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開學季
各大高校陸續迎來返校生
而對於大一新生來說
除了迎接嶄新的學習和生活外
還要面對各種考驗
特別是如何鑑別
不法分子的花言巧語
不被他們精心編造的謊言蒙蔽
避免上當受騙
這份 「防騙指南」
在開學之前
先給同學們「補補課」
校園篇
提供資助費用?假的!
接到一通電話
自稱是教育部門工作人員
稱有一項針對貧困學生的助學金
這筆錢已經轉入銀行
要求你去銀行通過ATM機進行轉帳
在轉帳過程中
以交納相關費用為由騙取錢財
行騙手段
冒充民政、教育局等單位工作人員,向受害人打電話、發簡訊,謊稱可以領取助學金,要其提供銀行卡號,然後以到帳查詢為由,指令其在自動取款機上操作,將錢轉走。
正確做法
如果你是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不用擔心,目前我國已建立起完善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能夠解決你從入學到完成學業的所有問題。
學費和住宿費有國家助學貸款政策來幫你解決。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後,你可以向所在地的學生資助管理機構申請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用來交學費和住宿費,上學期間的利息由國家替你付給銀行。
如果在生活費方面有困難,也不用擔心。你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申請不同的資助方式,如申請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勤工助學等。
另外,全國各高校都開通了新生入學「綠色通道」,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即使沒有籌齊學費,也可以通過「綠色通道」辦理入學手續。中西部地區家庭經濟特別困難新生,入學前還可以向當地教育部門申請新生入學資助項目,用於路費和短期生活費。
生活篇
註銷校園貸?假的!
在社會徵信越來越受重視的當下
每每聽到「貸款」「額度」「信用」這些詞
都容易讓人神經緊張
許多社會經驗不足的大學生
躲過了「校園貸」
卻沒躲過「註銷校園貸」
行騙手段
註銷校園貸詐騙手法分為兩類:
一種是針對有註冊網貸平臺帳號或有貸款記錄的——騙子聲稱「根據國家相關政策需要配合註銷帳號,否則會影響個人徵信」。
一種是針對無註冊網貸平臺帳號或無貸款記錄的——騙子則稱「你的身份信息被盜用註冊了網貸帳號,需要配合註銷否則會影響個人徵信」。
這類詐騙的套路主要分幾步:
1. 偽裝成「貸款平臺客服」主動聯繫
騙子冒充「貸款平臺客服」身份,並能準確說出受害人的真實姓名、身份證號碼、學校名稱、甚至消費記錄等,獲取受害人信任,進而實施詐騙。
2. 編造理由讓你陷入恐慌
騙子利用受害人擔心「網貸影響徵信」的心理,以「註銷網貸帳戶需先清空信用額度」為由,誘騙受害人受害者進「額度清零」操作——即到各大網貸平臺,將貸款額度進行全部提現。
3. 轉帳到帳後,即被拉黑
騙子聲稱「網貸註銷後將全額返還」,誘騙受害人將從網貸平臺提現的借款全部轉入其提供的「清查帳戶」(即騙子的個人帳戶)中。受害人轉帳後,騙子便會將受害人拉黑。
正確做法
第一:接到此類電話時保持冷靜、提高警惕,因為不存在註銷網貸帳戶的操作,只要你按時還清貸款,就不會影響到個人徵信,同時切記個人徵信是無法人為修改的。
第二:對於存疑的事項,要登陸官方平臺或諮詢官方客服。
第三:一旦被騙,要保存相關材料,立即報警。
兼職篇
刷單?租號?假的!
美好的大學生活開始了
初次掌握大筆生活費支配權
難免有些計算不到
生活費花超了怎麼辦?
這些兼職廣告看上去好誘人啊
兼職模式簡單
(只要你有一部智慧型手機或電腦)
工作時間自由
(每天一點閒暇時間)
最重要的是
到帳快,低付出,高回報!
是不是很心動?
注意!
刷單、刷信譽就是電信詐騙!
