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這個小山村一年賣90萬個粽子

2020-12-22 山青發布

人物:40歲張新文

標籤:呂梁市臨縣前青塘村支書

致富秘籍:開發蘆葦葉粽子,從5萬個賣到90萬個。延伸帶動旅遊產業,水上樂園和農家樂旅遊餐飲項目今年將完工,心疼村裡大片古建築沒人開發。

本報記者 李秀青 本報記者劉鍇攝

「大家一直在扶貧,可總是脫不了貧。不是資源不夠,而是思路有問題。不因地制宜想辦法,總是等著上級送溫暖、他人幫助送福利,等吃完喝完還是老樣子。」40歲的張新文談到脫貧致富時這樣說。作為呂梁臨縣前青塘村的村支書,帶著村民致富脫貧是他責無旁貸的重任。

前青塘村位於臨縣城以南8公裡處,安業鄉湫河西岸。村裡有耕地1900畝、人口794戶,其中有226戶是貧困戶。前青塘村水量充足,有一處地下水源叫「海眼」,涵養了成片的蘆葦,還有百畝魚塘。在當地有「好吃不過冰糖,好住不過青塘」的美譽。但是,就這樣一個好地方竟然也是貧困村。有人調侃前青塘村是「抱著金飯碗,窮得討飯吃。」

蘆葦粽子一炮打響

張新文坦言:「其實我們這個村資源很多,以前大家都不重視,滿地的葦子都賤賣了。村民只是想簡單地把葦子賣給外地來收購的人,價錢不高,而且是各家賣各家的。2011年我被選為村支書後,有很多外地朋友打電話要葦子,還是大量收購。就這樣,我們一直賣到2013年。那年我自己包了一些粽子送給他們吃。他們都評價說,比南方的肉粽子好吃,甚至比一些知名品牌的粽子口感還要好。」

一語驚醒夢中人。張新文的靈感來了:與其賤賣蘆葦,不如自己加工粽子去賣!既能提高收入,還能解決部分村民就業問題。於是他和弟弟商量後,親自去南方粽子廠考察,回來又到省城太原走訪調查。2015年,張新文正式上馬籌建廠房,並成立了「臨縣安業鄉青塘食品有限公司」。工廠建成後,他們組織人員趕在端午節前試包了一批粽子。沒想到一炮打響,當年就賣了5萬個。許多村民因此獲益,這一下激起了村民創業熱情。於是張新文趁熱打鐵,聯繫縣文化局,舉辦了第一屆「青塘粽葉香」民俗文化節,取得良好社會效果。

隨後,全省「鄉村文化記憶工程」現場推進會來到了前青塘村。2016年,第二屆「青塘粽葉香」民俗文化節如期舉行。粽子的銷量突飛猛進,從5萬個變成了30萬個,2017年達到了90萬個。僅這一項產業的發展,便使20多戶村民脫貧。每年粽子帶來的收益達到幾百萬之多。呂梁市委書記的李正印在參觀了青塘粽子廠後,聽取了他們的匯報,十分激動,現場吟詩給予鼓勵:「呂梁山上魚米香,不信你來看青塘。要問青塘啥最好,蘆葦海眼粽飄香。」

集思廣益挖掘特產

「現在黨的政策好,領導扶貧可真下功夫。李正印書記包了我們村的脫貧工作後,上任不到一年就來了五次。每次來,他都要在村裡走走看看,邊鼓勵邊出點子。」張新文說。為了達到脫貧目的,村黨支部和村委會多次研究討論,確定了「黨建引領,文化帶動,發展旅遊,精準脫貧,共步小康」的工作思路,制訂了《精準脫貧計劃》《旅遊發展規劃》等,確定大力發展粽子加工、蘆葦工藝品編織繪畫、水稻種植、魚塘垂釣、特色居民旅遊、農家樂六大產業支柱,確保在今年能夠實現脫貧目標。

蘆葦粽子產業的發展,激活了村民思路。大家集思廣益,決心把蘆葦的價值發揮到極致。村裡有個學美術出身的畢業生,張新文就從村裡拿出10萬元,派他出去學習蘆葦加工繪畫技藝。這名畢業生學成回來後,他的作品供不應求。

2016年12月,他們村的 「蜜浸大棗粽」傳統手藝製作技藝被列入呂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去年舉辦的前青塘、後青塘、青塘溝、東嶺上四村千戶「精準脫貧,共步小康」的秧歌大拜年迎新春活動更是把脫貧工作推向了高潮。

