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啥意思?古人智慧之談

2020-12-11 古今三千事

傳統文化因為年代久遠總不乏一股神秘之感,尤其是農村長輩時常講一些傳統故事讓人將信將疑卻總是意猶未盡。這些傳統故事和即將失傳的傳統技藝一樣,似乎總能從其中感受到遙遠古代那若有若無的社會百態。例如以前農村家家戶戶都會貼門神,如今已經漸漸消失,隨之產生的門神故事每每讓人流連忘返。足見以往的農村定然也是如此圍爐夜話,聽長輩談玄講經。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民間俗語同樣意味深長,這些俗語的背後都是古代傳統文化縮影,細嚼之下常豁然開朗之感。比如這句與香火相關的俗語「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兩句話乍看之下讓人既熟悉又陌生。

求神拜佛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即便是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依舊十分盛行。逢年過節,許多寺廟都是香火鼎盛,人們以此祈福,借香表意,燒香依舊是寺廟中必不可少的行為。猶記得當年農村,家家都於堂屋設一神龕,上書「天地君親師」,時常燒香而拜之。可見,燒香始終以其特殊的含義在華夏大地上流傳。然而燒香並非拿香點燃插香爐後作揖這麼簡單,箇中講究紛繁複雜,古人認為,燒錯了不但不吉反而會招來災禍。

先來說說「三長兩短」,這句話自然是家喻戶曉,是表達死亡的一種代稱。可是代稱千千萬為何偏偏選中它呢?於此有三種說法,一是和傳統文化中土葬所用的棺材相關。對於棺材並不陌生,但個中講究卻少有人知。棺材共用6塊木材拼成,上下兩塊代表天地,左右兩塊代表日月,此四塊均為長木。而前後兩塊則需要四方形的短材,叫做彩頭彩尾。如此便是「四長兩短」,其中天木是死後才蓋,所以只說「三長兩短」。另一種說法和鑄劍大師歐冶子有關,傳聞其鑄了三把長劍,兩把短劍如魚場、勝邪。五把劍鋒利無比,與之相對都有性命之憂,故而稱三長兩短,不過大多認為此說牽強。還有一種說法是指香火,上香常用三柱故而三長,蠟燭常用兩支故而兩短,而這些東西專用祭祀,所以代指死亡。

再說「香忌兩短一長」,很多人可能不知為何只用三炷香,其實還是源於古人對自然的感恩,早在佛道產生之前就已經出現,人們以此驅疫避穢,敬神清心。民間普遍認為三炷香代表天地人,「人」代表祖先。而道教常指三清,佛教則代指佛法僧。燒香的禮節頗多,此處便補贅述,之所以忌兩短一長,是因為古人燒香還配有一本香譜,根據燒香後三炷香的長短來對應吉兇禍福,也就是俗稱的「看香頭」。而兩短一長常被視為不吉,所以是燒香時最不想到看到的一種。

當然,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文化水平的提高,這些現象也逐漸被科學認知所取代。燒香後所顯示的長短並非神明預示,卻和生產商和當時的環境密切相關,無論是材料的優劣還是工序的緊密程度,都會直接影響香的質量從而導致長短的不同。而燒香環境中的風向也會對香的燃燒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哪怕是點火的先後都會導致前後長短不一的現象。反之,如果人為布置合適的環境,以此行騙次次吉香也不是沒有可能。不過,雖然燒香並沒有改變古人的生活,但其盛行的程度卻深刻地體現古人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如今人們大多衣食無憂,也漸漸明白美好的願望只有靠勤勞的雙手才能實現,燒香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一個時代結束的標誌。

