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全國各地的2020年高考分數陸續出爐,剛經歷高考的學子們很快又將迎來人生中另一重要時刻——填報志願。東南大學素有&34;&34;之美譽,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34;和&34;重點建設大學之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也是很多考生嚮往的高校。本期推送,小編將帶大家詳細了解東南大學與今年本科招生的新變化。
2020年,東南大學招生總計劃 4050 人,較往年增加50人,同時在絕大部分省市投放計劃均有所增加。
學校繼續實行&34;的錄取規則。所有進檔的考生,只要服從專業調劑,政審體檢合格,保證不退檔。
東南大學充分尊重學生專業興趣,給學生更多的自主選擇權。2020 年,東南大學將英語、日語、工商管理類、工科試驗班(環境化工生物類)、臨床醫學類、預防醫學、勞動與社會保障以及信息電子類(後兩年在無錫培養)等專業在部分省市進行提前批次招生。
涉及省份包括河北、山西、吉林、江蘇、安徽、廣東、四川和陝西,每個省份提前批次招生計劃 5-10 名。此外,河南增設本科一批平行志願批醫護類等專業單列招生計劃,湖北增設本科第一批分類投檔招生專業。
自 2019 年開始,東南大學按照&34;的學科布局,進行頂層設計,將本科招生專業調整為 14 個大類、6 個專業進行招生,進一步加強 &34;培養。
結合東南大學學科專業特色與優勢,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東南大學 2020 年本科招生新增 4 個招生專業,分別是智能建造、智能感知工程、生物科學、藝術史論。
其中智能感知工程是全國首個獲批的目錄外新專業。至此,東南大學本科專業總數達到 83 個,覆蓋 11 個學科門類。
智能建造
以土木工程專業為基礎,深度融入工業化、信息化與智能化,整合工程管理、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等專業發展而成新工科專業,其設立符合國家發展戰略和建築業升級轉型的時代需求,滿足社會對智能規劃與數字設計、智能裝備與施工、智能設施與防災、智能運維與管理等領域的人才需求。
智能感知工程
合理應用電子、計算機、人工智慧、機械、自動控制、通信、信息處理等各專業領域的知識、顯著提升測量智能化水平的&34;複合特色專業,其設立符合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滿足社會對智能感知、智能處理、智慧控制等多核心技術領域的人才需求。
生物科學
培養學生掌握生物科學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具有開展生命科學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的科學思維和實驗技能,具備較好的科學素養和初步的教學、研究、開發與管理的基本能力的專業,其設立符合國家戰略需求和生命與健康的時代需求,滿足國家和社會對生命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應用、教學及管理等領域的人才需求。
藝術史論
以藝術史專業為基礎,深度融入藝術理論、藝術批評、藝術管理等專業,使學生專注於藝術史論基礎研究或藝術史論的社會應用實踐。其設立符合國家的文化發展戰略以及社會發展對藝術史論研究與應用的時代需要,滿足社會對藝術史論研究、藝術批評、藝術創意與策劃、文化產業經營管理等相關領域的創新型、應用型、複合型人才需求。
近年來,東南大學主動對接教育部&34;計劃 2.0,全面推進新工科建設,機器人工程(全國首個機器人工程專業)、網絡空間安全(首批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範項目)、人工智慧(全國首批人工智慧專業)等系列新興學科專業,符合國家發展戰略的需求。
2020 年東南大學將科學指導考生填報志願,配合大類分流、轉專業、輔修學位等手段,全面保障考生專業意願。
科學指導:東南大學 2019 年志願滿足率高達 97%。2020 年,東南大學啟用東南大學優質生源管理系統,考生在系統中可以與老師展開線上諮詢,並接受科學指導。理科考生本一批次錄取時如填滿專業志願需要調劑,學校保證不會調劑到考生在系統中填報的不感興趣的專業(類)。
大類分流:按照大類招生的考生,實行專業大類內統一培養,大學一年級(二年級)結束後(建築類為入學一個月左右),參加本專業大類的專業分流。根據考生申請志願,依據學生首修平均學分績點,或者學生綜合評測成績的排序,以及各專業分流比例進行學院/專業分流。
轉專業:一年級結束後,考生可以申請轉系轉專業,當前轉專業方式為考試轉專業,報名要求(以 2019 年為例):1、2019 級在籍在校且當學年入學(含保留入學資格)的學生;2、無紀律處分記錄的學生;3、本專業教學計劃中一年級的課程平均學分績點達 2.0 及以上。