省級歷史文化名村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因地制宜培育產業是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我們要把『一縣一業、一村一品』做大做強,主打特色農業等品牌,統籌農產品生產、銷售、品牌、加工四個關鍵環節。要大力發展產業扶貧新業態,培育一批以生態休閒、紅色文化、鄉村文化為重點的鄉村旅遊項目,真正讓貧困戶從產業多元發展中增收脫貧。」2018年2月22日,李正印在呂梁市脫貧攻堅大會上這樣說。

前青塘村正應了領導倡導的產業脫貧思路,把文化旅遊建設提到了日程上。他們村遍布明清時期建築,還有純歐式的天主教堂,這裡曾被確定為「中國傳統村落」、「省級歷史文化名村」、「美麗宜居鄉村」……在村裡走訪,隨處可以看到以清代風格為特徵的古建築,由當時富甲一方的本村大財主王氏家族百年修建逐步成型。村落整體布局呈「王」字形,南北街道為一條中軸線,東西有三條主巷,街中建有天主教堂一座,街北有宏偉壯觀的牌樓,側面還建有戲院。古建築宅院以四合院為主,其中保存了很多可以考證的、由乾隆元年和嘉慶年間書法家題的匾額,價值不菲。

每每介紹一處古建築,張新文在自豪之餘又有幾分無奈。「這麼好的古建築,沒人開發。我們沒有資金啊,這不是個小數目!前兩年要了些資金修繕了一小部分,但要大面積成片開發真的沒有能力啊。我們縣和孝義市結對子幫扶,人家拿了四百萬幫助我們建魚塘和水上樂園,但沒有規劃古建築修復開發項目。」

依託粽子帶動旅遊

按照村委會的設想,以粽子產業為依託,帶動旅遊文化產業。他們正在籌建水上樂園和農家樂旅遊餐飲項目,預計今年要全部上馬完工,這樣會帶動周邊縣村來村裡消費,村民收入實現穩步增長,脫貧目標的實現指日可待。

「脫貧是硬任務,我們必須完成。但村裡古建築的開發實在是個好項目,如果有人願意來投資,我們十二分歡迎,保護文化遺產也是千秋功業,我們期待著。」張新文就像當年倡議發展粽子產業一樣,對未來充滿信心。

