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泡沫媽媽談育兒
據悉:目前我國新生兒畸形率為5.6%。其中90%以上的嚴重結構畸形,可以由產前超聲波檢查篩查出來。
小嬸是在45歲時懷了二寶。孕期過半,去醫院做四維檢查時,醫生告訴小嬸孩子是「畸形兒」。
小嬸問醫生:「孩子哪裡畸形」。
醫生回答:「根據目前圖影資料來看,孩子少了一隻耳朵。」
小嬸聽後站不穩了,還是小叔叔手疾眼快輔助了小嬸。醫生說:「這種情況一般建議是引產。」
聽了醫生的話,小嬸表示要回家商量商量。
做最後決定的那幾天,小嬸一家愁雲慘澹,連異常淘氣的弟弟,都不敢大聲說話。
奶奶說:「流了吧,家裡有小崽(弟弟)一個就夠了,這麼大年紀了,還養孩子幹嘛。」
小嬸聽了奶奶的話直流淚,小叔也只是不停的抽菸,不說一句話。
在去醫院的前一天晚上,小嬸做了一個夢,夢裡一個穿著花裙子,但看不清臉的小女孩,對小嬸一聲一聲的喊著「媽媽,媽媽」。
第二天去醫院時,小嬸堅定的說:「我要生下這孩子」。
後來,無論是醫生還是奶奶、爸爸媽媽再去勸小嬸,小嬸通通不聽,只是執意的要生下孩子。
十個月很快就過去了,忐忑的家人,在小嬸的一陣陣叫疼聲中,等待「二寶」的到來。
5小時後,從手術室推出來的小嬸很開心,因為她的孩子並沒有「畸形」。雙耳健全,是一個6斤5兩的小姑娘。
這個結果,讓全家人「沸騰了」,原本愁眉苦臉不見了,剩下的只是欣喜,全家人開始忙亂起來,小叔叔更是開心的遇見誰,都和誰說一句「我女兒不是畸形兒,長得可好看了」。
小嬸嬸的女兒出生健全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但對於很多家庭來說,當超聲或四維檢查出孩子畸形兒時,一定要注意詢問,孩子的畸形程度。若孩子的輕微畸形,可通過手術復原時,家人應給孩子一個「看世界」的機會。
但當孩子的畸形程度過高,家中無法承受,無法負擔時,建議還是不要生下來,不然害了孩子一生,也讓父母承受壓力。
那麼如何避免孩子發生「畸形」呢?
1、父母健康
新生兒的畸形率和父母健康息息相關。
一般來說,在女性備孕期間,夫妻雙方都是健康沒有特殊遺傳疾時,孩子的畸形率也不會太高。
同時在女性孕期初期時,理應適當的補充葉酸。葉酸的作用是能有效的降低寶寶出生時的畸形率。
所以,在女性孕期初期,及時補充葉酸必不可少,可以按照醫囑,進行合理服用。
2、孕婦飲食
一般來說,孕婦的飲食也可能造成孩子的「畸形」。在懷孕期間一定要注意飲食的合理,少吃激素或化肥過多的蔬菜等,在洗水果時,也要注意清潔,不要只是衝洗表面就食用。
水果、蔬菜上的農藥殘渣可能導致孩子「畸形」。
3、作息規律
作息也是引發新生兒畸形的一個原因。
現在的年輕女性,在懷孕或備孕時菸酒都是不離身的,這其實也不利於孩子健康。同時熬夜也是很傷身體的事情。在懷孕時一定要注意,不要經常性、習慣性熬夜。
4、遠離輻射
現在人們手機恨不得24小時握在手裡。雖說手機的輻射很小,但對於孕前期的女性來說,著實影響胎兒發育。
在孕中期或孕後期時,孕婦可以適當的玩手機,最好玩一段時間,就放下,休息或溜達幾個小時,再玩手機。
在孩子沒有出生前,我們無法百分百的判定孩子是健康的。因此,當新生兒出生後,若孩子是畸形兒。
那麼父母又該如何教育與撫養呢?
1、敢於面對缺陷
當孩子出生是畸形時,父母最先教育的就是讓孩子勇敢面對。
只有孩子敢於面對畸形,敢於面對他的缺陷,他才能有勇氣面對生活,才能生存下去。
2、掌握一樣技術
無論是健康娃還是畸形娃,他們都可以掌握一樣「技術」或本領,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自己的領域裡找到自信,找到生存下去的目標和希望。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與動力。孩子也是一個家庭的未來與光明。希望,每一個孕期的媽媽都能平安生下一個健全的寶寶。
今日話題:若是你,查出孩子畸形時,你敢生嗎?歡迎留言
若是喜歡我的文章記得分享收藏,關注我哦!
(本文全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