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發掘深藏瑰寶,青塘村蝶變親子樂園
望山見水記鄉愁 藍綠互動新家園
鳥瞰三亞市海棠區青塘村。 本報記者 武威 攝
青塘村汙水生態濾床。 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
小朋友在青塘村遊玩。 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
「這種闖關遊戲好刺激呀!」12歲的三亞男孩吳英嶽從「叢林穿越」樹上下來,安全裝置都來不及脫,興奮地對媽媽說道。五月初,三亞海棠區青塘村親子樂園開園時,和吳英嶽一樣首批入園體驗叢林穿越的孩子們玩嗨了!
五月下旬的青塘村,各種熱帶水果競相成熟,黃皮、芒果、椰子、楊桃、蓮霧……迎面而來的微風中,都是水果香味。耳聽鳥鳴幽幽、樹葉沙沙,童聲稚語來迴繞,吸引著眾多遊人來這裡享受慢時光。
曾經的青塘村,是一個僅有12戶人家的小村落,村民陸續搬走,老房子年久失修,導致風貌殘失;荒地眾多,卻缺乏公共服務和公共活動場地。但青塘村優勢同樣顯而易見:西鄰灣坡路,東與林旺相望,地理位置佳;村裡有山有水,果樹、稻田、池塘相疊相嵌,充滿恬然野趣。
「青塘之美,美在自然。我們不大拆大建,不求新求洋,以『留樹』『疊山』為理念,尊重這裡的自然生態,因地制宜導入特色產業,既讓鄉村發展可持續,也讓村民致富增收不間斷。」上海友臻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東說。
深藏的瑰寶被發掘,設計師巧手規劃著新青塘:築渠引水、塗鴉點綴、舊牆植綠、老宅化新;以親子為主題,建設「生態人居」「生態環境」「生態經濟」「生態文化」四大工程,聚焦民宿產業、兒童產業、有機農業,打造出一個27.5公頃面積,擁有綜合戶外拓展、兒童民宿、小動物牧場、DIY作坊、水果採摘等於一體的「彩虹部落」,實現農業、農村、農民三項基礎轉變,完善美麗鄉村示範基地、海綿鄉村示範、產業示範及合作機制四項標杆。這一切,讓青塘村迎來蝶變,成為三亞美麗鄉村建設示範基地。
青塘村開園運營以來,給當地村民帶來了實惠。省委常委、三亞市委書記嚴朝君在調研青塘美麗鄉村建設時指出,美麗鄉村建設是拓展三亞旅遊空間、發展全域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定要運行好政府+企業+農戶的合作模式,各負其責,全力推進。政府負責道路、環境、綠化、美化及村莊立面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企業負責產品設計開發、市場推介、管理運營等。
作為海棠區美麗鄉村建設的階段性成果,青塘村成為該區的綠色旅遊模塊的「先鋒軍」。「青塘村將休閒旅遊與兒童戶外教育相結合,與北山村組成了美麗鄉村路線,再加上以高端度假酒店為代表的海濱度假帶、以南田溫泉為代表的溫泉養生遊、以水稻公園田野狂歡為代表的文化旅遊等,形成了多門類的『旅遊+』體驗。」海棠區區委書記劉衝表示,產業跨界展現了海棠區多樣的旅遊產業模式,助力三亞旅遊模式從「藍色旅遊」走向「藍綠旅遊」相結合,從濱海旅遊時代向全域旅遊時代轉變。
(本報三亞5月22日電)
遊娛篇
放飛童心,玩轉「彩虹部落」
駕車沿G98海南環島高速至海棠灣林旺出口下高速,沿灣坡路直線行駛約3公裡,左側路邊有一座彩虹色的創意門欄,這就是青塘村。
俯瞰青塘村,它就像一個「烏龜」,靜謐、安詳。從彩虹色大門入村,順著彎彎曲曲的瀝青路,兩邊的村牆繪滿了卡通塗鴉,「摘水果」「耕田」「村童遊戲」等民俗場景躍然牆上,創客藝術與田園生活在這裡巧妙結合。
青塘村科學的分區規劃,讓親子主題的三大產業九大功能設施各得其所。為更好打造青塘村而成立的三亞市海棠區美麗鄉村發展協會,匯集了國內從事規劃建築設計、藝術設計、兒童教育培訓、現代農業、金融投資等多家企業成員單位。
