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然而,2020年元宵節與往年不同,受疫情影響,大家不能逛公園、看花燈、走親訪友。有的同學爸爸媽媽奮鬥在防疫一線,工作非常忙,甚至不能陪同孩子過元宵節。
濟南市東方雙語實驗學校的老師們通過空中課堂為大家上了一堂有趣的傳統文化課,帶領同學們知民俗,做元宵、做花燈......鼓勵同學們堅定信心,安心在家,支持爸爸媽媽的工作,過一個與眾不同的元宵節。
元宵節的來歷
公麗老師:為你講述元宵節的來歷
元宵節起源東漢年間,本來是禮儀節日,但是後來演變成民間盛大的年慶節日。尤其是唐宋年間,更為盛行,文風鼎盛的時代,關於元宵節的詩詞歌賦,數不勝數,並開始了猜燈謎,舞龍舞獅等習俗。而到了現代,更是鼎盛,成為了新年過後第一個熱鬧的節日。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傳說春秋晚期的楚昭王有一次經過長江,看到江裡漂著很多白皮紅瓤的小球球,在水面上沉沉浮浮的,撈起來嘗著還挺好吃,就派人問孔子,這是啥東西呀?孔子說,這叫「浮果」,是復興的兆頭啊。楚昭王很歡喜,就命令大家,每年元宵節都用米粉裹山楂煮成「浮果」。而「浮果」就是湯圓的前身。
元宵節 做元宵
楊天霞老師:帶你做元宵
油炸元宵
將「元宵」先粘上雞蛋清,再放進鍋裡炸。這樣炸出來的「元宵」有雞蛋香味。炸時要不斷翻動,以免炸得不透不勻。油炸「元宵」時,有時會發生「元宵」在油鍋裡突然炸裂濺傷人的現象。如在「元宵」下鍋前用針在「元宵」上扎兩個小針眼,即可防止這種現象的發生。另外,炸時要用小火溫油,這樣炸出的「元宵」香甜可口,皮酥裡糯。
拔絲元宵
將「元宵」炸好備用。用食油滑鍋底,放入白糖和適量清水,用文火熬成糖稀,當糖稀冒大泡呈黃色時,放入炸好的「元宵」,與糖稀攪拌,迅速出鍋,趁熱食用,宛如金珠纏絲,別有情趣。
蒸元宵
將「元宵」擺入抹了一層油的恣盤或金屬盤裡,入鍋蒸熟,取出後撒上綿白糖即可。食之香糯可口,做法方便易行。
烤元宵
將「元宵」擺入抹有底油的金屬盤內,連盤放進烤箱,烤至色呈金黃、熟透,取出裝盤,以綿白糖佐食,口味清香甘甜。
元宵節 做燈籠
張文杰老師:教你做燈籠
燈籠,又稱燈彩,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工藝品。起源於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
後來燈籠就成了中國人喜慶的象徵。經過歷代燈彩藝人的繼承和發展,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品種和高超的工藝水平。從種類上有:宮燈、紗燈、吊燈等等。從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鳥、龍鳳、魚蟲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專供人們賞玩的走馬燈。
外國人的元宵節
徐雪瑤老師:外國人眼中的元宵節
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吃元宵是中國人必不可少的習俗,湯圓是團圓的象徵。你知道嗎,現在的老外們也開始學著吃湯圓了,和中國一樣過元宵節。
在韓國,他們把糯米,高粱米,黃米,紅小豆黑豆等雜糧做成五穀飯來慶祝。日本有正月吃小豆粥的習慣,日本的中華街每年都舉辦元宵節賞花燈的活動,其間還會穿插一些舞龍舞獅和傳統舞蹈表演。在越南人心目中,元宵節象徵著大年已經過完,大家要全身心投入工作,於是中午一家人團聚吃「開年飯」,為家人鼓足士氣,祈福年輕人工作順利。
外國人對中國的文化、美食的喜愛超出了我們的想像,一位美國人第一次品嘗中國的湯圓,說:「這是我從來沒有吃過的這麼好吃的蛋!」
元宵節 猜燈謎
李春盼老師:帶你猜燈謎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曆正月十五,中國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眾多,而後猜燈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燈謎增添節日氣氛,展現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一起來猜燈謎吧,謎底就藏在本文中。
1 佳人離去,倚木憂傷(打一字)
2 甜一半,辣一半(打一字)
3 一人一張口,口下長只手(打一字)
4 一個冬瓜兩頭通,裡面開花外面紅(打一物)
5 臉上長鉤子,頭邊綁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條小辮子(打一動物)
6 前前後後都要放在心上(打一字)
元宵節 畫元宵
郝澤煜老師:教你畫元宵
第一步:用鉛筆勾勒線條,畫出草圖。
第二步:定稿後上色。
第三步:將「元宵節」三字勾勒塗色。
第四步:裝飾畫面,紅紅的小燈籠高高掛起。
第五步:完成畫作。
元宵節 唱團圓
李鵬老師:我們一起來唱歌
元宵節除了看花燈吃湯圓之外,還會選擇一些元宵節的歌曲來增添節日氣氛,各地都有一些膾炙人口的當地民歌,動聽的旋律寓意著甜甜蜜蜜、團團圓圓。我們一起唱起來吧。
1、山西民歌:鬧元宵, 2、臺灣民歌:賣湯圓. 3、西藏民歌:正月十五那一天. 4、陝西民歌:掛紅燈. 5、山東民歌:掛紅燈, 6、山西民歌:觀燈. 7、福建民歌:採茶燈.
猜謎
佳人離去,倚木憂傷(桂)
甜一半,辣一半(辭)
一人一張口,口下長只手(拿)
一個冬瓜兩頭通,裡面開花外面紅(燈籠)
臉上長鉤子,頭邊綁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條小辮子(大象)
前前後後都要放在心上(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