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為他搬了三次家,生前未被重用,他的金句卻流傳幾千年

2020-12-20 墨書國學

作者|墨書

南懷瑾老師評價孟子時說過這樣一段話:「許多被後世認為是多麼偉大,能影響千秋萬世的人物,在當時大多數都是那麼悽涼寂寞的,就因為他在生前不重視短見的唯利是圖,對自己個人,對國家天下事都是以如此的人品風格來為人處事。」

南懷瑾老師所說的結論非常正確,因為從古至今有許多影響千秋萬代的智者,在當初的時代未必生活的如魚得水,如孔子,如孟子。

一:

孟子有一個非常詩意的名字,叫孟軻,字子輿,他是戰國時期的鄒國人,位於山東鄒縣東南部。

他授業於孔子門下,是孔子儒家學說的傳承者和發揚者,孔子說了一個「仁」字,孟子就說了「仁義」,孔子說了一個「志」字,孟子便說出「養氣」,他對於儒學不光是傳承,更是一種發揚,更是一種更深層次的解讀,而且他和孔子的人生際遇有非常多的的相似之處。

孟子出生在孔子去世之後100年左右的時間,也是出生在貴族家庭,後來學習孔子,也遊歷了齊國、宋國、滕國,魏國等,一度成為齊宣王的座上客,不但人生軌跡如孔子一般,就連人生的待遇也和孔子相差無幾,他的主張和孔子一樣,不被採納。

因為當時諸多國家提倡的都是合縱連橫的謀利之術,但是孟子提倡的主要以上古之德為主的養德智慧,顯然不合時宜。

其實不管在哪個時代,這樣的思想都顯得不太合時宜,因為大多數人追求的利益,但是孔孟的儒學提倡的都是仁德,在一群唯利是圖的人眼中,你談仁德,他們會覺得你是過於古板。

所以孟子的學說不受歡迎,只能無奈隱退。

而對當下不合時宜,並不代表他的學說沒有價值,沒有意義,孟子雖然人生軌跡磕磕絆絆,但是他的學說卻存在非常重要的價值,他繼承和發展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儒學體系,被尊稱為僅次於孔子的「亞聖」。

有許多我們非常熟悉的國學經典智慧,都出自於《孟子》之中,比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智慧皆出自孟子之手。

讓大家更為熟悉的還有孟子的「性本善」理論。

孟子的成就除了他本身的努力之外,則離不開母親對於他的教育,比如說《孟母三遷》這個故事,我們很多人都特別熟悉,母親為了讓孟子有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三次搬離自己的住處,就是為了給孟子營造一個相對健康而又有益的環境。

除了大家熟悉的孟母三遷之外,還有一個就是孟子和他妻子的故事。

有一天孟子的妻子一個人在房裡,沒有按照當時的禮數將兩腳盤於腿下,而是悠閒的把兩腳伸開坐著,這個場景就被推門而入的孟子看到了,孟子很生氣的跑去對母親說:「這婦人好沒禮貌,坐沒坐相,乾脆休了吧。」

母親問他:「你是怎麼知道的?」

孟子說:「我剛才進門親眼看到的。」

母親聽了非常生氣的說:「你沒有按要求高聲敲門,這是你失禮,而不是你妻子失禮。」

孟子聽了慚愧的低下頭,再也不提休妻的事情了。

在母親循循善誘,仁厚正直的教育方式之下,孟子被逐漸打磨成一個不但有豐富學識,高深學問,而且還能深刻諷刺的辯士,他在未來仕途中與各路諸侯唇槍舌劍的能力,或許就來自於母親的影響。

二:

比如他和齊宣王所說《緣木求魚》的對話:

有一天孟子問齊宣王:「大王所要達到的目標,能不能說給我聽聽。」

齊宣王笑了一下,沒好意思回答。

孟子說:「是好吃的東西沒有滿足你的胃口,還是好看的衣服沒有滿足你的身體需要,還是音樂沒有滿足你的耳朵需求,大王的臣子完全能滿足您上述的需要,為什麼還要追求這些呢?」