輔修學位:入學滿一學期的在籍在校本科學生、主修專業平均學分績點≥2.0即可申請修讀輔修專業/輔修學位。目前東南大學已經開放風景園林、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 21 個專業輔修,並將陸續開放所有專業。
2020 年,受到新冠疫情肺炎疫情影響,為方便考生及家長更好地了解東南大學,東南大學從 3 月便開啟了&34;招生模式。
在院長開講、學長學姐直播、分省政策宣講等系列線上活動中,東南大學的院長教授、學長學姐與大家進行了多角度、多維度的交流互動。
東南大學不僅在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B站、頭條號進行內容展示及更新,做好招生答疑相關工作,還自主研發 5G+VR 沉浸式平臺,全方位打造雲端校園。
7 月,雲端校園開放月活動已經開啟,通過 VR 實景校園,配合 5G 直播,東南大學觸手可及。
通過&34;,雲端答疑,實現東南大學與考生一對一指導交流,科學指導考生填報志願,還能第一時間掌握東南大學招生動態。
東南大學是一所以工科為主要特色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多個學科。
東南大學 11 個學科入選國家&34;建設學科名單、5 個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 A+,兩者均列全國第八位。
12 個學科進入 ESI 世界前 1%,位列全國第九位,其中工程學列 20 位、計算機科學列 16 位,均進入 ESI 世界前 1‰。
未來,東南大學將對基礎、前沿、新興、交叉學科予以重點建設,包括量子信息、網絡空間安全、智能製造、智慧城市、腦科學、人工智慧六大領域。
2019 - 2020 年,2 年內,東南大學持續投入 5 億元用於本科人才培養,形成以學生為主的研究型學習模式,圍繞&34;改革教學模式,即&34;。旨在通過為本科生配備院士導師,對本科生開放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設立駐院導師等方式,硬核培養領軍人才。
導師制:學校為本科生配備包括碩導、博導和院士等在內的優秀導師,為本科生搭建最好的指導平臺。實行後,平均每人指導每級 2 位本科生,真正實現完全導師制。
書院制:通過有溫度的陪伴教育,讓課堂教育有陪伴,課餘時間有陪伴,研究型學習有陪伴,創新實踐活動有陪伴,真正打造全程陪伴教育模式。
完全學分制:東南大學推進完全學分制和個性化培養,所有本科課程和部分研究生課程供學生自主修讀,增設自主發展學分和課程,學習若干專業課程,如考核通過,達到相應的學分,可同時獲得相應專業學位。
東南大學現有的包括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在內的所有實驗室都將對本科生開放,學生只需辦理相關登記手續,便能享受到全部免費的實驗室資源,而在實驗中探索出的科研成果,也將屬於學生個人。
1+8,指的是1 個強基計劃,8 個拔尖人才試點班。東南大學堅持因材施教,構建了由點到面、立體交叉的優秀生培養格局,覆蓋了理、工、醫、文、法等多個學科。
強基計劃
東南大學是&34;首批試點的 36 所高校之一,主要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為國家關鍵和緊缺領域輸送後備人才。2020 年東南大學開始在哲學、數學類、物理學類和化學四個專業(類)中開展強基計劃。
對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東南大學制定了單獨人才培養方案和激勵機制。實行單獨編班,配備一流的師資,提供一流的學習條件,實行導師制、小班化等培養模式。對學業優秀的學生,在免試推薦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學、獎學金等方面東南大學都將予以優先安排。
比如對政治思想表現良好、學業優秀的學生,100%推薦免試研究生,對其中具有較強研究潛力和創新意識的學生,推薦直博。對品學兼優的學生,在本科階段優先享受國家獎學金、校長獎學金等高級別獎勵,在碩博階段享受最高級別學業獎學金;提高各類獎學金的獲獎比例,並為&34;學生設立專門獎學金。另外,全額資助&34;學生整建制赴海外國際高水平大學學習交流一學期,為每位學生提供至少一次參加國際高水平競賽、國際暑期學校、國際聯合畢業設計等各類國際交流項目等等。
拔尖人才試點班
對於拔尖創新人才,學校構建了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特區、卓越計劃 2.0 試驗區、建築國際化示範學院、工科試驗班、文科試驗班、理科試驗班等育人模式。其中包括:吳健雄學院的吳健雄班、學科大類的卓越班,文科類的郭秉文班、理科類的顧毓琇班,以及丁大鈞班、茅以升班、拔尖創新醫學人才試點班、生物醫學工程本碩連讀班等一大批拔尖人才試點班。
