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製品化學法提純問題解析

2021-02-15 石墨邦

摘要:本文作者通過長期在高純石墨生產過程中,所積累和了解的一些實踐經驗,對發生在化學淨化中,常見和不常見的生產、質量問題進行解析,並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期望能為國內同仁在進行同樣工作中,起到參考和指導作用。

1.前言

在石墨化過程中,以滷素(如氯、氟)進行化學反應,除去製品內各類雜質的方法,稱化學淨化法。利用化學淨化的方法,對石墨類產品進行高純度的處理,在我國已有幾十年的歷史。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為滿足當時國家原子能反應堆和航天等領域對特種石墨材料的需求,原吉林炭素廠,蘭州炭素廠和上海炭素廠都曾先後大批量的進行過高純石墨的生產。僅原蘭州炭素廠一家,從1968年~1984年,就先後生產過數千噸,各種用途不同的高純石墨材料,不僅滿足了當時國防工業和其它行業的需求,有些還出口到國外。

利用化學法對石墨類進行高純度的處理,在老一代炭素人眼裡,並不是什麼神秘、尖端的新科技,僅僅是多了一道工序的炭素生產而已。   

1984年後,由於國內需求量發生了變化,上述企業基本陸續停止或縮減了該類產品的生產,從而造成了今天的國內企業中大多數員工,對此項技術感到陌生和神秘。近年來,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和國內外新能源市場的興起,人們把目光再次集中到這種含碳量高,灰分小,更具有高強、高密等特點的優質高純石墨材料。如高含碳量的負極材料、航空、航模、動力電池以及核能發電中的高溫氣冷堆(HTGR)等等。為迎合上述產業的發展,有的企業已專門進行提純業務,有的在改造,有的在興建,更多的已納入計劃,好一個忙碌景觀。

在石墨類製品化學淨化過程中,和生產普通製品一樣,有時也會發生一些常見和不常見的生產、質量方面的突發性問題,根據筆者長期從事高純石墨生產中積累的一些實踐知識,對以下重點問題進行探討、解析。

2.總灰分偏高

高純石墨一般是指含碳量大於99.99%,總灰分≤50ppm的石墨。按使用的不同,又分為50×10-6,20×10-6,10×10-6等幾個級別。

國內高純石墨的生產,基本是建立在艾奇遜爐的基礎上,並配以純化通氣處理系統。由於艾奇遜爐存在大量電能、熱能上的損耗,熱利用率很低。而化學淨化法,只有在高溫下,才能進行最佳反應,一般要求爐溫在2800℃以上,爐溫越高,反應的時間越充沛,淨化的效果也越好。可見溫度對淨化效果的影響是顯著的,儘管氣體分布是均勻的,但淨化溫度與時間的關係如果不當,同樣也達不到提高淨化的效果。

為了確保石墨化爐有較高的溫度,噸產品的電單耗,相對普通品的石墨化,要高出一倍多,按焙燒坯品重量,平均噸單耗一般都在10000度左右。同時爐芯寬度也不宜過大,一般在1.2~1.6米為好,這樣,既有利於更好的提高爐芯內的溫度和保溫效果,防止有害氣體從邊牆洩露,也有利於通入的氣體能夠充分的集中反應。

高純石墨製品,大多是採用細顆粒或超細顆粒的優質焦炭壓制的坯品 , 國外甚至生產出超級細顆粒(粒度5~10μm)和納米級顆粒的坯品。我們知道,坯品的密度越高,顆粒越細,體積越大,石墨化純度的處理難度也越大。其一爐溫上升,不能過快,否則易發生製品開裂。其二由於本體密度過高,滷素氣體很難滲入到製品內部,使反應時間和速度延長。為了保證製品即不開裂又能獲得高純度的產品,對一些較大規格的坯品,國內常用兩次石墨化的辦法解決。國外的先進工藝是先將坯品進行石墨化,再用一種化學提純機的裝備,對製品進行滷素純化處理。(據說經這種提純機處理後的製品,總灰分可達到5×10-6,甚至1~2ppm)。

