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一心委員: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硬核力量

2020-12-22 人民政協網

人民政協網北京5月26日電(記者 王金晶)「不論過去還是未來,不論身處何地,中華兒女所擁有的愛國主義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是國家強大、人民自強的希望和信念。」香港籍全國政協委員、武夷星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何一心如是說。

何一心指出,在當今社會信息獲取不全的情況下,造謠滋事、信息綁架等影響著一大批人對中國的正確認知。香港的暴力問題時刻在提醒著我們,愛國主義教育的缺失將造成不可估量的後果。

作為一名港澳委員,何一心深切感受到祖國強大給人民帶來的幸福和發展機遇,深刻體會到唯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才是最科學最真實的強國富民之路。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他特別就愛國主義教育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議。何一心認為應當有計劃、有制度、有體系地加強教師隊伍的愛國主義教育;加強培養青少年愛護國家資源的意識,助力落實中央政策;發揮非公企業黨組織的引領作用,讓愛國主義教育在企業發展;建設縣級城市愛國主義文化中心,以此為基點加大愛國主義教育。

何一心強調,在全球化背景下外資企業、中外合資、外貿企業等的不斷增多,讓西方資本主義思想逐步在企業與企業員工中間滲透。每個人所處環境、受教育程度不同導致不能客觀地對待中西方思想,因此在企業間加強愛國主義教育也變得尤為重要。

「『新冠肺炎之殤』從突如其來讓人猝不及防,到全面控制援助他國,這彰顯著大國風範以及應對能力。」何一心說,「在此疫情防控期間湧現出來的愛國主義熱潮讓人動容,也體現了黨與人民同心,人民對黨的堅定信任。」

何一心表示,愛國熱情的持續高漲,能促使全民為國、共謀發展的道路越走越長,因此應該堅定不移地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團結一致建設美好中國,助力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相關焦點

