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改變世界,那就改變自己。你不能改變自己,那就改變世界

2020-12-14 繆之子聊教育

##教育改變自己,教育改變世界

導讀:

當你改變了自己,改變了別人,也就改變了世界。如果你覺得改變世界容易,那就改變世界吧。如果你覺得改變自己容易,你就改變自己吧。如果你不能改變世界,那就必須改變自己。如果你不能改變自己,那就必須改變世界。

約翰·列儂說:

「如果你不能改變自己,你就改變世界;如果你不能改變世界,你就改變自己。

上個月在一張考試試卷上,看到了這樣一則有哲理的材料:

一隻小鳥在忙於收拾家當準備搬家,卻遇到它的鄰居。它的鄰居問:「你要到哪裡去?」小鳥答:「我要搬到東邊的森林去。」鄰居又問:「這裡住得蠻好的,為什麼要搬呢?」小鳥就答:「你有所不知,這裡的人都討厭我的歌聲,說我唱得太難聽,所以我必須搬家。」鄰居答道:「其實你不用搬家,只要改變唱歌的聲音便可以。如果你不改變唱歌的聲音,就算你搬到東邊的樹林去,那裡的人也一樣會討厭你。」小鳥沮喪地回答:「可我的聲音是無法改變的呀!」鄰居說:「如果你不能改變世界,你就必須改變自己;如果你不能改變自己,那就改變世界。」

上述這句話出自世

界著名搖滾音樂家約翰·列儂之口。

原話是:

If you can't change yourself,change the world;

如果你不能改變自己,你就改變世界;

If you can't change the world,change yourself.

如果你改變不了世界,你就改變自己。

在紛繁複雜的生活中,要想衝破思想的樊籬,必須敢於改變自己。只有敢於改變自己,才能把自己的想法、觀念、思維、意圖、創意付之於行動,最後達成現實意,並追求極致與完美。

一、如果你不能改變世界,那就必須改變自己。

在這個世界上,凡事不能依靠別人,最後最能讓你依靠的人是自己,最能拯救你的人也只能是自己。要想事情改變,首先要改變自己。只有改變自己,才會最終改變別人。

有位哲人說得好:

如果你不能成為大道,那就當一條小路;如果你不能成為太陽,那就當一顆星星。

2015年美國拍了一部紀錄片《如何改變世界》,在這部記錄片裡利用罕見的檔案片段,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1971年,一群綠色和平組織者航行駛入一個核試驗區,用他們的抗議活動阻止了一場核試驗,盡而波及影響了全世界,是他們用對抗和聲音,詮釋了現代綠色和平運動的宗旨與主張。

世間鬥轉星移,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我們要在變化中學會適應與成長。面對外部世界的紛繁多變,我們要想順利實現自己的目標,就要以變化的眼光去檢視自己、審視自己,做到與時俱進,適時地改變實現目標的策略、意圖、想法與方式。當然,如果你認為改變世界是困難的、不容易的,那麼不妨假設從改變自己開始——為自己的生命創造更多機會、更多驚喜,而去努力,去改變。

老子在《道德經》中云:

「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

1.從小事做起。「不積跬步無以致千裡,不積小流無以致江河」。世界上許多複雜的事情,都是由一件一件簡單的小事組成的。俗話說:「不掃一屋,何以掃天下?」因此,做事情的步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正如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言:天下難事,必作於易。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我們每天都是在日常瑣碎的生活中開始的,不能小瞧這些小事情,我們要從大處入手,小處入手,在小事上下足功夫,因為它們是組成一件事情的基本事件。所以,我們在做事情上,要堅決克服中國人只想做大事情,不願意做小事情的心理傾向與習慣行為。

2.從細節開始。「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正如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言:天下大事,必作於細。許多複雜而又艱巨的工作,都是由無數的細節組成的,要想把每項工作都做到無懈可擊,就必須從細節做起,細節決定成敗。一個人如果對這些小事輕視怠慢,敷衍了事,最終一定會滿盤皆輸。俗話說:千裡之堤,潰於一穴。西方有一句民諺:一顆馬蹄鐵,毀了一匹馬,毀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前車之鑑,不得不汲取教訓。

