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性別認知的男孩:同時擁有男女器官,想當女性被送戒網癮學校

2020-12-19 斑馬民生匯

發帖子27天後,"可橙"消失了,這是18歲山東男孩張小乾給另一個自己取的名字。

3年前,張小乾所在的中學代表中國參加亞洲機器人錦標賽,拿下全能挑戰賽項目冠軍,同年,他參加NOIP(全國青少年信息學聯賽)獲一等獎。

然而,這個"別人家的孩子"卻被父母送進了行為矯正機構,因為他想要做女孩,他偷偷服用雌性激素類藥品,並悄悄對自己進行"激素替代療法"。

被父母發現後,不可避免地爆發家庭衝突,為此他曾提前寫下"委託報警書",稱如果24小時自己沒有與外界發生聯繫,懷疑存在自殺風險和遭受家庭暴力,委託朋友報警。然而,當朋友們前去派出所時,民警卻稱不能立案。

如今"可橙"依舊杳無音訊,機構稱孩子被父母接走了,父母表示孩子在家,但是不能接電話,"可橙"的朋友們懷疑,他目前仍被關在一家曾毆打學生長達6個月致十級傷殘的機構裡,"他可能還在等我們去救他……"。

消失

可橙的求救信號是在11月29日下午發出的。

下午1點59分,她在山前建立的QQ群裡發出訊息:"大家注意,我被三個自稱警察的人帶走了。手機被沒收,在偷偷用手錶發消息,說我涉嫌捲入詐騙,我在他們車上。"

可橙就是張小乾,27天前,他以"可橙"的名字在洛谷論壇寫下120天心路歷程,正式"出櫃",發帖沒過多久,他便被家長發現自己服用激素類藥物,爆發家庭衝突。朋友山前表示,可橙對自己的定位是跨性別者裡的"家暴黨"——跨性別身份無法被家人接受,並受到暴力對待。

可橙向山前講述,自己有風溼性心臟病,還曾經被家長以心臟病為由關在家裡長達半年。"我曾經被父親打到左腿神經受損,我爸打我的時候也不會有疼的感覺",甚至在發現可橙服用激素類藥物後,父母打算"監督所有的社交帳號以及財務帳號"。

家庭衝突發生以後,可橙的爸爸曾給可橙發來的一大段話。她爸爸認為,是自己從小到大的"縱容",讓可橙變成了現在這樣。"你以為你變性的想法是自己的權利,可你怎麼就不想想這樣子是否對得起我們,是否對得起從小最疼你的爺爺奶奶?"

父親告訴可橙,現在擺在她面前的有兩條路,"第一條,是你繼續堅持你的錯誤做法,那麼,即使你上了大學,你想一下,你怪異的樣子,怎麼會有同學跟你交朋友……第二條,你回來,道歉,停藥。"

父母

張小乾一直以來都是所謂的"別人家的孩子"。

2017年,他所在的中學代表中國參加亞洲機器人錦標賽,拿下全能挑戰賽項目冠軍。濰坊市電視臺報導稱:"主控手張小乾發揮出色,穩住陣腳",是奪冠關鍵因素。

也是這一年,他參加NOIP(全國青少年信息學聯賽)獲一等獎,這是該區"建區以來第一個全國一等獎"。學校喜報中,少年意氣風發。

這個在家長眼裡幾乎完美的孩子,卻"犯錯"了。11月23日,可橙突然下體出血,隨後被送往了醫院,醫生檢查發現"兩性畸形",即身體裡同時存在男女兩性的生殖器官。"她想做女生,又檢查出有女性生殖器官,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

但可橙父母似乎無法接受。在可橙對朋友的描述中,他們的傳宗接代思想較為嚴重。可橙告訴山前,當天晚上回家之後,"我媽半夜起床,開始燒香拜佛求送子觀音"。原因是"我今天精子活性檢查結果出來了,沒有活性。"

接下來的幾天,父母說要帶可橙就醫,但一會說要帶她去以精神科為主的北京北醫六院,一會又要帶她去南京的生殖醫學中心。在跨性別者的圈子裡,被送去矯正治療的恐慌無處不在,而帶來恐慌的是自己的至親,這一點,可橙早已料到。

事發前,可橙曾寫下了一份"報警委託書"交給好友山前。"如果24小時自己沒有與外界發生聯繫,懷疑存在自殺風險和遭受家庭暴力,委託山前'代為辦理報案事宜'。"

可橙"消失"後,志願者拿著"委託書"找到坊子區鳳凰街派出所報案時,卻被告知:即使已經年滿18歲,可橙父母仍然是"第一監護人",有權決定對孩子的教育方式。"無法立案"

