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的歷史上,從來不缺少傳奇,作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命運轉折機會,很多人選擇拼盡全力爭取高分,從而踏進新的世界,然而也有人因為種種原因,考不到好成績,不得不名落孫山。
考不好沒關係,可以通過復讀重新獲得一次機會,可有人卻想通過「旁門左道」尋求錄取機會,12年前,有一個考生就是如此。
一、偏科嚴重,想通過「創新」尋求機會,卻機會渺茫
吉劍是一名雲南出生的農村孩子,父母常年以種地為生,靠著微薄的收入支撐著一家人的生活開支。
吉劍從小學習不錯,尤其是在數學方面有一定的天賦,父母也希望他能通過高考改變命運,從窮山村裡走出去。
2007年,吉劍第一次參加高考,因為英語考得太差,沒有考取理想的成績,成了一名落榜生。
其實吉劍的數理化成績都還不錯,但英語卻怎麼也學不好,一上英語課就犯困,原本想重整旗鼓通過復讀努力提升英語成績,可臨近第二次高考,吉劍的英語仍然沒有起色。
無形之中,吉劍的心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他感覺自己即使再參加高考,也八成考不上,於是他動了一個小心思,把自己對數學的研究寫成論文寄給各大院校,希望引起他們的注意,從而獲得一次破格錄取的機會。
憑藉對數學的熱愛,吉劍從小學就開始寫論文,到高中時已經積攢了30多篇數學方面的論文,他滿懷希望的投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沒想到卻石沉大海,沒有收到任何一所高校的認可。
彼時的吉劍認為高考太墨守成規了,自己的「創新」竟然沒有人慧眼識人,於是他在2008年高考時一不做二不休,做了一件轟動全國的事。
二、高考故意考0分,轟動了媒體,卻封堵了自己的求學之路
2008年的高考,吉劍帶著對高考制度不滿的情緒走進了考場,這次他沒有一點心理壓力,因為他根本就不想考個好成績。
開考以後,吉劍在試卷上寫上自己的名字和考號就開始了自己對高考的「審判」,他大筆一揮,在試卷上寫滿了自己的「數學論文」,並在試卷背面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老師您知道當代數學有哪些缺陷嗎?
老師您覺得用微積分解決問題是否精確嗎?
在英語試卷上,吉劍更是直接寫了篇中文作文,並留下了「我喜歡數學就像老師喜歡英語一樣,我考不了英語你也考不了數學。」
寫完這些內容以後,吉劍閒來無事胡亂答了一通,就交卷了,最終,他再一次「如願以償」落榜了,而且引起了很多媒體的爭相報導,可命運終究沒有給他機會,帶著168分的成績單,吉劍走進了工地。
三、沒學歷、沒技術,摸爬滾打多年總算混出了名堂
2008年吉劍拿著家裡給的400塊錢,去到了昆明打工,他當過建築工人,做過服務員,也做過書店管理員,由於沒有學歷更沒有技術,他只能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彌補自己的短板。
好在吉劍和其他打工仔不同,他幹一行愛一行,總是琢磨事,學習能力也很強,有一次在防盜門廠當打字員時,他通過觀察改進了一項小問題,還得到了領導的認可。
漸漸地,吉劍開始接觸文案策劃、網絡營銷,還通過自學掌握了網絡運營技術,為企業帶來了利潤。
2012年後,吉劍跳槽到一家健身器材廠做起了網絡運營和電子商務,開始琢磨自己幹一番事業。
2014年吉劍結了婚,一年以後就辭職自己創業了,從開網店開始,慢慢的收入也越來越多。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年的打拼,如今的吉劍也算小有成就,他收入早已破百萬,在金華、永康先後購置了多套房產,還在杭州定了居,生活也越來越好。
可就算如此,吉劍仍說,他並不喜歡如今的生活,但也沒有辦法,都是生活所迫,他希望自己在35歲有5000萬固定資產,實現財務自由,再回頭研究自己喜歡的數學。
四、寫在最後
回想當年自己的「0分」行為,吉劍認為那只是一次主動性很強的選擇,人生沒有捷徑,只有不懈的努力,「還沒高考的學生,不要學他,一定要好好讀書」。
就像他的文集名字《像狗 一樣活著》一樣,從年少無知走到如今生活幸福,看似一帆風順,實則也充滿了辛酸和殘酷。
吉劍的成功是他自己不斷努力,鑽研學習才得以實現的,他表示自己的經歷很苦,很多人是抗不過來的,「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或許如今的他也曾後悔過當年的「一時衝動」。
我是林白,歡迎關注我,文章素材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