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變自己,教育改變世界
導讀:
當你改變了自己,改變了別人,也就改變了世界。如果你覺得改變世界容易,那就改變世界吧。如果你覺得改變自己容易,你就改變自己吧。如果你不能改變世界,那就必須改變自己。如果你不能改變自己,那就必須改變世界。
約翰·列儂說:
「如果你不能改變自己,你就改變世界;如果你不能改變世界,你就改變自己。
上個月在一張考試試卷上,看到了這樣一則有哲理的材料:
一隻小鳥在忙於收拾家當準備搬家,卻遇到它的鄰居。它的鄰居問:「你要到哪裡去?」小鳥答:「我要搬到東邊的森林去。」鄰居又問:「這裡住得蠻好的,為什麼要搬呢?」小鳥就答:「你有所不知,這裡的人都討厭我的歌聲,說我唱得太難聽,所以我必須搬家。」鄰居答道:「其實你不用搬家,只要改變唱歌的聲音便可以。如果你不改變唱歌的聲音,就算你搬到東邊的樹林去,那裡的人也一樣會討厭你。」小鳥沮喪地回答:「可我的聲音是無法改變的呀!」鄰居說:「如果你不能改變世界,你就必須改變自己;如果你不能改變自己,那就改變世界。」
上述這句話出自世
界著名搖滾音樂家約翰·列儂之口。
原話是:
If you can't change yourself,change the world;
如果你不能改變自己,你就改變世界;
If you can't change the world,change yourself.
如果你改變不了世界,你就改變自己。
在紛繁複雜的生活中,要想衝破思想的樊籬,必須敢於改變自己。只有敢於改變自己,才能把自己的想法、觀念、思維、意圖、創意付之於行動,最後達成現實意,並追求極致與完美。
一、如果你不能改變世界,那就必須改變自己。
在這個世界上,凡事不能依靠別人,最後最能讓你依靠的人是自己,最能拯救你的人也只能是自己。要想事情改變,首先要改變自己。只有改變自己,才會最終改變別人。
有位哲人說得好:
如果你不能成為大道,那就當一條小路;如果你不能成為太陽,那就當一顆星星。
2015年美國拍了一部紀錄片《如何改變世界》,在這部記錄片裡利用罕見的檔案片段,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1971年,一群綠色和平組織者航行駛入一個核試驗區,用他們的抗議活動阻止了一場核試驗,盡而波及影響了全世界,是他們用對抗和聲音,詮釋了現代綠色和平運動的宗旨與主張。
世間鬥轉星移,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我們要在變化中學會適應與成長。面對外部世界的紛繁多變,我們要想順利實現自己的目標,就要以變化的眼光去檢視自己、審視自己,做到與時俱進,適時地改變實現目標的策略、意圖、想法與方式。當然,如果你認為改變世界是困難的、不容易的,那麼不妨假設從改變自己開始——為自己的生命創造更多機會、更多驚喜,而去努力,去改變。
老子在《道德經》中云:
「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
1.從小事做起。「不積跬步無以致千裡,不積小流無以致江河」。世界上許多複雜的事情,都是由一件一件簡單的小事組成的。俗話說:「不掃一屋,何以掃天下?」因此,做事情的步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正如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言:天下難事,必作於易。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我們每天都是在日常瑣碎的生活中開始的,不能小瞧這些小事情,我們要從大處入手,小處入手,在小事上下足功夫,因為它們是組成一件事情的基本事件。所以,我們在做事情上,要堅決克服中國人只想做大事情,不願意做小事情的心理傾向與習慣行為。
2.從細節開始。「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正如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言:天下大事,必作於細。許多複雜而又艱巨的工作,都是由無數的細節組成的,要想把每項工作都做到無懈可擊,就必須從細節做起,細節決定成敗。一個人如果對這些小事輕視怠慢,敷衍了事,最終一定會滿盤皆輸。俗話說:千裡之堤,潰於一穴。西方有一句民諺:一顆馬蹄鐵,毀了一匹馬,毀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前車之鑑,不得不汲取教訓。
所以,在工作中,我們要事無巨細,努力把每一個細節做好,努力把每一件事情像對待藝術品一樣做到極致完美,杜絕好高騖遠、眼高手低之類的現象發生。否則,事情只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的尷尬局面,最後落得殘局無法收拾。
3.抓住小機會。真正的智慧,不會因小失大,不會因少失多。他們奮力抓住每一次微小的機會,去讓自己得到歷練,去為未來的成功積澱經驗,因為他們知道沒有人可以一步登天。只要認真對待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情,你就會發現自己的職場之路越來越寬,成功的機遇也會接踵而來。不同的人對成就的設想也不同,但成就對他們的重要性是相近的,都是那些對自己來說有著非凡意義的事情,就算在別人眼中是很普通、很平凡、很渺小的,但是在他們心中卻是最特殊、最高尚、最偉大的。
在職場中,我們要樂於做別人不願意做、不願意想的小事。當時重視別人不重視的細節與機會時,最後往往都能取得成功。
自古英雄出少年,機會總是等待有準備的人。年僅22歲的中國科技少年曹原,一次在實驗室中,以特殊方式堆疊,把兩層非超導原子層石墨烯的角度旋轉了1.1度,就發現了超導體現象,破解了超導體上100多年的難題,這項研究不僅應用於醫療設施、電網設備、電子產品、 航空航天,而且還可以應用在超導計算機、新能源電池、超級高鐵等高科技領域當中。
如越王勾踐,厲兵秣馬,臥薪嘗膽10年,抓住吳國天大旱的時機,一舉滅了吳國嘗,說明時機在戰爭中的重要性。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雖然無法改變,比如父母、家庭、出身,甚至也無法改變命運對我們的捉弄,甚至也無法改變周圍的大環境,但是請你不要抱怨生活,埋怨自己。因為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比如改變自己的心態,內在和外在,又或是改變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等等。只要我們想去改變,就一定能夠改變成我們希望自己活成想要的那種樣子。
二、如果你不能改變自己,那就必須改變世界。
如果不能改變自己,那就改變世界吧!
