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 本報記者 盧陽
從公辦到民辦,這30餘年的教育經歷讓我感觸頗深。左思學校,方向明確、布局科學,注重質量、溫暖人心,家長認可、社會滿意,頗具良好態勢,前景銳不可當!——大慶左思實驗學校副校長楊立君
她,嗓音洪亮,激情四射。
她,秀美大方,開朗通達。
她,執著鑽研,率先垂範。
她,雷厲風行,鏗鏘有力。
她就是左思實驗學校的「鏗鏘玫瑰」——楊立君
初識左思 點燃心中信念之火
今年56歲的楊立君,年初時,因一次機緣巧合,走進了被許多學生家長譽為「大慶第一」民辦學校的左思實驗學校,擔任教研副校長一職。
在這之前,曾畢業於哈師大中文系研究生班的楊立君,先後於我市某公辦學校擔任語文教師、年級主任、教學副校長,更是身獲包括市教學能手、市優秀班主任、市骨幹教師、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省優秀教師、「十二五」期間市基礎教育科研型校長等多個榮譽稱號。楊立君的履歷可謂源於實幹、彰顯精彩。
過往只能代表過去,當下方能彰顯未來!初進左思,楊立君的第一個感受就是「來對了」!
「給了我難以置信的震撼,給了我難以言表的驚喜,給了我難以忘懷的記憶,給了我激情和夢想,給了我空間和舞臺,給了我詩和遠方。」楊立君說。
校領導的睿智與幹練、格局與前瞻、智慧與才華、嚴謹與踏實,校區「化魚為龍」的精氣風貌,師生與家長間的溫馨幸福,教師團隊的奉獻操勞、不畏艱難……無不深刻地印在楊立君的記憶裡,也讓楊立君內心中的教育理想與信念再次點燃了一把旺火。
僅僅在寒假前的半個多月裡,僅憑著這股勁兒,她數次聽課、深入調研,最終形成了旨在打造更高品質的教育、創建更溫暖的校園,為更好提高學校辦學成績,讓每一個左思人和左思學子有更大的獲得感、滿足感和幸福感的「133」課堂教學模式,並依此開展了首批小課題人員培訓及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我希望左思的明天有一個更接地氣的『133』課堂模式;我希望左思的明天有一個更高效靈動的課堂;我希望左思的明天有一支叫得更響亮的教師團隊;我希望左思的明天有一套更優質完備的課程體系。」楊立君說。
深入教研 戰「疫」時刻不忘職責
10餘本聽課筆記,近千課時,初中階段全部學科,就算是在戰「疫」最為艱難的時刻,楊立君也未曾忘記自己的職責,未曾折扣自己的工作。
「每堂課她都來聽」、「一上課,軟體裡就顯示有楊校長在聽我的課」、「課後我們經常在一起研討教學的一些細節」、「跟楊校長一起教研真是太有趣了,她總是能表達得生動易懂……」這是許多左思教師對楊立君工作的直觀感受。
的確如此,楊立君對待教研工作絕對認真負責、恪盡職守。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在教研工作上要一絲不苟把好關,一以貫之履好職,一如既往帶好頭」!
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這對於任何一所學校來說都面臨著同樣的挑戰,作為民辦學校的左思實驗學校同樣不例外。
楊立君正式到左思工作不足一個月時,疫情突發。
此時雖然學校已經開始放寒假,但依照以往的傳統,即便是在寒假期間,學校的教研工作也不會停止,因為每一個家庭中都有著對知識渴求的孩
子,對孩子殷切期望的家長。左思老師們的嚴謹、高效、實效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而要做到這些,教研就必不可少。
怎麼辦?在學校快速啟用網絡教學軟體之後,楊立君便立即利用網絡教學軟體的優勢,及時、有序地組織召開各年級、各學科的教研會議,商討假期各項教學研討工作事宜,並將這種做法持續至今,極為有效地保障了學校教研工作在疫情期間的有序進行,為真正做到停課不停學、向學生提供優質教育做出了持續的努力。
我們各年組各學科的教學,按照學校的統一要求是要保持統一進度的,有一天我的教學進度跟大家的不一樣,大家的應該是在進行新課的授課任務,而我因為一些具體原因在處理一些學生們遇到的疑難問題,這個時候楊校長在聽課的過程中就發現了。」一位左思教師告訴記者說。
「課後楊校長就給我打電話說,無論有什麼特殊性都不應該成為理由,線上授課內容的統一不僅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從中體現我們左思教師線上授課的規範、嚴謹,我們的課必須都是經過統一教研後統一節奏講授,這樣才能會起到更好的授課效果,否則豈不是各講各的,亂成一鍋粥了?你讓家長怎麼信服我們的教學?」回想起當時的情景,這位左思教師不禁對楊立君的嚴肅態度略生畏懼,但仔細一想,每一位教師認真做好自己的「小事」,最終就能匯聚成左思的「大事」,相反對楊立君多了幾分敬佩!
