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0年高考適應性測試,開考了!此次測試由全市統一命題,於3月3日至6日進行。受到疫情影響,測試採取考生居家考試的方式。
「雲端」考試,對於同學們、老師們、家長們而言,是一次全新的體驗;新高考改革、「3+3」模式,則是大家必須面對的前所未有的考驗。
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學校和老師們時刻牽掛著高三學子。王蕾校長和高三年級組全體教師深情叮囑同學們,並分享了關於此次適應性測試的幾點想法。
高三適應性測試的風險點不是學生,恰恰是家長。需要在特殊時間激活家長的教育主體;需要想辦法,把工作做細、做實、做透,關鍵是「通」而不是「堵」。學生的外在表現會牽動和影響家長,所以要通過多種途徑給學生「賦能」,這遠比一次次細而又細的叮囑有效。
對於將要參加2020年新高考的考生而言,本次適應性測試,重要的是考生要找到考試的感受和體驗,以緩解心理壓力;同時也有助於學校、教師、考生通過體驗尋找共性和個性的問題,針對問題達成共識、形成合力、積極回應。學校在市、區教委的指導下,制定科學、詳實、個性化的實施方案,通過多種途徑召開教師會、家長會、學生會,盡全力消除「網際網路」「居家」等因素的影響。這也是「特殊時間」對學校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一次「大考」。
適應性測試的試卷批閱標準不降低,但考慮到諸多因素不會進行排名,每名學生可以結合適應性測試獲得的體驗,通過試卷批閱、反饋、講評等環節,實現自主反思、自主成長、自我教育。
王蕾校長
致同學們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為保障師生的安全健康,原本在學校進行的「2020年北京市高考適應性測試」改為分散的、不見面的居家考試。
關於「適應性測試」我們有幾點想法與你們分享:
第一,當前,我們還處在二輪複習階段,複習沒有完成,所以,「適應性測試」就是一次練手。由於考試的科目、連續4天的安排、每一科的時間長度、考試的流程都與高考保持了一致,親身經歷這樣的全過程,有助於你們感受、體驗、適應新高考,並進行自我調整。
第二,這樣的「特殊測試」,需要我們共同分擔一些現實的困難,但困難恰恰也意味著機會,因為這是一次完全「自己做主」的考試,沒有旁人幹擾恰恰可以放鬆心情,超常發揮。期待你們能充分珍惜這次適應性測試的機會!
第三,「適應性測試」的試卷批閱的標準不會因「居家測試」而降低,市區教委有針對批閱試卷的統一培訓、統一要求,學校會嚴格把握、落實「統一要求」,試卷批閱各環節與在校考試的標準保持一致。在此,也期待能夠得到你們和家長的積極配合。
第四,儘管有多種方式可以實現「監考」,如家長監考、打開用戶端攝像頭「網監」等,但老師們堅定地選擇相信你們、相信誠信,我們期待你們發自內心地自擬一份「考試誠信承諾書」。這是對自己負責的一份莊嚴承諾;是舒緩家長擔憂、老師關切和學校關注的最有效的良藥;更是學弟、學妹們的學習、效仿的榜樣!
讓我們一起積極迎接這次「特殊時間、特殊測試」的挑戰和困難,期待、依賴、相信我們的學校、家長和你們可以共克時艱!
預祝同學們在「適應性測試」中能夠獲得更多的收穫和成長!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學
校長王蕾、高三年級組全體教師
2020年3月2日
致高三年級學長們的一封信
我是來自高一年級六班的朱雨琦,於此,謹代表非畢業年級的學弟學妹們,願能藉由拙筆,化身和風煦日,為即將迎來適應性考試和高考的你們帶來一分溫暖、一分力量。
初春時節的北京城,一望空闊,鮮妍明媚,春的纖纖玉手總會為這座歷史積澱的老城帶來一派新鮮氣象。在這樣一個本該是生機澎湃、萬物生發的時刻裡,華夏大地上卻正經受著一場「戰疫」的考驗。而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身為同樣走在追夢路上的芊芊學子,我們希望能為你們送上最真摯的祝福。
「向前走吧,沿著你的道路,鮮花將會不斷開放。」詩家泰戈爾如是說道。時光奔流不息,來到今日,距離你們走上高考這個戰場還餘整整百日之期了。十年一劍,試鋒之時已在一箭之地。人生的長路上,一段奮鬥的旅途將要結束,嶄新的徵途已近在眼前。我們誠心期盼,你們依舊能懷著飽滿的好奇和必贏的信念,能夠在考場之上盡展良才、暢言己志,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我們始終相信的是,人人都有著自己的「天生一段痴」。願在緊張而有序的複習的間隙裡,也不妨隨心所欲地回首看一看往事吧,大概人人都要有一星半點的詩意,願你們能在怎樣的時候,都能見著自己的初心,而從中汲取奔向前方、奔向夢想的源源動力。人間時時都有愛的力量在支持著你們,願我們真誠的心意,亦陪伴著你們靜待花開。
最後,請允許再老生常談一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與諸君共勉。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學
全體學弟學妹
2020年3月2日
附:
◣高三學生感言◥
●陳乃澄:
目前學校已經開設了網課,不過無法與老師面對面交流,非常考驗自覺性。面對高考,我們現在應安排好每天的作息,認真聽好課,完成作業,鞏固知識。在這個關鍵的時候,絕對不能懈怠,面對困難,我們更應該砥礪前行,不能讓疫情減慢了我們學習的步伐。相信通過努力,一步一步腳踏實地,最終我們必將給自己一份滿意的答卷。
●陳彧婷:
我們這屆高三生,生於「非典」,考於「新冠」,還正值高考改革。現在這個時刻,我們更應該保持清醒,把精力全部都投入到學習中去,而不是怨天尤人,更不能把寶貴的時間用來做一些無意義的事情。人定勝天,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一定可以戰勝病毒,也能戰勝高考。一起加油吧,我們最高處見!