為了證明可橙平安,其母發給救援小組一張可橙在行為矯正機構的照片讓他們放心,根據該照片,救援小組鎖定了宏開諮詢。

機構

宏開諮詢的前身實際上就是宏開培訓,前者成立於2020年,後者成立於2011年。經營9年、小有名氣後,宏開培訓選擇了遷址濟南長清、改名為宏開諮詢,可能和2020年一個敗訴有關。

2015年6月7日,濟南市民張文蓮將兒子李國強送進宏開培訓,4年後,她把該機構告上法庭,訴對方在為期6個月的"戒癮"過程中,不斷對兒子進行體罰和毆打,最終致十級傷殘。

2020年3月16日,該案公開審理,宏開培訓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最終,法院確認李國強在入校不久後即遭到宏開培訓工作人員嚴重的體罰和毆打,導致"身體兩處十級傷殘,嚴重侵害了身心健康",判決宏開培訓返還張文蓮27500元的培訓費。宏開培訓不服該判決,向濟南市中院提起上訴,被駁回。

現如今,宏開培訓搖身一變成為宏開諮詢,實屬掩耳盜鈴,令人唏噓的是,在宏開培訓原校區的地板上,學員們留下了大量筆跡。"來到宏開13天了。""59天。""66天。""受不了啊。""85天。""來到宏開133天了。"

有同一個筆跡在同一個地方留下了幾乎相同的兩句話。第一句是"七月前我一定走",第二句是,"九月前我一定走"。

困境

12月2日晚,線下志願者花弦跟隨崮山派出所警察進入宏開諮詢。"他們明確告訴我,可橙之前是被送到了這裡。但又被父母接走了。"花弦想要見人,被告知人已不在這裡,他轉而要求看相關手續資料,亦被拒絕。

"警察當著我的面給可橙爸媽打了電話,可橙爸爸說,是被他們接走了,但是又說,可橙現在不在他旁邊,沒有辦法接電話。"花弦稱,大家不相信可橙真的回家了,"我們認為他現在還在宏開。"

而可橙媽媽則非常明確地告訴志願者們,"孩子,我不能眼睜睜看著他把自己毀了。我告訴你小姑娘,他身上沒有兩性基因,他是一個真真正正的、健健康康的小男孩。"此前可橙曾在群裡抱怨,父親拿爺爺生病的事情施壓,"我爸說你爺爺肺癌,在醫院無依無靠的是我陪著他,所以說兒子是多麼重要。"

可橙的經歷並非個例,在跨性別群體內部,被送去矯正治療,或是因抑鬱和性別焦慮而自殺、自殘的事情時有發生,就在可橙失聯不久後,12月10日,年滿18歲的上海跨性別人士"烤魚"差點被父母送進精神病院,最終被跨性別團體攔了下來。她表示自己接受了注射、電擊和精神羞辱等療法,"感覺自己就像是被納粹關在集中營猶太人一樣"。

2020年7月,聯合國性取向和性別認同問題獨立專家博爾洛斯在人權理事會上提交報告,呼籲各國"共同努力,在全球範圍內禁止矯正治療。"