相關焦點

  • 臨縣前青塘:粽子飄香名揚天下
    駐村第一書記張林峰說,現在的前青塘村,發展的是旅遊產業,贏利的是粽子產業。如今,前青塘村以「古村落活化之路與發展模式」為主題,保護與發展並舉,著力打造中國特色古村落旅遊勝地。這個原本「藏在山中人未識」的小山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熱情,在鄉村旅遊的大潮中乘風破浪,揚帆遠行。前青塘村故事多。
  • 圖說生活丨小小粽子加工坊 一年賣出三十萬個
    >父母開始獨立開店賣粽子趙明同期來到父母店裡幫著做事冷卻晾乾2013年20多歲的趙明開始全面經營父母粽子店在賣粽子的同時開始賣起了麵食而在端午節期間的前後二三個月內在麵館訂購和定製的粽子達二十多萬個圍繞粽子加工的工人也增加到十多名負責蒸煮的阿姨是端午節期間請的短工,已經忙了2個月了為這一年近三十萬個粽子的加工和銷售
  • 曾一個粽子賣9999元
    上官軍樂,山西人,高端餐飲品牌豪門吉品鮑府創始人,一個粽子賣9999元,曾被稱為「舌尖上的勞斯萊斯的創造者」,32歲時已身價過億,2011年曾獲得「感動山西」提名獎……從身價上億的高端餐飲掌門人到懸賞通緝的犯罪嫌疑人,上官軍樂身上發生了什麼?又能給我們餐飲人哪些啟示與警醒?
  • 90後新農人:山西太原市海歸女孩養羊駝,一年銷售額2400萬元
    山西太原市90後女孩鄧昕,在陽曲縣養羊駝已經6年了。 她養的羊駝,主要銷售到景區、動物園、萌寵店等地,羊駝毛則加工成產品銷售。 鄧昕還跟科研機構合作,用羊駝做生物實驗,擴寬銷售渠道。
  • 天價粽子一盒12個賣1088元 一個成本只兩三元
    資料圖片  一盒端午禮盒裝粽子的價格高達1088元,12個粽子竟有如此身價?原來,禮盒內除了12個松茸粽外,還有各種價值不菲的附加禮品。昨日,記者在長沙一些超市採訪時發現,雖然再過20餘天才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但長沙的粽子市場已開始熱鬧起來。記者注意到,各種粽子禮盒佔據了店內的顯要櫃檯。
  • 臨縣安業鄉前青塘村:家家包粽子 戶戶奔小康
    「去年,全村粽子產值達到1200萬,今年估計能達到2500萬元。村裡共有796戶,光賣粽子的人家就有七、八十戶,現在才是農曆三月初,就有50多戶開工包粽子了。」前往一家加工廠的路上,臨縣安業鄉前青塘村黨支部副書記王貴順說起村裡的粽子產業,如數家珍。
  • 端午節又來了,鹹粽子完勝甜粽子?榴槤冰粽人氣爆棚
    半島記者 景毅又是一年端午時,扒龍掛艾粽飄香。6月7日是2019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京東大數據顯示,今年端午節肉粽子最暢銷,鹹粽子銷量是甜粽子的3.6倍;網紅新口味粽子熱銷,茶粽銷量同比增長78%,榴槤冰粽的人氣爆棚;傳統節日也越來越受到年輕群體的歡迎,90後消費者增長最高;端午節小長假,上海、重慶、成都成最熱門目的地。
  • 90後小夥嘗試副業賣水果,第一周賣出500斤!一年賣出500萬!
    於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耿林在朋友圈裡發了一些甜瓜照片及售賣廣告,萬萬讓他沒想到的是,一周竟然賣了500多斤。然後,他看準了這個機遇,便在網上開了一家網店,專門售賣水果。最開始網店每天只能賣個三四箱水果,然而他並沒有放棄,而是用上乘的產品質量、良好的售後服務,一步步打開市場。
  • 我家這個小山村,他卻不「普通」!
    位於山西沁縣的西南角上,這個位置偏離了縣城30多華裡,的的確確是個小山村,有百把戶人家,可他早已名聲在外,不用說周圍村鎮就是十裡八鄉甚至縣城南北周遭都知曉這個村,當然他不是烏蘇市(屬新疆),也不是縣城(聽老人們講,如果不是曾經的水漫烏州城,說不定現在的沁縣縣城註定是駐紮在此),可惜沒有如果,他現在只是烏蘇村
  • 粽子還很好吃,厚厚的粽葉清香味比外面賣的粽子還好吃
    你用幾塊粽子,看看我的粽子,幸運的是,你不想買樹葉,厚厚的葉子清香味比外面賣的更好吃。在每一年的端午節,我們都在忙著做粽子,吃粽子。雖然吃粽子很方便,到處都可以買到,但這個傳統節日在國內還是很流行的,這也是一種生活的儀式感。不管是在她媽媽家還是在公婆家,我們都要在家裡自製餃子,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粽子還沒熟,但粽葉的清香味已經飄滿了屋子,我真的很喜歡聞。我和我的孩子都喜歡吃甜食,而且鍾情在紅棗裡,所以今年像往常一樣包紅豆和紅棗餃子。很普通的味道,但是外觀和粽葉和市面上買的稍有不同。
  • 小山村的回憶-童年記憶