他們各施所長,以「彩虹部落·美麗青塘」為主題,在青塘村打造了體驗農莊、創客空間、休閒產業、戶外拓展、孵化產業及民宿風情六大核心項目,達到讓親子遊客流連忘返、農村環境得到改善、農民獲得更多收入的共贏局面。
在野花點綴的村道上走個兩三百米,第一個到達的就是村活動中心。這裡的小廣場被改造成了籃球場。後方則是擁有江南織布風格的陶藝DIY作坊。旁邊是曲折搭建的疊山式涼棚,為兒童真人CS提供了攻防拉鋸的好去處。
接下來,你會與一片茂密的苦櫟樹林迎面相逢。經過落滿野果的林間小徑,大片綠色稻田和鋪滿荷葉的池塘便躍入眼帘。三三兩兩遊人休憩樹下,將笑臉與身後的田園定格。
沿著田邊行走,來到彩虹部落核心的「叢林穿越」戶外營地,這裡是孩子們的最愛。叢林穿越區,擁有12個不同功能、適應不同年齡、又互相連接的挑戰段,包括空中橋索、多層樹屋、空中爬床等,既考驗參與者的平衡力、勇氣和意志力,又要拿出耐心和細心才能對付。
林地空隙,還穿插著由不同設計師設計的8個兒童構築物,更小的孩子就在動物迷宮裡捉迷藏,在漁網蹦床上翻滾,與父母嬉鬧。
外圍還有帳篷和彩色輪胎製作的鞦韆。如果選擇在帳篷裡過夜,打開「房門」就是田野,不光體驗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感覺,也為親子互動、休憩,留下了更多私密時光。
如果戶外探險還不能消耗孩子旺盛的精力,沒關係,接著往下走。很快來到的是兒童創客空間,這裡有DIY教室,提供了單人KTV、兒童卡丁車等遊戲,並開設專人指導的科學啟蒙、手工製作、彩繪活動,放飛孩子們的想像力,自製喜愛的伴手禮。
迷你動物區,則養著孔雀、波爾山羊和馬兒。波爾山羊渾身雪白,但頭頸部卻是褐色的,那一對長長的垂耳,就像小姑娘的辮子,當它們低頭吃葉子時,天真可愛。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孩子們可以給小動物餵食、合影,順便也培養愛心與責任感。
隨著青塘村美麗鄉村的陸續開發,兒童書屋、水果採摘、兒童馬術俱樂部、一畝田農莊、兒童宿營等親子拓展項目還將陸續建成。遊客有了更多選擇,而青塘美麗鄉村農業、農村和農民也將獲得更多發展內生動力。 (本報三亞5月22日電)
吃住篇
灣坡鴨肥美 「割舌蘿」淺嘗
美食,是旅行中重要的味覺記憶。在享受美味佳餚的同時,也是品讀這裡的民俗、民風、文化和自然風情。在青塘村,有水果集市、沿街餐飲、鄉食料理、牛棚燒烤,孩子們不僅可以跟隨父母一路吃、一路玩,還可以在兒童民宿發現新天地、結交新朋友。
在田間、果林下養鴨,是青塘村民的傳統。以自然生態餵養出的灣坡鴨,皮薄肉厚,肉質緊實,是當地有名的美食品牌。按照村民們日常吃法,白斬風味最佳,鴨肉微甜、清香。
芒果、蓮霧、菠蘿蜜、黃皮……青塘村幾乎家家房前屋後都種著果樹。這些酸甜多汁的熱帶水果,遊客在村裡的水果集市、採摘區甚至村民家都可以嘗到。
每年春夏之交,村裡還有一種當地特色的野果:割舌蘿,成熟之後如紅色櫻桃掉落地面,味道酸甜似百香果。村民告訴我們,可以偶爾嘗嘗,但不可多吃,因為這個小紅果與菠蘿一樣,吃多了會有割舌感。
在村中央休閒中心的餐飲區,還可以吃到黎族傳統竹筒飯、野果酒、糯米酒、藤橋排骨、乳羊火鍋等更多當地特色佳餚。
與休閒中心比鄰的,是兒童民宿體驗區。「目前正在建設中的兒童民宿,將作為孩子們認識新朋友、聚會交流的場所。」上海友臻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東介紹。
兒童民宿是基於林地間的兩座老房子打造的。建築保留了老屋外牆,將建成一層半高的親子空間。內設爬網、滑梯、攀巖牆、嬉水池等兒童娛樂設施,提供住宿和餐飲。當家長們在對面休閒中心聊天、歇腳時,兒童民宿就成了臨時託兒的好去處。
創意設計:老房有喜換新顏 廢品搖變花草間