現如今,警方無法立案,家長拒絕溝通,學校如臨大敵。線上線下的途徑窮盡之後,志願者們的尋找走進了死胡同,而可橙或許還在焦急地等待著朋友們的救援……

相關焦點

  • 山東冠軍男孩同時擁有兩性器官,想當女人被送戒網癮學校
    學校喜報中,少年意氣風發。這個在家長眼裡幾乎完美的孩子,卻"犯錯"了。11月23日,可橙突然下體出血,隨後被送往了醫院,醫生檢查發現"兩性畸形",即身體裡同時存在男女兩性的生殖器官。"她想做女生,又檢查出有女性生殖器官,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但可橙父母似乎無法接受。在可橙對朋友的描述中,他們的傳宗接代思想較為嚴重。
  • 機器人錦標賽冠軍被送戒網癮學校後失聯多天,涉事機構曾遭訴
    A 失聯冠軍男生要做女孩 被送戒網癮學校山東男孩張小乾截至目前為止的最高光時刻,在2017年。這一年,他所在的中學代表中國參加亞洲機器人錦標賽,拿下全能挑戰賽項目冠軍。濰坊市電視臺報導稱:「主控手張小乾發揮出色,穩住陣腳」,是奪冠關鍵因素。
  • 18歲男孩查出為雙性人,他暫緩選擇性別,想先生娃
    眾所周知,一個人的性別在受精卵形成的那一刻就決定了。但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近日外媒報導,美國波士頓出現一例罕見的雙性人案例:一名男孩在18歲時,查出自己擁有女性的生殖系統,並且已懷孕,準備生下自己的寶寶。
  • 早中國|江西女子雙性40年 同時擁有男女兩套生殖器官
    接到一個姓薛男子打來的電話,想請晶晶給孩子補課,並承諾教學水平好可長期聘用並有豐厚報酬。晶晶聽後欣然應允,二人決定面談具體事宜。  兩人約定在一公交站牌見面,薛姓男子駕車來接晶晶。途中,說自己的愛人想見見晶晶,具體再談。晶晶表示同意。上車後,男子就拉著晶晶行駛到一個小區。進小區後,男子停車後,自己先下車轉了一圈,回來說愛人沒在家,在單位加班,要到單位去見面。晶晶只好答應。
  • 肖巍:女性主義「神經倫理學」的興起——從全球男女大腦性別差異...
    即p*%006年,女精 神病學家盧安布裡曾丹(Luan Brizendine)的《女性 大腦》一書在美國問世。她試圖總結關於大腦組織結 構「性別差異」研究的成果,並得出男女的一些思考 和行為差異緣於他們大腦結構不同的結論,強調女 性大腦如同「高速路」,男性大腦卻似「鄉間路」。無論 男孩還是成年男性,都不如女孩和成年女性「能說會 道」。
  • 英男童3歲起偏愛女裝打扮 成最年幼性別認知障礙患者
    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21日報導,英國一名5歲男孩扎克·埃弗裡自3歲起就抗拒男裝打扮,堅持讓父母把自己打扮成一個女孩。4歲那年,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正式確診扎克患有性別認知障礙,他也因此成為了英國官方確診年紀最小的性別認知障礙患者。扎克的母親特蕾莎·埃弗裡告訴記者,小扎克最初和同齡的男孩子一樣正常,穿男裝,愛玩託馬斯火車。
  • 亞洲機器人錦標賽冠軍被送戒網癮學校後「消失」16天 涉事機構曾...
    A 失聯 冠軍男生要做女孩被送戒網癮學校 山東男孩張小乾截至目前高光時刻在2017年。這一年,他所在的中學代表中國參加亞洲機器人錦標賽,拿下全能挑戰賽項目冠軍。
  • 男孩不能用粉色?打破性別角色固定認知,雙性化孩子更有潛力
    ,就能正確使用「男孩」、「女孩」這類詞彙,確定性別後,孩子就開始區分和男女有關的行為活動。但是這些看法,都是由於世俗的成見和孩子認知的局限性造成的,大部分孩子沒有認識到,髮型、穿著、職業這些外在的特徵,並不能決定這個人是男還是女。
  • 亞洲機器人錦標賽冠軍被送戒網癮學校後「消失」16天 涉事機構曾因...
    A 失聯冠軍男生要做女孩 被送戒網癮學校山東男孩張小乾截至目前為止的最高光時刻,在2017年。作為整個事件的組織者,然然在接受採訪時曾希望,淡化可橙身上跨性別人士的標籤,「每個人都是少數群體,只是某些少數的方面被放大了而已。他已經成年,為何還被父母送進矯正機構?如果他現在不在『宏開』,為何不與我們任何人聯繫?他是不是失去了通信自由?」可橙並非個例,戒網癮機構也不是唯一的選擇。
  • 為了生男孩,家長有多膽大瘋狂,藥物轉胎造出雙性人
    山東男孩可橙稱得上是個「學霸」——他代表學校參加亞洲機器人錦標賽,拿過冠軍;參加過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賽,得了一等獎……  但前不久,他卻突然發出求救信息:「我被三個自稱警察的人帶走了。」  可橙的朋友聯繫了當地警方,發現所謂的警察竟是假冒的;詢問父母,更是疑點重重。
  • 中國大學生性別角色悄然變化 男性擁有女性溫柔