齊宣王說:「不,我追求的不是這個。」

孟子說:「既然大王不追求感官的享受,必定有高遠的目標,是想拓展國土吧,讓秦楚等大國向您稱臣,君臨中原安定邊境,但是您的方法和您想要達到的目標就好像緣木求魚一樣。」

齊宣王說:「有那麼嚴重嗎?」

孟子說:「比我說的還要嚴重,緣木求魚就是抓不到魚也沒什麼禍患,但是您去追求這種目標,一定會帶來災禍,因為小國本來就不是大國的對手,少不可敵多,弱國也不可能對抗強國,天下像齊國這樣的國家有九個,而齊國的土地也就佔據1/9,靠一個國家去徵服另外八個國家,勝算太小了。」

這就是《緣木求魚》的故事,什麼是「緣木求魚」呢?就是一個人跑到樹上去抓魚,魚明明在水中,一個人非要去樹上抓,說明他弄錯了方向。

就好像齊宣王一樣,他想通過戰爭達到目的,這種方式根本行不同,所以孟子用一個巧妙的比喻向齊宣王說出的想法有多麼荒唐,齊宣王也因此醒悟。

除此之外,孟子在和其他諸侯王對話的時候,也產生過很多經典的智慧語言,但是遺憾的是,孟子在死後的影響遠超過他生前。

他學孔子遊歷各國時,即便在齊宣王門下被奉為座上賓,但是也沒有發揮自己作用,而在他死後,他的學說才被逐漸發揚光大。

-end

相關焦點

  • 司馬遷如何在漢武帝生前為他寫傳記?難道他提前預知了皇帝的諡號
    一說起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就能想起它的作者是司馬遷,司馬遷有個故事很出名,就是他被漢武帝實施了「宮刑」,導致他不再是「完整」的男人,但他並沒有因此大受打擊,而是在困境中堅強的爬起來,完成了《史記》!
  • 住過孤兒院,搬33次家,演藝圈隱藏版房產大戶是他!
    住過孤兒院,搬33次家,演藝圈隱藏版房產大戶是他!藝人何篤霖出生在臺灣,但父母是遼寧滿族人。何篤霖曾出演過由趙文卓、何潤東主演的電視劇《風雲之雄霸天下》,並在劇中飾演文丑醜,並且還發行過4張專輯,但一直不溫不火的他卻在商圈有著巨大的財富。
  • 結婚十一年,我們搬了9次家,那晚我喝醉了,孩子給他打了電話
    我也不圖他什麼,只希望他能儘快的買一套屬於我們自己的房子,十一年來我們一直過著租房子的生活,而且馬上要面臨搬第九次家了。每一次要搬家的時候他都會跟我吵架,說我事兒多,說我嬌慣,我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只是希望孩子能有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剛結婚的時候他對我承諾說不讓你工作也要給你買一套房。
  • 胡歌深夜發文追悼母親,媽媽生前的兩句話,影響了他的星途
    胡歌深夜發文追悼母親,媽媽生前的兩句話,影響了他的星途有人說,父母既是一個人的軟肋,也是一個人不能忽視的盔甲。大家經常會在父母的面前展露自己的脆弱,因為他們是我們可以毫無顧忌地暴露我們的柔軟的人。最近一段時間裡,娛樂圈中也先後傳來了兩位明星的母親去世的消息。一位是譚松韻,一位是胡歌。前者的母親是因為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意外,不幸離世。後者的母親則是與病魔鬥爭數年,終於還是離開了人世。母親逝世的消息一經傳出,立刻引來了許許多多的網友的圍觀與討論。
  • "葫蘆娃之父"胡進慶留下遺憾 未將"葫蘆妹"搬上螢屏
    "葫蘆娃之父"胡進慶留下遺憾 未將"葫蘆妹"搬上螢屏 原標題: 胡寅稱,父親此生最為遺憾的是葫蘆妹的底稿都畫好了,但未拍攝製作成動畫片搬上螢屏。
  • 母親是皇后,他生前連封號都沒有,死後嘉慶才追封他為貝勒