經提純處理後的石墨類製品總灰分高與低,除了溫度因素外,另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氣體通入量和各溫度階段對所通入氣體的調控是否合理。經驗證明,根據產品結構、性能和用戶的不同要求,各通氣量,一般分別為坯品總裝爐量的6~10%,小規格,粗結構的製品,可按下限,反之按上限,中等規格及負極材料類,可適當在中限選擇,如果用戶對總灰分有特殊要求,有時還需突破上限。這與以前各類文獻和教材書中所談到的,氯氣通入量為坯品的50kg/T,氟利昂為20~30kg/T,有很大的差距,之所以過去偏低,主要是受當時產品結構和規格的限制。

化學淨化法常用的滷素氣體,主要有氯氣(Cl),氟氣(又稱氟利昂),其中氟氣又分為二氟一氯甲烷(CHClF2、R22、F22),二氟二氯甲烷(CCl2F2、氟利昂-12、R12),及氮氣(N2),氬氣(Ar)。

在炭素材料總灰分中,除少量雜質以單獨元素存在外,多數是以化合物的形態存在,因此,在正常的石墨化溫度下,是很難去掉這些雜質的。例如某高純石墨製品前後對比,見表1。

表1中所列舉的元素,僅是總灰分組成中的一部分。在雜質中,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其沸點要比單質元素的沸點高的多。見表2。

化學淨化的原理,就是將各種不同形式存在的雜質,在高溫下,轉化為氯化物和氟化物,從而降低沸點,使之更容易分解和氣化。

從理論上來講,氯(Cl)容易和雜質中,帶有金字旁的元素發生化學反應。而氟(F)則更易與非金屬元素發生反應,如鐵和氯的化學反應式:

2Fe+3Cl2→2FeCl3或Fe+Cl2→FeCl2

在有炭的條件下:2Fe2O3+3C+6Cl2→4FeCl3+3CO2

氟與非金屬雜質的化學反應,要複雜些,但最終均能生成熔點較低的氟化物。如:BF3(三氟化硼)SiF4(四氟化矽)等。

 事實上,氟也可與某些金屬雜質反應,生成某些金屬氟化物類的雜質,如氟化鋁、氟化鈉等。

由於各種雜質與滷素相反應的溫度,各不一樣,因此,氣體的輸送也需選擇在不同的溫度下進行。以國內某炭素廠為例,當爐溫達到1750±50℃時,先送一次氯氣至2300℃左右,然後改送氟氣(二氟一氯甲烷或二氟二氯甲烷),這一區間需維持到停電後,爐溫下降到2400±50℃,繼續更換成氯氣,進行二次送氯。爐溫下降至1800℃左右,停止送氯。用惰性氣體——氮氣對爐內的殘餘氣體,進行清洗。

氮氣的通入量,應根據爐子的大小和裝爐量而定,按標準40L的氮氣瓶,一般可選擇在40~60瓶之間,筆者建議儘可能多送些,以防止爐內雜質氣體對製品的反滲。氮含量對大多產品不會帶來影響,但對某些特殊用途的產品,如核石墨,因氮對中子的俘獲截面大,在生產這類產品時,還要在通氮後,送入一定時間的氬氣,對氮進行清洗。

3.氣體通入量的計算

化學淨化過程中,無論氯氣和氟氣的通入,一般都是經某種流量計,進行控制,並按經驗公式法進行推算。常用流量計多為玻璃轉子流量計。見圖1。

各種流量計,其操作原理大體是一樣的,只是浮子的材質有所不同,有塑料,銅,鋁,不鏽鋼等。

按移動式送氯裝置常用的LZB-15型,不鏽鋼浮子計算,氯氣和氟氣平均每1刻度(最小刻度為0.1),每一小時輸出液體約3kg左右。根據長期對各階段爐溫上升速度和時間的摸索,得出下列規律。

同樣,以某炭素廠淨化提純爐為例,每爐平均裝入11噸左右的產品,從爐溫1750℃送入一次氯氣,到2300℃改送二氟二氯甲烷,一般所需時間約12個小時,通氟時間在19~20小時之間,二次氯氣則需10小時,浮子每1刻度,每小時通氣量3kg(可看為常數項),每次連接的瓶數為7瓶。通氣量可按下列經驗公式推算。