    傳統的性別角色是否已經對青少年失去了約束力度?媒體上常常出現的男女兩性「中性化」,是否有利於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日前,蘇州大學教育學院的5名本科生完成了一項「大學生性別角色形成」研究課題,調查歷時近一年,覆蓋了全國東、中、西部27所不同的高校,在大一至大四的大學生中,收回有效問卷5008份,經過定量的數據分析和定性的個案訪談,試圖揭示出以上問題的答案。
  • 性別認同障礙:男女之間,我是第三種性別
    美月拋夫棄子,離家出走,開始嘗試「荷爾蒙療法」,想讓自己身為男子在這個社會上活下去。可是,即便是身為男子,她的內心始終對自己的性別懷有疑慮和不安。在一系列事件之後,她終於意識到,自己並非絕對的女性,也非絕對的男性。她的性別仿佛處於南極和北極的中間點,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性別認同障礙」。作為這樣的一個人,她到底該何去何從?
  • 「吃了就能生男孩」:轉胎丸騙局下,90後父母正在製造「陰陽人」
    博主在後面寫到,他在報警後,聯繫到了朋友的母親,已經確認朋友被其父母送到戒網癮的學校了。戒網癮學校,相信很多家長都有所耳聞。送去那裡面的,都是父母們覺得自己無法管教、又深陷網絡虛擬世界中的孩子。這樣的家庭,親子之間通常都矛盾重重。
  • 孩子性別倒置行為,父母態度輸在起跑線,教導性別認知從小抓起
    一、性別意識是指什麼?性別意識是指一個人認知自己或他人所屬的性別差異,能夠準確辨別和區分是男是女。性別意識是孩子自我意識的認知,也是孩子健全人格形成的要素。二,對於缺乏性別意識的孩子的會怎樣表現?1,樹立正確性別觀,在我們傳統性別觀點始終認為,女性應該軟弱,是弱勢方,男性應該堅強,是強勢方。這種性別觀點還是比較狹隘的。現如今的性別觀念中,除了區分性別之外,還要啟蒙孩子把自己的性格、自信、勇敢體現的有價值。
  • 究竟是男性還是女性? 人類的性別起碼有五種
    我們有關性別的觀念需要更新,人的性別不只是男女兩種,它起碼有五種:男性、偏男性、兩性人、偏女性、女性。   我們通常認為基因決定了性別,事實果真如此嗎?如果某人認為自己是個女性,其外表看上去也酷似女性,且行為舉止女性化,具有女性的外部生殖器官,但其體內卻沒有XX染色體和卵巢,相反卻具有XY染色體和內部睪丸,那麼此人究竟是男性還是女性?
  • 什麼是性別認知障礙你知道麼?快來看看吧
    最近,女性打扮的「快樂男生」劉著成了2010年湖南衛視大型電視選秀活動「快樂男生」最大的噱頭,「偽娘」劉著讓開始的啟動事件賺盡眼球。它被稱為「偽娘」現象,它不僅是劉著的一個人,而且是一種人類社會。從藝術的角度來看,女扮男裝和男扮女裝古今中外都有,,著名京劇藝術家梅蘭芳先生是一個典型的代表。
  • 轉胎丸騙局下的,是90後父母正在製造的性別認知障礙的泥潭!!!
    即指:患者體內具有男女兩性的性腺(卵巢和睪丸)。外生殖器常為男女兩性,但都發育不全,憑外陰部無法判定性別。後經醫生進行染色體檢測,發現孩子的染色體為女性。  原來是王女士之前已經生育過2個女孩了,婆婆總是說她,生不了男娃,大概在王女士懷孕5個月的時候,婆婆突然拿來了一盒名叫「轉胎丸」的東西,說是可以改變寶寶的性別,讓她吃!
  • 胎兒性別是怎麼形成的,可以人為決定嗎?看完別再讓女性「背鍋」
    胎兒性別是怎麼形成的,可以人為決定嗎?一、胎兒性別的決定因素。前幾天接孩子放學時,路遇兩位媽媽對話,一位問另一位眼看即將臨盆的孕婦,「你肚子裡的寶寶是男孩還是女孩呀?」那位媽媽笑著說,「不知道呢,這不到最後一刻生出來,誰也不知道性別呀!」
  • 祈求生男孩的孕婦:誰在逼我們測胎兒性別
    雖然她覺得生男生女都隨緣,但她還是更喜歡男孩,「男孩好養,皮實,而且長大了還可以保護我。」喬恩覺得,在當今社會,女性處在弱勢地位,她擔心自己生了個女孩,沒有能力保護她,反而整天擔驚受怕。每每她看見「女大學生被害男友殘殺」、「幼女在學校遭猥褻」的新聞,她的心都會揪起來。去年7月12日凌晨,懷孕十月的喬恩進醫院待產,羊水破了之後,她就像案板上的豬一樣,嗷嗷待宰。
  • 男女雙方都年輕生男孩 7種狀態下易生男孩
    男女雙方都年輕生男孩 7種狀態下易生男孩 (親貝網配圖) 現代的不少年輕人對生男孩仍然很熱衷,那麼想生男孩有哪些因素我們可以自己控制呢?小編在這裡提7點,幫你創造最佳的生男孩環境。 2、夏季或高溫的環境 研究表明,男女在性生活發生前的一個月所處環境的溫度,是影響寶寶性別的重要因素。高溫會影響精子的X染色體,讓女寶寶不容易出生;低溫會影響精子的Y染色體,讓男寶寶不容易出生。 因此,一般來說,夏季或高溫的環境容易創造男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