曾經的青塘村,因為村民陸續搬走而留下了大量空房子。長期無人打理造成年久失修,部分老屋瓦片零落、壁斷磚塌。在打造美麗鄉村時,設計師們要面對的,就是在不拆屋砍樹的情況下,將現有老房打造出新花樣,在孩子們喜歡、大人們好玩、村民們樂見其成間,找到平衡。
平衡,在村裡隨處可見。提供餐飲茶室功能的休閒中心,就是在兩間相隔不遠的舊宅基礎上改造。設計師在兩屋之間搭建一排排廊架,生成具有自由、連續性的交織,遊廊隨著空間變換,遊覽路線也變得豐富生動。
而村活動中心的疊山式涼棚,更叫人眼前一亮。何為「疊山」?上海友臻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營銷運營總監邱可夫介紹,就是由尖角結構排列成的山形構築物,重巒疊嶂的視覺,穿插於果樹間的空隙中。構築物的框架以麻繩與地面相連,山形顯得立體通透。與此同時,設計師引入了爬山虎植物,沿著麻繩盤繞,將來就可以為「疊山」涼棚提供遮陽避暑的片片綠色空間。
創意,不僅體現在建築風格上,還蘊藏於各個裝飾細節中。據介紹,青塘村內曾有一個廢品收購站,設計師們從中找到了豐富的靈感。比如,你會看到五彩輪胎做成的鞦韆和花壇,以及用廢棄冰櫃改造成的吊蘿花草櫥窗,屹立在某個轉角乍現間。
童趣,是青塘村產業的重要部分。村裡處處可見的彩色塗鴉,讓童趣的氛圍無處不在。「我們還將以彩虹和灣坡鴨為主題,邀請專業團隊設計文創周邊,比如卡通玩偶等兒童紀念品、伴手禮。」上海友臻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東表示。
村民看青塘:彩虹照進青塘日子有了盼頭
小朋友在體驗「叢林穿越」。 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對青塘村村民周明史來說,村莊從前的日子,靜如潭水,每天過得和昨天差不多:自己在外打工早出晚歸,妻子在家務農、帶孩子……
但如今,周明史每天都會特意花時間收拾庭院,打掃小屋走廊,算好水果採摘的時間,一家人數著日子盼周末。「一到周末,就有很多遊客帶小孩過來玩,他們都說我們村環境好,我們的雞鴨和水果也賣得快!」
確實,漫步小村裡,看樹林間隙透出的陽光、聽微風中搖曳的荷葉和水稻,躺在椰子樹下的吊床,看村裡小黑羊在路上蹦躂……這些青塘人熟悉的畫面,成了遊客眼中的一步一景、遠離喧囂的田園之美。
「海南生態好,不缺美麗鄉村,但井噴發展的親子遊市場,卻缺乏宜居宜遊宜業的戶外親子樂園。」上海友臻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東就在思考,要如何打造一個契合自然又別有趣味和創意的村落,同時讓村民能在其中自給自足。
2016年起,旅遊公司就牽手海棠區和灣坡村委會,共同建設青塘美麗鄉村、彩虹部落。醞釀了近兩年,村民們也盼了近兩年:自己的家園,會被改造成什麼樣子呢,自己的生活,又有怎樣的改變呢?
說好不動樹,設計師們利用林間空地放飛想像力;承諾不拆屋,就利用現有老房子改造成了書屋、民宿、DIY手工教室……廢品也被巧手化做了花壇、壁掛、鞦韆。這些改變令村民驚訝、讚嘆,並從最初觀望的狀態,到主動參與現場保潔、秩序維護,共同建設美麗鄉村。
五月,青塘美麗鄉村親子樂園開園。來過的遊客口口相傳,鄉村親子遊人氣一日旺過一日。而村民也跟著嘗到了甜頭。
「破舊的空房子竟然還能租給公司建民宿,每年就有兩萬塊錢收入。」村民藍福標盤點著家園新變化:名牌農產品灣坡鴨頗受遊客青睞,還被製作成旅遊形象標識;村裡種的水果也是寶貝,摘下來放在鄉村集市賣,特別受遊客歡迎。
灣坡村村支書周其川告訴記者,目前村民在家門口自發開展小本經營。下一步,村裡將組建公司,開發戶外遊、親子遊、創意遊產品,讓村民以入股分紅、就業創業等方式分享美麗鄉村發展的紅利。
(本報三亞5月22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