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場冷凍肉沒人買,為何不停止進口?那些冷凍肉都賣給誰了?
近日來在進口冷凍肉上依次發現了新冠病毒,那麼很多人會問:明明超市、菜市場裡面的冷凍肉都沒多少人買,為何我們不停止進口呢?
這是一個好問題,只要我們去過菜市場就知道,攤位上的冷凍肉都沒人買,大家都要吃新鮮的雞鴨魚肉,很少有人去買凍品肉吃,那自然沒有人去買,為什麼不乾脆停止進口呢?這樣的話那些工作人員就不會被感染了。
直到我認識了一位凍品進貨商,才明白其中的真實原因,進口商揭露道:「你猜猜那些冷凍肉最後都賣給誰了?」
我想回答消費者,但明顯不對,很少有人會去購買凍品肉,那麼是誰買走了呢?滷肉店老闆!
我突然心中想到了這個完美答案,進口商笑了笑,意味深長的說道:「遠遠不止他們,真正的銷售對象其實是餐飲業,各大餐館和酒樓!」
聽完這句話後,我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難怪沒有辦法直接停止冷凍肉的進口,全國的餐館和酒店加起來的數量是驚人的,也是維持著民生的一環,如果取消了冷凍肉進口,那麼勢必會引起國內冷凍肉的漲價,最後帶動豬肉雞鴨魚一起上漲。
國外的人是不喜歡吃動物內臟的,比如豬大腸,豬耳朵,雞爪等等部位,歐美國家大部分的動物內臟和爪子、雞腿都是被中國市場消化了。
餐飲業需要
國外的肉質品質更好,而且價格更實惠,國內的牛肉一斤需要30元以上,而凍品牛肉只需要15元左右,羊肉更是如此,價格直接便宜一半。
這就讓餐飲商家們有利可圖,一串牛肉串羊肉串賣3塊錢,對於燒烤餐飲店而言還是有錢賺的,如果使用的是新鮮的牛羊肉,那麼羊肉串賣3塊錢,一定會虧本。
2019年全國餐飲消費規模在4.2萬億,這麼大的市場,對於冷凍肉的需求與日俱增,特別是現在大家更流行在網絡上點外賣,但是外賣菜品的價格均在15元一份,如果使用新鮮的豬肉做製作菜品,那麼完全就得虧本。
於是90%的餐飲商家們使用的都是冷凍肉,價格直接便宜一半以上,只需要解凍就可以了,使用起來也很方便,最終消費者能夠花更少的錢吃到辣椒炒豬肉,外賣平臺有錢賺,騎手有賺錢,大家都有一份工作。
抑制物價
凍品肉類投放在菜市場和超市裡面,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物價的上漲,豬肉太貴,可以吃凍肉,凍肉太貴可以凍雞肉,依靠著絕對的性價比,冷凍肉在市場上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
再比如餐飲店使用的各種魚類,很多其實也是凍品,還有經常見的基圍蝦也有凍品,這些凍品的存在價值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去挑選食材,有錢家中殷實可以買新鮮肉類,經濟拮据,那麼可以購買性價比高的冷凍肉。
隨著國際疫情的反覆,進口冷凍肉一直牽擾著大家的心情,加入自由貿易的我們,不能夠簡直的進行一刀切,大家平時在工作中也要注意好身體,儘量少吃冷凍肉。
你喜歡吃冷凍肉嗎?
歡迎留言評論,收藏與轉發,你的每一條點讚,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餐飲新紀元全網文章閱讀量突破5億,如果你對餐飲業感興趣,熱愛美食,喜歡創業,有想法有夢想,那不妨關注我們,每天帶給你不一樣的視角解讀餐飲創業、分享美食。
圖片來源網絡配圖,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