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南京紅十字血液中心的獻血車開進了市級機關大院,近百家市屬機關單位的公務人員在現場踴躍參與無償獻血活動。據悉,每年的夏季,都是血液緊缺期,獻血人數較平常下降了近50%,目前比較緊缺的是A型血,臨床緊缺血型以A型血和O型血為主。
獻血總量較平常下降50%
笑眯眯地走進獻血車,全不在意地擺擺手,道聲「小事兒,不用謝。」便夾著文件袋、公文包、筆記本去上班了。昨天上午,市級機關大院內的獻血車旁人來人往,來自近百家市屬機關單位的217名公務人員參與無償獻血,獻血總量53400毫升。據悉,每年夏季,南京市委市級機關工作委員都會在市級機關中組織無償獻血活動,希望通過公務人員的帶頭作用,感染和帶動廣大適齡健康市民踴躍獻血,共同緩解夏季用血緊張的局面。
採訪中南京紅十字血液中心副主任傅強向記者介紹了全市夏季血源緊張的原因,據他表示,首先因為夏季炎熱,街頭人口流動量有所減少,所以街頭的流動獻血車也因此「冷清」;其次,大學生群體是平時獻血的主力軍,但隨著暑期的來臨,一大批大學生回家,也導致了血源突然緊張。傅強告訴記者,每年夏季都是獻血淡季,獻血量較平時下降了30%~50%,而目前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平均每天要向全市各大醫院供應6萬毫升血液,雖然為了避免夏季「血荒」,血液中心已在6月做好備案,以一定量的庫存保障臨床用血,但缺口仍在,最緊缺的A型血,缺口達到20%。
臨床用血緊張不少手術推遲
高溫天,獻血的人少了,但是夏季車禍、燒傷多發,都需要輸血,反覆出現一波又一波用血高峰,用血壓力驟然增大。昨天,記者從南京解放軍454醫院血庫獲悉,目前南京市內的血幾乎供應不上,醫院用血最近都是從連雲港、泰州等南京周邊地區調來的。血庫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尤其在夏季,醫院使用每一滴血都格外的精打細算,各個手術科室都要嚴格按照「計劃用血」的要求進行手術,優先讓病情緊急、傷情嚴重者先用血,不少擇期手術推遲。
南京市鼓樓醫院腫瘤科醫生孔煒偉在採訪中告訴記者,其實每到寒暑假期,都能感覺到醫院用血緊張,可能和大學生放假回家有關。談及用血緊張的程度,孔煒偉舉了一個例子,比如內科有名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急需用血,預計用血量是600毫升,在平時,血庫會很快送來600毫升血,但最近可能只能為這位患者送來200~300毫升血了。在手術用血方面,孔煒偉同樣表示,目前醫院由於用血緊張,也是要優先為病情危急的患者進行手術。
醫院嘗試開展自體血回輸
在用血比較緊張的時候,部分患者自己也會動足腦筋。記者從南京各大醫院了解到,不少需要大量用血的病人,在短時間內動員多位親朋好友獻血,通過參加互助獻血來換取血量。
除此之外,記者獲悉,南京不少醫院開始嘗試以「自體血回輸」的方法,緩解部分手術患者用血緊張的局面。專家告訴記者,所謂自體血回輸就是用自己的血,給自己做手術,即在手術前一段時間,分批次抽取自身血液,手術前將血液冷凍儲存起來,待到手術時,減少用血緊張的尷尬。
據了解,目前南京採用「自體血回輸」的醫院並不普遍,僅有南京市第一醫院、南京鼓樓醫院、浦口區中心醫院在內的幾家醫院。而這種方法對於夏季用血緊張的緩解卻也是有限的,孔煒偉向記者解釋,這是因為夏季手術患者中近90%都是因突發性疾病而需手術的,所以無法採用「自體血會輸」的辦法,解決他們手術用血緊張。大部分患者仍然需要血液中心的供血。孔煒偉表示,臨床用血中緊張的主要還是A型血和O型血。
相關新聞>>>
南方地區A型血常年緊缺
記者從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獲悉,和南京類似,南方地區A型血常年緊缺的情況近十年來都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A型血其實平時春秋天也不多,獻血量剛剛與用血量能夠持平。而到了夏季,這個缺口最大能達到20%。」血液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獻血主要群體還是以大學生為主。據悉,2014年南京市獻血總人數近8萬人,而其中35歲至55歲的男性獻血者比例只佔17.31%。血液中心建議,這個年齡段的市民可以更加主動參與到無償獻血中去。
在過去多年,工作人員發現,獻血群體裡面男性少於女性,而且有「35歲到55歲之間男子血液最金貴的」說法,去年一年獻血量裡面這段男子只佔17%。其實這個年齡段最應該獻血,因為男性體內血液平時基本不會放出,量如果過多會造成肝腎纖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