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17歲的菲利普·帕特決定去雙子塔上完成走鋼絲的壯舉時,他正在牙科診所排隊等著看牙醫。
一份《大巴黎》雜誌上的紐約世貿中心概念圖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用一個噴嚏作掩護,趁機撕掉了這一頁後溜之大吉,為此還忍受了一周的牙痛。
雜誌上標註的世貿雙子樓高度為412米,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世貿雙子樓左邊高417米,右邊高415米,是世界上所有的鋼索藝人從未挑戰過的高度。
但菲利普深深地為這兩座美妙的建築物著迷,當第一次在雜誌上看到紐約世貿中心的那一刻,菲利普就下定決心要在雙子樓之間架起一條繩索。
菲利普·帕特
那是1968年,距離雙子塔竣工還有五年時間,距離菲利普實現他的夢想還有六年的時間。
為了實現這次壯舉,他花了整整六年的時間去制定一個詳細周全的計劃。
在此之前,菲利普一直是法國的街頭藝人。他6歲開始學習魔術,青少年時期開始迷戀走鋼絲,16歲時,菲利普邁出了自己鋼絲上的第一步並很快開始在街頭表演。
他挑戰的目標越來越高,雜誌上的驚鴻一瞥讓他看到了自己的夢想,為了實現在雙子塔走鋼索的心願,菲利普做足了準備。
菲利普一共去了紐約三次,為了儘可能全面地了解雙子星的狀況,他甚至租了一架直升飛機去拍攝雙子塔的航拍照片。
後來,他在朋友的幫助下做了一個雙子塔的等比模型,以供自己練習和設計必要的道具。
《雲中行走》劇照
為了進入未竣工的大樓進行考察,菲利普和他的同伴煞費苦心。一開始他們偽裝成遊客、建築工人和公司白領,但是發現這些方式都不長久。
後來他們偽造了一張在這個大樓中工作的美國員工的ID卡,然後喬裝成為頂樓製作柵欄的承包商,由此得以頻繁出入大樓。
在一次考察大樓的過程中,菲利普的腳掌不小心被釘子扎穿,在床上躺了三天,之後只能拄著拐杖行動,而此時距離正式的表演只有三星期了,這可以說是他在表演前遭遇的最大危機。
然而,撐著拐杖這件事也給菲利普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好處:因為拐杖,樓內的保安不但不會查他的證件,還會主動幫助他。
菲利普利用了這一點,在自己的腳快好了的時候依然拄著拐杖。
1974年8月7日,經過多年周密的籌劃,菲利普·帕特終於如願以償在紐約世貿中心雙子塔上,表演了高空走鋼絲的驚險壯舉。
菲利普·帕特
那是一個清晨,在此之前,菲利普和同伴已經準備了一整個晚上。
400多米的高空,1條鋼索,來回8次,45分鐘的行走,沒有任何防護措施,單膝下跪,雙膝下跪,躺著仰望天空……
菲利普成功了!他用六年的準備完成了自己對雙子樓的禮讚。這一藝術史上最偉大的「犯罪」也被載入史冊。
2008年,導演詹姆斯·馬什據此事件拍攝了紀錄電影《走鋼絲的人》,影片獲得了第81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
2015年9月,羅伯特·澤米基斯執導的好萊塢電影《雲中行走》上映,同樣再現了這個充滿戲劇性的瘋狂故事,該片在爛番茄獲得85%的積極評分。
就像因攀登珠峰而喪生的英國登山家喬治·馬洛裡生前被問及為何想要攀登珠峰時回答的那樣:「因為山在那裡。」而用菲利普自己在《雲中行走》裡的話說,「對於我來說,在繩上行走,就是生命」。
2001年,震驚全球的「911」事件爆發,雙子星大樓因遭受恐怖襲擊而倒塌,菲利普的壯舉從此成為歷史絕唱,再也不能重新,它和大樓一起永遠融入了紐約的城市記憶。
幸運的是,童書作家莫迪凱·葛斯坦受菲利普啟發,將這一真實事件改編並繪製成了繪本《高空走索人》,一舉奪得2004年凱迪克金獎。
《高空走索人》不僅重現了四十年前那激動人心又緊張萬分的一幕,也讓人們再次體會那滿懷豪情、為夢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氣做自己喜歡的事,對於夢想,有人隨波逐流,有人深藏心中,但也有人為之奮鬥一生。
在菲利普看來,當你嘔心泣血地投入工作,並卻看上去遊刃有餘,這才是藝術。
為了這一天,菲利普籌備了整整六年,《高空走索人》為我們記錄的正是菲利普圓夢的這一高光時刻——
一個年輕人,全神貫注地看著高聳入雲的雙子塔。
他是一個街道表演者,可以一邊騎著獨輪車,一邊拋球或拋火把。但他最喜歡的還是高空走索。
把繩子系在兩棵樹之間,走在上邊,甚至做出舞蹈動作。
但他不是在發呆,他在思考雙子塔之間的空間,情不自禁地想著:這中間多適合弄一條繩索啊,這樣我就可以在上面行走了!
只要想到一個主意,他就必須執行!
他就是這樣的人:看見三個球,就必須耍起來;看見兩座大樓,就必須在樓頂間走一走。
在他的家鄉巴黎,他不也在巴黎聖母院的兩座高塔間走過鋼索嗎?在紐約的雙子星高樓間,他為什麼不試一試呢?