所以,在工作中,我們要事無巨細,努力把每一個細節做好,努力把每一件事情像對待藝術品一樣做到極致完美,杜絕好高騖遠、眼高手低之類的現象發生。否則,事情只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的尷尬局面,最後落得殘局無法收拾。

3.抓住小機會。真正的智慧,不會因小失大,不會因少失多。他們奮力抓住每一次微小的機會,去讓自己得到歷練,去為未來的成功積澱經驗,因為他們知道沒有人可以一步登天。只要認真對待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情,你就會發現自己的職場之路越來越寬,成功的機遇也會接踵而來。不同的人對成就的設想也不同,但成就對他們的重要性是相近的,都是那些對自己來說有著非凡意義的事情,就算在別人眼中是很普通、很平凡、很渺小的,但是在他們心中卻是最特殊、最高尚、最偉大的。

在職場中,我們要樂於做別人不願意做、不願意想的小事。當時重視別人不重視的細節與機會時,最後往往都能取得成功。

自古英雄出少年,機會總是等待有準備的人。年僅22歲的中國科技少年曹原,一次在實驗室中,以特殊方式堆疊,把兩層非超導原子層石墨烯的角度旋轉了1.1度,就發現了超導體現象,破解了超導體上100多年的難題,這項研究不僅應用於醫療設施、電網設備、電子產品、 航空航天,而且還可以應用在超導計算機、新能源電池、超級高鐵等高科技領域當中。

如越王勾踐,厲兵秣馬,臥薪嘗膽10年,抓住吳國天大旱的時機,一舉滅了吳國嘗,說明時機在戰爭中的重要性。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雖然無法改變,比如父母、家庭、出身,甚至也無法改變命運對我們的捉弄,甚至也無法改變周圍的大環境,但是請你不要抱怨生活,埋怨自己。因為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比如改變自己的心態,內在和外在,又或是改變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等等。只要我們想去改變,就一定能夠改變成我們希望自己活成想要的那種樣子。

二、如果你不能改變自己,那就必須改變世界。

如果不能改變自己,那就改變世界吧!

——說夢者《許仙志》

如果你不能改變自己去適應世界,那麼你就只能改變世界,讓世界適應你。但一個人的力量來改變世界,說實話,與一個螞蟻吃大象,又有什麼區別呢呢?不能改變世界,但又要適應生活、選擇生活,那得只能改變自己去適應世界,因為改變自己遠比世界容易。

在世界的影子中,發現了自己

魯迅說:「醫學並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他看到國民愚弱,決定棄醫從文,用自己的筆做投槍和匕首,喚醒了無數國人。

類似魯迅先生經歷的一位外國小說家——毛姆,認為自己學醫不能發揮自己的專長,棄醫從文,專心寫小說,成為了上個世紀90年代名噪一時的世界著名小說家。特別提及的是他的世界名作《月亮與六便士》,講述了一位證券經紀人,放棄優越的生活,拋妻棄兒,專心作畫,最後一舉成名的人生勵志故事。,

《如何改變世界:社會企業家與新思想的威力》是戴維·伯恩斯坦的一部作品。

在書中,用非凡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沒有被媒體大量報導的巨大變革:環顧世界,社會中成長最快的部分是民營部門,同時數以百萬計的普通人——社會企業家們——正在越來越多地涉足到政府和企業已經失敗的地方去解決問題。

這本書要告訴我們:憑著決心和創造精神,個人也能夠創造出非凡成就。對那些追求在世上留下一個正面印記的人而言,這即是一本激勵讀物也是一本無價的「卓越行動指南」,它將改變並影響著你看待世界的方式。

同時,書中還告訴我們:那些為理想驅動、有創造力的個體,他們質疑現狀、開拓新機遇、拒絕放棄,最後要重建的創造一個更好的新世界、新秩序。

在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地下碑林中,有一塊名揚全球的無名氏墓碑,上面寫著:

當我年輕的時候,我的想像力從沒有受到過限制,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當我成熟以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我將目光縮短了些,決定只改變我的國家。當我進入暮年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我的國家,我的最後願望僅僅是改變一下我的家庭。但是,這也不可能。當我躺在床上,行將就木時,我突然意識到:如果一開始我僅僅去改變我自己,然後作為一個榜樣,我可能改變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幫助和鼓勵下,我可能為國家做一些事情。然後,誰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變這個世界。

