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孩子長高多少了?」
一直在生長發育門診坐診的餘紹淼發現,帶著孩子看病的爸媽們越來越多,他每天專家門診要看60個孩子,而在平時只有30多個孩子。
可家長們有一個通病,總是把孩子的生長發育的優先級放在學習、培訓之後,「這樣造成的後果,有的真讓人痛心。」作為生長發育專家、原浙江省體育醫院骨齡研究中心主任的餘紹淼說,「家長都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可贏了學習,輸了身高,結果也令人惋惜。」
身高滯長2年半
比應有的身高少了10釐米
餘紹淼的門診裡來了一位13歲的男孩輝輝。輝輝身高1.62米,同齡男孩的標準身高是1.60米,從這個指標上看,好像沒什麼問題,可他的身材胖胖的,圓滾滾的臉蛋,戴著一副寬大的眼鏡,怎麼看怎麼不協調,體重60公斤的輝輝,是個十足的小胖子。
「餘醫生,我兒子有一年多沒怎麼長身高了,能不能幫我看看啊。」輝輝的媽媽拿著輝輝的骨齡片有些焦急地問到。
餘紹淼沒有著急看片子,他先和輝輝交流了起來,「今年上幾年級了?」「平時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多還是和爺爺奶奶在一起多?」「每天吃零食嗎?吃補品嗎?」
幾個問題問完了,輝輝都回答得流利又有自信,「和他交流之後感覺很明顯,這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智商肯定不低。」
再看看輝輝的骨齡片,餘紹淼皺起了眉頭,「骨齡已經是15歲半了,超前兩年半,也就是輝輝比應有的長高時間整整少了兩年半。」
「你已經遺精了吧?」餘紹淼問輝輝,之前還和他對答如流的輝輝一下子臉紅了起來。
「很可惜,他終生最多只有1米65的身高了。」餘紹淼剛說完,輝輝的媽媽眼淚就止不住流出來了,「我們什麼都給他最好的,他學習也一直很好,怎麼就長不高了呢?」
餘紹淼從輝輝父母的遺傳身高上預測,輝輝其實可以擁有1米73左右的身高,而現在的結局,問題就出在輝輝的教育撫養上。
輝輝的爸媽是名副其實的虎爸虎媽,他們深怕輝輝輸在起跑線上。從輝輝進入小學開始,他的每個周末都被各種輔導班安排得滿滿當當。
在學習上,輝輝沒有辜負爸媽的期望,從小就是學霸,參加省裡的奧數比賽還拿過獎,在班級裡的成績總是排在前幾名。
爸媽狠抓輝輝的學習,生活上則主要由爺爺奶奶負責,他們看著孫子小小年紀每天都要寫作業到晚上9點10點,就總給他準備大魚大肉和補品,海參、燉小雞等「秘方」隔三差五送到輝輝家。
全家精心付出了幾年,可得到的卻是現在的結果——因為肥胖引起性早熟,骨骺提前基本閉合,輝輝錯失了未來2年半的長高機會。
學了七八年舞蹈
身高受限進不了專業學校
另一個讓餘紹淼惋惜的例子,是一個漂亮的16歲小姑娘小玲。
「她進門的時候,我就看出她是受過專業舞蹈訓練的孩子。」作為為浙江體育選拔人才的生長發育專家,餘紹淼一眼就發現了小玲舉手投足是專業訓練過的。
小玲的五官長得美,眼睛大、鼻子挺,多年的舞蹈訓練後讓她身材苗條,更有文雅的氣質,可她的身高一直是爸媽的心頭病,「我們女兒從小就很漂亮,也對舞蹈有興趣,我們是打算讓她往專業舞蹈方向發展的,現在藝考對舞蹈專業都有身高要求,就是擔心她不達標,所以找餘主任看看。」小玲的爸爸說。
小玲從幼兒園就進入系統性舞蹈訓練,在這七八年的時間內參加過無數次全省、全國的舞蹈比賽,成績都不錯。明年準備報考專業舞蹈藝術學院。
小玲的爸爸身高1.70米,媽媽身高1.56米,兩人都不算高,餘紹淼計算了一下小玲的遺傳身高,只有1.56米左右,遠達不到古典舞專業1.65米的身高要求。
「你們的孩子平時養得很好,已經達到遺傳身高能達到的最高限了,但是想再往上長,真的做不到了。」餘紹淼的這句話還沒說完,小玲的眼眶就紅了,這意味著她沒法通過藝考進入高校進一步學習培訓。
「光憑自己的期待和孩子的興趣愛好,就對身高有特殊要求的專業不作科學的選材測評就定向培養,是失策的。尤其是傾向文體專業的更要關注孩子的身高與專業的要求,否則同樣也會輸在起跑線上。」餘紹淼向說道。
小學初中的學業負擔
應該給生長發育讓路
怎麼做才能讓孩子贏在身高這條起跑線上?
