挖掘新的投資增長點,持續釋放有效投資需求,以「三圈三街三站」為重點打造消費新地標,引導境外消費回流,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在區域發展中構築戰略優勢,持續開展服務借力上海十大行動,做大做強杭州都市區、都市圈,唱好杭甬「雙城記」,打造山海協作升級版。
在內外循環中打開戰略通道,推進浙江自貿區杭州片區建設,提升跨境電商綜試區發展水平,積極推進電子世界貿易平臺全球布局,加快打造全球數字貿易中心;搶抓杭州機場新一輪擴容提升契機,推動數字自貿區與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協同發展,全力打造國際空港商貿區。
5、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以爭創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樣本城市為契機,以數位化改革牽引各領域改革,聚焦企業和群眾辦事的痛點、堵點、難點,對標最高最優,強化政策系統集成和制度創新,著力打造法治化市場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持續做優「親清在線」品牌,深入推進行政服務中心「去中心化」改革,高水平打造一站式、一鍵通的「在線行政服務中心」,全面推行「不見面」辦事,提供「24小時不打烊」的在線政務服務,努力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
持續推進市場化改革,全面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深化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在土地、技術和數據等重點領域先行先試,完善「雲上供地」等要素保障舉措,做大做強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率先推動大數據確權、開放、流動、交易。
持續創新監管方式,完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信用監管和「網際網路+監管」模式,深化網際網路法院、網際網路公證、網際網路仲裁建設,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使監管既無事不擾又無處不在。
6、辦好亞運會
提升國際化
立足「中國新時代、杭州新亞運」的總體定位,大力實施亞運城市行動,把賽前、賽中、賽後的乘數效應貫穿整個「十四五」發展,進一步提升國際影響力和美譽度。
舉辦一屆成功的亞運會,高品質建成「亞運三館三村」等重大工程,深入推進無障礙設施建設,加快競技體育和體育產業發展,加強城市品牌宣傳推廣,把亞運會辦成「中國風範、浙江特色、杭州韻味、共建共享」的體育文化盛會。
著力提升國際都市功能,加快建設一批國際社區、國際學校、國際醫院,完善教育、醫療、文化、商業等國際化功能配套,提升城市街區道路、場館設施、標識標牌、公共信息等國際化服務體系水平,為各國來杭人員提供便利的居住和生活環境。
持續做強國際交往平臺,持續打造會展之都、賽事之城,推動更多國際會議、國際賽事、國際組織落戶杭州。強化對外傳播陣地建設,構建與國際接軌的對外話語體系。
7、塑造古今交匯的
文化盛景
精心保護文化遺產、延續城市文脈、弘揚創新文化,持續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
注重以文化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我們的價值觀」主題實踐和「最美杭州人」選樹工作,涵養愛國愛鄉、科學理性、書香禮儀、唯實惟先、開放大氣、重諾守信的時代新風。
注重以文鑄城,加快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德壽宮遺址公園、「世界愛情文化之窗」、國家版本館杭州分館等重大項目建設,實施「城市記憶」工程,高水平打造世界文化遺產群落、宋韻文化傳承展示中心,努力成為世界級的歷史文化名城。
注重以文惠民,建好用好「禮堂、家園、書房、客廳」等文化矩陣,加快規劃建設「三館一廳一中心」等文化設施,構建「1+3+X」博物館群落,著力打造一批重大文化地標。加快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構建全市媒體融合一張網。
注重以文興業,做好做深做優「數字+文化」「旅遊+文化」「會展+文化」,加快老字號品牌活化振興,建設之江文化產業帶樣板區,打造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加快建成東方文化國際交流重要城市和國際文化創意中心。
8、持續深化
美麗中國樣本建設
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實施新時代美麗杭州建設規劃綱要及三年行動計劃,全面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共生共榮。
展示最美風景,深入實施「萬頃溼地、萬裡碧水」工程,著力打造聞名世界、引領時代、最憶江南的「溼地水城」,持續推進西湖西溪一體化保護提升,加快實現「雙西合璧、精彩蝶變」,精心打造三江兩岸生態人文景觀,讓山水詩畫長卷全景展開、精彩呈現。
營造最優生態,深入實施藍天、碧水、淨土、清廢四大行動,持續推進「八項清零」,力爭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0%以上,地表水III類以上水質比例達到92%以上,確保生活垃圾「零增長、零填埋」,力爭明年率先建成全域「無廢城市」。
體現最大價值,持續深化淳安特別生態功能區建設,開展淳安「兩山」銀行試點,有機貫通美麗城市、美麗城鎮、美麗鄉村,全市域爭創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使美麗成為最大的競爭力和生產力。
9、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牢牢把握特大城市「巨系統」特質,深入推進城市大腦建設,完善整體框架、打通數據瓶頸,持續優化「一腦治全城、兩端同賦能」運行模式,著力構建整體智治體系,使「大腦」能感知、會思考,讓城市更智慧、更聰明。
加快由單向度推進向全周期管理演化,完善城市水、氣、電、橋、隧等基礎信息大數據系統,大力度推動跨區域、跨層級、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共建共享,推動城西科創大走廊等區域探索建設「整體智治示範區」,以「細胞級」精度實時監測城市運行、全程感知城市脈動。
加快由可看可用向交互賦能迭代,持續激活應用場景、不斷強化駕駛功能,推動「五級機長」縱向貫通、駕乘兩端良性互動,真正實現幹部非用不可、群眾愛不釋手、治理有力有效。
加快由平移式映射向革命性重塑轉變,全方位推動城市公共管理、公共服務、公共安全數位化改革,倒逼城市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的深刻變革,以涉及城市安全重大風險事件作為突破口,推動大數據「精耕細作」,建立分級預警模型、落實快速響應機制,真正實現「收放自如、進退裕如」。
10、擦亮幸福示範標杆
城市金字招牌
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落實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切實做到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安居、弱有眾扶,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優供給,大力發展「美好教育」,穩妥推進產業園區嵌入式幼兒園試點,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發展,支持杭師大創建全國一流大學、浙大城市學院創建全國百強大學。全面推進「健康杭州」建設,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大力發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健全嬰幼兒託育服務體系,大力推動養老服務智慧化發展和公共服務適老化改造。堅持「房住不炒」,精準調控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高質量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推動物業管理提質增效,加快未來社區建設,著力構建15分鐘城市生活圈。
要促均衡,統籌城鄉區域融合發展,深化區縣協作、聯鄉結村,大力提升西部三縣(市)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水平,深化「千萬工程」牽引新時代鄉村建設,推廣大下姜鄉村振興聯合體模式,全面提升鄉村現代化水平。
要守底線,著力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牢牢守住居民收入底線。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牢牢守住社會保障底線。開展首批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健全社會治理「六和塔」工作體系,牢牢守住公共安全底線。
「要以一流的隊伍建一流的城市,以一流的法治建一流的城市,以一流的作風建一流的城市。」周江勇強調,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關鍵在黨,關鍵在人。要堅定不移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隊伍建設、強化法治支撐、改進工作作風,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高水平打造「數智杭州•宜居天堂」、奮力展現「重要窗口」頭雁風採而努力奮鬥!
文字/徐墉 趙芳洲 鍾逸群
圖片/法鑫
封面圖片/吳愛珠
原標題:《市委全會定調「十四五」:打造「數智杭州•宜居天堂」,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