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8 日上午 10 時,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頒授勳章獎章並發表重要講話。
第四軍醫大學博士,陝西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醫療副組長,西安大興醫院援鄂醫療隊隊長、臨時黨支部書記,陝西省三八紅旗手,西安交通大學博士後,西安大興醫院麻醉手術科主任……韓麗春與許多優秀的醫生一樣,隨著經驗與年齡增長,任職和榮譽越來越多。
而今天,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裡,韓麗春人生履歷上,又將加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這次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工作中,受到黨和國家的表彰,聽了首長的講話我內心非常激動。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們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工作中救死扶傷、守望相助,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但是黨和政府給予我們這麼高的褒獎,我感到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因此,我必須要更加努力,堅守從醫的初心、堅持生命至上,做有擔當、有溫度的好醫生,不辜負黨和國家賦予我的這份榮耀和信任!」
優秀共產黨員
抗疫先進個人
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的獎章盒子裡,這樣寫到它的設計理念:
獎章以「眾志成城」為主題。外圈光芒為如意雲紋,內圈為紅五星、抗疫戰線各行各業奉獻者等,代表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人字紋和紅綢帶,象徵萬眾一心、順意吉祥。上章的火雷紋、中國結和手握手,象徵全國人民滿腹熱情、團結互助。獎章整體表達對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各界人士眾志成城、勇往直前、無私奉獻精神的禮讚。
回顧韓麗春的抗疫經歷,這種精神始終貫穿在她的生活工作中。
主動請纓立誓言,「弱」女子的英雄本色
2020 年 1 月 27 日,西安大興醫院抽調 26 名骨幹組成援鄂醫療隊,韓麗春主動報名,堅決要求到最危險的防疫一線。日常工作中,韓麗春不善言辭,但專業過硬,遇事冷靜做多說少的性格,也是醫院決定將重任交給她的重要原因。
出徵前,韓麗春每日緊盯隊員進行防護服穿脫等防護知識的密集培訓,做好藥品、物資等準備,並針對隊員的實際情況,結合新冠肺炎病種特點,及時收集最新動態和診療方案,進行技術培訓和交流。
2020 年 2 月 2 日,陝西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出徵儀式在西安大興醫院舉行。韓麗春面對黨旗立下錚錚誓言,「逆行向前、絕不退縮。」在奮戰在收治危重症患者的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的 65 個日日夜夜裡,作為醫療組副隊長,韓麗春始終堅守在最艱難、最危險的疫情一線,承擔起最危重病人救治任務,這是一名「弱女子」的「英雄本色」。
無懼風險,挑起千鈞重擔的「主心骨」
到達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後,作為醫療副組長,為了及時挽救生命,韓麗春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主動承擔整個病區最危重患者的收治和管理,所有危重症患者病例討論和死亡病例討論,均由韓麗春主導完成。氣管插管 9 人,有創通氣 9 人,所有氣管插管病人都放在她的醫療組,最多的時候有 5 名呼吸機治療的病人。被隊員們稱為危重病房的「主心骨」。
2 月 7 號,一位 69 歲姓付的女士,入院時雙肺嚴重感染、呼吸困難,生命隨時會有危險,韓麗春傾心盡力救治,患者病情逐步好轉。2 月 18 日,付女士出院,臨行前握著韓麗春的手,激動地淚流滿面,連連說「陝西隊給了她第二次生命」。作為危重病區的首例出院患者,該病例極大的鼓舞了醫療隊員們的士氣。
衝在一線,把高難度、危險係數更大的操作留給自己。3 月 4 日,在病區改造的「迷你 ICU」中,擁有 19 年手術麻醉經驗的韓麗春,為一位氣管插管患者給予無創機械通氣治療。進行氣管插管、機械通氣的老年患者死亡率高,即使是在全套配置的標準 ICU 內實施也有難度,更何況是臨時改造的「迷你 ICU」。插管難,拔管時更會導致氣溶膠迸發,被感染的風險極大。在隊友們的配合下,膽大心細的韓麗春為患者成功實施拔管,患者的生命體徵平穩,在場的所有人員激動不已。經過精心治療,該患者好轉出院。作為醫療隊唯一成功脫機拔管的病例,讓更多患者和家屬看到了希望。
醫病先醫心,精準施治書寫大愛情懷
韓麗春深知,患者的自身抵抗力和樂觀的態度,對治療起著更重要的作用。在緊張繁重的救治工作中,她積極堅持推行個性化治療,在彼時「滿目瘡痍」的患者內心,用愛與人文關懷,點燃他們的希望。
一位 2 月 5 日入院的老人,老伴去世,女兒隔離,經過十多天精心治療,氣短和發熱症狀基本消失了,卻突然並發了腦梗,一側肢體不能活動,老人情緒非常低落,既不配合治療也不願意吃飯,甚至一度想放棄治療。偶然一天,韓麗春接到老人女兒打到護士站的電話,便給她講了母親的病情和情緒,並把老人已關機的手機充好電帶到病房,讓分開 17 天的母女倆第一次打通了電話。隔著電話,兩人泣不成聲,在韓麗春的鼓勵下,老人重新樹立了生活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周密安排科學管理,實現雙「零」目標
韓麗春全面負責病區的醫療和管理任務,她狠抓醫療質量和人員安全,細化醫療、護理、院感流程,實施三級查房,嚴格落實十八項核心制度,病房管理按照「一體化、兩崗位、三線制、四定床、五補充」模式有序運行。她緊盯隊員的安全防護不放,始終繃緊醫護人員「零感染」這根弦,關注隊員的心理狀態,確保每名隊員狀態良好。
最周密的安排,最嚴明的紀律,最科學的制度,換來了最明顯的效果。陝西二隊所在病區危重患者死亡率始終處於較低水平。3 月下旬,全國省級醫療隊陸續開始撤回,國家衛健委焦雅輝督察專員評價,陝西二隊危重症救治能力和效果最好,要堅持到最後。醫療隊堅守到 4 月 6 日,是全國省級醫療隊最晚撤離武漢的。在協和的 65 天,醫療隊累計收治患者 113 名,其中重症 78 名,危重症 21 名,治癒出院、症狀轉輕轉出 104 名,實現了病區患者清零、醫務人員零感染的雙「零」的目標,被授予外省援武漢醫療隊「工人先鋒號」。
去北京領獎前,韓麗春花了整整一天時間苦惱此次領獎的穿著,這對於平常衣著樸素,日日泡在手術室裡的韓麗春而言,甚至「比我抗擊疫情時救治患者還難,還緊張。」
從未如此緊張的韓麗春,源於這份榮譽不僅意義非凡,必將成為自己人生不可磨滅的記憶,更重要的,是她深知這份榮譽不只屬於自己,更屬於在武漢、新疆抗疫一線共同戰鬥過的其他 34 名隊員。
經過抗擊疫情淬鍊的韓麗春,接過分量沉重的獎章,將始終牢記使命,不忘治病救人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