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2020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發布。
排名顯示,前三的高校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
這個榜單一出,很多人開始質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為什麼會排在第一,但排名依據社會聲譽、師資力量、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四大主指標,18項二級指標從量、質、均三維度綜合分析得出。
指標設置如此,如果比較側重質量指標,那麼小而精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即便不能第一,但至少也可以排在前五。
其實爭議最大的可能要數南開大學,該校在這個排行榜中排名內地高校第九,不僅一舉大幅反超中山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這三個規模超大的巨無霸大學,而且還超越人文社科第一校的中國人民大學。
事實上,在國家定位認定的實力和辦學層次上,南開大學既不是211首批建設7所高校、也不是985建設首批9所高校。
在人才培養的深造率、就業率、薪酬等這幾年南開大學也表現不佳,長期處於12-18名。
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南開大學共有35個學科參與評估,有5個學科進入前5%,14個學科進入前10%,23個學科進入前20%,29個學科進入前30%。
南開大學並沒有獲得A+,僅理論經濟學等五個優勢學科獲得了A級。
這個成績不僅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同濟大學的差距比較大,而且遠落後於中南大學這類高校,中南大學沒有A檔學科,但卻有三個A+學科。
衡量科研實力的國家三大獎上,南開大學2000年到2018年獲獎數更是排到到了33名。
從整體來看,南開大學沒有一項基本指標可以進入前十,這份排名可能更多考慮了南開的名校底蘊,同樣是因為規模小而質量高。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梧葉鉛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