千萬不要好高騖遠,國學大師南懷瑾說,人有三個錯誤不能犯: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

這句話語出《周易·繫辭下》: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少而任重,鮮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兇。「

這是孔子對德薄、智小、力小者的忠告,也是對執政者管理的警告。

因此,我們要謹記這三條人生箴言。

德不勝其任,其禍必酷。

德薄而位尊,害己事小,誤人事大。

德薄者中,自私者多,位越尊權越大,則危害更大。

三、結語

在生活中,大多數人認為,改變世界,就是要改變別人,與自己無關。當命運不公時,每天抱怨生活,訴說生活的不公平、不公正,但從來沒有想過怎麼去改變自己。

但當在生活中有一點點成績,沾沾自喜,又自吹自擂,認為自己的功績偉大得不可磨滅,覺得世人都很平庸、都很平凡。

如果你有英雄情結,那麼請你記住:我不能改變自己,那我就必須改變世界。

如果你承認自己是一個平凡的人,那麼請你記住:我不能改變世界,那我就必須改變自己。

未來暢想

列儂簡介:

約翰·溫斯頓·列儂(John Winston Lennon,1940年10月9日-1980年12月8日),出生於英國利物浦,英國男歌手,搖滾音樂家,歌手,詩人,作曲家,藝術家,演員,和平主義者。他因為披頭四樂隊(The Beatles)的創始人之一而享譽世界。

約翰·列儂肖像

現行教育的「因材施教」,漸行漸遠,違背了孔子的教育初衷

教育的方向:外觀認識世界;還是內觀認識自己(上篇)

教育的方向:外觀認識世界;還是內觀認識自己(下篇)

