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座椅的上、下調整
高度決定視野,我們在路上經常會看到一些人開車的時候,座椅調整得太低好像坐在坑裡,伸著脖子、張著嘴、一副望眼欲穿的樣子。這樣開車不僅視野受到限制,而且,很容易疲勞姿勢也不美觀。這種情況屬於座椅調整過低應調高座椅,有些車型無法進行高、低位置的調整。那麼,可以增加一些厚的坐墊來進行調整,確保視線良好。
還有的駕車人座椅調整過高,導致行駛中勾著腰、低著頭、眼睛上翻,觀察遠方和空中信號燈受限制。這時,應撤掉一些多餘的坐墊或通過向後調整靠背的方式來降低高度,確保視線良好。
駕駛座椅和靠背角度的前、後調整
雙手與方向盤的間距:駕駛座椅應調整至您上身坐正、兩臂下垂、兩前臂自然平伸、雙手指尖能夠觸及到方向盤的中間位置為宜。
膝蓋與操控臺的間距:雙腿膝蓋與操控臺之間至少應保持有10公分以遠(一拳寬)的距離,確保腿部能夠自由活動不受阻礙為宜。
右腳與剎車、油門的間距:
右腳跟應放在油門和剎車踏板之間,當右腳掌踩到剎車或油門時,右腿應保持有一定曲度不能伸得過直。並且,保持以右腳跟為軸,前腳掌能夠在剎車和油門之間自由切換為宜。
注意!不允許在車輛運行中進行調整座椅的操作!
另外,很多新手在調整座椅時總是擔心看不到車頭,繼而把座椅調整得過於靠前。其實,熟練的駕駛員開車的時候觀察重點是放在遠處的,而不是僅僅看車頭。況且,有些車型的車頭設計為流線型,座椅調整的再怎麼靠前也無法看到車頭。同時,駕駛座椅及靠背調整的過於靠前,還會造成在車輛受到劇烈撞擊時安全氣囊尚未完全充滿氣體,頭部及身體就已經撞到方向盤上了,這樣很不安全。
頭枕的調整
駕駛座椅靠背上的頭枕是可以調整的。在頭枕插孔的邊緣有一個按鈕,按住按鈕時頭枕可以進行上下調整乃至拔出頭枕。頭枕的高度調整通常是直接將頭枕落在駕駛座椅的靠背上就可以了,除非是駕駛人身材比較高大,應將頭枕的高度上調到駕車人後腦中部或耳部與頭枕中部一平的位置。頭枕的作用是防止本車在遭受後面車輛撞擊時,造成頸椎部位的損傷。
腰託的調整
有些車型的駕駛座椅靠背配置有腰託調整功能,目的是可以將座椅靠背的中間位置調整得突出一些、將腰部頂住。這樣,可以有效避免長途行車時,因腰部懸空造成的腰部疲勞。沒有腰託調整功能的車型,可以通過增加靠墊支撐的方法進行調整。
駕駛座椅智能記憶(迎賓)功能
有些中、高檔車型配置有駕駛座椅記憶/迎賓功能(通常可記憶三組信息)。它的作用是調整好座椅、靠背、後視鏡等所有數據並儲存,避免每次上車重新調整。
其調整方法是:駕駛人上車後根據自己的身高將座椅高度、前後位置、靠背角度、左右後視鏡及室內鏡全部調整好之後,進行儲存、記憶。當駕駛人將發動機熄火、拔出鑰匙準備下車時,電動座椅會自動退後加大駕駛人下車的空間。當駕駛人上車後打開點火開關時,上述所有需要調整的部位,都將自動恢復到之前您所設定的位置。
怎樣調整安全帶高度
通常人們對開車要系安全帶這一點普遍比較了解。但是,對於安全帶高度的調整卻知之甚少。一般小型汽車的安全帶都是按照肩、腰、腹三點式收緊來設計的。那麼,如果安全帶調整的過高,相對於身材比較矮一些的駕駛人來說,系好安全帶時就變成了頸、腰、腹的收緊狀態了,一旦出現緊急剎車或發生碰撞,安全帶則是從駕駛人的脖子上開始勒緊,這很要命!如果安全帶調整的過低,又會使駕駛人在遇到緊急剎車或發生碰撞時,肩部漏過去、頭部撞到風擋玻璃或方向盤上。因此,駕駛人應根據自己的身高調整到安全帶從肩部通過才對。
其調整方法是:在汽車兩側的B柱上,設置了「安全帶卷收器」其中間有個壓松按鈕,將按鈕按下並上、下拉動卷收器,調整至卷收器與您的肩部一平時鬆手就可以鎖定該位置了。

與安全帶有關的注意事項:
①當車輛突然遇到外力、碰撞、快速拉伸時,安全帶卷收器的自鎖功能會迅速鎖緊安全帶。因此,系安全帶時應緩慢拉出,如果拉出安全帶的動作太快、用力過猛,反倒會卡住不動無法拉出。此時,應將安全帶送回一點兒再緩慢拉出就可以了。
②駕駛配置有「坡路輔助」功能車輛的駕駛人請注意,在安全帶沒有系好的情況下「坡路輔助功能」將無法設置。
③配置有電子手剎車的車輛,其掛檔後踩下油門踏板電子手剎車會自動解除。但是,如果不系安全帶該功能失效,只能踩下剎車踏板再按下電子手剎車按鈕才能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