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郭先生和狼》是一篇經典的寓言故事,故事中濫施同情心的東郭先生和忘恩負義的中山狼是我們的反面教材,告訴我們要學會分辨善惡,不要濫施同情心。
《東郭先生和狼》的主要內容
晉國大夫趙簡子在中山狩獵時,射中一隻狼,狼中箭後逃走了,趙簡子驅車追趕;這時,有位叫東郭先生的人碰到了那隻逃命的中山狼,狼請求躲在東郭先生的書袋裡,東郭先生答應了;等趙簡子追上打聽狼的下落時,東郭先生說不知道;等趙簡子離開後,狼準備吃掉東郭先生;一個農夫恰巧路過,把狼騙回書袋,打死了狼。
《東郭先生和狼》的賞析
《東郭先生和狼》是一篇寓言故事,出自明代官員、文學家的馬中錫《東田文集》,告訴人們不要不辨是非而濫施同情心,並以「中山狼」的事例告訴人們,忘恩負義、恩將仇報的人也不會有好下場的。
《東郭先生和狼》的啟示
故事中,東郭先生把「兼愛」施於惡狼身上,因而險遭厄運。這一寓言告訴我們,即使在人與人的關係中,也存在「東郭先生」式的問題。一個人應該真心實意地愛人民,但絲毫不應該憐惜狼一樣的惡人。 現在,「東郭先生」和「中山狼」已經成為漢語中固定詞語, 「東郭先生」 專指那些不辨是非而濫施同情心的人,「中山狼」則是指忘恩負義、恩將仇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