相關焦點

  • 《佐賀的超級阿嬤》如果你還不能改變世界,那就改變你自己
    他的外婆在物質條件極其艱苦的環境中,想盡一切辦法去尋找食物,給他灌輸積極向上的思想,告訴他,幸福不是物質決定的,如果你不能改變環境,那就改變你自己。他的外婆有很多關於生存的智慧。攔下來的樹枝、木片可以晾乾生火;昭廣想學劍道,因為要交錢,外婆告訴他可以跑步,但不能太拼命,因為會餓;昭廣餓了,想吃晚飯,外婆卻讓他睡覺,夜裡餓醒想吃東西,外婆告訴他在做夢,第二天早晨起來依然餓,外婆告訴他早餐昨天已經吃過了,只能到學校吃免費的午飯;學校運動會,昭廣沒有飯盒可以帶,
  • 改變自己就是改變世界
    《改變自己就是改變世界》作者:會觀者自在般若(智慧)慧海,唯信能入,唯大福報者能入。而修心者,只要真正明白什麼是"一",什麼是"一即一切,一切歸一」,並對任何人或物都能圓融圓滿圓通的說是"一",那就是真正開悟了,那就是入"不二法門」了,那就是明心見性了,那就是"超凡入聖」了,當下即得等覺菩薩品位(十地不退轉菩薩),來世必修成不生不滅究竟圓滿的大自在覺者!大千歸一,萬物皆一體,萬物皆有情,萬物心相應。
  • 改變世界不如改變自己
    我想要改變世界I found it was difficult to change the world,我發現這很難so I tried to change my nation.於是我試著改變我的國家When I found I couldn't change the nation,當我發現自己不能改變國家I began to focus on my town.
  • 四本時空穿梭文:既然不能改變自己,那就改變環境,魔改地球!
    大家好,歡迎朋友們來到淑鑫日記的小說世界,本期淑鑫日記推薦給大家的是四本時空穿梭文,看看哪一本才是你的菜:既然不能改變自己,那就改變環境,魔改地球!想要閱讀更多的精彩內容,朋友們可點擊下方小說進行閱讀。
  • 生活感悟:改變不了世界,就改變自己
    直到走上社會,他們才震驚地發現:原來,當你陷入困境時,未必會有人伸出援手;當你痛苦時,除了家人,極少有人會在你身邊陪你共度;當你獲得機遇的時候,卻會出現大堆人用一大堆手段與你競爭。最後,那些希冀世界能為自己而變的人,都被這個世界改變了。他們逐漸認識到這個世界對個體的殘酷,為了生存下去,或者說更好地活下去,他們開始不斷地做出一些改變。
  • 改變能夠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認識自己,接納自己
    人生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認識自己只有認識了自己才能很好了解別人你是誰你生命的意義和使命是什麼只有把自己的位置很好定位就好比常說的人貴有自知之明認識自己 接納自己 尊重自己才能有尊嚴地活著才能實現人生價值1、遇到了《活出樂觀的自己》,知道這本書是積極心理學的基礎
  • 生活帶給你的是什麼?改變世界還是改變自己?
    生活帶給你的是什麼?改變世界還是改變自己?生活中怎麼就那麼不公平?要麼你積極的看待,生活中還會有另一扇窗給我們打開依然燦爛多彩,要不我們消極的對待,抱怨久了,可能會傷害到自己的世界觀,極端的甚至能夠傷害到自己的身體給家庭帶來災難,因為真的有時候再多的努力也改變不了局面,比如今年的5月份陝西的藥家輝鑫案件,因為受到了法律之外其他因素的幹擾,被害者用死者屍體作為要挾拒絕安葬,即便上訴到了高院依然維持了死刑,連最基本的公正都做不到
  • 我們不能改變別人和身邊的世界,可是不要抱怨,我們可以改變自己
    當你與命運作鬥爭的時候,你會選擇前行還是放棄……電影《我不是藥神》中,突如其來的一場重疾砸到老父親的頭上,程勇選擇了與身患白血病的呂受益合作,決定從印度走私格列寧,這一刻我沒得選。「你走吧」呂受益妻子一臉哭泣,「我們不需要你的施捨」。程勇一臉後悔的走到門外,無數的白血病人默默地看著程勇,當程勇從這些人中走過,這一刻他仿佛良心受到了譴責,或許如果他不是因為貪生怕死,也許呂受益也不會死。,也許有千千萬萬地不用死。「我犯了法,該怎麼判我都沒話講,可是我看著這些病人,我心裡難受,他們吃不起天價的進口藥,他們就只能等死」法庭上的程勇無奈的說道。
  • 心理學:改變自己是成長,想要改變別人,那是痴心妄想
    怎麼能改變我妻子愛花錢的毛病?每個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他看到的世界和你看到的不完全一樣。你認為的問題,在對方看來,可能根本不是問題。你說他脾氣不好,他說你胡攪蠻纏浪費他時間,他只用了幾句不中聽的話對你,已經夠客氣了。
  • 既然不能改變這個世界,那就去學著適應吧!
    每個人總有些事情,是不願意別人知曉的,原來一直以為,只要不刻意地去暴露,自己就不會赤裸裸地展現在人前。然而,現在我算是明白了,在網絡如此互聯的當下,我們的隱私,以及人格其實一文不值。都說文字的東西,會有被洩露秘密的危險,所以還是少寫日記之類的好,於是催新了電子類的產品,圖片,心事被儲存在雲端,看起來似乎牢不可破,完全擁有了自己的秘密空間。
  • 你有一個改變世界的機會