有了這個想法,他的心再也無法平靜下來。
但是,警察和大樓的業主不會同意他這個瘋狂的舉動。「你一定是瘋了!」他們保準會這樣說,「你一定會摔下來的!」
不僅如此,他還需要在兩座大樓間架上重20公斤的鋼索。
另外,400米的高空風會很大,鋼索搖擺會很劇烈,他能順利走完全程嗎?
然而,夢想驅使他克服種種困難。
終於,在一個夜幕降臨的時刻,他和朋友化裝成建築工人溜進大樓,因為怕人發現,他們不敢坐電梯,帶著20公斤重的鋼索爬了180級臺階,終於來到樓頂。
他們利用飛箭,把細繩索射到北樓樓頂,又在細繩索後面綁了粗繩索,最後才吃力地將鋼索拉在了兩座大樓之間。
他們忙了整整一夜,一切準備就緒時,天已經黎明了。
菲利普的高空表演開始了!
他穿上黑色的緊身衣褲,拿起9米長的平衡杆。
初升的太陽映照在大樓上,菲利普邁出了第一步。
好幾次,大樓之間的風颳來,菲利普隨著風微微搖動,但他不害怕,他覺得寧靜、快樂,而且無比自由。
然而此時,面對這令人提心掉膽卻又驚嘆不已的一幕,樓下觀望的人卻無法平靜。
警察衝上樓頂,可沒人敢上前抓他。
他在鋼索上來來回回行走、跳躍、奔跑……甚至還躺在鋼索上休息。
玩得盡興後,他才走回樓頂,伸出雙手,讓警察銬上。
菲利普的瘋狂舉動得到的判罰是:必須去公園裡為孩子們表演。當然,這是他十分樂意的。
故事就這樣結束了,以西方式的幽默結尾,也暗合了現實的結局:
菲利普從鋼索上一下來就被警察抓捕入獄,等待心理評估,但法官僅僅判了菲利普·帕特非法入侵和擾亂公共秩序就此草草了事。
菲利普·帕特
作為回報,菲利普答應在紐約中央公園的龜池之上為小朋友們免費表演一次高空行走。
值得一提是,後來雙子塔竣工後,菲利普·帕特還獲得了終身免費上頂樓參觀的特權。
總體來說,這是一本非常精彩的關於夢想和勵志的繪本,它講述的是一種追逐夢想的精神。
令人非常驚訝的還是作者能將每一幅畫都畫得那麼壯美、真切,俯視的、仰視的、平視的,各種視角讓人仿佛跟在主人公菲利普·帕特的身邊,感受一次次非凡的探險之旅。
這也印證了那句話:經典圖畫書的每一幅畫面單拿出來,都是一件含金量極高的藝術品。
尤其是菲利普走在鋼絲上的畫面,整個城市盡收眼底,身邊有海鷗在飛翔,遠處有浮雲在流動,地上的橋梁、車與人都如螞蟻一般。
這是一種只屬於勇敢者的遊戲!
《雲中行走》劇照
正如菲利普自己所說,我是一個藝術家,不是馬戲團的小丑。他要把夢想這件事當成完美的藝術傑作,他做到了!
在70年代的紐約街頭,這個默默無名的鋼索藝術家將鋼索懸掛於世界最高雙子塔之間,將最精美的鋼索藝術表演給世界的觀眾,他堅信,並且痴迷地去做各種準備來到達自己夢想的彼岸。
靜心地走完這雙塔之間的距離,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更多的是耐心和堅定不移的信念。
當紐約街頭成千上萬的圍觀觀眾一起抬頭仰望著那兩座大廈之間的驚人壯舉,他的夢想贏得了尊重的喝彩。
菲利普很瘋狂,他被很多人稱為冒著生命危險來實現藝術的瘋子,但我們不得不承認,世界上就是因為這些「狂人」的存在,而變得精彩絕倫。
儘管菲利普本人聲稱從未在表演中失足墜落過。不過在和林林兄弟巡演排練期間,帕特墜落過一次,當時他從45英尺高的地方掉下來,摔斷了幾根肋骨,內臟也受到了創傷。
但他仍能堅定信念,戰勝自己,這也是菲利普·帕特的迷人之處,現今他仍有不少擁躉。
菲利普·帕特
或許,我們應該感謝莫迪凱·葛斯坦,他既再現了世貿大廈當年的雄姿,為我們乃至全世界的孩子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更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極其勵志的冒險故事。
通往夢想的道路,從來都不是坦途,追求夢想的過程,也總是荊棘密布。我們身邊有很多人不是沒有夢想,也不是未曾為夢想拼搏,而他們卻困於現實。
而那些堅持最初夢想的人,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嘗試,並不斷地挑戰自我,最終收穫頗豐。
從某種意義上說,夢想就是人生起飛的跳板,它可能讓你的人生逆風飛揚。
奧普拉所說過:一個人可以非常清貧、困頓、低微,但是不可以沒有夢想。只要夢想存在一天,就可以改變自己的處境。
只要心懷夢想,並且不斷努力,終有一天夢想之光會照進現實。
請告訴我們孩子:夢想皆有神助,有了夢想,就有了希望和未來。
要保持一顆夢想的心,然後聽從心靈的指引,排除一切雜念和幹擾,始終意志堅定地朝著自己的夢想去奮鬥。
就如周星馳對「大師兄」所說,也是對我們所有人所說:
「做人如果沒有夢想,那和鹹魚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