相關焦點

  • 古代俗語:「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究竟啥意思?
    今天我們就來講解一下「三長兩短」這個成語的由來和含義。民間俗語中的「三長兩短」,這個成語特別簡單,可以說差不多所有人都知道這個成語。不過大家知道這個成語的來源,以及這「三長」是哪三長,「兩短」又是哪兩短嗎?這個估計十人九不知。一、人怕三長兩短「三長兩短」這個詞語早就誕生並且深入人心呢?那麼具體是哪三長哪兩短呢?
  • 俗語:「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究竟啥意思?
    來源:哲學閱讀(ID:zxyd22)俗語「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就是這樣一個極富來歷的說法,它內涵豐富,且來歷極廣。棺材上下、左右的木材為長木,前後木材則為短木。因為棺蓋在人活著的時候是不蓋的,只有死後才會蓋上。去掉棺材這塊木板,正好「三長兩短」。當然,沒人想見棺材,見到了棺材就意味著人之將死或者倒大黴,人們怕見棺材,自然也就怕「三長兩短。」來歷二,歐冶子鑄劍傳說。
  • 民間俗語:「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啥意思?
    而在眾多的民間風俗當中,其中不乏一些禁忌和講究,就比如這句民間俗話「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那麼這句俗話這樣說有沒有道理呢?且聽我一一道來。人忌三長兩短不知道大家生活當中,有沒有經常預感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一樣。有些時候會心神不寧、噩夢頻發、莫名的流淚。這些現象的發生,自古至今,好像都預示有事情發生,亦好也亦壞,而且有些時候準到可怕。
  • 民間俗語:「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究竟啥意思?
    俗語「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就是這樣一個極富來歷的說法,它內涵豐富,且來歷極廣。今天,咱們就以故事下酒,一步一步來解釋這句傳統俗語,為何在鄉下很流行,到底有何科學道理;一、人怕三長兩短「三長兩短」,為漢語成語,出自明代《鴛鴦棒·恚剔》:「萬一有三長兩短,定要討個明白。」,但是在明代之前,「三長兩短」早已流行於民間,傳言極久,來歷頗多。
  • 俗話說:「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由於以前的科技落後,人們對所有的事情都比較迷信,有些時候人們還會通過燒香來趨吉避兇,有句農村俗語叫做:「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如今人們在蓋棺木的時候,總會用釘子把上面一塊木板釘緊,但是在以前,釘子很稀缺,所以蓋棺木的時候,是用皮繩子把棺蓋捆綁起來的,長的一邊捆三道,短的一邊捆兩道,也就是所謂的「三長兩短」,無論哪種說法,都說明了「三長兩短」與棺材有關,也就是與死亡有關,所以就有了「人怕三長兩短」的說法。
  • 農村常說:「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啥意思?
    而在眾多的民間風俗當中,其中不乏一些禁忌和講究,就比如這句民間俗話「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那麼這句俗話這樣說有沒有道理呢?且聽我一一道來。人忌三長兩短不知道大家生活當中,有沒有經常預感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一樣。有些時候會心神不寧、噩夢頻發、莫名的流淚。這些現象的發生,自古至今,好像都預示有事情發生,亦好也亦壞,而且有些時候準到可怕。
  • 不瞞你說:「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究竟啥意思?
    俗語「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就是這樣一個極富來歷的說法,它內涵豐富,且來歷極廣。今天,咱們就以故事下酒,一步一步來解釋這句傳統俗語,為何在鄉下很流行,到底有何科學道理;一、人怕三長兩短「三長兩短」,為漢語成語,出自明代《鴛鴦棒·恚剔》:「萬一有三長兩短,定要討個明白。」
  • 老祖宗忠告:「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究竟啥意思?
    俗語「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就是這樣一個極富來歷的說法,它內涵豐富,且來歷極廣。今天,咱們就以故事下酒,一步一步來解釋這句傳統俗語,為何在鄉下很流行,到底有何科學道理;一、人怕三長兩短「三長兩短」,為漢語成語,出自明代《鴛鴦棒·恚剔》:「萬一有三長兩短,定要討個明白。」,但是在明代之前,「三長兩短」早已流行於民間,傳言極久,來歷頗多。
  • 風水先生告誡孫子:「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究竟啥意思?
    在很多人眼裡,「三長兩短」這個詞已經成了災禍、意外、死亡的代名詞,可它最初的本意真的是這個意思嗎?還是在千百年的流傳中被人們曲解了本意呢?今天我們就來講解一下「三長兩短」這個成語的由來和含義。民間俗語中的「三長兩短」,這個成語特別簡單,可以說差不多所有人都知道這個成語。不過大家知道這個成語的來源,以及這「三長」是哪三長,「兩短」又是哪兩短嗎?