Q=a×h×n×t    

式中:a—每小時通氣量(kg);

h—浮子刻度;        

n—連接的瓶數; 

t—送氣時間(小時)。

當浮子刻度為1時,全爐通氣量為:

Q(氯)=3×1×7×(12+10)=462kg

Q(氟)=3×1×7×20=420kg  

當浮子刻度為2時,通氣量則分別為:

Q(氯)=924kg,

Q(氟)=840kg。

在實際操作時,因為要考慮到各類元素雜質反應的溫度不同,初送時,浮子刻度可調小些,隨著溫度的升高,逐步調大。

由於所裝產品的不同,送電曲線的不同,每爐的升溫速度和上升時間也不盡相同,現場操作人員,應根據每爐的具體情況來操作,一般實踐3~4爐後,基本上就可摸索出其中的規律。

按經驗公式推算各氣體的通入量,必須是在一定的條件下,如果浮子材質變化或流量計玻璃管的公稱直徑改變,則需摸索出所送氣體,每小時的流量,才能按此經驗公式推算。

4.導氯管突發性堵塞

化學淨化過程中,無論氯氣、氟氣或氮氣,都需要通過爐底下部鋪設的石墨導管進入爐芯。

導氯管分內導管和外導管,用接頭聯接,中間為通孔(包括接頭),在內導管中間上部,鑽有若干對稱的通氣小孔,直徑在φ6~8mm左右。氣體經外導氯管與鐵件連接孔,進入爐內,並通過內導氯管的小孔,向爐芯輸入。

導氯管的暢通,是製品化學淨化中的關鍵所在,然而在實際生產中,偏偏就有在送氣過程中,內導氯管突發性堵塞,造成氣體無法正常輸送的怪現象。導氯管是否堵塞,可以從下面兩方面進行判斷:

(a)移動式送氯裝置:連接鐵件的塑料管,發生膨脹,用手觸摸,原來的塑料軟管,變成又鼓又硬狀(移動式送氯裝置見圖2)。

(b)固定式送氯裝置:在調節氣體流量計刻度時,浮子不動,關閉氣體重新開啟後,浮子上升困難(固定式送氣裝置見圖3)。

處理方法:關閉通氣閥,佩戴好防毒面具,卸開鐵件與石墨導氯管的連接處,用一根稍長些的鋼筋棍快速的進行疏通,並用氮氣對通氣孔進行吹洗,孔內有光柱射出;說明導管已經暢通。如果沒有光柱,孔內暗黑,需繼續疏通,直到光柱射出。

導氯管突發性堵塞,大多發生在通氟期間,主要原因是二氟一氯甲烷屬低溫製冷劑—可得到-80℃的製冷溫度,單位容積內製冷能力比二氟二氯甲烷高出40~60%,兩者之間沸點和物理焓值相差很大,當通入二氟一氯甲烷後,會造成導氯管內孔急速降溫,氣體發生裂解反應,甚至在裂解反應中,還原成液態氟氯碳化物。如果導氯管孔內溫度降低到700℃~900℃左右時,還會裂解反應生成一種四氟乙烯(C2F4)的物質。    

     

CHClF2(700~900℃)→CF2=CF2

其分子結構簡式為:CF2=CF2

這種有4個氟分子,兩個碳分子組成的四氟乙烯物質,因其濃度較高,易形成發泡膠質狀,從而使內導管通氣孔突發性堵塞。為避免這一現象的發生,可採用不易裂熱生成四氟乙烯物質的二氟二氯甲烷(R12),或二氟一氯甲烷和氯兩者1:1的混合性氣體。 

 

 5.製品氧化

各類氣體結束後,爐子的冷卻,主要是以自然冷卻的方式,不能澆水強冷。氣體淨化爐產品氧化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a)常見的人為因素——操作不當造成風、水氧化

①通氣結束後,沒及時將外部導氯管輸氣孔封閉,或封閉不嚴,使空氣進入;

②導氯管與爐牆連接之間有裂縫;

③抓上部保溫料過早或覆蓋不嚴;

