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語法學不好,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為什麼會如此呢?主要是大家都沒有靜下心來認真地去花費時間和精力去系統地研習過一本語法書。
大家學習語法的來源主要是學校老師講解的一些時態和語態等知識,至於詞性和句子成分等等都需要自己在學習中慢慢領悟。特別是跟漢語語法完全不同的地方更是很難理解,比如主語補足語、形容詞最高級的變形等等。
我個人總結一下,英語中的句子大體上分為兩大類。一類是be動詞系列的句子,另一類就是行為動詞系列的句子。
這兩類的共性就是必須要有動詞,不管是be動詞還是行為動詞,一定要有一樣兒,英語中能夠構成一個句子,動詞是必有的,甚至一個動詞就可以構成一個句子。比如說:Go!這就是一個句子。
沒有動詞就是沒有謂語,沒有謂語就不算是一個句子,謂語動詞就是句子的核心。謂語動詞的變化就是時態和語態的變化,就是學習重點。
如果是be動詞系列的句子,做疑問做否定都用be來做,很簡單,做一般疑問句就把be動詞和主語換一下位置,句子末尾打上問號。做否定句就在be後邊加上not。
如果是行為動詞系列的句子,做疑問和否定句就需要藉助助動詞do,一般疑問句只需要把do放在句子最前面,末尾打上問號即可,當然遇到主語是單三就改成does。如果句子中有情態動詞,就用情態動詞代替do放在do該放的位置上即可。
如果有時態的變化就變化be和助動詞的詞形以適應時態的需要。
這是對句子的個人總結,每學完一段語法知識,都要做一次認真地總結。把規律和易錯點牢牢記在心間。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比如說,學習名詞變複數,一般的都在詞尾加s,這就是規律,是必須要掌握的。然後就會出現很多特殊情況,根本不需要加s的變複數的單詞就不少,那就需要自己拿出小本子,一一記錄下來,慢慢把它們全部記牢。
還有以o結尾的有些需要加es有些需要加s,這就很不好辦,就要想辦法先記住黑人、英雄、馬鈴薯、西紅柿這幾個詞語都是需要加es的,其他的就是加s的了。
想要學好英語語法,除了學在日常、用在日常外,一定要認真仔細地研讀一本語法書。一本語法比較全面的書籍,自己看透了、學仔細了,就一本頂十本了。
不必要是語法書就買,買完都沒怎麼仔細看,又擱置一旁,過些日子後再買,然後再擱置一旁,最後語法書家裡倒是不少,語法還是不會。
一本書反覆看,仔細看,語法規律做到熟爛於心,不符合規律的記在小本子上,用碎片時間逐一擊破,用零碎的時間足以掌握好全部語法難點。
我小時候,沒有現在這麼多學習資源,買書的地方都很有限。自己在一個很遠的商店裡發現了一本英語語法書就如獲至寶地買下來了,可是那是一本很全很高深的語法書,對於剛學英語的我,難度非常大。
不過我還是像啃幹饅頭一樣慢慢地把它啃了下來,這一本語法書,我讀了10年,一直讀到自己大學畢業。幾乎英語語法的所有的難點易錯點都是從這裡學會的。
親身經歷願意與大家分享,目的只有一個,希望大家學習的心態要好,不要浮躁更不要急躁,學習任何知識不在於多而在於精,精讀一本英語語法書遠遠勝過糊裡糊塗地略讀十本同類書。
我是雙勤講學,專注於教育領域,願意跟大家一起探討有關學習的話題,關注我,一起學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