    如果你覺得這個世界很糟糕,那麼它的糟糕也有你的一份功勞。如果你覺得這個世界很美好,那麼這個世界將更加美好。人們關心自己的生活,卻忽視自己生活的這個世界,這是一種怎樣的愚蠢呢,小小的麻雀也想要守護自己的那片森林。
  • 如果你從現在開始改變自己,你會發現你正在改變世界
    二、從現在開始,聰明一點, 不要問別人想不想你愛不愛你, 再也不要太在意一些人太在乎一些事, 順其自然以最佳心態面對, 因為這個世界就是這樣, 往往在最在乎的事物面前, 我們最沒有價值。三、如果你從現在開始改變自己,你會發現你正在改變世界四、什麼叫多餘?
  • 生活的最高境界,接受不能改變的,改變能改變的
    心態不好的女人往往沉浸於自己的幻想中,當幻想破滅的時候,她們往往不能接受眼前的事實,於是為了改變不可能改變的現狀,就「走捷徑」,甚至走向人性的反面。人的一生就是一張單程車票,所有做過的、經歷過的都成為不可更改的事實和歷史,對於過去,女人只能緬懷,而無法更改。事實分為三種,良性的、惡性的以及處於中間狀態不鹹不淡的。
  • 《你無法改變環境時改變自己》:屌絲逆襲不是夢
    當環境無法改變時,你該怎麼辦?這輩子,我們只能這樣嗎?近日,由北京理工大學推出的《你無法改變環境時改變自己》一書,在各大書店和網店開始熱銷,引發讀者紛紛熱議。從那些取得成功的名人,如麥可o喬丹、比爾o蓋茨、安東o巴甫洛維奇o契訶夫等人的人生經歷來看,他們總結出了自己的心得體會,即你不能決定出身,但可以把握命運;改變不了環境,但卻可以改變自己;左右不了天氣,但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  思考工作:別人不變,你可以變  工作可以說是讓一個人實現夢想的路徑。要學會時刻思考工作。
  • 心靈語錄:不能改變天氣,但可以改變心情;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
    樂觀精神和高尚品質,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對一切事物的看法,並通過我們的行為表現出來,並最終決定我們的人生。而這個世界其實是一個內心的世界,如果我們情緒低落,憂鬱,那反映出來的將是絕望和無助;如果我們能以平靜和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那麼這個世界所給我們的將是最好的。
  • 原創|改變自己,才有機會改變世界(《大學》講什麼?12)
    我們要注意,這段話從結構上講是倒裝的,後一句是前一句的前提,反映了這八個功夫的次第關係,這就像下樓梯,得遵守先後次序,一個臺階一個臺階的走下來,不能突然就從八樓一下跳到一樓。03在英國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有一座無名者的墓碑,上面刻著這麼一段話:當我年輕的時候,我的想像力從沒有受到過限制,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當我成熟以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我將目光縮短了些,決定只改變我的國家。
  • 心理學:改變自己,你的人生才會走上坡路
    你想要做哪一種呢?在同樣的熱水燒灼下,是做外強中乾、輕易屈服的土豆?還是做看起來易碎但經過錘鍊卻更加堅硬的雞蛋?還是像咖啡一樣特別,注入熱水,就和環境融合在一起,甚至改變了原本平凡環境?在逆境面前,我們可以有多種選擇;即便改變不了環境,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改變不了事實,但可以改變態度;不能控制別人,但我們可以掌握自己!
  • 只有改變自己,才能改變人生
    今天恆實要給大家分享的是:與其羨慕別人的好,不如努力改變自己的人生。在這個世界上有兩難:一是改變別人、二是改變自己。企業家馬雲先生曾在浙商大會上說:你改變不了川普,你連你媽都改變不了!馬雲先生的這句話細細品來,還真的蘊含著深深的人生哲理。從古至今又有多少人能成功改變自己,改另外一個人呢?
  • 生活處處是坎坷,改變不了世界就先改變自己
    人生就像一輛不知道終點在何處的旅途,在旅途中,我們會看到美好的事物,經歷很多的事情,遇到很多的人,同時我們也會在這些經歷中學到各項經驗,提高自己的能力,從而去對世界生活環境,有一個自己的了解認知。但是每個人回頭以後才發現也就只有是真正去經歷過世間的種種煩惱,嘗試過人間百態每個人才能真正的成長起來,讓自的內心有個真正的衡量世界的尺子,把自己擺在一個正確的位置,同時讓自己正確的樹立所謂的目標,不是每天活在幻想裡。就如我們在遊戲中的人物臺詞一樣,樹葉的一生就是為了歸根嗎?
  • 我們能改變環境,但不能持續改變世界||有一種成功叫家庭教育
    時常,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藍天,改變了白雲,看似把世界變成了一個美麗的新世界,卻讓世界夾雜著各種難聞的氣味!我們也通過這些改變,收穫了成功,但,不能持續改變我們的世界;因為,我們丟棄了家庭教育,丟棄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