「孩子的生長發育時間僅有14至16年的時間,也就是說一生五分之一的時間會直接影響到以後五分之四的一生。」餘紹淼提醒道,「一旦流失它絕對沒有絲毫彌補的空間。」
孩子的身高雖然主要受到父母遺傳影響,後天的生活習慣仍會影響身高潛力發揮的多寡。
身高潛力公式:
【 男生 】(爸爸身高+媽媽身高)+12,得出的數字除以2,再加減7~10公分
【 女生 】(爸爸身高+媽媽身高)-12,得出的數字除以2,再加減7~10公分
舉例來說,假設一對父母的身高分別是170公分與160公分,兩人生出的兒子身高平均是171公分,但身高潛力是161~181公分,可看後天能發揮多少潛力!若這對父母生了女兒,其平均身高是159公分,但潛力最高可達169公分!
營養、睡眠、運動 影響身高三大關鍵
既然如此,該如何發揮最大的潛力,儘量長高呢?沈長青醫生指出,營養、睡眠、運動是影響潛力發揮的三大關鍵,潛力發揮得越多,長高的機會也越大!
關鍵一:營養
攝取天然、均衡的營養之外,應注意熱量、蛋白質的補充,促進正常的生長發育。喝牛奶時,沈長青醫生建議,2歲以前的幼兒應選擇全脂牛奶,2歲以後的兒童、青少年可以選擇低脂牛奶,以免攝取過多飽和脂肪。
還要特別注意的是,家長應少讓孩子攝取高糖分的飲食,包含果汁(應以整顆水果取代)、含糖飲料、蛋糕、餅乾、糖果等,因為血糖過高容易抑制生長,進而影響身高!
攝取足夠的熱量與均衡的營養有助於正常的發育,自然對長高有幫助。
關鍵二:睡眠
充足睡眠可以確保人體生長激素的分泌,而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在晚上10點至凌晨2點,入睡以後,約60~90分鐘分泌一次,可以促進肌肉、骨骼的生長,以及身體的修復和代謝。因此,孩子想要長高,一定要把握上述黃金睡眠時間入睡,並且連續睡眠9小時,效果較佳。
晚上10點至凌晨2點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因此兒童應保持正常作息與充足睡眠,才能增加長高機會。
關鍵三:運動
孩子應保持每天運動30分鐘的習慣,尤其是較激烈的全身性運動,包含打球、遊泳、跳繩、騎自行車等,對長高較有幫助。
全身性的運動可以刺激生長,建議兒童應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
把握青春期長高
小學提前準備
以小學生來說,每年至少要長高4公分,否則可能有生長遲緩的疑慮,建議進一步諮詢小兒科醫生。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家長誤以為青春期是初中才開始,等到此時發現孩子矮人一截,才想積極「轉骨」,恐怕已經有些遲了!
男孩、女孩長高的黃金時期,究竟是什麼時候呢?
女孩的青春期約在8~10歲之間就開始,在10~14歲時長高速度較快;男孩的青春期大多從10~12歲開始,12~17歲時身高增加較多,父母應該在孩子就讀小學時期就注意他們的身高發展。
女孩的發育時間較早,青春期約在8~10歲之間就開始,在10~14歲時長高速度較快,一旦初經來潮1~2年後,長高的幅度就只剩下3~4%左右。男孩的青春期大多從10~12歲開始,12~17歲時身高增加較多,18歲以後就不容易再長高。
檢查骨頭生長板
閉合後難長高
若家長擔心孩子的身高,可以帶孩子就醫接受骨齡X光攝影檢查,確認左手腕骨的骨頭生長情形及生長板是否已經閉合;一旦生長板癒合,表示骨頭生長結束,就不太可能再長高了。
因此,家長應把握孩子小學期間,確保他們擁有充足的營養、睡眠與運動,避免兒童飲食不均衡、熬夜不睡覺、宅在家裡不活動,才能儘量增加長高的機會!
大家如果喜歡我發的文章,可以掃一掃下面的微信二維碼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