吳健雄學院是東南大學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基地、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基地和管理機制改革的示範基地。學院招收的吳健雄班學生入校時不分專業,兩年後可以選擇全校所有四年制的理工科專業。2020 年吳健雄班面向全國招收 120 名同學。
東南大學在學科大類中設立卓越班,包含電子信息類、計算機類、機械能源材料類、土木交通類和自動化電氣測控類 5 個學科方向。新生報到前參加選拔進入相關大類卓越班,第一年在吳健雄學院管理培養,一年後專業分流時可在所在大類中任意選擇專業,並進入相應專業學院學習。2020 年,卓越班面向全國理科本一批次錄取排名前 30% 的考試,選拔不多於 100 名同學。
東南大學以落實獎學金、助學金、助學貸款、勤工助學、困難補助、學費減免等資助政策為基石,以&34;的特色資助項目為保障,精準施策,179 項獎助學金,總額每年高達 3200 萬元。
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不讓任何一個學生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更是全面保障學生在東南大學學習無憂、生活無憂。
除了經濟支持外,東南大學實施&34;育人方案,採用服務(service)-儲蓄(save)-兌換(spend)的3S模式,倡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積極參加志願服務活動獲得素質積分,再兌換課程或活動以獲得能力提升的機會。
&34;在學業輔導、心理幫扶、就業指導、國際交流、文化薰陶、興趣培養、技能培訓、創新實踐的、等方面提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綜合素養。目前已開設街舞、演講、口語、軟體、職業生涯規劃、高雅藝術欣賞等課程和實踐,累積開課 42 門次,覆蓋 804 人次。
我校畢業生就業率高,就業質量好,在同類高校中居於前列,以 2019 屆畢業生為例,其就業率高達 98.18%。其中 13 個學院的本科生就業率達 100%。
東南大學地處江蘇省會南京,江蘇省經濟綜合競爭力居全國前列,是中國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位於長江三角洲,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以 2019 屆畢業生為例,46.27% 的畢業生選擇在江蘇省就業,其中南京市為 30.3%。
東南大學的學科門類齊全,優勢學科眾多,學科的發展與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高度吻合,專業設置與社會發展主流行業,特別是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房地產業、建築業、交通行業、電力行業、先進位造業、金融業等行業對口,因此畢業生深受國家重點大型企事業單位、世界 500 強公司、科研院所、各行業龍頭企業的青睞。
近年來每年到東南大學招聘的單位近 4000 家,提供約 8 萬個就業崗位,人崗比高達1:20。
我校本科畢業生深造率為 56.90%。其中國內升學率 41.37%,升學進入世界一流建設大學 A 類的比例高達 90.55%;出國(境)留學率 15.53%,76.38% 畢業生留學學校位列世界大學排名前 100 位。
南大學始終堅持發揚&34;的辦學傳統,非常重視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和創新能力培養,通過設置高格調課程、開設高水平講座、舉辦高品位活動,開拓學生視野、陶冶情操、增強人文和科學素養。
上百個社團涵蓋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為豐富大家的校園生活,東南大學開展機器人、數學建模、軟體設計、結構設計和創業計劃大賽等學術科技活動,在歷屆&34;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競賽中戰績突出,先後兩次捧得&34;。
東南大學還舉辦體育、文藝等各種競賽,為學生一展才華創造了大量機會,也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鍛鍊舞臺。
東南大學先後多次邀請包括馮驥才、余光中、張藝謀、白巖松、丘成桐、易中天、楊振寧、丁肇中等百餘名文化名人、科學巨匠來校講學,邀請包括澳大利亞墨爾本歌劇院交響樂團、美國好萊塢電影樂團、法國裡昂交響樂團、荷蘭皇家青年管樂團等在內的多個國家以及地區的樂團來校舉辦音樂會,校園文化生活無限精彩。
歡迎廣大考生報考東南大學,今年9月,我們在南京不見不散!
歡迎關注&34;頭條號
本文素材來自:東南大學官微