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之行,臺中市令我倍感熟悉,城市有大樓寬路,也有小街舊屋,諸多的設計元素展現這座城市的文藝氣質,但這裡還有幽靜的田園社區,在很短的時間內可以上山,也能夠輕鬆到達海邊。而我喜歡臺中的感覺,也還因為,在這樣一個異鄉,我卻像回到家一樣。
尋訪之旅
文藝 城市的綠道,串起藝術空間
車子一駛進臺中,我便留意到這麼一處地方,非常適合喜歡文藝的人漫遊的一條大道。這一段路有個很美的名字———草悟道,就位於臺中市中心。這是一條滿目蒼翠的綠色走廊,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為起點,經市民廣場,向南延伸至民生路的經國綠園道,再接壤「國立」臺灣美術館及美術園道,綿延約3 .6公裡,就是一條名副其實的綠道園林景觀。
臺中市草悟道上的一座開放式博物館。IC供圖
當我挎著相機,悠然漫步在這片區域的時候,我仿佛感覺自己文藝小宇宙逐漸在興奮地燃燒。途中隨處可見歐風舊建築和日式庭園造景,還有創意佳餚的視覺與味蕾感受,置身其中,讓人忘卻城市喧囂。而倘佯於空間創造的雕塑藝廊,各式雕塑品啟迪心靈。在慢行於駐足之間,靜靜體會藝術綻放的魅力。
臺灣美術館內的展覽相當親民。
在這段路上,有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美術館分三層,沿著草地走進一個個特色的門框,便看見大片綠地上眾多市民在此席地而坐,聊天,曬太陽,美術館空間強調開闊性與現代感,南面以大片玻璃帷幕引進自然光,在館內形成光影嶙峋的交錯的景象。館外草坪放置巨型雕塑,與人群構成一幅悠閒自在的畫面。美術館館藏豐富,我去到的時候正在辦一個臺灣版畫雙年展,也有很多本地的人文藝術展示,更重要的是,館外的大草坪、綠蔭、步道,也提供給藝術家們作為自由展示的空間,許多市民融在其中盡情欣賞,表演者如此親近民間,讓藝術不再那麼高不可攀。我從這裡走起,一種城市的美好印象也由此展開,花點時間沉澱旅途的勞頓,在這樣一個藝術氛圍內讓心理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