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雪媽媽
分娩是女人一輩子最為重要的時刻之一,因為經歷了懷胎十月,在這個關鍵時刻產婦難免會很焦慮擔心,同時擔心生孩子會很痛。畢竟一般身體沒啥問題的寶媽都會選擇順產,而順產過程比較費力,需要花費的時間也更久。
第一, 不要亂用力,醫生讓用力再用力
有一些孕媽,懷孕的時候雖然去了解了一些分娩知識,但是並沒有真的了解清楚。認為生小孩子就是要用力,但其實力氣不是亂用了,有時候用力不對可能會讓寶寶的身體出現問題,甚至還可能出現宮口縮小的情況。
因為最開始宮口是很小的,隨著宮縮作用寶寶頭部會逐漸下降,然後慢慢把宮口撐開。如果是第一次生產,身體素質好點的寶媽,可能6、7個小時就開指,而如果慢一些的可可能 需要11、12個小時。
這段時間對於寶媽而言,是非常難過的,因為宮縮的痛可以說是相當痛苦。但是醫生不用產婦亂用力,主要是擔心宮頸口出現水腫。
第二,用力後整個人感覺解脫了
因為開指需要的時間太久了,產婦也不敢用力,那種等待的時間真的是度日如年,因此很多產婦在可以用力的時候,感覺這也是一種解脫,也有的寶媽回憶那種感受,好像整個過程就像在拉臭臭一樣。
分娩的時候出現拉臭臭感覺,相信很多寶媽也有這種經歷,大多數情況下感到很不好意,覺得很丟臉。但其實對於醫生護士而言,這種場面他們見過太多了,所以不要憋著,有感覺了用力就好了,有時候醫生還會勸導產婦沒關係想拉就拉。
第三,最後的時刻,感覺「快活」了
在分娩的時候,醫生和助產護士都是非常有經驗的,會一直說很多鼓勵打起的話,當胎兒頭部出現的時候,產婦心理上也會輕鬆一些,因為知道頭部出來後剩下的也快了,要不了多久就能夠結束了。
但是一般情況下,胎寶寶頭部出來後,醫生會囑咐產婦不要繼續用力,不然可能會造成產道撕裂。這個時候胎寶寶還並沒有完全分娩出來,而一旁的醫生就會協助幫忙把胎寶寶拽出來。
而在這一個瞬間,很多寶媽都感覺寶貝一下出來瞬間譁啦一下,肚子好像沒那麼疼了,整個身體「快活」了。
而生完寶寶之後,寶媽身體逐漸開始復原,不過下面還是會有涼颼颼的感覺餓。主要是因為產房大都溫度很低,所以產後保暖工作要做好,不能夠著涼、也不能滋生細菌,這樣才有利於產後身體恢復。
總之,從懷孕到分娩,對孕媽來講不僅要承受身體上的負擔,還會背負很大的心理壓力。她們為了寶寶的健康和平安出生,付出了很多,所以希望家人今後的日子,能夠多幫忙多分擔多理解。
我是小雪媽媽,一名90後寶媽,關注我,每天分享科學孕產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