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日日午後發燒,你不可不知的事情

2020-12-22 寶寶知道

文|獨自成山(圖片:網絡)

兒子小孬前幾天發燒了,每天午後發燒,吃了醫生開的藥,燒是退了,但次日依然午後發燒。

一連三天,藥吃光了,也沒徹底退燒。

我想起去年冬天,女兒晴晴也是如此,換了好幾個醫生,前前後後折騰了十幾天,最後,我走了彎路,才讓女兒退燒了。

有人會說:掛吊針,不就行了?

我用我兩個孩子好幾年的退燒經歷告訴你,不能這樣經常掛水。兒子一歲多時,高熱驚厥,送到醫院照樣不退燒,最後醫生沒轍了,只能用溫水擦身。

大冬天的,實在沒法操作,眼看著孩子燒抽過去。

住了兩次醫院的兒子,最直接的改變是,脾胃不好,動不動就發燒,或者積食,指甲上的月牙幾乎快沒了,至今都未恢復原樣。

經歷了血與淚的教訓,我總結了一套孩子發燒的對策,在幾年的實踐裡,日趨完善,希望能幫到有孩子的父母。

首先,要從源頭上把控,剔除讓孩子發燒的誘因。

古語云:要想小兒安,三分飢和寒。這一點至關重要,請父母們一定要牢記。

三分飢,就是把控好孩子的飲食。

當今時代,物質極大豐富,這一點更難把控。孩子脾胃較弱,吃東西沒有饑飽,很容易吃多,導致積食。

還有一種情況是,孩子吃得量不多,而是吃的東西不好消化,比如果凍,軟糖等零食,還有未熟透的肉類,粽子,荔枝,桂圓等等,都能引起孩子積食。

兒子發燒是吃了幾次粽子,還有一次是吃了桂圓。直到他把這些不消化的食物排出體外,才退燒。

讓孩子餓點,沒壞處,不能讓孩子塞實在了。

另外,就是寒的問題了。孩子活動量大,穿太厚,容易出大汗,這在冬天是禁忌,不宜大汗。

如果孩子脫衣服,大汗遇見冷風涼氣,孩子很容易感冒。

再一點,孩子不要吃過多上火的食物,特別是零食,很容易上火。

一次,我吃蘭花豆,吃得有點多,當天,就感到鼻子嗓子不舒服,想感冒的前奏。所以,還是要注意這一點。

孩子積食,剛開始的症狀是,手心腳心偏熱,晚上怕熱,總蹬被子,肚子明顯偏熱,舌苔膩,舌尖往往有點紅,心火旺盛,總是吃不飽,或者不想吃東西,孩子咳嗽,或者扁桃體有點發炎。