    記憶中的小山村有兩條街道,三排房子,全村共有三百多口人。村東邊是一條蜿蜒流淌的小河,村西邊是一座風景秀麗的小山。聽媽媽說她嫁到我們這兒的時候,我們村兒只有一條街道,幾十口人。街道南北兩側共有九個門口,但不只是九戶人家,因為每個門口裡面都有很長的院子,每處院子裡住著一戶或兩戶人家。也就是說,有的院子裡有兩處房子,住兩戶人家。
  • 【權威發布】濰坊青州這個小山村外出的年輕人為何回來了?
    【權威發布】濰坊青州這個小山村外出的年輕人為何回來了?澎湃號·政務 青州市彌河鎮桐峪溝村原本是個貧窮的小山村
  • 密子君挑戰「星巴克」粽子,1小時吃完90個,看見帳單瞪大了眼!
    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密子君挑戰「星巴克」粽子,1小時吃完90個,看見帳單瞪大了眼!其實在看過大胃王吃播之後,其實小七覺得他們真的很厲害,太能吃了吧,小七也像成為這樣的人;瞧,像密子君就是國內出了名的能吃,像她隨便一吃就是一桌子的粽子,瞧,這還是在星巴克買的粽子呢,這一次她要一口氣吃完90個,也不知道對於這個瘦小的姑娘來說,能吃完的話,就算不錯了,吃不完也是意料之中了,畢竟粽子很容易吃飽的。
  • 90後北漂小夥開網店賣「雲朵」:一年寄出20萬朵
    近日,有一位來自浙江的90後北漂小夥瑜公瑾到了不少關注,原因就是他讓這樣的想法成了現實。  因為一場火燒雲愛上了賞雲,瑜公瑾創建追雲社群聚集1.5萬多名雲友。不僅如此,他還獨闢蹊徑在網上賣起了「雲朵」,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幫助不少雲彩愛好者實現了夢想。「明天估計會比今天還會再多一點。
  • 蓮子豬肉粽子,這個端午帶你吃口味不一樣的粽子,趕緊收藏起來吧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來到了,而粽子是我國傳統的特色美食。過端午粽子是一定要吃的,記得小時還沒到端午節就開始吃上粽子了,那時候吃上一口粽子感覺所有的煩惱都會忘掉,什麼都能不吃,但是不可以不吃粽子啊。相傳在春秋的時候,楚國大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日那一天投江自盡了,而後人為了紀念那一天,就在這一天吃粽子,一般人都認為是粽子出現在這個時期。其實粽子在春秋的時候就有了。
  • 山西臨縣:青塘有三寶--"海眼"潤良田、蘆葦名揚、粽飄香
    「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網絡主題活動山西行的第一站,就來到了前青塘村。    青塘村種植水稻的歷史悠久,《臨縣誌》記載,「城北宜麻、城南宜桑……稻子青塘獨有……」百畝水田,生長期長,一年收割一次,顆粒飽滿。
  • 嘉興72歲老太在老火車站賣了54年粽子 這次也要休息1年啦
    她跟這個火車站已經有54年的緣分了。「現場我們馬上要造新的火車站了。」「我知道。」「你明年這個時候來,我們一定很美麗。」閉站的前一天,在嘉興火車站廣場旁開雜貨店的苗彩兄,都會跟來買東西的旅客這樣交代一聲,就好像是對客人說,家裡要裝修新房子了,歡迎再次來玩。上海乘客王大姐:「去乘火車的時候在這裡買粽子當飯吃,有感情了,每次來來回回都會買。」
  • 90後小夥擺地攤兩個月掙7萬:擺地攤究竟賣什麼東西最賺錢?
    越來越多的人都想加入擺攤的坑裡,面對這個沒有房租,不用交水電費的攤位,很多人躍躍欲試,還有人鼓吹說,你錯過了淘寶,錯過了電商 還要錯過擺攤嗎?那麼擺地攤兒究竟賺不賺錢呢?在陝西鹹陽的一位90後小夥,就利用這個大好地擺地攤機會,在鹹陽城區福園巷子經營一處烤串的攤位。
  • 大叔賣「紙片粽子」5塊錢一個,路人:等了半小時還沒有吃到呢!
    端午節馬上要到了,街上賣粽子的人越來越多,這兩天在街上看到一個大叔賣的粽子特別另類,大叔賣「紙片粽子」5塊錢一個,路人:等了半小時還沒有吃到呢!我說的他生意特別好,我看見的時候就是因為周圍圍了太多的人,所以看過去看看熱鬧,沒想到竟然還讓我發現了美味,這麼多人買肯定是很好吃的,作為吃貨肯定是忍不了的,在排隊的時候,聽旁邊的路人說,她都已經等了半個小時,還沒有吃到呢,雖然要等很久,但是看到他賣的這個火爆程度,就知道一定很好吃,肯定是不能錯過的。
  • 又是一年端午節,粽子,艾蒿,紙葫蘆,五彩繩,老梅河口習俗了
    在這種情況下,大家似乎比以往更珍視這個節日,以及這個傳統節日背後的意義。民俗學認為,端午節是來源於古越人的圖騰祭祀,插艾蒿,喝雄黃,掛香囊,似乎都是公共衛生的原始防疫。不過,無論是從小在教科書上看到的,還是從老一輩人口中聽到的,端午節幾乎都是和屈原有關,因為這一天是紀念屈原投江的受難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