  • 老祖宗告誡:「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究竟啥意思?
    俗語「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就是這樣一個極富來歷的說法,它內涵豐富,且來歷極廣。今天,咱們就以故事下酒,一步一步來解釋這句傳統俗語,為何在鄉下很流行,到底有何科學道理;一、人怕三長兩短「三長兩短」,為漢語成語,出自明代《鴛鴦棒·恚剔》:「萬一有三長兩短,定要討個明白。」
  • 老人家常說:「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竟道盡人生智慧!
    其中有一句「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短短十二字,道盡了人生哲理。今天我們便一同來品一品這句話背後蘊藏的人生哲理。倘若沒有深入了解,想必許多人都會感到一頭霧水,為何香忌諱兩短一長?這背後藏著什麼樣的處事哲學?
  • 老話「人怕三長兩短」,究竟是啥意思?後半句同樣經典,長見識了
    我們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個成語:三長兩短,指的就是意外的災難或者事故,其實就是對死亡的一種委婉稱呼。而在我國俗語文化之中,也有這樣一句俗語「人怕三長兩短」,當成語文化和俗語文化相結合,裡面蘊含了無窮的智慧和學問。那麼有的朋友會問,「人怕三長兩短」這句老話到底是什麼意思,究竟哪「三長」,哪「兩短」呢?下面筆者和大家一起分享其中的奧秘。
  • 老話常說「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其中短和長分別指啥?
    也就是說,人死後雖然沒有了靈魂,但是仍在天地之間,有一席之地。在棺材板的長度中,中間的四個棺材板為長木,前後的為短木,所以就有了長短一說。如此說來,應該是「四長兩短」,之所以被叫做「三長兩短」,是因為棺材蓋在人活著的時候,不用蓋,只有人死後才會蓋,因此去掉這個棺材蓋,就成了「三長兩短」。
  • 老祖宗說: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上香真的可斷吉兇嗎
    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那這裡的「三長兩短」和「兩短一長」又有著怎樣的涵義呢?通過上香真的可以推斷出禍福吉兇嗎?我們先來說說為何「人怕三長兩短」。其實,「三長兩短」這個詞語相信對於大家都不陌生,就是說突然導致的意外事故給人擔驚受怕的感覺。
  • 香忌兩短一長,人怕三長兩短
    燒香拜佛在古代社會是非常盛行的,現在雖然燒香拜佛的人沒那麼多了,但是作為一種習俗的傳承,當人們在發生大事時會去寺廟中祈福。祈福就一定要燒香,我們看到燒香時都是三根,偶爾會見人拿很大一把在燒,但幾乎見不到有人燒香的數量少於三根。
  • 俗語「三長兩短」什麼意思?是哪三長?又是哪兩短?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三長兩短」這個成語,並且常常在各種場合使用它,這是一個極為簡單並且使用率很高的成語。不過大家知道這個成語其實是由俗語演化而來的嗎?大家在使用時想過具體是哪三長、哪兩短嗎?估計十問九不知。其實「三長兩短」通常用來形容意外或者天災人禍,它的意思是不是和大家想像中有很大出入呢?
  • 俗語:三長兩短,其中的三長指的是哪三長?兩短指的又是什麼呢?
    俗語:三長兩短,其中的三長指的是哪三長?兩短指的又是什麼呢?小磊今聽到一個詞:三長兩短,聽到這個詞小磊覺得很納悶,為什麼要三長兩短呢?裡面的三長指的是哪三長?兩短指的又是什麼呢?但是在農村,三長兩短是有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和棺木有關的。棺木是由六片木材拼湊而成,棺蓋及棺底分別俗稱天與地,左右兩片叫日月,這四片是長木材,前後兩塊分別叫彩頭彩尾,是四方形的短料所以合計共是四長兩短。但棺蓋是人死後才蓋上的,所以只稱"三長兩短"作為死的別稱,後來再加入意外、災禍等意思。
  • 俗語「小指短,丟飯碗;中指長,小霸王」啥意思?古人的智慧之談
    當然這只是文人墨客等人心中的田園生活,其實在民間百姓心裡,倒沒有這些詩情畫意,因為那個時候讀書極為奢侈,民間百姓大多目不識丁,但就是這些看似不懂風雅的老百姓卻能創造出流傳百年的經典俗語,甚至上流社會也時常掛在嘴邊。作為民間百姓的智慧結晶,這些俗語經受住了時間的洗禮流傳至今,有的依舊被人們傳承,也有的淪為時代的糟粕。雖然如此,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它生動形象的體現了那個時代老百姓的人文風貌。
  • 古人說「三長兩短」,三長指的是什麼兩短有何含義,看完長知識了
    導語:古人說「三長兩短」,三長指的是什麼兩短有何含義,看完長知識了!今天小編要為大家講述的是三長兩短,這個古人常說的詞語,其實這個詞語早期出現在明朝時期,他指的意思也是非常不好的,指的是一些災禍或者是突發的事故,並且指的是古人們的一些親人去世,並且他來源是關於棺材的形狀,從而出現了這一詞語。
  • 「人最怕三長兩短,香最忌兩短一長」
    上香也叫燒香、敬香等,在每個地方每個人心裡,對於為什麼上香,可能有不同的說法!其實上香就是信香,就是傳遞信號的香,比如長城上的狼煙,點燃用以傳遞軍情,香就是把上香人的信息傳遞給佛、菩薩、神仙、鬼怪!是一種象徵作用!而在林正英的系列電影裡,殭屍是代表,基本每部殭屍片裡都會涉及到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