●段鈺:
抓住「停課不停學」的機會,儘可能用相對完整的時間彌補自己的不足,不論是在理科上不斷練習,還是在文科上反覆記憶。高中生活只剩下不到一百天時間了,老師們和同學們都令我不舍分開,但眼下更重要的事是對得起自己。沒有努力付出就得不到回報,這是最簡單的道理。
●林子淇:
這些天在家通過上網課、完成作業、自主學習等活動,我深切體會到了老師於我的付出,並為此感動不已。老師們每天孜孜不倦地授課,布置作業並認真批改,還隨時答疑。在這特殊時期,他們幫助、陪伴著我們,真的很辛苦。也是因為如此,我們更不能懈怠。這些日子裡,我一定要努力拼搏,爭取為高中生活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石宛鑫:
線上學習的形式,有利於節約交通時間,我們自主安排的時間增多了,同時這對自律性要求也極高。目前,我每天保證一定的學習時間,並結合時間規劃軟體來鞭策自己,加大碎片時間的利用,增加了早間晨讀、晚間閱讀的時間。作為一名高三生,高考前要「只爭朝夕」,做到「問心無愧」。
●宋子良:
不怕同桌是學霸,就怕學霸放長假。停課不停學的這段時間,是考驗自律的時間,也是抓緊學習的大好機會。作為高三學生,我應該更加努力。我時刻警醒自己要成為自律的、善於利用時間的人,專心於學習,抓緊時間消化吸收。雖然不能與老師見面,但他們卻隨時回應我們的呼喚。態度決定一切,我要加油了。
●孫澤宇:
國難當頭,作為首都一名中學生,我能做的就是保護好自己,不給別人添麻煩,同時好好學習。學校為我們打造了良好的網課學習環境,搭建了暢通無阻的知識獲取渠道。看到老師們的努力,我更沒有理由荒廢這段時光。我要做到的,就是高效進行查漏補缺,積極向老師提問。希望自己能在這個特殊時期有不一樣的收穫。
●張馨予:
經過這些天的在家學習,我發現我可以更好地分配時間,將更多時間分配給弱勢科目,查漏補缺;不僅如此,自學鍛鍊了我的耐力以及「慎獨」的品性。高三之路,道阻且長,即使是在特殊時期,我們也不能、也不應因為一個小小的絆腳石而停住追求夢想的步伐。在家自學最重要的便是慎獨,每天警醒自己,必將成功!
●周芫:
抗擊疫情下的高三的我,看到了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為了救助病人而努力;聽到新增病例不斷減少,治癒出院的病人不斷增加的消息;想到了無數人都在為抗擊疫情而不斷奮鬥著。我現在的高三夢想就是努力學習,成為這些奮鬥者中的一員。
●王茹依:
此次疫情多少影響了我的學習生活節奏,我察覺到內心微妙的變化,儘快做出了調整。其實,疫情對於大家都是一場極大的考驗,今年的高考選拔將是前所未有的,它選拔的不光是學科人才,更是全國最自律、意志最堅定的學生。
此時此刻,高三對於我來說不再只是完成高考,考上大學的一個過程了。這一年裡,我面對的不僅僅是對學業能力的考查,還是對我適應能力、自我調整能力、自控能力等多方面的考驗。這是我成長最快的一年,是歲月在我成年之前送給我最好的禮物!
●陳昊陽:
鼠年開年之際,可惡的「新冠肺炎君」攪亂了我們的生活,也給我們學生設置了一個難關,使我們不得不在家上網課、自主學習。現在正是備戰高考最關鍵的一刻。居家學習要求我們必須有強大的自覺自律性和自我規劃性。這對於慢性子的我來說是個大挑戰。為了不讓自己將來後悔,我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做好防護的同時,自主學習,積極鍛鍊。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這場抗疫戰爭一定會打贏,高考也必定成功!
◣高三學生家長寄語◥
●熊九辰家長:
高考是人生無數個挑戰中的一個,結果是生活對每個辛勤耕耘者的饋贈。在這個漫長、辛苦而枯燥的挑戰過程中,破而後立,苦盡甘來,每個人都可以獲得戰勝自己惰性的能力,提高自我學習的能力,獲得面對未來人生的信心!
●李文俊家長:
希望孩子們能夠緊跟老師步伐,爭分奪秒,不負韶華。也感謝老師們在疫情期間對孩子付出的辛苦與努力!
●陳昊陽家長:
這撥兒孩子趕上新教改又遇新冠,可謂好事多磨。在此,首先感謝學校和各位老師在突發疫情的特殊情況下,及時積極應對,採用網課教學,不停學不停教,感恩!希望我們齊心協力共渡難關,再次感謝各位老師!辛苦了!
●李沛松家長:
孩子,不奮鬥,你的一雙翅膀能飛上藍天嗎?這世上,只有拼出來的成功,沒有等出來的輝煌。努力吧孩子們,祝願你們高考成功!
●喬嵩霖家長: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特殊時期,就看誰能抓住機會,提升自己了。人生來不是要被打敗的。高三考的不僅僅是學習內容,更是學習毅力,以及變不利為有利的智慧和勇氣!
●盧佳琳家長:
相信有老師的陪伴,孩子們會走好剩下的路。我想對孩子說:按照自己制定的目標,穩紮穩打,努力前行,相信自己,曙光在向你招手,加油!
▲撰稿及圖文整理:辦公室 毋瑕
▲通聯:教學副校長 劉燕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