此時,父母就要開始幹預了,熬點焦三仙(焦麥芽、焦山楂、焦神曲)給孩子喝,吃點鍋巴,保和丸,喜肥甘厚膩的孩子,要給點大山楂丸。

我習慣給孩子吃四五粒水蜜丸的保和丸,吃兩天,慢慢就過了。

如果孩子積食嚴重,甚至發燒,或者高燒不退。這時,常規的退燒藥,只是治標不治本。吃一次退燒藥,孩子出一次汗,藥勁過了,依然反覆高燒。

女兒晴晴去年發燒前,好幾天早上吃了粽子,就引發積食高燒。吃了好幾個醫生的藥,折騰了十多天。

吃一次,大汗出,暫時退燒,次日依然高燒,甚至燒到四十度,兩眼發紅,明顯陽氣虛弱,陰血不足。

我見情況不妙,果斷停了藥,情急之下,用了石膏粳米湯,雖然退了一點燒,但體溫依然在37-38度之間徘徊,我這才想起了治療這種反覆發燒的妙藥:小柴胡顆粒。

女兒吃了兩天,完全退燒了。可憐女兒平白無故受了這麼多罪,人也瘦弱了不好,都是為人母不知醫惹的禍。

今年,兒子也有點積食,加上火,夜半開始發燒,清晨體溫37.8度,讓他吃了保和丸,沒用退燒藥。孩子午睡起來,體溫升至39度,趕緊帶孩子看醫生。

吃了藥後,八九點鐘不燒了。次日中午,復發燒,又給藥,燒退,孩子肚子很脹(說明醫生的藥傷脾胃,一傷脾胃,孩子容易拉肚子)。

等到第三天中午,依然發燒。這次,我給孩子喝了事先備好的小柴胡顆粒。

中午一包,下午四點一包,之後孩子體溫回落半度,六點多,又給一包小柴胡(此藥量小,一盒藥大概一劑藥的量,可適當增量)。

到晚上九點左右,孩子燒退身涼。

次日,未發燒。再日,孩子中午吃了肉,下午復發燒。最怕孩子發燒剛好,又積食,不好治。

孩子與第一次發燒有別,積食明顯,給了兩包小柴胡,又給了三顆肥兒丸,急排積食,否則燒不退。

孩子體溫回落,但依然在三十八度徘徊。一連喝了兩天的小柴胡顆粒,孩子才徹底不燒了。

兒子這次發燒,前面的治療問題不大,主要是後續善後不良,不該給孩子吃肉。

因為剛康復的孩子,本身脾胃還未恢復,進食肉類,很容易再次積食,就會難治。

一般生完病的孩子,雖然不燒了,但他的基礎體溫往往偏低,手腳涼,脾胃也沒有之前好,主要生病吃藥掛針傷陽氣上陰血造成的。

所以,作為父母,要讓孩子多吃點好消化的食物,比如米粥,稀飯,烤紅薯,各種米麵食物,以養脾胃為主,水果飲料奶蛋肉,生病和病後都不宜吃,緩一緩再吃。

如果孩子因吃藥寒涼拉肚子,要吃點嬰兒健脾散,或者貼一點丁桂兒臍貼,就會好很多。

如果孩子屬於易高熱驚厥體質,別妄想一切靠醫院,醫院治不了,我的孩子在醫院都抽過兩回。還需要父母先做足功課,把驚厥的機率降到最低。

高熱驚厥的孩子,更需要養好脾胃,不要吃太多肥甘厚膩的食物,更容易積食發燒。如果有積食先兆,要及時消食,孩子就不會輕易發燒。

如果孩子積食發燒,一定要消食,這樣,孩子吃藥,才會更容易退燒,否則會反覆燒。

如果孩子高熱時,手腳冰冷,此時,孩子特別容易抽,一定要把孩子的手腳焐熱,等熱量均勻分布後,即便孩子體溫高,也無妨。

一個38度但精神萎靡的孩子,比39度精神正常的孩子,更值得父母關注。有的孩子燒到39度多,還四處玩耍,有的孩子38度都會抽過去。

高熱驚厥的孩子,很容易被誤治,開始39度抽,後來可能38度就會抽,再後來,不發燒也會抽。

不要頻繁地給退燒藥,孩子出汗太多,容易傷津液,更容易驚厥,很多孩子吃了退燒藥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鐘,就抽過去了。