日常工作中類似的事不勝枚舉。例如,她聽課從不提前打招呼;在課堂上她從不打斷授課老師;教研會議上,她總是鼓勵大家各抒己見;她總是在強調,每一名老師「好了」學校才能真正「大好」;在夜裡11點,你依然能很順利地聯繫到她,因為「工作群」裡依舊有她活躍的「身影」。
勇往直前 全力打造「精銳軍」
楊立君除了全面負責學校的教研工作,她還重點負責初四年級的「包片」工作。任何一所初中學校的初四年級,可謂都是重中之重的「精銳軍」,肩上的擔子可想而知。
「這個年級,無論是教師還是年級組長、學科組長,還是教研主任,都在全力支持著我的工作,有他們在,我不覺得肩上的擔子有多重,反而因為我們大家一條心,工作變得更輕鬆更高效了。」楊立君說。
因為實幹、因為傾心,因為熱愛、因為奉獻,楊立君受到了同事們越來越多的認可和稱讚。而目前,初四年組的工作狀態和精神面貌正在全力服務中考,全力服務學子們心中的理想,全力服務學生家長的殷切期盼。
從清晨6點到深夜12點,鐘錶的每一個刻度、每一根指針,都恰如楊立君和所有左思教師們的點滴付出、循環奮力。
不僅體現在每一堂課的品析,不僅體現在每一次的視頻教研會議,不僅體現在「工作群」中的每一句留言,不僅體現在入夢後的沉沉思考,更體現在電腦鍵盤上、手機充電線上、久坐的座椅上、碗筷旁的筆記上、床頭邊的檯燈上……
「織密一張網,表裡相應夯基礎;擰成一股繩,一呼百應聚合力;形成一盤棋,有求必應優服務。這是我們初四年組所有老師的態度,也是我們左思實驗學校的教育態度。」楊立君告訴記者說。
一絲不苟的精神、一抓到底的韌勁、一往無前的勇氣!左思的初四,今年中考豈能不勝!
笑迎生活 未來可期更絢爛
2020年新春盛典上,楊立君與同事們一同表演了非洲鼓《我們的歌》。
「柔軟的時光你和我,我們不經意的相遇,我要你陪我看日出,我要你陪我看日暮,我要你陪我看雪山,我要你陪我看湖泊……」一拍一打之間,律動出的音符,讓人倍感悠然。
生活中的楊立君,不僅喜歡非洲鼓,還有著多種業餘愛好。養養花草、種種自留地,跑跑步、打打羽毛球,這些,她都很擅長。
或許是因為工作的緊張忙碌,她想讓自己「慢」下來,但這又似乎很難做到——我們無法想像一個已經習慣了緊張忙碌工作的人,她的業餘生活,在常人眼裡也是緊張忙碌的。
楊立君時常說:「來到左思實驗學校,感覺自己每天比原來在公辦學校要輕鬆許多。」
這其中令她感到輕鬆的,或許不是工作本身產生的「量」,而是源於左思的團結協力、奮進務實、蓬勃朝氣與積極向「尚」!
「走進左思,其實挺巧合的,既不是因為待遇高,也不是因為退休生活略顯乏味,而是想在依舊美麗的年華,為自己選擇一份心之所願的事業,為左思的輝煌發展發光發熱、添柴加火,助力其昂首我市乃至全省的民辦教育發展前端。」這是楊立君走進左思最為根源的初衷。
思想決定行為、格局決定高度,這其中最為美妙的,就是個人與集體的相互依託、深情融匯。
楊立君說:「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左思的發展,對於我們每個人的意義,也就會越來越對左思的事業傾注情感、傾盡全力!左思這個家,富有了、強大了,我們才會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才會感到快樂和幸福。我期盼著,未來左思優質的教育行列裡,有你,有我,讓我們一起攜手同行,用心耕耘,為左思教育錦上添花,祝願左思教育的明天,更加輝煌!」
當下,楊立君正在崗位上,帶領全校教師向著高效教研、優質教研、卓越教研的山巔奮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