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沈蒙和
如果你是老師,見到從前帶過的學生,會主動打招呼嗎?幾天前,杭州江心島小學老師童瑩瑩途徑某公園時,在公共廁所附近,偶遇曾經的學生雯雯(化名),她選擇了沉默。因為雯雯家就住在公廁,當時童老師身邊恰好還有幾位同事,擔心自己貿貿然上前打招呼,會讓雯雯尷尬。畢竟是高中生了,不再是當年的小豆丁。
知道雯雯家的秘密,是在多年前一次難忘的家訪——
(以下為童老師自述)
不敢提起的「你們家」
雯雯參加一年級休業儀式那天,我打電話給她媽媽,說要把之前說的資料拷給她。當我說到「你們家」的時候猶豫了下,不過想不到怎麼更好地表達。
雯雯媽媽連連推卻,說自己可以到學校來拿。我說沒關係的,我順路拷好再告訴你們怎麼使用。若你來學校取,等下還要再回學校還移動硬碟,不方便。電話那端的雯雯媽媽有點不好意思地答應了。我深深地明白她可能在顧慮什麼。
我照著她的指示,一走進公園,就看到雯雯和媽媽騎著電瓶車朝我開來。雯雯一直抿著嘴笑著,邊笑邊把頭轉來轉去。這一年裡我從來沒有見過雯雯的笑容。這是第一次!
錯過的一次「家訪」
雯雯老家在雲南,剛入學的時候幾乎不會說普通話,也很難領會別人的意思。上課時她的眼神很迷離,總是看著窗外。我問雯雯問題,她幾乎都是只聽不答。第一天入學走進教室就哭著喊爸爸,衝出教室跑到校門口找爸爸。在開學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一直為這個孩子的學習犯愁,因為她遠遠落後於別人,理解力、記憶力和思維力都不是一個入學兒童該有的水平。但是,讓我欣慰的是,雯雯雖然學習不及別人,但是有著城市同齡人很少見的那種乖巧懂事。
有一日困難班時間,我和搭班楊老師都在教室裡,孩子們在做作業。突然,有學生大叫:「老師,雯雯倒下了!」楊老師急忙跑去扶住,但她這麼一扶就大驚失色,朝我喊:「快!快去叫救護車!」
醫生來時,雯雯已經撲在地上,眼白朝上,口吐白沫,手腳抽筋。醫生現場進行了心肺復甦,又給雯雯吸了氧。我跟著醫生上了救護車,醫生說孩子命懸一線。
我們到了醫院,雯雯媽媽即刻也到了。她是從「家裡」出來的,還帶上了病歷卡。但當付醫藥費的時候,她羞澀地和我說,「童老師,你身上有多少錢?」聽了這句話,想到病歷卡都帶了不會是忘了帶錢,我心中一陣酸楚,把錢包裡的錢統統翻出來,塞到雯雯媽媽手裡。
過了沒多久,她們的老鄉來了,還送來了錢。雯雯媽媽執意把錢塞回了我手裡,我當時沒有收下。等到雯雯情況穩定下來,醫生說脫離了危險,我就回了學校。因為班級突發情況,我還要給驚魂未定的孩子們發簡訊報平安。這時,雯雯媽媽不陪在生病的孩子身邊,卻又趕來學校把錢放到了講臺上匆匆離去。那幾天裡,雯雯沒來上課,看著空空的課桌特別想念他,想去看看她。正當我計劃著要去看她時,雯雯突然比預期的提早好幾天來上學了。一次該有的家訪機會讓我錯失了,我有些自責。
一次難忘的「家訪」
快學期末了,雯雯爸爸猶豫地問我要不要給孩子報暑期班?我一口否決了。
「自己安排複習吧,不必浪費這個時間和精力。我這兒有一些資料,故事音頻、學漢字的動畫和紀錄片可以給孩子看下。能培養孩子注意力,又能積累孩子的詞彙量。針對性地複習要比上培訓班效果好很多!」雯雯爸爸連聲感謝。
其實在我接手這個班統計班上學生家庭住址的時候,我就清楚雯雯的那一欄填的是……路公廁」,這幾個字非常扎眼,忍不住去猜想——大概是公廁的附近有個小房子吧,或者是緊挨著的。雖然這些情景令我各種猜測,但不敢深究。獲取別人的不幸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是那麼殘忍的一件事。
初次家訪時,我把雯雯媽媽叫到學校來面談,並非我不願去她的家,並非我不想看看孩子所住的生活環境,是想留著他們的尊嚴。我們談著談著,她的媽媽毫不遮掩地告訴我:因為在杭州租房子太貴,打掃廁所可以免費住,就選擇了這個工作......
這是我見過最乾淨的公共廁所。因為在公園所處地理位置好,來廁所的人絡繹不絕。我隨著雯雯和她媽媽推開了一扇小門,這扇小門與廁所的「男」「女」兩扇門緊挨著,只是沒有標誌而已。
推開門後只見一個小小的房間,大概四平米左右,無所謂廚房、臥室。一張小床上鋪滿了雯雯的書本,小床上面隔了一塊板,用一張帘子拉著,這是雯雯爸爸睡的。能落腳的地兒站了三個人,顯得有些侷促。雯雯媽媽把摺疊桌子從牆邊移出來,架好擺放在我們落腳的地方,桌子一架,我們便移步到床沿。目所能及的地方都是琳琅滿目的用品,錯落有致地擺放著,一點都不亂。
等我們坐下後,只見雯雯朝媽媽使使眼色。我順著雯雯目光所指之處,看到滿滿一個塑膠袋的飲料,這應該是為我準備的,我猜。雯雯媽媽拿出一瓶營養快線和一瓶冰紅茶塞給我。
我剛打開電腦,雯雯爸爸就來了。他不住地道歉,說是真不好意思讓我來這麼髒的地方。聽到他那一聲聲質樸的歉意,突然在那一刻覺得自己來打擾他們平靜的生活,似乎還是有點不妥。好在,我們已經熟悉了彼此,在一年的相處中,他們也應該知道我並不在意這些,不至於帶去太多的尷尬。之後我教了他們怎麼打開視頻軟體和音樂播放軟體,整理好文件夾,哪些是聽的,哪些是看的。四個人緊緊挨在一起,說著說著,竟忘了時間和周圍的環境。
當我要回家時,他們盛情邀請我去外面吃飯。我揮著一手一瓶飲料,表示夠了。他們一家人一直送我到車站,還陪著我一起等車。等我上了車,他們仨朝著車不住地揮手。「再見,再見!」兩個月的分開,似乎要把手都揮斷。
車上很擠很熱,兩瓶飲料成了負擔,但這是雯雯的心意,我捧著它們,一路沒有捨得喝。
據童老師回憶,當時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是親眼見到雯雯的「家」時,還是非常震驚。想到家長在這個城市的不易,和孩子的懂事,就特別感動。在雯雯之後,童老師的下一屆學生當中,有個家境不錯的杭州小朋友,全家都很熱心。聽說雯雯的故事後,孩子爸爸私下向童老師要了雯雯的聯繫方式,和雯雯結對了,經常給她買書、學習用品,帶她一起出去玩。
幾年前的一個周末,童老師還特意去看過雯雯。「家」還是那個家,長大了的雯雯依舊靦腆懂事,爸媽還是那麼熱情好客。
這次雖然沒有和雯雯當面打招呼,但童老師還是在心裡默默送上祝福:雯雯,祝你學業進步,全家幸福。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