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報12月23日消息,中考《考試說明》是中考命題的依據,昨天(22日)北京教育考試院發布了2018年北京市中考《考試說明》。記者了解到,2018年北京市中考在原5科基礎上增加4個學科,調整為科目選考形式,英語增加聽說考試。除語文、數學、英語3科必考外,物理、生物(化學)、歷史、地理、思想品德實行「五選三」選考。這是歷史、地理、生物等「小學科」首次進入中考,一些學科考試時間和分值也做了調整,同時語文科目增加了古代詩歌閱讀。
語文增加古代詩歌閱讀據介紹,語文《考試說明》提出優化試卷結構,加大古詩文閱讀考查力度,豐富名著和現代文閱讀的題型,調整寫作板塊內容。
語文試卷分數調整為100分,試卷的內容及分數分配、試卷的題型及分數分配進行相應調整。考試內容和要求中明確對重要作家及作品的要求。參考樣題中增加文學常識類參考樣題,增加2017年中考試卷中的修辭、標點符號和語言表達類試題,豐富參考樣題題型。
閱讀部分,增加古代詩歌閱讀,與文言文閱讀以古詩文閱讀板塊呈現;增加2017年中考試卷中的默寫類試題,增加古代詩歌閱讀類參考樣題;增加名著閱讀類參考樣題,用2017年中考試題替換原有樣題;用2017年中考現代文閱讀試題替換原有樣題。
寫作部分,將作文板塊調整為寫作;刪除情境寫作參考樣題,將其內容融入前面板塊,寫作表達形式更加多樣化。
英語閱讀變短,物理減8道題數學《考試說明》明確試卷分數調整為100分,試卷的內容及分數分配、試卷的題型及分數分配進行相應調整。
英語筆試《考試說明》堅持穩中求進原則,調整各題型的題目數量和分值,筆試總分為60分。同時閱讀篇章長度相應縮短。閱讀理解題型增加主觀題比重,保留閱讀選擇和閱讀回答兩種題型,刪除閱讀還原一題;篇章數量不變,題量調整為13道小題。書面表達題型保持基本穩定,突出選作的考查形式,分值由15分調整為10分。
物理《考試說明》明確試卷分數調整為90分,試卷的內容及分數分配、試卷的題型及分數分配進行相應調整,精簡題型,將實驗選擇題放到單項選擇題和多項選擇題中,重視對實驗探究能力的考查。參考樣題題型精簡後,總題量減少8道。
化學與生物合考90分鐘化學《考試說明》調整試卷結構,精簡考試內容,重組參考樣題並減少其數量。考試時間調整為與生物學科合場90分鐘。調整各知識組塊的分值比例和題型。雙向細目表中的條目數從73條減至52條。除合併、刪減原有重複內容外,又刪減了水的淨化、金屬鏽蝕、化肥等內容。
生物《考試說明》依據《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精選考查內容,合理確定考查內容的要求,包含9個主題、50個要點。未列入考查範圍的知識內容有「芽的發育」、「其他排洩途徑」、「動物的社會行為」、「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生命的起源」、「人類的起源和進化」。
同時,生物實驗考核內容中「參考實驗」列出了7個實驗參考樣例,實驗考查範圍依據《課程標準》,但不局限於這7個實驗。試題體現對生物實驗探究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的考查,引導考生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和實踐相聯繫,關注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
思想品德突出首都特色地理《考試說明》明確突出對學科能力的考查,主要包括運用學科工具、方法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從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角度認識地理事物和現象的能力,從整體性和差異性的角度認識和歸納區域特徵的能力,從人地協調觀的角度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思想品德《考試說明》體現課程性質的要求,突出學科特色,培養學科素養。注重考查考生在正確認識和處理「自我成長」、「我與他人和集體」、「我與國家和社會的關係」中表現出來的道德品質、健康心理、法治觀念、參與意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此外思想品德還關注學科能力發展,體現層級要求,注重觀點理解力、分析運用力、實踐參與力的考查。注重從學生實際出發,關注社會,突出首都特色,注重實踐要求,注重對思維過程和思想方法的考查。
(原題為《教育考試院發布2018年中考《考試說明》 「小學科」首次進入北京中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中考,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