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們的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決定。修改後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裡明確表明,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但與此同時,國家同時規定,禁止買賣精子、卵子、受精胚胎和受精卵。禁止以任何形式實施代孕。新法於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這個政策一出臺,再加上現在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為人父母,很想要自己的寶寶以後長大能有個兄弟姐妹的陪伴。
那我們在備孕和生產中,會遇到哪些大類的問題呢?
首先不能錯過的就是備孕二胎的孕檢。因為現在的身體情況和當時第一胎的身體情況並不相同。儘管第一寶寶很健康,備孕二胎也不容忽視啊,畢竟是一個新生命的到來,想生二胎的準爸準媽們,最好做個孕檢吧。
那麼接下來孕媽媽在什麼年齡比較適合生二胎寶寶呢?那麼這裡建議最好不要超過35歲。
如果已超過35歲那麼是屬於高齡產婦了,一旦超過35歲,由於卵子的持續老化,生育能力與年齡的增長成反比,這種衰老不可逆轉。因此,是否能生二胎不能由著我們的性子來,而是要依靠孕前評估,年齡越大越需要做孕前評估。
比如,我們的生育能力評估,這是在相關醫院,根據年齡、健康情況、既往病史、生活方式、職業狀況等,進行的一個綜合生育能力評估,評估是否存在孕前高危生育因素,並且根據評估的結果來進行試孕時間的調整或進一步檢查。
孕前檢查,包括一般體格檢查,生殖器官檢查、TORCH圈套檢查、感染類檢查、染色體檢查等,如果有需要,還應該進行如甲狀腺功能檢查、心臟檢查等,身體及心理調整,在排除影響受孕的疾病同時,還要積極的鍛鍊身體,健康飲食,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等。
一胎沒問題,二胎可不可以大意?
生第一胎寶寶前已經做過孕前檢查了,備孕二胎就沒必要再做檢查了,這種想法是不對的,雖然每個人的血型是固定的,遺傳性家庭病的有無也是確定的,但是其他項目的檢查結果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特別是備孕二胎時如果年齡超過35歲,孕後發生早產、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症候群等問題的概率就會增大,分娩的風險也會提高。所以,備孕二胎要重視孕前檢查。
剖宮產媽媽何時要二胎?
一般來說,剖宮產媽媽身體完全恢復需要2-3年時間,因個人體質及身體狀況的不同會相應延長或縮短。這裡建議,間隔3年比較保險。第一胎是剖宮產的準媽媽要第二胎時應該注意:1 在第2次懷孕時一定要按時進行產前檢查,平時要注意是否有宮縮、子宮是否敏感、子宮瘢痕部位是否有壓痛等現象。2 準媽媽最好比預產期提前住院待產,以便發現問題及時處理。3 再次分娩應以剖宮產為宜。第1次剖宮產術後再孕準媽媽,第2次分娩選擇剖宮產,比陰道分娩安全。
順產後多久可以生二胎?
順產對身體的傷害較小,如果沒有側刀切,子宮沒有傷口,理論上只要月經恢復正常就可以懷孕了。但是建議不要太快,因為身體和子宮都需要一個休息和恢復的過程,而且寶寶還小,需要細心地照顧。一般建議順產1年後考慮再懷孕。如果第一胎早產,一定要讓你的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調養,各系統功能恢復正常,才能為胎兒寶寶提供充足的營養供給,保障胎兒在媽媽體內的正常發育和成長。所以,為了媽媽和寶寶的健康,早產後的女性要堅持避孕,讓母體得到充分的休養後再懷孕也不遲。
高齡二胎媽媽助孕兩大方案
高齡準媽媽屬於孕前的高危人群,比較容易出現妊娠併發症或其他問題,因此在懷孕的過程中更加要注意,在此,針對高齡準媽媽備孕二胎,給出兩個方案,助力高齡準媽媽更好地備孕。
方案一,讓身體處於最佳狀態
高齡準媽媽一旦打算要二胎,最好儘早準備。準備懷孕前要積極治療身體存在的一些疾病,最好先去做個健康檢查。平時不僅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還要吃得營養健康,給孕育的寶寶創造一個良好的生理環境。
方案二,懷孕後做產前診斷
年齡超過35歲的準媽媽需要進行產前診斷,檢查包括絨毛活檢、羊水穿刺檢查、B超檢查等。
主要參考書目《協和專家孕產百科》
老行家祝您,健康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