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確實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作為一個曾經在橫崗搞過幾年眼睛批發的業內人士,跟大家分享分享,反正已經不在行業內了。
上海作為國際化的大都市,確實各行各業都比較發達。眼鏡店也多了不少,三葉眼鏡城、國際眼鏡城、青雲路眼鏡一條街、江漢路遍地的眼鏡店等。可以說上海購買眼鏡的選擇確實不少。
但是別看選擇這麼多,其實細分下來,眼鏡店的模式也就幾種:
大型連鎖眼鏡店
在上海出名的大型連鎖眼鏡店就比如吳良材、茂昌眼鏡、精益眼鏡、寶島眼鏡等眼鏡店。這類型的眼鏡店通常都是在位置非常好的地方,佔取了市面上百分之六七十的自然流量 。優缺點就非常明顯,顧客信任度比較高,專業性和質量都比較好,缺點就是價格肯定是下不來的。
寫字樓眼鏡店
上海的寫字樓眼鏡店,從體量上來說,在全國也是名列前茅的。這裡又要說到上海的包容性了。即使大多上海人都是非常富裕的,但不代表上海人就是對錢沒有概念。隨著上海大眾點評的佔有率越來越高,也給了這類型的眼鏡店注入生機。
其極高的性價比和專業度也是他們的核心賣點。一般只售賣品質較高的蔡司、依視路、豪雅等鏡片,因為這些品牌鏡片不止質量好,價格也相對透明,究竟折扣有多大,更直白的展現給顧客。寫字樓眼鏡店就如它的名字一樣,地點通常也是在繁華商圈的寫字樓上。這類型的眼鏡店在上海非常之多了,曾經在我這裡拿貨的造寸眼鏡也在上海有門店。
眼鏡批發市場
上海國際眼鏡城和三葉眼鏡城在全國都比較出名的,也是我最了解的了。眼鏡批發市場確實便宜,如果比起性價比來說,也不是其他店所能比的。但關鍵有兩點:
(1)低價適合走量,個人來買能走量嗎?
(2)個人來買我是走利潤高的還是利潤低的?
(3)同樣30分鐘,我能批發走很多眼鏡,但賣你只能1副。
眼鏡批發市場與其說是批發市場,不如說是依託批發市場能拿到更多高利潤,價低的各種眼鏡。
商場快時尚眼鏡店
這類型的眼鏡店主要就是面對的年輕群體,針對年輕群體愛逛商場,並且對眼鏡賦予了美觀這一屬性進行收割。買鏡框送鏡片、用價格把鏡框劃分幾個區域,根據價格選擇鏡框。減少顧客選擇的時間,加快單個客戶配鏡時間。但這類型的眼鏡店驗光確實有待增強。不論是遠渡而來的Jins還是香港的LOHO還是內地的木九十。
夫妻眼鏡店
這類型的眼鏡店通常指一些小型的眼鏡店,早期通常是由兩口子開的。不過隨著市場的擠壓和賣點不突出,導致這類型的眼鏡店在近幾年大幅縮減。留下的大多都是比較「聰明」的店。要麼提升服務,學習驗光技術。以質量和口碑留下來。要麼死磕單價,以更低的價格,更差的質量,坑害一批一批的近視患者。
現在國內不論是什麼城市,眼鏡店大體就是這5類眼鏡店。根據自己的不同需求,選擇不同的眼鏡店就可以。市場所存在的,一定是有其受眾群體的。但眼鏡行業越來越透明,作為一個曾經的眼鏡從業者,只希望眼鏡這個行業,早日摘掉「暴利」這個偽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