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過校級、區市級初評,全市筆試及現場教學能力測試複評等一系列比賽環節,2020年青島市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落下帷幕。本次比賽旨在提升我市青年教師教學基本素養,推進青年教師專業化發展。筆試著重考查青年教師對本學科課程標準的理解與踐行、學科教學的專業知識、學科高考試題的解讀與評析能力,現場教學能力測試分為板書、語言表達、說課、模擬上課四個環節,全面考查參賽青年教師的板書水平、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教學設計、教學組織與現場授課等綜合素質。
為進一步展示優秀選手風採、總結比賽經驗,12月11日下午,青島市高中語文學科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專題研討會在青島二中分校舉行。本次研討會由青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高中語文教研員楊富華主持,各區市高中語文教研員、局屬高中教研組長及備課組長、局屬及各區市教齡六年以下全體青年教師參加了研討。
會上,來自局屬學校、各區市的七名優秀參賽選手代表進行了現場說課和模擬上課展示。
三位教師展示的選題是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平度華僑中學的王雲龍以「感受並梳理蘇軾在詞中表達的豐富情感內涵」為教學重點,對作品進行了多元情感主題解讀;同時,他還以比賽中抽取的韋應物詩作《滁州西澗》的現場板書為例,分享了自己設計板書時從「結構」入手的經驗心得。青島第五十八中學的丁旭東則以「理解詩歌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的手法之妙」為教學重點,通過繪製簡筆畫、設計讀書節品鑑會等形式新穎的任務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詞作的大氣象、大氣度、大境界。青島二中的張茜以其得體大方的教態、詩意大氣的語言,將講授《念奴嬌·赤壁懷古》的真實過程模擬出來,展示了「雄奇壯麗之景、風流瀟灑之人、曠達灑脫之懷」的詩詞理解。
即墨第五中學的於虹麗、青島中學的張文婷、膠南一中的相清華三位教師,展示了毛澤東詞作《沁園春·長沙》的說課和模擬上課。於虹麗從古人讀詩「因聲求氣、吟詠詩韻」的方法入手,帶領學生在反覆誦讀中理解偉人的詩詞;張文婷通過設置「誦讀涵泳、整體感知、品味語言、體悟情懷」等環節,解讀了這首詞對於當下的價值與意義;相清華以「典型意象」為抓手,讓學生獨立思考,理解詩歌的情感。平度第一中學的張曉斌模擬了杜甫詩作《登高》的上課過程,他從「古今七律之冠」入手,帶領學生探究「韻律、意境、情感」,感受杜甫詩歌的獨特魅力。
本次基本功比賽的評委代表、青島二中分校的王方麗結合賽場情況,以「夯基固本,聚勢謀遠」為主題,對面試的四個基本環節逐一進行了詳細的復盤指導。關於粉筆字環節,她認為,清晰、美觀、漂亮的書寫能夠格外體現出教師的個人魅力。關於語言表達比賽,她認為,好的表達一定是思維縝密、有思考深度的,選手在準備時間有限、即時表達時,可以通過「明觀點——析原因——揭實質——聯繫現實——解決問題」的思路增加條理性;平時要加強訓練,不斷積澱,提升表達素養。關於說課和模擬上課,王方麗以賽場上的課題為例,分析了各流程中的主要優點和典型問題,強調教師要做到「胸中有課程、心中有標準、眼中有學生」。王方麗的報告既有理論高度,又有接地指導,給參與研討的青年教師很大啟發。
楊富華做題為《給青年教師的建議》的報告。她闡明了舉行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的意義,指出比賽是給青年教師搭建快速成長的平臺,是為優秀青年教師提供更多展示才華的機會,是為全體青年教師提升業務水平、走專業化道路鋪路子、架梯子,只有青年教師「茁壯成長」,才會讓學生受益。青年教師要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以五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為成長階段,向逐步成為優秀青年教師、骨幹教師、區市名師、全省乃至全國名師的方向努力。接著,她從命題意圖、課標落實、教學指導等方面,對本次基本功比賽的筆試試題進行了深度解讀。她強調,青年教師必須熟讀、深研課標,深度理解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深入研究語文學習任務群,加強教學中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的活動設計,明確課標對必修、選擇性必修課程,尤其是對寫作的要求,落實教學建議、命題建議的相關內容。針對選手說課和模擬上課過程中出現的突出問題,楊富華以《念奴嬌·赤壁懷古》、高考作文為例,詳細闡釋了學習目標要規範、準確、具體、可評價的原則。針對選手模擬上課中的範讀與朗誦情況,她通過青島十六中張宇順製作的朗誦視頻,對青年教師提出了能力提升建議。楊富華的報告,引發了與會人員對新課標、新教材、新高考的深層思索,激發了青年教師努力向上的工作熱情和走名師之路的專業發展動力。
青島市高中語文學科組織的此次賽後研討,為參賽選手的反思進步起到了助推作用,也為其他教師後續的參賽備賽指明了方向,意義重大,益處多多,必將為全市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領航助力!也必將為各學校、各區市的語文教學點燃研究的火把,在課程改革的舞臺上閃耀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