④爐頭尾導電電極有缺陷,使冷卻水進入爐內。

(b)不常見的人為因素——矽氣氧化

矽氣氧化是指由於操作不當,造成爐底或邊牆耐火材料燒壞、熔化,使矽蒸氣滲透到製品表面及內部的一種現象。其原因大多是由於爐底和邊牆的保溫料經多次循環使用後,電阻變小,絕緣程度變差造成電流的偏流所至。

操作中,為了防止耐火材料燒損產生矽氣對產品的侵害,爐芯的四周特別是爐底,每爐都應有一定厚度(一般應不小150mm) 的全新保溫料,同時, 爐底支撐石墨導氣管的材料必須採用電阻較高的炭塊類, 決不能選用電阻小的石墨類。

(c)不常見的外部因素——氣體氧化

用於石墨化產品化學淨化的氮氣,基本屬工業級別,按純度,又分為一級和二級。無論是哪個級別,正常的情況下,都不會對產品造成傷害,但也有例外;原蘭州炭素廠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曾經接連發生過氮氣氧化產品的奇事(全部是下層產品氧化),後來經分析和對生產氮氣的廠家考察,發現是氮氣製備過程中,由於設備出現了問題,又沒進行出廠檢驗,導致氮氣中的水分和含氧量嚴重超標,引起產品的下部氧化。在此,筆者提醒,因淨化提純,每爐用氮氣量較多,採購時應對生產廠家進行必要的考察,選擇正規,產品質量達標,有嚴格檢驗程序的企業。

另外氟利昂在低溫時,容易和炭發生反應,生成四氟化碳,對石墨產品造成侵蝕,因此,在爐溫1900℃之前,決不能通入氟氣,使產品出現化學傷害[。

6.其它相關事項

6.1 氣體操作

在化學淨化過程中,使用的氯氣和氟利昂均屬於有毒、有害氣體,一旦發生洩漏,人員過量吸入,會引起中毒,因此,操作、吊運、貯存都必須嚴格按國家化學用品的有關規程、制度執行。

氯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一經發現,操作人員要佩戴防毒面具,用氨水找出洩漏源,用石棉繩沾水玻璃(又稱泡花鹼),對洩漏點進行封閉。

氯氣本身是一種黃綠色的氣體,和氨氣接觸,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氯化氨。

3Cl2+8NH3=6NH4Cl+N2 (氨氣過量)

3Cl2+2NH3=6HCl+N2   (氯氣過量)

氯化氨是一種濃烈的黃白色氣體,煙霧和刺激味很大。用氨水來尋找氯氣的洩漏點,是化學淨化中常用的方法和必備的用品。

氯氣和氟利昂貯存和吊運時,嚴禁暴曬和碰撞,操作現場應常備一個容積比瓶子大些的鐵槽和火鹼,萬一遇到瓶子破損時,可迅速將破損的瓶子吊入鐵槽內進行化合反應處理(加入火鹼和水)。

6.2 溫度的測定

由於化學淨化過程中,爐溫與通氣時間等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因此須對每爐都要進行測溫,同時為了防止石墨測溫管發生意外斷裂等,一般要安裝兩個。

具體測溫步驟如下:

低溫階段(室溫~1500℃左右),用熱電偶,如鉑銠-鉑型,連接數顯表,進行自動測溫。

高溫階段(1500℃~最高爐溫~通氣結束),用紅外線測溫儀(最高可測3000℃),或光電高溫儀(最高可測3200℃)。

石墨化送電中,由於煙氣較多,當進入高溫階段,測溫時發現測溫孔煙氣過大,可用氮氣吹洗,以減少被測溫度的誤差。準確的爐溫測定,是化學淨化法的保證。

6.3尾氣與處理

對爐中產生的煙氣(尾氣)進行無害化處理,是當今化學淨化過程中,所必須具備的環保條件之一。

在高溫下,氯、氟氣體與製品中的雜質發生化學反應後,生成的氯化物和氟化物,經分解,氣化而產生的煙氣,多數屬酸性氣體。根據化學中的酸與鹼可生成鹽與水的中和反應原理,利用工業火鹼(NaOH)加入水稀釋後,對尾氣進行處理,是目前國內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6.3.1直接噴淋法