行騙手段
騙子通常以在某些APP幫助刷單掙錢需要墊付本金或加盟刷單團隊需要收取押金為由,要求受害人向其銀行帳戶內匯款,在收到錢款後隨即刪受害人聯繫方式並玩消失。
正確做法
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在電信詐騙案件辦理過程中,公安機關首要面對的就是與騙子進行時間的賽跑,受害人越早報警並反饋有效信息,就能夠越及時地為受害人挽回經濟損失。
提供有效信息。首先要說明自己的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如果是通過銀行卡轉帳,應詳細將對方姓名、卡號、轉帳時間告知民警。如果通過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轉帳匯款,要及時提供自己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帳號信息。
躲過「兼職刷單」
又看到一則廣告
沒錯,就如上圖所示,租用每個人都能註冊的微信或者QQ號,還給錢不白用,而且給的租賃費還不低。但是要求卻很簡單:正常使用一定時間的「活號」、有一定數量的好友數,並且承諾「只是修改頭像和名稱,不發任何消息,只是單純的加群或者進行投票、點讚,不會對原使用人造成任何影響。」
事實上,就如同那些被買賣的「銀行卡」和「手機卡」一樣,這些被租賃出去的「微信號」和「QQ號」也成為了詐騙分子用不完的「微信號」和「QQ號」中的一員。
騙子有可能利用租來的帳號完成「垃圾營銷」或者「散播不良信息」等惡意行為,危害網絡環境;還可能利用該帳號對他人實施欺詐;或者是借著帳號,為「賭博平臺」「色情網站」進行引流。
「出租個人帳號」本質上是網絡黑灰產業為了借普通用戶身份實施違法犯罪、逃避監管追蹤而布設的陷阱,不僅可能導致個人帳號被盜、被封,還有極大的概率會危及他人乃至整個網絡空間!
所以,大家切記,在找兼職的過程中看到任何類似「租售微信」「出租QQ號」「借用身份證」等信息都要提高警惕,不要被一些蠅頭小利所迷惑。
除了覬覦學生手中的錢
不少不法分子
還抓住家長愛子心切的心理
把手伸向大人的口袋
一、繳費詐騙
行騙手段
騙子以學校老師等身份要求學生家長儘快將本學期學費打到學校財務帳戶(即騙子的個人帳戶)上,並聲稱如不及時繳費將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
正確做法
遇到此類情況,不要盲目相信,及時通過電話或其他聯繫方式與子女聯繫,確保信息真實。
二、謊稱孩子住院詐騙
行騙手段
騙子以學校教導處老師等身份打電話給學生家長,謊稱孩子剛到學校,出現了身體不適等情況住院,急需匯去醫療費,在家長慌亂的情況下,引誘受害人到銀行轉帳匯款。
正確做法
接到類似電話時要保持冷靜,先聯繫學校或醫院方面進行確認,不要輕易匯款。
三、各類簡訊詐騙
行騙手段
這是常見的六類簡訊詐騙模板,家長可要擦亮眼睛,別輕易上當!
1. 查看課程表:xx家長您好!請點擊連結接收您孩子的課程安排。(附詐騙網站連結)
2. 查看致家長的一封信:xx家長您好!即將開學,這是學校對上學期各位同學的表現評價和學校致家長的一封公開信。(附詐騙網站連結)
3. 核對家庭資料:xx家長,這是您孩子的家庭資料,經上級決定學生資料必須入庫,請核對下載激活方可看。(附詐騙網站連結)
4. 查看考試成績:xx家長,您的孩子上學期學校考試成績及各項表現資料,需下載激活後查看。(附詐騙網站連結)
5. 查看孩子體驗結果:xx家長您好,這是您孩子本學年的體檢結果,請家長關注。(附詐騙網站連結)
6. 學費減免:親愛的家長,為減輕學生家庭負擔,特實行學費減免政策,現將退還部分雜費。請撥打電話700xxxxx,聯繫人:x老師。(附詐騙網站連結)
正確做法
收到上述信息,請第一時間和學校或孩子本人確認,不要輕易匯款或點擊不明連結,防止造成財產損失或個人信息被竊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