    清朝的宮規森嚴,比任何一個朝代都要注重血統,皇后所生的皇子一般都是親王的待遇,皇后所生的女兒一般被封為固倫公主,可是在乾隆時期,有這樣一個皇子,母親是皇后,自己是唯一的嫡皇子,卻到死都沒有封號。眾所周知,乾隆和富察皇后的感情非常的好,乾隆和富察皇后的兩個兒子都先後被秘密冊立為皇儲,因為乾隆的想法是,大清前面的皇帝都不是由嫡子繼承皇,他幻想著從他這一代開始保證皇儲的血統純正及高貴,所以對富察皇后的嫡子格外的照顧和看中,或許正是因為乾隆的分外青睞才導致兩個嫡子都在小小年紀就去世。
  • 母親被敵軍綁在城頭,大將舍孝取忠照樣攻城,曹操一生不重用他!
    在他的麾下,只要有能力,就是人品不好也沒關係。但是曹操只有一種人不重用,那就是大不孝之人。曹操本人對於孝道是十分崇敬的,如當時的大儒孔融說出了父母於子無恩這話,此後孔融被殺亦是與此有關。當他的父親在徐州被殺時,曹操憤怒的忽略了大局觀,昏厥醒來以後便下令揮師進軍徐州且大肆屠殺。正因為他父親的死打擊了他,讓他做出了錯誤的選擇,可見曹操本人是十分在乎孝道的。
  • 金句流浪漢走紅卻遭圍困?他懇請大家別打擾其生活
    在快手等短視頻網站上流傳著各種各樣有關他的影像。在地鐵站裡、在各家店鋪門口、在馬路邊,他跟行人探討西漢名將周亞夫、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所謂的成功學大師陳安之……有關《左傳》、《詩經》、《了凡四訓》、《菜根譚》等古書的解讀,他隨口就能說上兩句,偶爾膝蓋上擱著兩本待閱讀的書籍……人們稱其為「國學大師、流浪大師、金句大師」,他的各式「金句」也在網絡上流傳:
  • 庫茲馬為白人母親送花!黑人爹始亂終棄,母親打2份工做按摩養大他
    5月10日消息,今天是母親節,湖人球星庫茲馬為母親卡莉送上了節日的祝福,還有一束鮮花。從小被黑人父親拋棄、白人母親撫養長大的庫茲馬,對母親充滿了感激與敬佩。今天,庫茲馬的母親Karri Kuzma曬出了兒子送給自己的玫瑰花。
  • 知情人曝三浦春馬生前與母親斷絕關係,媽媽總問他要錢從不聽他心聲
    最新消息,日媒表示三浦春馬曾為家庭關係煩惱,想退出娛樂圈卻遭到母親反對,生前就與母親斷絕了關係。 ,這些年大部分收入給予家人,而他的母親則太倚靠兒子,最終母子關係因而疏離,大約4年前,三浦飲酒量就開始增加了,不停酗酒。
  • 香港富豪病逝,生前風流史堪比劉鑾雄,劉德華成龍紛紛為他送行
    今天小編要說的另外一位香港富豪人物,身價數十億,他生前的風流史完全堪比大劉,他就是林建名。 他一共有四位太太,八個孩子,包括領養的在內。原配夫人就是賴元芳,也就是林建名的親生母親,二太太是餘寶珠,三太太是顧瑞英,四太太是蔡豔如。賴元芳一生為林家付出了很多,同時還穩住了林家的產業,最後活到了103歲才離開。
  • 民國最牛總統:袁世凱怕他,日本人不敢惹他,在位4年寸土未丟
    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今天要說的這位總統,比起袁世凱、段祺瑞等人可能沒什麼存在感,但他對於中國的貢獻是實打實的,袁世凱死後,此人接任總統,雖然只有4年,但寸土未失,日本人非常怕他。這位英雄就是徐世昌,與袁世凱是老鄉。
  • 他是被孔子和孟子推崇的大聖人,卻因為生活中的小事而流傳幾千年
    柳下惠「坐懷不亂」,這是一個流傳了幾千年的故事。講的是春秋時期的大聖人柳下惠,在一個寒冷的冬夜裡,途經破廟避雨過夜時,偶遇到同樣在此避雨的年輕女子,女子衣著單薄,北方半夜寒冷的氣溫,很可能會將年輕女子凍死,柳下惠為解救該女子,解開自己的外衣,將女子抱在懷中,以自己的體溫為女子驅寒的故事。有人懷疑事件的真實性,荒郊野外,孤男寡女獨處,肌膚相親,卻沒有發現非禮和越軌的動作,認為這是一個騙人的謊言。