——說夢者《許仙志》
如果你不能改變自己去適應世界,那麼你就只能改變世界,讓世界適應你。但一個人的力量來改變世界,說實話,與一個螞蟻吃大象,又有什麼區別呢呢?不能改變世界,但又要適應生活、選擇生活,那得只能改變自己去適應世界,因為改變自己遠比世界容易。
魯迅說:「醫學並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他看到國民愚弱,決定棄醫從文,用自己的筆做投槍和匕首,喚醒了無數國人。
類似魯迅先生經歷的一位外國小說家——毛姆,認為自己學醫不能發揮自己的專長,棄醫從文,專心寫小說,成為了上個世紀90年代名噪一時的世界著名小說家。特別提及的是他的世界名作《月亮與六便士》,講述了一位證券經紀人,放棄優越的生活,拋妻棄兒,專心作畫,最後一舉成名的人生勵志故事。,
《如何改變世界:社會企業家與新思想的威力》是戴維·伯恩斯坦的一部作品。
在書中,用非凡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沒有被媒體大量報導的巨大變革:環顧世界,社會中成長最快的部分是民營部門,同時數以百萬計的普通人——社會企業家們——正在越來越多地涉足到政府和企業已經失敗的地方去解決問題。
這本書要告訴我們:憑著決心和創造精神,個人也能夠創造出非凡成就。對那些追求在世上留下一個正面印記的人而言,這即是一本激勵讀物也是一本無價的「卓越行動指南」,它將改變並影響著你看待世界的方式。
同時,書中還告訴我們:那些為理想驅動、有創造力的個體,他們質疑現狀、開拓新機遇、拒絕放棄,最後要重建的創造一個更好的新世界、新秩序。
在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地下碑林中,有一塊名揚全球的無名氏墓碑,上面寫著:
當我年輕的時候,我的想像力從沒有受到過限制,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當我成熟以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我將目光縮短了些,決定只改變我的國家。當我進入暮年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我的國家,我的最後願望僅僅是改變一下我的家庭。但是,這也不可能。當我躺在床上,行將就木時,我突然意識到:如果一開始我僅僅去改變我自己,然後作為一個榜樣,我可能改變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幫助和鼓勵下,我可能為國家做一些事情。然後,誰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變這個世界。
千萬不要好高騖遠,國學大師南懷瑾說,人有三個錯誤不能犯: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
這句話語出《周易·繫辭下》: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少而任重,鮮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兇。「
這是孔子對德薄、智小、力小者的忠告,也是對執政者管理的警告。
因此,我們要謹記這三條人生箴言。
德不勝其任,其禍必酷。
德薄而位尊,害己事小,誤人事大。
德薄者中,自私者多,位越尊權越大,則危害更大。
三、結語
在生活中,大多數人認為,改變世界,就是要改變別人,與自己無關。當命運不公時,每天抱怨生活,訴說生活的不公平、不公正,但從來沒有想過怎麼去改變自己。
但當在生活中有一點點成績,沾沾自喜,又自吹自擂,認為自己的功績偉大得不可磨滅,覺得世人都很平庸、都很平凡。
如果你有英雄情結,那麼請你記住:我不能改變自己,那我就必須改變世界。
如果你承認自己是一個平凡的人,那麼請你記住:我不能改變世界,那我就必須改變自己。
列儂簡介:
約翰·溫斯頓·列儂(John Winston Lennon,1940年10月9日-1980年12月8日),出生於英國利物浦,英國男歌手,搖滾音樂家,歌手,詩人,作曲家,藝術家,演員,和平主義者。他因為披頭四樂隊(The Beatles)的創始人之一而享譽世界。
現行教育的「因材施教」,漸行漸遠,違背了孔子的教育初衷
教育的方向:外觀認識世界;還是內觀認識自己(上篇)
教育的方向:外觀認識世界;還是內觀認識自己(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