  • 何一心委員:加強農產品食品安全防控
    全國政協委員何一心說,為了公眾的健康,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更加關注農產品、食品的質量安全防控。「近年來,我國農產品、食品安全工作雖取得了許多成效,但仍面臨不少挑戰,微生物和重金屬汙染、農藥獸藥殘留超標、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預警等基礎工作薄弱,基層監管力量和技術手段跟不上等等。」
  • 加強新時代的愛國主義教育
    新疆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 楊志剛  青年學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點人群。新時代堅持用愛國主義精神鑄魂育人,是高校建設的根本要求和應有之義。高校要加強新時代的愛國主義教育,讓愛國主義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
  • 何一心委員:讓地理標誌硬起來!
    全國政協委員、武夷星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何一心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這樣說。在何一心看來,地理標誌農產品雖然由於歷史形成的良好聲譽成為各地重點發展對象,但中國傳統粗放型農業使地理標誌農產品標準化嚴重不足,質量良莠不齊,導致地理標誌農產品品牌競爭力下降。「我國現有地理標誌農產品,大多處於『政府護而不用、企業用而不護』的尷尬境地。
  • 何一心委員:再為「它」鼓與呼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15日電(記者 徐金玉)「我是一名來自香港的全國政協委員,長期在內地從事茶產業,親身經歷了我國茶產業的快速發展:產值從2007年的不足百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6000億元。我所在的福建省茶農畝產收入從20年前的不足千元增長到今天的近萬元,很多農民因茶脫貧致富。」
  • 加強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
    人民網-人民日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加強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每個孩子的心靈深處。」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中之重。新時代加強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需要緊密結合時代特徵豐富教育內容、拓展教育途徑,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於青少年成長全過程和各環節,實現課堂內外、線上線下同頻共振,讓愛國主義精神代代相傳。發揮學校主導作用。學校是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履行好這一固本強基的育人使命,需要遵循青少年成長規律,將愛國主義精神貫穿學校教育全過程。
  • 全國政協委員何一心:「98%的茶葉都有農藥殘留?不可能!」
    全國政協委員何一心。  6日下午,農業界委員小組討論時,江澤慧委員突然想起這個問題,「我現在都不敢喝國內的茶了,連外國人也不敢喝中國的茶葉了。」不過江澤慧還是心有不忍,茶葉農藥殘留的問題,輿論指責的是茶農,其實受傷的也是茶農。  「中國98%的茶都有農藥殘留?」
  • 多份提案呼籲:進一步加強愛國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民主黨派中央、政協委員帶來多份提案,呼籲進一步加強愛國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民革中央:開展學齡前愛國主義教育大中小學的愛國主義教育已有比較完善的體系,此次民革中央將目光投向了學齡前兒童。
  • 加強青年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
    加強青年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堅定理想信念是基礎,投身報國實踐是關鍵。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和講話精神為我們紮實做好新時代青年工作,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性  面臨外部環境日趨複雜的挑戰。
  • 力挺香港的硬核愛國學校,香島中學愛國主義教育旗幟屹立不倒
    著名藝人苗僑偉、黎姿、何守信、戚美珍、鮑起靜等的母校。秉持愛國主義辦學理念,堅持培養愛國有為青年香島中學,自1946年創辦以來,一直以愛國主義教育為辦學理念,培養學生成為愛國愛港、品學兼優、服務社群的好青年。歷經七十多年風雨,始終初心不改,可謂香港學校中的「硬核」,愛國主義教育的旗幟屹立不倒,在今天的形勢下顯得分為妖嬈。
  • 雷敏委員:加強國防科普教育示範基地建設
    武警警官學院科研學術處處長雷敏委員認為,國防科普是全民科普內容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開展國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載體,加強國防科普教育工作,有利於增強群眾國防意識和愛國熱情,調動群眾參與國防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
  • 論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性
    其中歌詞:一心裝滿國 一手撐起家 家是最小國 國是千萬家 在世界的國 在天地的家 有了強的國 才有富的家 國的家住在心裡 家的國以和矗立 國是榮譽的毅力 家是幸福的洋溢 國的每一寸土地 家的每一個足跡 國與家連在一起 創造地球的奇蹟。我的小孩們會受到我的感染一起加入到歌曲的哼唱中。同時,我一邊欣賞歌曲一邊給小孩們講解愛國的偉大意義。
  • 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近年來,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黨委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使命,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紮實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廣大學子涵養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激勵廣大青年學生成長成才,著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 匯聚萬眾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
    ■江秀禮「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我們都要匯聚萬眾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這都充分說明了萬眾一心、勠力同心的力量和作用。「別看五千年沒有說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緘默?」在保家衛國的關鍵時刻,這種由五千年綿延不絕之中華文明涵養發育的偉大民族精神,如雷、如電、如火山般勃然迸發,化作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的強大力量。這樣的民族團結,是強國之本;這樣的民族精神,是大國之魂。
  • 《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
    新時代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對于振奮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一、總體要求1.指導思想。要加強改革開放教育,引導人們深刻認識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凝聚起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強大力量。12.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祖國悠久歷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愛國主義情感培育和發展的重要條件。
  • 強化新時代高校青年學生愛國主義教育
    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教育,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個人的理想奮鬥,只有融入愛國主義的萬頃洪流,方能形成排山倒海、無往不前之勢。對新時代中國青年來說,熱愛祖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 ...路上】激發愛國主義情懷 這個教育整頓中的主題黨日活動很有意義
    【建警治警•在路上】激發愛國主義情懷 這個教育整頓中的主題黨日活動很有意義 2020-08-29 1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後留名府鄉: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抓好村莊清潔行動
    後留名府鄉: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抓好村莊清潔行動 2020-02-14 19: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愛國主義為重點深入進行民族精神教育
    以愛國主義為重點深入進行民族精神教育 --五論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以愛國主義為重點,深入進行民族精神教育,是中央確定的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 加強高校心理委員工作
    加強高校心理委員工作 2017年11月23日 15:4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吳楠 鄭飛 字號 內容摘要:11月14—16日,第十二屆全國高校心理委員工作研討會暨朋輩心理輔導工作論壇在南京大學舉行
  • 論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顯」與「隱」
    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是具有鮮明意識形態性的教育,必須旗幟鮮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同我國發展的現實目標和未來方向緊密聯繫在一起,理直氣壯地講清楚所愛之「國」不是抽象的空洞概念,而是真實的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最後,重視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作用,避免不切實際的標籤化傾向。愛國力量是我們每個人意識中自覺自愿的力量,愛國主義教育是喚醒愛國情感、激發愛國力量的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