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下午,北京市教委舉行2020年北京市各級各類學校秋季開學工作新聞發布會。
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說,按照先中學、後小學,先起始年級、畢業年級,後其他年級的順序梯次開學。大、中、小學師生員工在校期間堅持佩戴口罩,戶外活動在不聚集、不接觸的前提下,可不戴口罩。
小學一年級、初一、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年級8月29日開學;
8月29日-31日,小學一年級、初一、高一年級進行3天入學教育;
小學五、六年級、初二年級9月1日開學;
小學二、三、四年級9月7日開學。
全市幼兒園將分兩批開園:各類型幼兒園大班、中班9月8日開園,各類型幼兒園小班9月11日開園。
這一次序的主要考慮是:一是各學段起始年級先開學,有利於迅速組建新集體,建立有效暢通的家校聯繫,穩固各項健康監測和防疫防控措施,同時完成新生入學教育,熟悉校園環境,重點加強防疫教育、安全教育;二是初三、高三年級面臨畢業備考,高二年級涉及學業水平考試,安排在首批開學,有利於做好銜接過渡,複習診斷,緩解師生家長焦慮;三是開學後,中小學整體運行約3周,可利用國慶節中秋長假期進行調整完善。
李奕說,開學後,幼兒園實行全封閉式管理。要嚴格執行入園身份識別和非幼兒園師生員工入園登記管理,無關人員不得入園。
各班級錯峰、錯時入園和離園,防止人員聚集。對教職員工和幼兒活動範圍及規模進行必要限制,以班級為單位在最小單元群體之間在安排活動、遊戲、吃飯、午睡等一日生活環節的,儘量避免不同群體之間的交叉碰面,同時教師要相對固定,減少在不同單元群體之間流動重疊,儘量減少人員交叉流動。
另外,幼兒園恢復正常保教活動安排,不開展跨年級、班級活動,減少人員聚集。加強幼兒體格鍛鍊安排,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安排內容和形式適宜的體格鍛鍊。
相關連結:明天起北京高校可分批錯峰開學!市教委:非必要不出校
李奕還介紹自8月15日起,具備校園疫情防控條件的北京高校,結合小學期安排,可組織學生分期分批、錯時錯峰返校和新生報到。
市教育兩委也對各高校每日返京學生人數做了詳細的統計規劃,在前期健康監測、接站、入校安排等環節做了充分準備。
李奕說,要加強校園信息化建設和閉環管理。綜合採用快速測溫預警的技防手段和「樓自為戰」「單元管理」的管理辦法,實現異常情況第一時間篩查、師生員工校園生活軌跡全程可追溯。學生進入校園的任何樓宇都應該檢測體溫、實現掃碼記錄,同時相對固定的劃分學習、生活、工作的區域範圍,這也是做到精準篩查和追溯的基礎。
充分考慮在校師生快遞日常量和高峰量的情況,合理設定快遞收發集散點,控制各快遞集散點人員聚集的數量,在滿足廣大師生基本生活需求和保障的前提下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發布會上,北京市教委基教一處處長魏旭斌說:低風險地區師生員工,持健康通行碼「綠碼」返校報到。
中風險地區師生員工,須集中或居家醫學觀察14天後,持健康通行碼「綠碼」及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返校報到。
高風險地區師生員工,暫不返校報到。
近期從境外返回的師生員工,嚴格落實境外返京人員管控措施,解除集中醫學觀察後,持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通行碼「綠碼」返校報到。
魏旭斌說,市教委還將加強空中課堂的建設,制定了教育教學的應急預案,目前方案正在報送過程中。「9月開學後,各年級課程可以實現線上和線下的無縫銜接,確保暫時不能來校的學生與在校學生的進度一樣。」
本市要求高校中風險地區師生員工返校要有七日內核酸檢測證明,檢測費用誰來承擔?
在新聞發布會上,市委教育工委宣教處處長寇紅江明確,費用由學校支付。另外,通過目前摸底情況,全市每日高校返校人數相對平穩,學生購買返京車票沒有遇到太大問題。寇紅江說,如果遇到困難可以向學校尋求幫助。
市委教育工委宣教處處長寇紅江說,倡導「非必要不出校」,但對於確實需要的,可以申請出校,學校要通過信息化等手段,簡化學生出校申請審批程序,指導學生做好個人防護。「要儘可能滿足學生學習、生活和工作的實際需要,絕不是『一關了之,一關到底』。」
對於高校家屬區,要嚴格落實社區防控的各項要求。同時,學校要加強與學生學習生活區的物理隔離。對於教職員工,要求從事公共服務的後勤人員原則上在校園內集中住宿。在校外住宿的教職員工堅持「兩點一線」上下班,每日進入校園要身份核驗和體溫監測。
對於部分特殊情況不住校的學生,學校要將他們納入校園防控體系,建立工作檯帳。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