  • 他是「小中正」,蔣介石的幹女婿,宋美齡為他做媒,成為二號人物
    陳誠(1898年1月4日—1965年3月5日),字辭修,浙江青田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歷任臺灣省政府主席,中國國民黨副總裁,臺灣地區「行政院長」等職。1924年1月,陳誠任炮兵連連長。9月,在第二次東徵,立下赫赫戰功,被升為少校營長。
  • 習近平稱讚的烈士王建川生前寫給母親的詩
    中國軍網-軍報記者(記者王士彬、程必傑)1月21日上午,習近平在視察陸軍第14集團軍時,回憶起這支部隊19歲烈士王建川在戰場上寫給母親的詩,稱讚他「為了祖國不惜血染戰旗」的軍人血性。
  • 北大博士後出國留學20年未與家人聯繫 病危母親想見他最後一面
    母親郭巧娣卻一直有一個心結,她希望能夠再見到自己的小兒子王永強最後一面,1999年,王永強從北京大學博士後畢業後出國,自此與家中再無聯繫。77歲的郭巧娣因為病重,已經躺在家裡的床上幾周的時間了,床邊放著一個氧氣瓶,不時地為她提供著氧氣,因為嚴重的腎病,醫生告訴郭巧娣的家人,她已經進入了生命的最後時刻。
  • 七步詩之後,曹植搬了4次家、活了12年,大哥和侄子倆沒讓他消停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曹植不答應也得答應啊。曹丕便叫他以兄弟為題但又不許犯著「兄弟」二字作詩,然後曹植就吟了前面四句。要說曹家兄弟畢竟文雅,明明哥哥要置弟弟於死地,卻以作詩為題目,互相還算是保留了幾分顏面。同一回的劉備斬子(義子劉封),直接罵道:「汝須食人食、穿人衣,非土木偶人!安可聽讒賊所阻!」便命左右推出斬之是。
  • 肅順文韜武略不如恭親王奕訢,他怎麼會被鹹豐帝重用的?
    1861年,鹹豐帝駕崩,慈禧太后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誅殺肅順等顧命八大臣,奪得大清政權。自此慈禧太后開始垂簾聽政,成為晚清47年的實際統治者。堂堂皇室貴胄,道光帝的嫡親皇子恭親王奕訢,怎麼就走到了發動政變這一步?肅順文韜武略不如恭親王奕訢,他又怎麼會被鹹豐帝重用的?
  • 「學習恩來」周秉宜:周恩來和他的兩位母親
    作為周恩來總理的親屬,在他生前,有關他做的任何工作,我都沒有權利聽到、看到、知道。但是據我的母親王士琴生前回憶,伯父在家中也發過一次脾氣、拍過一次桌子。那是大約在1957年的時間,有一個周末,父親周同宇(恩壽)和母親王士琴去西花廳看望伯父伯母,正好遇見伯父伯母的乾女兒孫維世大姐帶著她的養女小蘭也到西花廳來看望兩位老人。
  • 80後男孩履行與母親生前約定 攜母親照片環遊世界
    原標題:80後男孩履行與母親生前約定 攜母親照片環遊世界 母親節臨近之際,26歲重慶籍大男孩邱保源完成了他帶著「母親」環遊世界的第一個計劃——騎行東南亞,然而他的自行車後座上面並沒有母親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背包裡所存放的母親生前照片。   「這次來成都想看看許久未見的朋友,也順帶考察一下川藏線路。」邱保源9日來到成都與朋友見面,記者在成都寬窄巷子採訪了這位帶著母親環遊世界的大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