煙氣通過爐罩,進入煙道,在爐道的尾部,建一個封閉的方長形處理室(處理室留有人員維護進出通道,平時封閉),在處理室的下部,用混凝土,修成水池,並在水池的上部安裝若干條噴淋管,四周用石棉等材料填充密封,鹼水通過泵體進行循環,使煙氣得到充分的噴淋。

輔助設施:為保證煙氣順利通過,可在煙道內增加一臺抽風機,並在處理後的煙氣排放尾部,安裝一個略高出廠房的煙囪,(紅磚砌築或鐵質均可)。如企業有廢舊的煙囪,可直接利用。

直接噴淋法的特點是,費用較低,維護方便,不佔企業地面空間,可修建在地下。被處理後的煙氣,呈白色煙狀,檢驗達標。

6.3.2 罐式處理法

目前很多企業使用的方法,煙氣通過爐罩,進入煙道,在風機的作用下,使煙氣進入裝滿鹼水液體的不鏽鋼處理罐內,經過液體循環和煙氣鼓泡的原理使酸性氣體反應,煙氣在第一個罐反應後,進入第二個罐再次循環,最後排除。

特點:採用罐式處理法,費用較高,維護難度大,需佔用企業地面空間,被處理的煙氣效果較好,檢驗達標。

7.結語

利用化學淨化法,對石墨類產品進行純化處理,本來是在我國上世紀很多企業和人員都掌握的一項正常技術。(如原蘭州炭素廠等單位就有氯化工崗位)。如今,在少數人員中,以「獨創技術」進行所謂的保密和控制,拒絕參觀,拒絕交流,對此筆者不敢苟同。筆者認為,上一代炭素人積累下來的經驗和知識,不應該被時間和市場的變遷而中斷,更不應該變成少數人的所謂「專利」,應該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中國炭素工業的前景是美好的,只有不斷交流,取長補短才能共同發展。互相封鎖,相互制約只會給中國的炭素工業發展帶來危害。

以上論述,純屬個人觀點,在此不求一致,但求同感。

作者:田英文    來源:炭素縱橫

 