所以,不要一味地退燒,要找到發燒的源頭,從根上處理。也不要給孩子常吃抗驚厥的藥,傷脾胃,孩子更容易積食發燒。

不要過多地焦慮孩子的驚厥,很多孩子都有過,我小時候也抽過一次,我弟弟次次發燒驚厥。長大後,都挺好的,也都考上了大學。

那些說高熱驚厥會燒壞腦子,或者會變成癲癇的言論,並不正確。純粹的高熱驚厥不會燒壞腦子,也不會變成癲癇。

所以,父母們也不必驚慌。一般來說,孩子滿六歲後就不容易高熱驚厥。

十一

如果是一歲半一下的孩子,孩子發燒還有一種可能是小兒變蒸,燒一燒,長一長,孩子身高和性情都會有變化,所以,發燒也未必都是壞事。

孩子發燒,大多還是父母餵養和看護的問題,記住: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

養兒不易,為人父母辛苦了,希望我們都能收穫一個健康聰明的孩子。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獨自成山)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發燒,最重要的事情可不是退燒
    寶寶一發燒很多家長都慌了神,覺得首要事情是退燒。其實,決定退不退燒,不是看燒得厲不厲害,不是說超過38.5℃就一定要退燒,也不是看發燒持續的時間長短,而是要看為什麼發燒。發熱的背後是不同的病因,只有摸清楚病因,才能知道要不要退燒,退燒是否利於孩子的病情好轉,才能確定採取什麼樣的退燒方式。
  • 關於孩子發燒,你不知道的事情,這裡告訴你答案
    我們都知道年齡較小的孩子,身體抵抗能力會很差,所以經常會有發燒的情況發生,但是關於孩子發燒家長們千萬不要著急慌張,其實發燒也是孩子身體的一次自衛戰役,而且孩子發燒並不一定會對身體健康不利,所以各位家長們要了解關於發燒的一些內容,並且知道孩子在發燒之後應該如何進行處理。
  • 和你在一起的日日與夜夜
    同學們在學校裡的每一天都少不了班主任的陪伴他們用形影不離的堅守詮釋著與同學們在一起的日日與夜夜與你在一起的日日與夜夜因為他們知道,有一群可愛的孩子,正在等待自己的到來。跑操結束後,就進入了每天正常的教學工作中,每個班主任都是其他老師們心目中的超人,他們除了每天負責班級事務之外,日常教學工作也絲毫不比其他老師輕鬆,而他們卻總能將自己的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條,此中辛苦,不言而喻。
  • 孩子體溫多高算發燒?怎樣測量寶寶體溫更準確?家長不可不知
    小孩子比大人更容易發生感冒、發燒、咳嗽等狀況,這些時候,監測小孩子的體溫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多數家長也只有在這種時刻才會想到給孩子測量體溫。其實了解孩子正常狀態下的體溫也是非常重要的,小孩子的體溫很容易受環境的影響,不了解孩子體溫的變化規律,就難以辨別其真正的體溫異常情況。所以家長應該了解有關體溫的基本常識,經常監測寶寶的體溫變化。
  • 孩子發燒別慌,這項指標比體溫更重要!幾招教你在家治好發燒娃
    孩子發燒,爸媽發愁,全家都上,只為一件事,把體溫降下來!可是你知道嗎?發燒並不是一件壞事,相反的,發燒倒算是一件好事哦。而且,你知道嗎?孩子發燒時最重要的指標並非體溫哦!相對於體溫來說,孩子的精神狀態更為重要!最重要的指標要看孩子的精神狀態!只要孩子精神狀態好,能吃能聊天,基本問題就不大!那是不是精神好就不用管了呢?當然也不是!
  • 娃發燒燒成傻子?發燒的三段式護理,教你孩子發燒時的正確做法
    據外婆說,好像是在孩子小時候發燒,家裡只有他媽媽在,本來是可以給孩子看病的,但是他爸出去幹活了,孩子他外婆把孩子看病的錢花了,沒錢看病,等到拿到錢帶孩子去醫院晚了,最後耽擱了,燒成了傻子。寶寶為什麼會發燒對於這個問題,大多數人會回答"肯定是感冒受涼了孩子就發燒了唄"。其實,這也算一方面原因,更多是還是這些方面。
  • 育兒知識77條,你不可不知
    小編特別總結了下面77條,新媽媽不可不知的育兒知識,建議收藏並轉發,讓更多的寶媽看到。病理篇1、退燒貼不管用,不如直接減少衣物或降低室溫。2、寶寶能吃的退燒藥成分只有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3、寶寶發生熱性驚厥,應輕輕扶住寶寶側躺,靜靜等待驚厥過去。千萬不要抱住或按住TA。4、寶寶體溫超過38.5℃才服用退燒藥。
  • 小兒發燒不要急 搞清發燒原因很重要
  • 不知醫的媽媽「為不慈」,你是孩子合格的保護神嗎?
    古人說:「為人父母者,不知醫為不慈;為人兒女者,不知醫為不孝。」誠不我欺也!因為有我這個中醫朋友,所以她孩子身體一有不舒服、小毛病什麼的,就給我打電話:「孩子又發燒了」「孩子又咳嗽她孩子發燒頻率還是比較高的。我說:「你怎麼不學點中醫育兒知識呢?我的書裡寫得那麼清楚,很多家長都受益了,你好好學學,就能少操好多心啦!」她說:「那還要你這個朋友做什麼呢?我打電話問你不就行了嗎?還學什麼啊!」那麼,大家想想,她這樣做有沒有問題?
