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寶寶以後,新晉寶媽的世界裡就只有寶寶的位置,寶寶的用品買到手軟,在這些東西的填充下,嬰兒房格外有格調。然而過了沒多長時間發現給寶寶準備的很多東西,寶寶都沒用過幾次就用不上了,甚至有些東西還是全新的。這讓寶媽們感到很可惜,花了錢寶寶沒用上,全新的送人又覺得有點捨不得,真的是很雞肋的存在,所謂&34;。
在嬰兒產品日益多樣化的今天,到底有哪些嬰兒用品是最雞肋的,對寶寶的成長發育沒有幫助或者根本用不上,還有可能很危險?
1. 寶爸
寶爸雖然不是嬰兒用品,但是把寶爸列入其中還作為第一名其中很多媽媽們應該會贊同,網上和現實中很多寶媽們吐槽,結婚前的海誓山盟在孩子出生後,都變成了浮雲,當然這是個玩笑,還是有很多靠譜的奶爸。
2. 嬰兒充氣遊泳池
遊泳對寶寶來說是非常好的運動項目,可以讓寶寶的全身都得到鍛鍊,買一個充氣的遊泳池在家裡就可以遊泳,聽起來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充過一次之後,就不想用第二次,首先充氣和收納費時費力,其次浪費水,熱水器的水往往不夠。所以說,要想寶寶遊泳遊得開心,還是去遊泳館把,還能和小朋友一起玩耍。
3. 學步帶和學步車
在寶寶還不具備站立能力的時候使用學步帶練習走路,容易造成寶寶錯誤的走路姿勢,習慣身體前傾,還可能會影響腿部發育,而學步帶多數是固定在寶寶腋下從而使寶寶保持平衡,很容易導致孩子不舒服,嚴重會勒著寶寶。
學步車中央有個帶子可以勾住寶寶,但如果寶寶的重量全部支撐在學步車裡,就起不到鍛鍊寶寶的腿部肌肉的作用了,會容易形成O型腿。而且對寶寶走路容易形成依賴性,會影響平衡感和對身體的操控感。寶寶用腳尖輕輕一滑學步車就能出去很遠,速度快,很容易對寶寶造成危險。
寶寶學習走路是一個自主學習的過程,希望家長們不要貪圖省事,急於求成。
4. 嬰兒頭枕
從醫學上看,新生兒在6個月前最好不要用枕頭,而6個月後,寶寶睡覺會翻來覆去,所以寶媽們準備的枕頭基本用不上。
新生兒剛出生的時候,脊柱是無彎曲狀態的,如果使用枕頭,會給寶寶頸椎產生一定的壓迫感。而在寶寶大運動不斷發育後,放枕頭會阻隔寶寶學習如何運動,還會存在枕頭捂住寶寶口鼻,甚至導致窒息的危險情況。
5. 防抓手套
有些寶媽擔心寶寶會亂抓傷害到自己,所以給寶寶戴上手套或者襪子。而這些產品,拼接縫製時都會有線頭,而這些線頭是很危險的,稍微不注意或者寶寶手在手套裡來回抓,線頭纏到手指頭上,嚴重的會造成寶寶手指壞死。
另外,手套限制寶寶的手活動,會阻礙寶寶抓握動作,也會影響寶寶通過手來探知這個世界。所以,防抓手套不要買了,會影響寶寶健康,建議家長勤動手給寶寶剪一剪指甲。
6. 輔食擠壓勺
想像中是吧米糊裝進勺子裡,只需要輕輕一壓就能讓寶寶乖乖的吃上米糊,既省心又能避免寶寶吃的滿嘴滿身都是,但實際上這款產品太考驗技術了,米粉調稀了,自己就能流出來沒法控制,調稠了很難壓出來。還有就是胃口好的寶寶這一瓶不夠還要繼續裝,太麻煩,還不如圍上圍兜直接喂。
7. 高景觀嬰兒車
買之前可能想著這樣集奢華與美貌於一身的嬰兒車,簡直是時尚辣媽的標配,推出去回頭率肯定爆棚,雖然有避震,視野寬廣等優點,但是現實是太過於笨重,收納太佔地方,推出去超級不方便,遇到寶寶鬧脾氣不想在裡面的時候,一手抱娃,一手推車,分分鐘想扔掉它。
8. 吸鼻器
寶寶鼻子不適或者感冒流鼻涕,自己不會流鼻涕,本以為這個東西可以很輕鬆解決,實則很難。很難把吸鼻器放在寶寶鼻孔裡,而且很容易掉,吸的力度控制不好,稍微使點勁寶寶鼻子特別不舒服會哭。如果鼻子不舒服或者影響呼吸了,不如到藥店買幾支海鹽水,滴一滴稍微等一會,分泌物就會自己出來。
對於母嬰用品方面,真的需要擦亮眼睛,今天小編就先列出這幾種,寶媽們在育兒的道路上雖然很漫長,但往往那個也不乏樂趣額,各位寶媽還需自己探索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