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對你好的人?
有人說父母是天底下對自己最好的人,「不管何時,父母永遠都是我堅強的後盾。」
有人說閨蜜是對自己最好的人,「人只有在落魄時,才知道閨蜜有多重要!」
有人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是對自己最好的人,「毫不相關的陌生人對你伸出援手,能溫暖你好久!」
雖然上面三種說法說的是不同的人,但本質上是一樣的:能在你落魄的時候,陷入低谷的時候,生活不順的時候向你伸出援手,救你於水火之中的人,就是真正對你好的人。
換個角度來說,如果一個人只是在你生活順心的時候對你好,只是在你身處順境的時候對你好,算不上真的好,如果他能在你身處逆境中的時候,對你不離不棄,這個人就值得你珍惜,反之還是遠離為好。
02
跟夢冉聊到上面的話題時,她做了這樣的補充:「我們不僅要能判斷出誰才是真正對我們好的人,還要能要求自己做個真正對別人好的人,但是,不能丟了原則,別人對你好,你可以接受並珍惜;但如果你對別人好,別人不接受,不珍惜,你就不能繼續做老好人了。」
她說的這番話,具體指代的是她的哥哥,她說她通過哥嫂的婚姻,反反覆覆思考過上面那些問題。
評價她母親的時候,她說的是:
『我媽是個不懂得對別人好的人,別人對她好,她也不懂珍惜,如果她不是我媽,我應該會遠離她。如果她是我婆婆,我也會跟我嫂子一樣選擇離婚。
我哥跟我嫂子本身就已經對我媽足夠好了,從來不缺她的錢花,但是她卻不懂珍惜,貪心不足,在她眼裡,兒媳就只是搖錢樹。
最開始的時候,我對這個事實認識得還不夠深刻,直到哥嫂離婚後,她說的一番話,讓我徹底認清了她的真面目。
得知我哥離婚了,她勃然大怒,「誰讓你離婚的?誰同意你離婚了?你問過我嗎?徵求過我的意見嗎?你離婚就等同於弄丟了搖錢樹,沒了搖錢樹,咱們家的日子怎麼過,拿什麼給你弟買房子?」
她說這番話的時候,完全不在乎我哥的感受,所以反過來看,我哥嫂對她再好又有什麼用,她完全不懂什麼叫珍惜!』
評價她哥嫂的時候,她是這樣說的:
『我嫂子這個人是真的好,對誰都好,這是她的優點,同時也是她的缺點,因為她不懂得給不同的人分門別類,對值得的人好自然是好事,但是對我媽那種不值得的人好,就只會自尋煩惱。
看著她被我媽欺負,我哥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他給我媽做過思想工作,也吵過架,但根本無濟於事,我媽依舊我行我素,把我嫂子當成搖錢樹。
這種情況,對我嫂子來說就是困境,我哥對她的好,就在這時候發揮得淋漓盡致。我前面說我嫂子選擇了離婚,其實做決定的人不是我嫂子,而是我哥。
我哥實在不忍心看到我嫂子一直被我媽欺負,於是就主動提出離婚,並且提醒我嫂子,「往後餘生,再遇到像我媽一樣對待你的人,你要「薄情」點才好。你懂得對別人好是好事,但是要有針對性,值得你善待的人,懂得感恩的人,才是你善待的對象。而像我媽這種不值得你善待的人,貪得無厭的人,不懂得感恩的人,就對她好過就夠了,別再繼續盲目付出了,薄情一點,跟這種人劃清界限,才能不亂於心,才能把自己的日子過好!」
我覺得我哥說得特別對,他不僅對我嫂子好,而且教會了她如何有針對性地對別人好,對我以後的人生影響很大。真正的好男人,或許就是我哥這樣的人吧!』
03
很多人在與人相處的時候,會更多關注別人是否對自己好,而不關注自己是否對別人好。這樣的人,都想當然把自己當成了「定量」去看待,默認自己對別人好,默認自己值得別人對自己好,如果別人不這樣做,就不值得自己善待。
雖然這算是人之常情,但這種人之常情有問題。人活著,既然不得不與人打交道,而且想要跟別人有好的關係,那就不能只關注別人是否對你好,更要關注自己是否對別人好。
先後順序應該是:我們先要審視自己,明確自己是否懂得對別人好,你只有確定了你真的能做到對別人好,你才是「定量」,與人相處的時候,才能只關注別人是否對你好。
如果你做到了這一點,別人卻做不到,或者乾脆說,你對別人好,別人不領情,不感恩,不反饋,你就沒必要繼續對他好,應該離他遠一點,這就是夢冉的哥哥所說的「薄情」。
薄情不是無情,薄情有特定的指代對象。你對別人好,別人對你也好,兩個人自然都沒必要薄情。但是,如果你對別人好,別人對你不好,你就應該薄情一點。反過來說也是一樣,別人對你好,你卻不懂得對別人好,那就別怪別人對你薄情,你自找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