  • 孩子發燒怎麼物理降溫 小孩發燒吃什麼食物
    小孩子的抵抗力比較的差,很容易就會出現發燒、咳嗽的症狀。那平時要是發現孩子發燒了,家長在家怎麼用物理方法給孩子降溫呢,孩子發燒不退,家長們又應該怎麼辦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做吧。孩子發燒怎麼物理降溫1、多給孩子喝水孩子發燒體溫過高,身體會極度缺水。
  • 孩子發燒的四大好處
    如果有老朋友從很遠的地方來看你,你是否會在心中油然而生一股暖流呢?這就是心理上的溫暖。孩子需要心理的溫暖,也需要生理上的熱,好讓心靈成熟,讓身體長大。 此外,孩子是從靈性世界而來,進入到物質身體,兩者必須透過每一次的發燒逐漸緊密結合。我們看小孩子總是笨手笨腳,這是因為靈性體和物質體尚未能順利結合的緣故。
  • 孩子發燒擦酒精?別害了孩子,這幾種退燒妙招你要知道
    孩子抵抗力本身就比大人要低,所以,感冒發燒是常有的事。尤其到了天氣冷的時候,孩子因為抵抗力很低,發燒的可能性就會增高。而有時來不及到醫院。這時很多寶媽們就會很著急。下面教你幾招可以幫助孩子快速的退燒。父母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用物理降溫的方法給孩子退燒。
  • 小孩半夜發燒怎麼辦
    小孩半夜發燒,常讓家長不知如何是好。其實,家長可以先做一些簡單的護理,觀察看看孩子的精神情況,再決定是否需要送醫治療。
  • 【發燒專題集錦】|:孩子發燒怎麼辦?
    儘管你可能是新手爸媽,但是也儘可能淡定一點,你的淡定可以給你的另一半,你的家人還有孩子很好的榜樣和力量,讓大家都鎮定下來,為解決問題首先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孩子生病,做為家長,我們能給到他最大的幫助其實是儘快找到病因,爭取最短的時間來對症解決問題,讓孩子少受一點苦。
  • 山西太原癲癇病醫院:發燒抽風是怎麼回事?
    核心提示:發燒抽風是怎麼回事?在日常的生活中,人們面對各類疾病的症狀常常不知所措,當孩子出現發燒抽風時,常常不知該怎麼辦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這一症狀。太原癲癇病醫院癲癇專家指出,當身邊有人出現了發燒抽風的症狀,家屬和朋友不可過分緊張,及時幫助患者度過難關。同時,也要清楚的了解引起發燒抽風的原因。
  • 不可不知!狗狗急性腸胃炎,常見的4大症狀!
    不可不知!狗狗急性腸胃炎常見的4大症狀!1.腹痛導致拱背如果狗狗在家做出拱背的動作,但表情不像是要跟你玩的樣子,尾巴也沒有一直搖,那可能是因為腸胃炎導致他肚子不舒服喔(╥﹏╥)雖然跟興奮時的動作很像,但飼主還是要多加留意!
  • 《增廣賢文》:6句話揭露複雜人性,教你看破人心,不可不知
    早在明代,兒童啟蒙讀物《增廣賢文》就講明了人際關係之複雜,書中用6句話,揭露複雜人性,教你看破人心,不可不知。1、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就算一個人朋友遍天下,能交心的知己好友又有幾個呢?錢財易得,知音難尋。朋友不在於多少,最重要的就是能互相明白彼此。
  • 如何應對孩子發燒
    發燒是每個孩子都要遇到的問題,也是最容易讓家長擔心焦慮的問題,對於發燒,我們也存在太多誤區,了解怎樣應對孩子發燒,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判斷孩子精神好相對簡單一些,如果孩子還有勁玩,會跟大人互動,那說明精神還不錯。但要判斷孩子精神不好就沒那麼容易了,發燒會讓很多孩子昏昏欲睡,很難判斷是真的精神不好了,還是發燒讓孩子犯困,醫生有時都判斷不準,家長就更難了,如果自己心裡沒底還是早點上醫院,不要有僥倖心理。如果你根據自己的判斷選擇在家裡觀察,又該如何應對呢?
  • 寶寶發燒不是生病?寶寶發燒可以洗澡?
    關於寶貝們發燒的問題,一直都困擾著家長們。有些孩子會在沒有任何發燒症狀前,到夜裡開始發燒,而且來勢洶洶。在照顧發燒的孩子時,也有很多家長存在一些有關感冒發燒知識上的誤區。如果無法正確對待孩子發燒,那麼將延長他們康復的時間。家長們必須要明白不同時期的孩子發燒,如何做才是正確的!
  • 五個教育孩子的典型錯誤及正確做法,你不可不知!
    孩子是掉入凡間的天使,但是有時候卻又調皮搗蛋的像個惡魔。作為家長,以下典型的5個教育孩子的錯誤,不可不知哦!一、孩子把水、飲料等撒了一桌子,搞得桌子地上一片狼藉。錯誤做法:罵孩子:你怎麼這麼笨?連個杯子都拿不住。更有甚者順手給孩子一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