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快要結束了,很多孩子還是沉浸在暑假的放鬆中無法自拔。不知道您的孩子是不是已經作息顛倒,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是不是還在每天追劇或玩遊戲,是不是還沒有沉浸在學習的狀態當中已經開學了,家長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引導孩子收收心,準備投入到新學期的學習中去。前幾天還有學生跟我說,早飯10點40才吃,這樣的狀態顯然是不利於學習的。
所以,開學收心第一件事就是要逐漸調節作息時間。每天儘量早睡早起,,這樣才能保證在開學聽課的時候能夠精力充沛,不至於打瞌睡。儘管剛開始的這些天孩子可能不太適應這種狀態,但堅持下去很快就會轉變過來。如果你的孩子有這種狀態,儘管按你的方式給孩子提要求,但一定要保持適度的寬容,給孩子一個調整的時間,因為這種狀態不是個例。我發現,開學第- -周聽課狀態不好的孩子特別的多,好多孩子第一節課打瞌睡,一下午都昏昏欲睡,這樣的孩子多半是沒有做好開學準備的孩子,這就需要在開學第一周儘可能調整過來,這樣才能提升聽課的效率。
開學收心第二件事就是對孩子的學習程度進行復盤。我們知道,大多數學校開學都有一個開學測,來檢查一下孩子們這個暑假有沒有把知識遺忘。這時候,這次考試的成果就是很好的一一個指導孩子接下來學習的工具。前面我們講了試卷分析的方法,這裡完全可以應用試卷分析的方法來確定孩子的知識漏洞,明確接下來的學習策略。如果孩子的學校沒有開學測試也沒有關係,可以通過孩子的暑假作業來復盤-下孩子的學習情況。挑選距離開學時間最近的、孩子完成的作
業,做一個簡單的回顧,看看孩子的錯題點在哪裡,也可以達到復盤的目的。有了復盤,就明確了新學期學習的重點攻克方向,這在開學之初,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所以,在這之後,第三件事就是要結合這些分析,為新學期制定- -份學習目標和學習規劃,規劃不必太長,可以先想一想開學第一-個月有沒有什麼目標,開學第一周要怎樣學習等, 讓孩子早早的融入的開學的環境中。
有了這些方法還不夠,-些技巧同樣重要,畢竟學習也是一項技術活。這裡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適度調節孩子每天的時間分配,循序漸進的增加孩子每天的學習時間,讓孩子可以適應開學以後的學習節奏。那麼每天學習都要做些什麼呢?
對於新學期的銜接學習,我有一些建議
首先,就是要對新學期要學的內容有所了解。比如數學,我們可以通過翻看目錄的形式,了解一下下一個學期我們要學習什麼內容。比如初二上學期,數學課本的內容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軸對稱,整式乘法與因式分解,分式等五個章節。我們可以發現前三章都是幾何模塊,後面的兩章是代數模塊。統觀目錄以後,可以分析一下馬上要學習的知識和新知識之間的聯繫,比如看到整式乘法章節,可以想到我們初一學過整式加
減部分的內容,看到分式的也會想到以前學習過分數的內容。對於幾何模塊,雖然我們還沒有學過這些知識,但是可以回憶一下之前學習幾何章節的時候,都有什麼樣的學習方法,比如我們之前學習過相交線、平行線章節,我們學習了幾何圖形的性質和判定,做了一系列相應的性質和判定的練習。
在對新學期的內容有所了解以後,我建議結合新學期的學習內容,先抽出一部分時間進行舊知識的複習和鞏固。還用初二數學舉例子,在學習新知識之前,可以複習一下整式加減的相關知識,也可以複習一下分數的相關知識,比如分數的通分約分,分數的加減乘除運算等,這些複習對新知識的學習是很有必要的。
教育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做學習遷移,學習遷移有很多方面,根據遷移的性質不同,即遷移的影響效果不同而劃分,學習遷移分為正遷移和負遷移。正遷移指一種學習對另- -種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產生觸類旁通的學習效果。負遷移指兩種學習之間的相互幹擾、阻礙。零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 -種學習既不產生積極影響,也不產生消極影響。
我們在學習新知識之前,如果能夠把對應的舊的知識基礎進行複習,那麼接受新知識就會比較快,理解的也會更透徹,應用的會更靈活,這樣就實現在知識的正向遷移。當然,如果舊知識就存在漏洞,掌握的就不夠牢固,那麼在學習新內存在漏洞,掌握的就不夠牢固,那麼在學習新內容的時候就有可能也存在模糊不清的情況,這樣的影響可能就是負遷移。新學期,為了減少負遷移,一定要有針對性的對之前學習的知識進行複習,把沒有弄懂的地方弄懂,複習知識的具體內容和用法,這樣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就會更容易接受,也會更加牢固。
在複習過舊知識以後,接下來要有計劃的對新學期的內容進行預習,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提前預習半個月或者半個學期的知識,這個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自己來定。
在預習中我們要注意,比如文科的預習,學生們可以提前背一背英語的單詞,看一看課文,語文看一看生字或者背誦一下古詩古文之類的內容。理科的預習,可以看一看教材,還是用數學來說,對於幾何章節,預習的時候,可以看看課本中定理的推理過程,了解這個定理是怎麼來的,了解以後可以抽出時間來旨誦一下定理的內容,還有時間可以做一做課本上的例題和練習題。對於代數章節,預習的時候要多看法則,可以看看教材中法則的推導過程,這樣可以幫助理解法則的使用方法,同樣可以做一些相應的例題體會一些法則的用法等。
一個章節預習過後,也可以按照我之前積累的方法,自己先列出一些章節的知識點,以及知識點的一些用法,也可以繪製一個章節的知識網絡圖,這樣可以對這個章節的知識有一個初步的比較全面的認識。等到老師講課的時候,可以發現哪些內容可能理解的還不夠透徹,知識點還有哪些用法並沒有找全,這樣及時的補充到我們原有的積累本中,經過反覆的補充和修正,再複習的時候就會更有針對性,相信成績也會有顯著的提
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