親,點擊下方的「閱讀原文」,立即報名「2020第四屆中國國際石墨大會」

相關焦點

  • 菱鎂礦的成分組成及提純方法
    如氫氧化鎂、碳酸鎂等,存在於水鎂石、菱鎂石、石棉、白雲石、鎂橄欖石等礦產內,可溶性鎂鹽中鎂化合物的提純方法主要是以化學法為主,如純鹼法、碳銨法、石灰法、氨水法等多種方法。3、菱鎂礦的傳統提純提高礦石MgO的含量,降低SiO2,CaO、Al2O3,Fe2O3等有害雜質的含量,是改善和提高鎂質耐火材料性能,使耐火材料達到高純度化,精密化和緻密化的唯一途徑。為了生產高級鎂質耐火材料,應將原料中氧化鎂含量提高到98%99%以上。因此,近年來世界各國都在致力於提高菱鎂礦純度。提高菱鎂礦純度方法有兩種:一是化學法,二是物理法。
  • 混合物的化學分離和提純方法歸納
    ,提純後的雜質不必考慮其化學成分和物理狀態。  混合物的分離方法有許多種,但根據其分離的本質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化學分離法,另一類就是物理法,下面就混合物的化學分離和提純方法歸納如下:  一、分離和提純的原則:  1.引入的試劑一般只跟雜質反應。  2.後續的試劑應除去過量的前加的試劑。  3.不能引進新物質。
  • 純度夠高顏色才夠正 雲啟金銳納米氧化鋯提純技術又提升
    ,長期使用發生變色、變花等問題,不僅用戶體驗受到影響,也會導致氧化鋯陶瓷製品良品率低,影響正常銷售。所以,只有經過提純的氧化鋯粉才能保證製品的顏色純正。目前,這種高純度的高端氧化鋯粉體及製品主要依賴日本進口,為改善這種市場狀況,實現國產化替代進口產品,南京雲啟金銳新材料有限公司進行了自身核心技術」提純技術」的改進,研發了國際領先的專利技術——二氧化鋯的八步提純工藝技術,與日本產品及國內其它生產企業,在新設備和新材料市場展開了一場賽跑。
  • 美麗的鱗片石墨,它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什麼角色?
    根據鱗片大小,鱗片石墨可分為大鱗片石墨(粒徑在0.3mm、0.18mm、0.15mm)和細鱗片石墨(粒徑低於0.15mm)。不過相比而言,大鱗片石墨在市場和應用方面更具優勢,相同品位的大鱗片石墨價格也遠超細鱗片石墨。與石墨應用休戚相關的,是石墨的純度。
  • 天然石墨最新行情及價格(9.17):山東地區天然石墨復產 天然石墨價格整體呈漲勢
    近期受雞西石墨協會兩次大幅調價調價影響,天然石墨市場蠢蠢欲動,而下遊企業苦不堪言,市場一片混亂。
  • 中考化學「粗鹽的提純」實驗考點解析
    有關粗鹽提純實驗主要有兩種考法: (1) 考查「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
  • 石墨電極是什麼原料_石墨電極用途介紹
    比如採用銑削工藝加工石墨,其加工速度較其他金屬加工快2~3倍且不需要額外的人工處理,而銅電極則需要人手挫磨。同樣,如果採用高速石墨加工中心製造電極,速度會更快,效率也更高,還不會產生粉塵問題。在這些加工過程中,選擇硬度合適的工具和石墨可減少刀具的磨損耗和銅電極的破損。
  • 中考化學粗鹽的提純實驗考點解析,必看!
    有關粗鹽提純實驗主要有兩種考法: (1) 考查「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的基本實驗技能和採用過濾、蒸發等操作對混合物進行分離和除雜的方法; (2) 考查精鹽溶液中的可溶性雜質去除的實驗步驟和操作流程 (有時以工業流程圖的形式呈現) 。
  • 再談碳的同素異形體——石墨
    天然石墨以3種形式出現:無定形態、薄片狀或結晶薄片狀以及葉脈狀或塊狀。無定形石墨的質量最低,但也最常見,一般被用於生產價值最低的產品。薄片狀石墨的價值更高,也較少見,通常出現在變質巖中。質量較高的薄片石墨價格可以是無定形石墨的4倍,可製成膨脹性石墨,用作阻燃劑等。葉脈狀或塊狀石墨最為罕見,是天然石墨中質量與價格最高的一種。
  • 1,3-丙二醇國產化後證實:甘油法其實成本並不低,化學法呢?
    目前國內國產化生產的都是甘油發酵法,雖然是生物路線,但是菌種效率低,甘油轉化率實際也就在60-70%,裝置難以規模化生產,副產物多、分離提純複雜,需要絮凝、濃縮和精餾、脫鹽等多個工序,以致生產成本要在約每噸2萬元,而杜邦市場售價也就每噸不到2萬,質量與杜邦也有差距。
  • 一文看懂石墨導熱膜行業
    20 世紀80 年代,隨著散熱材料的技術發展,原散熱材料硬度、穩定性等問題逐步取得突破,高導熱多膠粉雲母帶成為散熱材料的主要產品,導熱器件進入彈性體基材時代。由於納米複合石墨膜的工藝較為複雜,成本較高,且可運用的領域有限,故目前市場對納米複合石墨膜的需求較低。石墨散熱材料因其良好的散熱特性,已被廣泛應用於智慧型手機,成功解決了手機的散熱問題。未來,隨著電子產品的小型化和輕薄化,石墨材料將被廣泛用於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成為解決電子產品散熱問題的主要材料,推動石墨散熱材料行業健康快速的發展。
  • 石墨的性質、分類及用途
    石墨是一種重要的非金屬礦產資源,是碳的一種同素異形體。石墨的結晶形態不同,決定了它含有多樣的工業價值和用途。工業上根據石墨結晶形態的不同將石墨礦石分為晶質(鱗片狀)石墨礦石和隱晶質(土塊狀)石墨礦石兩大類。
  • 全國鱗片石墨分技術委員會落戶雞西
    10月14日,在浙江寧波召開的中國非金屬礦產品及製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會議一致通過:全國非金屬礦產品及製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第一屆鱗片石墨分技術委員會正式成立,會址設在黑龍江省雞西市。這標誌著雞西市鱗片石墨行業取得了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修訂的話語權,標誌著「中國石墨之都」這張名片再添新的技術支撐。
  • 邵陽石墨是什麼材料
    專業生產紙箱,紙盒等包裝製品,價格合理,歡迎廣大用戶來電洽談。邵陽石墨是什麼材料 具體哪些雜質對可膨脹石墨及其製品的性能有利,哪些雜質對可膨脹石墨及其製品的性能不利,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完全研究清楚。一些研究表明,有些雜質如硼、銀、鱗的存在,有利於石墨優良性能的發揮,但大多數微量元素對石墨性質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 如何解決液態矽膠製品毛邊難拆的問題?
    你知道如何解決液態矽膠製品毛邊難拆的問題嗎?液態矽膠製品就是以液態矽膠為主要原材料的加工製品,都稱為液態矽膠製品。按照加工工藝不同,又可以分為:模壓矽膠製品、液態矽膠製品、擠出矽膠製品和特種矽膠製品。液態矽膠製品具有優越的性能,可以根據使用場合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原料加工成品,比如說需要做導電的矽膠筆頭,那麼在矽膠中加入石墨等導電離子,生產出來的筆頭就具有導電的功能。除具有導電功能外,還有耐溫、易清洗、壽命長、柔軟舒適、顏色多樣、環保無毒、電絕緣性能、導電性、耐侯性、抗輻射性等。
  • 石墨化技術的研究進展及展望
    ;因其耐高溫、高強度的性質,石墨也常常在冶煉行業中用來製作石墨坩堝和冶金爐的內襯。研究者們提出了催化石墨化 法、化學氣相沉積法、微波加熱法、高溫高壓法和熔鹽電解法等石墨化技術方法,推動了石墨化技術的不斷發展。 本文綜述了當前人造石墨的石墨化方法,分析了相應石墨化方式的優缺點,並對未來石墨製備方式的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
  • 石墨換熱器的使用壽命與維護保養
    石墨換熱器設備需要日常的維護和保養,一般來說,石墨換熱器設備可使用5-8年,生產運行前對石墨換熱器的維護保養:有雨開停車溫度落差,會出現熱脹冷縮現象,大家在生產運行前要對石墨換熱器的壓力彈簧進行加壓禁錮,要求頂部每根壓力彈簧尺寸達到140mm,避免設備內部及外部密封處洩露,保證開車運行的成功率
  • 中考化學「粗鹽的提純」實驗考點透視
    a.食鹽沒有完全溶解即過濾b.過濾時液面高於濾紙邊緣c.器皿上粘有的精鹽沒有全部轉移到稱量紙上解析:本題考查粗鹽提純的步驟。涉及如下考點:粗鹽提純過濾和蒸發的注意事項;實驗誤差分析等知識。具體解析如下:①過濾操作中,為防止弄破濾紙,玻璃棒的末端要輕輕的斜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蒸發時為防止液滴飛濺,除用玻璃棒攪拌外,還可以採取的操作是移走酒精燈。
  • 石墨電極、石墨、石墨陽極板高溫氧化下的安全隱患
    石墨電極正常工作時,其溫度可達1400℃。在高溫下,石墨電極襯裡在高溫火焰燒烤、內襯保溫磚、保溫棉等保溫材料高溫氧化老化,材料脆,保溫隔熱效果下降,石墨電極的安全指標急劇下降。這樣,一批石墨電極內襯將被替換3-5年,這將導致材料浪費,並縮短石墨電極的正常工作時間。對企業來說,這是妻子和軍隊的損失。
  • 對炭素製品進行浸漬很重要
    然而,在這些製品焙燒後,會因為在燒制過程中的煤焦油瀝青分解成氣體的部分逸出,另一部分焦化而產生瀝青焦。生成瀝青焦的體積遠遠不能小於煤瀝青原來佔有的體積,雖然在焙燒過程中稍有收縮,但仍在產品內部形成許多不規則的並且孔徑大小不等的微小氣孔。例如,石墨化產物的總孔隙率為25-32%,碳質產物的總孔隙率為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